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中禮部尚書任命最苛刻,除了進士出身外,還有一個硬性規定
看過《李衛當官》的或許都知道這一幕,在暢春園中,康熙帝與李衛並肩而坐,詢問李衛當一個什麼官合適,李衛回答說最少也要混個臬台噹噹(臬台即按察使為正三品),康熙帝哈哈大笑說,就算是兩榜進士出身也就實放個七品知縣。
說到這裡就出現了一個知識點,那就是何謂「兩榜進士」呢?說起這事還得從明代科舉制度說起,因為清代的科舉基本上是沿襲了明代的制度。
明代科舉場上有著「兩榜出身」的說法。在科舉考試場上,既通過鄉試(乙榜)中了舉人,又通過殿試(甲榜)中了進士並最終獲得官職的儒士,就稱為「兩榜出身」。兩榜進士的含金量很高,被視為絕對的正途出身,因為不是所有的進士都是兩榜出身,也就是說有不少考生沒有參加鄉試卻參加了殿試而考取進士的。
因此,統治階級拚命宣傳「兩榜出身」的目的,是以此給廣大儒士作個樣板,使他們一心只讀聖賢書,一天從早到晚滿腦子想的只是如何通過科舉考試而升官發財。這顯然是通過籠絡知識分子,來進一步加強和鞏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
不過,即便是兩榜進士也不意味著就有高官厚祿,通常情況二三甲的進士是不能立即授官的,而要參加翰林院庶吉士的考試,之後或授翰林,或授低級官職。庶吉士是明代翰林院所屬機構庶常館學員,或稱庶常,掌管誥敕之事。
自永樂二年(1404年)始,庶吉士專屬翰林院,明成祖朱棣把翰林院當作官吏儲備的機關。據史籍記載,永樂二年的殿試後,學士解縉受成祖之命,選取曾棨等28人(以應天上二需十八宿之數)入翰林院讀書,庶吉土周忱以己年幼,請求隨入翰林院學習,獲得朱棣讚許。
明廷對這29人給予很高待遇,發給他們筆墨和紙張,每人月鈔三錠供應每日早晚飯食,他們每五日可沐浴一次,外出備有車馬。朱棣還經常親到翰林院督促和檢查,他時時提出各種疑難問題,考核29人的學習效果。
但不久成祖發現這29人追求虛名和浮華,不認真讀書,自己命令背誦的柳宗元《捕蛇者說》,竟無一人能全誦。於是決心懲治他們一下,下令將29人全部發戍邊遠地帶充軍,又令他們去干搬運木材的苦力。這使這些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儒士苦不堪言,紛紛表示,如能回京一定奮發上進。
朱棣看到自己的懲治目的已經達到,下令將他們召回,重入翰林院讀書。這29人經此挫折,果然都吸取教訓,認真讀書,奮發上進。後來,周忱等10餘人都成為有名望的官吏。
明代「館選」後,朝廷任命翰林院、詹事府中官階高而又資歷深的一人為教官,稱為教習。3年學習期滿,成績優秀者留在翰林院任編修、檢討,其餘的人出任給事中、御史,稱為「散館」。天順二年(1458年),英宗規定非進士不準入翰林院,非翰林出身的進士不準入內閣,以及南、北兩京的禮部尚書和侍郎、吏部右侍郎等也均須由翰林出身。
這樣,「庶吉士始進士之時,已群目為儲相」(《明史》卷七十,《選舉志二》)。事實上,明朝170多名宰相中,由翰林出身者佔9/10。庶吉士事實上已成為明朝宰相的後備隊了。
明思宗朱由儉即位前後,大廈行將傾覆。為了挽救這一危急局面,年輕的明思宗勵精圖治,重視任用既有才幹又有實踐經驗的人為官,打破了內閣臣僚專用翰林的舊例。崇禎五年(1632年)五月,翰林出身的大學士鄭以偉在一件奏章中看到「何況」二字,誤以為是人名,當場為思宗糾正。
對此,思宗感到翰林雖有學問,但缺乏辦事經驗和能力,於是產生了內閣之臣不再專用翰林(即庶吉土)的念頭,任用非翰林出身的官吏入內閣辦事。以後,他又多次下令從府、州、縣官中挑選才學兼優者出任翰林,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宰輔的質量。
※此人是國民黨二號人物,富可敵國,但結局很窩囊,吃飯時被噎死了
※康熙傳給乾隆一個法術,後被和珅所知,嘉慶為此記下了仇決心報復
TAG:千古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