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7號院:衚衕里的日常生活奇遇

27號院:衚衕里的日常生活奇遇

27號院,北京衚衕文藝生活的地標之一。位於東城區內務部街27號。

我叫於歌,和朋友牛瑞雪,以及另外幾名同事,共同運營北京四九城內這座,返璞歸真,又與現代結合的四合院。

我是雲南人,從小有個北京情節,我上的高中是雲南師大附中,這所學校的前身是「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師範學院附設學校」。

於 歌

西南聯大由三所學校組成,兩所都在北京。當年西南聯大遷來以後,我們高中所在地附近的文化巷、文林街一帶,活躍過很多名人名家,包括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沈從文、汪曾祺等。聞一多殉難的地方,就在高中附近。

所以,從小我就覺得跟北京特有淵源,特別喜歡北京文化,喜歡衚衕,尤其迷戀那個鴿哨聲。

高中時候,老師帶我們來北京遊學,爬長城,看北大、清華,參觀各種博物館。特別開心!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奧成功那天,我正好趕上!當天,我們背著老師,偷偷跑出來,步行好幾公里往天安門走。

一路上鑼鼓喧天,人聲鼎沸!汽車裡的人,都把車窗搖下來,和行人揮手。行人也向車裡揮手,街道上一片歡騰!廣場上更是敲鑼打鼓,人山人海!

那個夏天的北京,特別熱鬧。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於是,我就特別想來北京讀大學,可是後來陰差陽錯,去武漢讀了大學。

沒來成北京,心裡就落下「病根」了。畢業之後,我還想繼續深造,就去法國留學。

2008年,奧運會舉辦那天,我剛剛到法國不久。學的是文化創意產業,藝術管理方向。

2011年年初,我回國時,帶了一個法國朋友,也想讓她了解中國文化。當時,我經停北京寫論文,想找一位本地人,給法國朋友做嚮導,就認識了現在的先生。2012年,我在北京定居下來。

那之後,我的法國乾媽也來到北京,她是個攝影師,1965年就來過北京,還給周恩來總理拍過照。她對衚衕文化特別喜愛。簡直到了痴迷程度。她自己逛,認識了我們現在的同事小丹,還有各式各樣住在衚衕里的朋友。這樣,我對衚衕就越來越感興趣了。

2013年,我在留法期間的同學牛瑞雪聯合了我和另外一個朋友,共同發起「北京ONE國際藝術周」活動。

剛開始第一屆,我們還是在美術館裡舉辦。2014年,我跟牛牛建議,我們不能再在美術館做藝術節了,美術館是一個封閉的「白盒子」。

我們要做更有文化生髮的藝術節,我們得到城市的核心,有生活、有故事發生的地方。對我們來說,北京文化肌理最密集的地方,就是衚衕。衚衕就像這座城市的掌紋,隨著它的變化,會有好多故事在裡面。

城市的命運、建築的命運、家族的命運,全都盤根錯節在裡面,慢慢發散開。活動要跟城市的肌理緊密結合。

我倆就決定,要在衚衕里做藝術節。

在那屆藝術節期間,我們做了很多突破性的小項目。比如:路燈下讀詩。

在國子監那邊,路燈一亮,我們就在路燈下開始讀詩。本想是文藝青年的活動。

沒想到,好多經過的路人,都參與了。有一個民工大哥,他放工的時候,正好經過。他非常認真在旁邊看,這是在幹什麼,看著看著,他懂了,這是讀詩。

他就把手頭的煙掐滅,說我可以讀一首嗎?他讀了一首詩,雖然口音有點重,聽不太懂,但這一參與的舉動還是非常動人。

還有老奶奶,帶著小孫女經過,也參與了。小孫女讀了首童謠,老奶奶讀的是很有時代特色的,啊!……祖國!那樣的。

這類活動,活化了在地的文化氛圍。當地居民會踴躍的加入進來。

我們還用商店的櫥窗,演了皮影戲。是現代皮影,由法國藝術家和小丹他們合作的。

一開始,有個衚衕里的阿姨不太高興,出來說,你們這個擾民,不能在這放音樂。看到此情景,站在路邊的觀眾就說,噓……

示意讓她也看,看了一會,她說,姑娘,這真好呀!你們以後常來演。小朋友們也非常喜歡。

我們就用特別輕巧的方式,把藝術帶到日常生活里。我和牛牛給它定義為:日常生活奇遇。

那年之後我們開始有點名氣了。好多文化創意,公共文化項目、演講,開始邀請我們參與。

當時,朝陽門街道正好想做一個新型社區文化中心,可以把衚衕文化激活,讓文化能夠更新。這個文化中心,可以成為一個界面。吸引更多年輕人進來,讓老年人和年輕人交流,讓本地居民和外來參觀者交流、融入。

他們覺得我們這個團隊,有這個能力,於是向我們發出了邀請。

與此同時,我們也發現,每次我們舉辦藝術節期間,居民可以有文化鏈接,但是藝術節之後,這種聯繫和互動就斷裂了。

我們也特別希望能夠有一個固定場所,可以做持續性的文化和藝術項目,讓參與的人和人之間產生更深入的關聯,大家一起做一些事,創造共同的回憶。共同回憶這件事,對人和人是非常重要的,能建立起情感鏈接。

所以,我們很樂意接受了這個任務。當然,公共文化服務,不是一兩天能做起來的,需要按年計算。我們想真正紮根在一個地方,跟這裡的居民互動。像一塊文化磁石,不同的人在這裡「攪拌」,產生化學反應,生髮更多好玩的東西。

2016年9月10日,在朝陽門街道的支持下,朝陽門社區文化生活館(簡稱27號院兒)正式開始運營。

它位於內務部街,西側是民國著名散文家梁實秋的舊居,東側是盧森堡駐華大使館,現今唯一還在衚衕里的使節駐所。裡面也是民國時期的老建築。再往東是北京二中,歷史悠久的名校。

我們這個院子有十間屋子,每個屋子用一個字,概括它的功能。我們策劃沙龍講座、市集、主題日、嘉年華。

周一到周五,白天滿足在地居民的文化藝術活動,周一到周四晚上,給一些公益組織。周五至周日,針對全年齡段的活動,4至90歲,都能來。

剛開始運營的時候,我們也遇到過很多困難,跟想像的完全不一樣。

在地融合就是我們需要面臨的第一道難題。

我們的團隊很年輕,相當於是外來新移民。之前沒有跟衚衕里的居民,有過深刻交流的經驗。衚衕里形形色色的人都有,彼此會有一個磨合期。

北京人有北京人的理,有北京人的規矩,衚衕里就更是了。包括公共空間的分配,都有他們自己的理。你要對他們友善,才能建立情感鏈接。

剛來的時候,多少會有點摩擦。我們做文化活動,會有點聲音,免不了有點吵,街里街坊一開始對這個有點抵觸。比如有個鄰居奶奶,因為嫌我們吵,就和我們發生過不太愉快的對話。

但是後來,我們試著見面和她打招呼,一句:您好!就能化解很多矛盾。但凡有什麼好玩的節目,我們也會主動邀請周圍鄰居來參與。

此外,在磨合的過程中,我們有一個「守護神」——閆大爺。

27號院兒開幕的時候,他就在我們這工作,負責安保。我們跟他特別親,他是老北京,以前在這一片住了好多年。

他人特別熱情,對我們這些北漂的孩子,特別心疼、照顧,很多與在地文化融合的方法和途徑都是他教給我們的。

他跟這條街道的許多街坊特別熟,給我們介紹衚衕里的情況,告訴我們衚衕居民有什麼生活習慣,該怎麼相處。甚至包括怎麼跟衚衕里的人打招呼,「唉,來啦!」「您忙著那。」

除了努力融入在地文化之外,我們還需要考慮如何更好地成為衚衕文化與參觀者之間的界面。

「四合院參觀說明書」這個項目就是我們的一個嘗試:為了讓前來參觀的人更好地了解四合院,我們把整個院子當作展品,在不同位置做了二維碼,一掃碼就知道,原來這裡有垂花門,這個地方是抄手游廊,這是西廂房、這是東廂房,相關的文化介紹就放在裡面。

為了做好老一輩和年輕人們之間的交流界面,讓年輕人們更好地了解衚衕老年人們的生活狀態,我們邀請合作方做過一個叫做「寂寞奶奶」的藝術項目。

採訪了兩位住在我們衚衕里的奶奶。其中一位奶奶姓楊,已經八十多歲了,心態卻特別年輕,朋友圈裡管自己叫小仙女,打扮得時髦又可愛,經常來參加活動。

我們做過一個活動:夢境實驗室,一個法國藝術家做的,他在世界各地收集人做的夢,把在法國、德國,收集的夢,帶到中國,放給中國人聽。再把從中國收集的夢,帶給外國人聽。

這個法國藝術家,在衚衕里採訪,遇上了楊奶奶。楊奶奶就給他講了自己的夢。從那天起,楊奶奶就挺上癮的,沒事就來27號院兒,小於呀,我今天又做了一個夢,我來給你講講我的夢。

楊奶奶參加「民國派對」

楊奶奶還參加了我們辦的「民國派對」,她特別喜歡和帥氣的年輕人跳舞。楊奶奶特別樂觀,愛交朋友。

除了在地居民,之外,我們的鄰居還有外國友人和北京二中的師生們,我們也喜歡能夠和他們有更多的互動。

有一對外國夫婦,老是帶著小女兒來玩,我就特別好奇,你們住的近嗎?她說,盧森堡大使館。另外,我記得盧森堡大使全家也來觀看過我們的現代舞表演,大使夫人非常熱愛舞蹈藝術。

北京二中的學生,也經常來參加活動,老師也會來,下下棋,寫寫書法。社會實踐課,學生還來給我們打掃衛生呢。

27號院兒,還有一個功能就是「尋人」,有好幾次,我們都把失散多年的朋友,師生,重聚在了一起。

在公共的機構,必然有重逢,必然有新識。我們經營27號院兒,所有人聚在一起,每個人都有一股力量,每個人背後都有很好玩的東西。希望更多的朋友,加入到我們當中,一起為衚衕文化的傳播,奉獻力量。

徐杭,作家、出版人,人在北京故事主編

著有《泡菜韓史》《生煎日本現代史》《有趣韓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未來之潮 的精彩文章:

TAG:未來之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