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張謇構建的鄉賢文化

張謇構建的鄉賢文化

全文共計3548字,閱讀時間21分鐘

(作者單位:海門市張謇研究會)

鄉賢是指鄉里有德行有聲望的人。新漲沙成陸之後的海門鄉賢,是以張謇(1853——1926,字季直)為代表的,海門的鄉賢群體和文化也是張謇年代壯大興盛起來的,這對於當時的社會管理和民風民俗的改良起到了十分積極的作用。

博愛天下秉性的形成

清咸豐六年(1856),「通海大旱,蝗。蝗自北至,作風雨聲,輒蔽天日,落地積厚二三寸,戶外皆滿。先君、先母指謂此害人物。饑民滿道,見袖餅嚙者輒攫。先母雜蠶豆作飯,見乞者恆輟箸予之。余時能俯檻拾棒擊蝗矣。」這是張謇在《嗇翁自訂年譜》中的一段記載。這年張謇四虛歲,他聽父母說蝗蟲是害蟲,看到母親把自己碗里的蠶豆飯分給逃荒的吃,就拾起小棒擊打蝗蟲。這個場景的描述,反映張謇從小受到父母的教育熏陶,心裡埋下了仁愛的種子,開始產生是非觀念。

張謇五歲入學,到十二歲就讀完了《三字經》《百家姓》《神童詩》巜鑒略》《千家詩》《孝經》《大學》《論語》《孟子》《中庸》等書籍,其中的國學經典,為少年張謇滋養了優良的道德情操。

張謇入學讀書時期,他的生母金氏,特別關心兒子結交的朋友,《金太夫人行述》中有這樣一段記述:「吾母善知人,凡詧、謇交遊,必問其行與習。有某若某,戒勿與親,謂是浮薄,終敗行檢,後悉如母言。」張謇母親監管兩個兒子在外與人交往,唯恐「近墨者黑」。她一生注重孩子的仁義道德教育。光緒五年(1879)十一月十八日,臨終前對張謇說:「爾父年老,要當心。爾大舅兒女多,窘甚,須仍時時看顧。有錢必先還債,窮人要周濟,不可放浪作事。」母親臨終還要叮囑張謇關愛老弱窮困,仁愛之情溢於言表。

張謇父親張彭年同樣給他樹立了良好的榜樣。張家在常樂鎮的老宅名叫「敦裕堂」,這個宅名反映了他們的治家理念:「敦」,誠懇,;「裕」,有衣有谷,富裕。「敦裕」,意謂誠實忠懇興家立業。張彭年忠實踐行了這一理念,他種田兼營糖業,常常挑糖擔串鄉賣糖,也接受破銅爛鐵和破衣布頭換糖,曾有多次遇上破衣服袋裡遺有錢財,張彭年馬上歸還主人的事情,父親拾金不昧,誠信經營的事迹給張謇很深刻的教育。張家並非富裕人家,但張彭年平時十分熱心鄉里公益事業,光緒元年(1875),正是張謇家境窘迫之時,他創捐修建常樂鎮大石橋(丹鳳橋),張謇在這年十二月十六日的日記中寫道:「父親為橋事各款不濟,而代墊者已如黃金入橐矣。焦灼異常,無以解憂。」二十一日,「煙鋤來,為父親張羅橋事也」。張彭年的熱心獲得鄉鄰的支持,次年,丹鳳橋修建竣工。

張謇生活成長的環境養成了他仁愛天下的秉性。

敢於擔當精神的煥發

張謇十六歲考中秀才之後,社交圈不斷擴大,結識的都是品行端正、胸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熱血青年。他們除了讀書交流治學之外,協助政府部門為鄉里做公益事業,張謇說:「謇雖至庸儒,而矯正地方風俗,引為己任,必自細微積至高大也」。

通海一帶產棉,百姓主要靠紡紗織布謀生,而當時的捐稅十分繁重,光緒九年(1883)通海遇到災荒,民眾難以完稅,張謇就和海門廳貢生沈燮均(1841——1911,字敬夫)商議,作《呈請代奏核減海門花布厘捐稟》,請求官府減輕海門農民的負擔。

海門土地肥沃,但主要經濟作物只有棉花,為了幫助鄉親拓寬收入門路,張謇到湖州買桑苗,賒給鄉親,帶送《蠶桑輯要》一書,介紹種植方。還請劉煒(1825——1914,字雲程,乳名旦旦)到江南學習,帶動種植,以後的幾十年,種桑養蠶成了通海人的又一重要收入。

凡是對家鄉有益的事情,張謇都會儘力去做,修復海門溥善堂就是一例。光緒十六年(1890),張謇等曾兩度投訴《為溥善堂稟廳呈》,「以成善舉」。溥善堂是林則徐任江蘇巡撫時令各地建立的慈善機構,專門收容無主野屍的。由於年久失修而廢置,而地方惡勢力有時就利用野屍興風作浪,敲詐勒索,危害鄉里。張謇和鄉紳聯合要求官府修復溥善堂。但是這件好事由於衙役胥吏作祟,從1885年議到1893年還未辦成。張謇就與地方同好「分頭就住居左近殷商,量力勸募。所幸此舉,咸知於地方大有裨益,無不樂從,已集有三千千文之譜。」而且還推薦主持修復工程的人選,「修復溥善堂非楊梅汀主持不可」。因為楊梅汀正直剛毅,武功高強,識文斷字,軟硬不吃,地方惡棍、衙門胥役的奸計毒招無濟於事,海門溥善堂修復工程很快竣工。

張謇發現海門鄉村有人「傳種」罌粟,就於1893年七月致函海門廳王賓,請禁種植,並受王賓之託擬寫《禁種罌粟示》,從源頭上遏制毒品產生,保護鄉人免受其害。

歷史上的通海地方漲坍不定,因此海門與崇明、通州的界線不清,時常引發爭沙鬥毆,訴訟官司。張謇協助官府勘定縣界,作《通海界柱銘》等實事,從而平息衝突。

海門沙洲復漲連接成陸之後的一百多年裡,水患不斷,百姓深受其害。光緒元年(1875),海門下沙災情嚴重,十一月三十日,張謇與三哥張詧(1851——1939,字叔儼),招集志同道合的同學好友,在他們家裡商量賑災的事情:「與子青談下沙饑民事,思有以拯之,乃謀於少田、馥疇議。先是石一泉來,余曾露其意,比一泉返,與樹亭丈、子青言,則二君慨然助百石之糧,來謀與余,培兄亦欣然願質衣從事,堂上頗喜……蓋余先慮亊之未必成也。噫!我輩粗糲布服,凍餒無虞,視彼哀鴻,宜若霄壤,倘不為之援手,何用我輩平日談氣節,論經濟也。是願同志者勉之無倦耳。」日記中所記慨然助百石之糧的樹亭,即圩角鎮的施樹亭(?——1895),張謇的朋友,開明仗義,樂善好施。而子青,則是楊安震(?——1889 ,字子青),是張謇師山師院結識的朋友,以後兩人相繼入淮軍首領吳長慶軍營任幕僚。還有石一泉,是好友石文源(?——1883,字一泉),圩角鎮人,常與張謇為鄉里奔走。少田,是黃世豐(?——1893,字君儉,少田是其號)是張謇父親的朋友,這位望年交與張謇交往很多,一起切磋學問、參加科舉考試、議論國家興衰、商計地方救災。馥疇即劉逢吉(?——1888,字馥疇),海門師山師院同學,張謇中秀才時後認識,以後相互輔助,交往甚密。張謇和「同志者」自發解囊賑災,不是空談氣節,而是義薄雲天。

又如光緒十年(1884),一月二十日張謇「聞四甲頗有乏食之民,結隊以索餉,多至數千人,有司漠然,可危也!與煙丈議發賑。」二十三日:「與煙丈之海門,與石師、少丈、晉台議借積穀平糶。」然而官府沒有同意,「議借積穀不行,因與黃某訊,令轉示通海兩官也。」救饑民如救火,於是二十七日,「與小石、霞如訊,乞貸,將以為平糶之資也。」二月十七日:「霞如、小石丈訊,並見借賑款四百金,高義卓然,可感可誦。」借得「四百金」後,由楊梅汀去上海購回糧食,救濟四甲災民,避免了由此可能引發的饑民暴動。石師指徐石漁,候選教諭,張謇的問業老師。而借四百金的霞如、小石都是張謇在煙台經商的鄉親好友。霞如,即萬霞如,小石,即龔小石,都是常樂鎮人,經商致富,家?殷實。張謇藉資平糶的四百金,以後分三次還給萬、龔兩人。

光緒十七年(1891),梅雨泛濫成災,張謇巜請提積穀息款賑海門下沙災區呈》兩江總督,稱:「竊海門下沙一帶,南與崇明境諸沙接壤,向隔一江。自新洲迭漲,兩境毗連,下沙河道距江益遠,泄水愈難,以致數十年來,水患頻仍……職等自奉面諭,分別察議下沙河道災情……轉瞬春長,青黃不接,稍有衣食之家,且將不給,本已饑寒之戶,何以為生?」張謇在述說災情之後,提出賑災的具體建議。由呈文看張謇等鄉紳在這之前曾面陳海門下沙災情,之後「分別察議下沙災情」。張謇和鄉里同好親力親為抗災救災第一線。

為了讓貧困人口免受荒年忍飢挨餓之苦,張謇發起設立二十八圩社倉,社倉的職能是收穫季節購糧進倉,遭遇荒年,把糧食平糶或出借給饑民,是個常設的慈善機構。

清末民初年代,能體察民情,同張謇一起把解救鄉里艱難視為己任的,還有和張謇一起發起築「趙亭」的師山書院院長沈之瑾(字仲瑜,1833——1903);和同仁一起改師山書院為中西學堂、創辦麒麟中學前身啟秀小學的龔世清(字紹康,1847——1916);為民請命、剛正不阿的「孝威先生」楊點(字梅汀1847——1923);被張謇喻為左膀右臂的墾牧功臣張雲梯(字如峰,1845——1914);擔任南通警察學校第一任校長、為蘇北墾牧事業、海門交通水利建設作出突出貢獻的常樂鎮人張佐虞(字樹典,1873——1932,張如峰子);和龔紹康一起改造師山書院,並在家鄉常樂開辦愛鄉小學和姜安小學的姜青照(字藜輝)等等,他們在張謇的帶動下,都為地方管理、為鄉親生計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見賢思齊平台的鋪展

張謇抱定「天下事皆吾儒分內事,吾儒不任事,誰任事耶」這種氣慨,攜手天下的讀書人肩負責任,敢於擔當。在家鄉,為了實現這個願望,他以兩大舉措為民眾設立了見賢思齊的平台。

其一,修建觀澤堂。在海門張謇紀念館內一尊《張公故里祠堂記》石碑上有這樣一段文字:「迨光緒季年,朝野銳意革新,於時公方萌達其村落自治,建社倉於廟右隙地,始改前廳西院祀猛將、城惶為觀澤堂,祀曾文正、曾忠襄、沈文肅、通州牧孫公、廳丞徐公、桂公諸名宦之有惠政于海門者。並劉、秦、趙、戴、徐諸鄉賢」。

《張公故里祠堂記》是張謇逝世十周年時,他的學生劉偉為常樂鎮設立「張公故里祠堂」一事而寫的文章,摘錄的這一段,介紹張謇把關帝廟內的猛將、城隍兩殿改成觀澤堂的情況。觀澤堂是觀瞻先賢恩惠仁慈的殿堂。堂上供奉的曾文正,即曾國藩,文正是其謚號。曾忠襄即曾國荃,曾任兩江總督,是曾國藩的九弟。沈文肅即沈起,北宋年間海門縣令,為官清正,興修水利,築壘的抗潮大堤,與范公堤相連,後人稱之沈公堤。孫公指孫雲錦,曾任通州知府,是個清廉的地方官。徐公指徐文燦,清乾隆年間的海門廳同知,八年任期內,帶著民眾在海門通州之間的海泓上築堤,不僅使通海之間漲沙相連,而且免受海潮之災,後人稱其為徐公堤。劉,指捐資造關帝廟的鄉賢劉天若。秦,指捐資建廟的秦燦廷。趙,指捐地建廟的趙鎔成。張謇把廉潔奉公、愛民勤政官員的生平事迹和樂於奉公、熱愛家鄉士紳的動人事迹展示於觀澤堂,為當地人民樹立了一群學習的榜樣,這是張謇設立的見賢思齊殿堂,也是他構建鄉賢文化的一個精彩篇章。

其二, 張謇通過為鄉里品德高尚、樂於奉獻的人士書寫壽聯壽序、題贈匾額、為死者神位題主、寫輓聯挽章、撰墓誌墓銘、傳記文章等等,褒獎他們的道德情操,宣揚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營造風清氣正的輿論導向。

例如沈燮均七十歲生日,張謇與三哥張詧一起賀壽,張謇贈聯:「視我諸兄十年以長;與佛四月八日同生」。暗譽沈敬夫有佛家的慈善之心。沈燮均是海門廳貢生,開始在家鄉辦學,造福百姓,後經營布業,成為通海一方的布業大王。張謇創辦大生紗廠得到他的鼎力支持。沈燮均逝世後,張謇為其題寫《惠定先生匾跋》,曰:「惠定 先生以孤貧成業發名,謀桑梓樂利垂三十年。曾一作吏,旋乞終養歸,汲汲佐地方自治。商賴其芘若母,服其導若師。辛亥、壬子間,海內鼎沸,通如海新舊諸軍軍儲一仰於通,時公私概匱,先生轂綰而沫煦之,諸軍得食,三縣遂安。與人交,坦白懇至,勇於任事,見義必為,其積勞亦以此。既歾,縣之人援古私謚例,易名惠定。謚法:施勤無私曰惠,安民大慮、純行不爽曰定。用詔來茲,庶盡瘁地方者有所勸焉。民國五年四月,縣人公謚。」

鄉鄰劉旦旦是比張謇年長二十餘歲的農民,因為他鑽研農業,為農民生計著想,為農村實業奉獻自己的聰明才智,張謇稱他為「回狀元」,把他當作「勞動模範」推薦,劉旦旦七十歲生日,張謇題贈「耦耕樂壽」匾額一方。劉旦旦八十九歲去世,張謇十分沉痛,閉門謝客三天,親筆寫下一千一百多字的《良農海門劉叟墓碣》(現存張謇紀念館),表達敬佩之情。

鄉鄰楊點(字梅汀)不顧自身得失,在為民請命、賑濟災民、復建溥善堂等方面充分體現了他愛鄉愛民的情懷。楊點八十歲生日,張謇以《楊梅汀八十壽序》祝賀。民國十二年(1923)八月初六,八十二歲的楊點中風而卒。張謇十分悲痛,親撰《海門孝威楊君墓碑》,刊載於1923年11月29日《大公報》。為了讓大家不忘楊點的美德,張謇於次年題刻《孝威先生》木匾(現存於張謇紀念館),並親自送到楊府,標榜於廬。匾額在「孝威先生」主題之左,附文曰:「楊君昔年捨命衛民之功,人咸知之。其盡孝於繼母篤至,人或不盡知,而鄰里鄉黨,則無不知。事乃非常人所能及。年八十二卒。縣之人悼嘆相告:其士大夫,援古私謚例為請,按謚法,蒸直愛親曰孝,強義執正曰威,君無愧也。謚曰孝威先生,僉以為當,書榜其廬。」因此,楊點當年的事迹在當地流傳很廣,影響很大,解放後,三廠鎮東市北二里許有個村以「孝威」命名,以為紀念。

崇明外灘(時屬海門)施少岩樂善好施,張謇為其撰《施翁八十壽序》,刊登於1924年12月21日《南通報》。

張謇老家之北二里許,有個秦宅曰宗雅堂,一姓四代熱衷社會公益事業。秦氏的海門始祖秦燦廷資助建造常樂鎮關帝廟,秦燦廷之子秦江南捐出沙田三十二萬步,作為師山書院學田,為海門教育作出卓著貢獻,張謇把他們供列觀澤堂。秦燦廷孫秦藹村,曾孫秦秦駕鰲、秦兆鵬,都為地方公益文化教育不辭辛勞。秦駕鰲中風辭世,張謇為他神位題主,並撰寫輓聯:是再世交親,風義肫然,最難忘童歲聲名,壯年憂患;止兩旬小別,人天曠絕,更誰與綢繆井裡,跌宕尊罍。聯語中,張謇傷嘆今後少了一個「綢繆井裡」的好友。秦駕鰲的弟弟秦兆鵬去世,張謇為其題主,還撰寫墓銘:「秦之望,淮海先……」高度評價秦氏一家四代效勞鄉里的事迹。

張雲梯、張佐虞父子為海門墾牧等社會事業作出貢獻,張雲梯逝世時,張謇撰聯:助我從麻姑方平求田,編墾牧史,並思磐碩;繼公有護法僧彌肯構,論門戶計,益哀子沖。這付輓聯里,張謇懷念為墾牧事業作出特別貢獻的「左膀右臂」張如峰和磐碩(即李審之),還有張雲梯的從兄張雲摶(字子沖)三人。並讚美繼承張雲梯墾牧事業的兒子張佐虞兄弟兩人。張謇還為鄉賢顧一梅(1853——1909)、施敬軒( ?——1874)、石文源(?——1882,字一泉,寓居海門)、劉逢吉(?——1888,字馥疇)、劉昌壽(?——1890,字伯延,劉逢吉子)、 黃錫齡(?——1898,字香山)、徐雲錦等撰寫輓聯,為其生前善舉歌功頌德。

張謇還為鄉賢周家祿、沈之瑾、沈曉芙、楊梅汀等數以十計的地方賢能題主。題主是明清之後盛行的一種祭禮(如書寫「某封謚某官顯考某公」,負責主持祭儀)。這種風氣進入民國仍然十分風行。當時的社會基層尊崇科場功名,請得翰林、進士地位的人主持喪禮、題主,是莫大的榮幸,廣受矚目。更何況張謇是名震天下的狀元實業家。

張謇不辭勞碌奔波,為辭世的鄉里賢達題主、寫輓聯、撰墓銘,除了表示哀悼之情,更大的意義在於彰顯仁義正道、懿德高風,為鄉里鄉親標榜學習效法的模範,這是一種精神滋養,行為引導,社會正能量的積聚。

在張謇撰寫的傳記中有這樣一類文章,專為平民百姓著筆,如《記造橋和尚》,記錄的是大悲殿主持施艮六化緣集資,在家鄉建造石橋數十條的事迹,文末感慨道:「凡欲自治鄉里而謝不能者,可觀於和尚已。」又如《世麟橋記》(23),記述的是他們張家搬運瓷器的傭工王世麟,無子嗣,六十四歲病死,臨終托張謇父親張彭年,用他的遺資造一條石橋。後來張謇、張詧為其實現遺願,名字就叫世麟橋。張謇把這些為鄉賢歌功頌德的文章刊登在巜大公報》、《申報》、《南通報》、巜南通新報》、《公園日報》上,影響廣泛,意義重大,起到了引導社會各界,關愛他人,服務家鄉的作用。

古人云:一鄉有一善士,則一鄉化之。在張謇的帶動下,一鄉有數以十計、數以百計的善士,則一鄉何如?1915年,原本閉塞落後的南通地方,經過三十年努力,被中央政府評為「模範縣」。這與張謇壯大鄉賢群體,參與社會基層管理密不可分。百年以前張謇構建的鄉賢文化,對於今天的社會管理創新,也許有一定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3.4.5.8-9.10-11.12-13. 李明勛、尤世瑋:《張謇全集8》第988、162、66、65、195、196頁,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年。

2. 17. 18. 20. 22. 23. 李明勛、尤世瑋《張謇全集6》第30、413、571、223、454、280頁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年。

6. 李明勛、尤世瑋:《張謇全集4》第441頁,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年。

7. 14. 李明勛、尤世瑋:《張謇全集1》第7、8頁,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年。

15. 張孝若:《南通張季直先生傳記》第285頁。

16. 19. 21. 李海章:《張謇楹聯輯注》第151、242、281頁。

(原載「海門市張謇研究會」網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張謇研究 的精彩文章:

TAG:張謇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