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蔡慎坤:富士康轉戰美國透露了什麼?

蔡慎坤:富士康轉戰美國透露了什麼?

秘密

富士康轉戰美國的消息,向我們透露了太多的秘密,美國工業用地價格原來遠比中國便宜,這無形中降低了企業投資成本,中國土地所有權不像美國屬於私人所有,在美國土地轉讓所得歸個人所有,政府在其中不可能扮演加價的角色,中國農民耕種的土地轉讓之後,最大的獲益者並不是個人,而是政府和土地開發商。

文/蔡慎坤

近日官方網站觀察者網報道稱,世界上最大的電子代工企業富士康投資上百億美元,在美國威斯康星州建設大型液晶面板廠,由於賠償不公平,有的業主所獲賠償是這些土地公平市場價的7-10倍,因而引發征地訴訟。

報道稱,富士康給當地農民每畝土地補償8300美元,這樣的補償價格令美國當地農民一夜變為百萬富翁,甚至是千萬富翁。報道引述美國威斯康辛州當地媒體《密爾沃基哨兵報》(Milwaukee Journal Sentinel)2月6日報道,小弗林斯(Thomas Fliess Jr.)幾個月前還是在農地上忙碌的農民,如今已經是一個正兒八經的「富士康百萬富翁」。

現年55歲的小弗林斯,常年健身,身體健碩。他有五個女兒,11個外孫和外孫女,第12個也將在今年7月出生。他平日耕種大約9000畝土地(包括自有和租賃土地),閑暇時間還會幫助快遞公司UPS開卡車,此外還要照顧孩子們,這令他的生活非常忙綠。不久前,他把自己的147英畝(約892畝)土地賣給了富士康集團,單價為每畝8333美元。小弗林斯一共拿到了大約700萬美元。

對於這個價格,報道用「做夢都想不到的」形容。不過即使成為百萬富翁,小弗林斯仍打算繼續過去的生活方式。「如果要重新開始,我太老了,但如果現在就退休也還太年輕。我有一個大的家庭,想儘可能幫助他們。」他說。

在當地的「樂山村」(Mount Pleasant),像小弗林斯一樣,有許多農民把土地以上述的價格轉讓給了富士康,他們都成為了百萬富翁。據悉,每畝地8333美元的價格幾乎是之前市場價的五倍。

觀察者網酸溜溜地說,並非所有賣了土地的農民都感到高興。小弗林斯的父親弗林斯,上周拿到了1800萬美元的支票,他之前向富士康轉讓了2280畝土地。弗林斯對媒體強調,自己從來不想賣地,「我想死在這片土地上,把土地留給我的孩子們。」

據了解,弗林斯父子準備在其他地方買一些土地。弗林斯在附近的Kenosha縣找到了一片土地,每英畝單價不到1萬美元,即每畝地單價只要1666美元;而如果是接近富士康工廠的農地,當地農民報價高達每英畝2萬美元,摺合每畝3333美元。

小弗林斯說,在他向富士康以及正在進行的其他項目轉讓出土地後,他失去了自己所有的1500英畝土地當中的一半。不過新購置的地塊勢將有助於平衡這一狀況勢。小弗林稱,自己未來將繼續務農,「我希望下一次自己能夠拿到退休金。」

富士康轉戰美國的消息,向我們透露了太多的秘密,美國工業用地價格原來遠比中國便宜,這無形中降低了企業投資成本,中國土地所有權不像美國屬於私人所有,在美國土地轉讓所得歸個人所有,政府在其中不可能扮演加價的角色,中國農民耕種的土地轉讓之後,最大的獲益者並不是個人,而是政府和土地開發商。

2014年,「江南化纖」在美國南卡羅萊納州投資辦廠,成為首家在美國建立再生聚酯短纖維製造工廠的中國企業,「江南化纖」去美國投資辦廠,主要原因是國內綜合成本連年攀升,「江南化纖」測算比較了創辦相同規模企業的中美成本,並提供了部分成本構成對比表。其中:

土地成本:中國是美國的9倍;物流成本:中國是美國的2倍;銀行借款成本:中國是美國的2.4倍;配件成本:中國是美國的3.2倍;人工成本:中國成本優勢趨弱;電力/天然氣成本:中國是美國的2倍以上;折舊成本:美國是中國的1.7倍……

隨著中國土地價格和人力成本的暴漲以及各種稅費居高不下,許多製造企業正在把工廠從中國向美國、巴西和印度等地轉移,福耀玻璃曹德旺坦言:「 美國現在舉國上下推動恢複製造業大國的地位,招商強度比我們高。我在美國俄亥俄的工廠,18萬平方米,佔地面積1000畝以上,我從猶太人手裡買過來,花了1500萬美金,再加上修廠房花了1000多萬美金,整個項目大概投資4000萬美金,而美國政府的各種補貼超過了4000萬美金。」

中國製造業現在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土地成本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生產成本流通成本的不斷上漲,還面臨著知識產權得不到保護,假冒偽劣泛濫等諸多困撓,美國波士頓顧問公司(BCG)2016年發表的《全球製造業的經濟大挪移》報告顯示:若以全球出口總額排名前25的經濟體作比較,2014年美國的製造成本為基準指數100,中國的製造成本指數高達96。

也就是說,同樣一件產品若在美國製造成本是1美元,在中國則需要0.96美元,顯示兩者的差距大幅縮小。2015年,在美國低成本地區生產已經變得和中國一樣。更令人震驚的是,報告預測:到2018年,美國製造業的綜合成本將比中國便宜2%~3%。

報告認為中國製造業成本大幅提高的原因包括:薪資大幅提高,時薪從2004年到2014年十年間的漲幅達187%;匯率從2004年至2014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攀升了35%;能源成本大幅度上漲,中國工業用電成本從2004年每千瓦小時7美元漲到2014年的11美元,天然氣成本更從2004年每單位5.8美元漲到13.7美元,能源成本提高的原因主要是稅費太多,例如每升汽油價格中有五成左右是稅費。

中國製造業歷經30多年風雨兼程,為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但「中國製造」並沒有使中國成為一個製造業強國,很多代工產品其原料和市場都在海外,真正擁有核心技術在海外暢通的自主品牌少之又少。中國製造業只是給國際品牌代工,既沒有核心技術,也沒有知識產權,更沒有營銷渠道,附加值或者含金量都不高,中國製造業長期停留在產業鏈的最低端,利潤微薄,產品技術跟不上市場發展。

隨著國際市場的不斷變化,過去低成本、薄利潤、高消耗、高污染的製造業發展模式顯然已難以為繼,一些東南亞國家甚至西方國家正從中低端製造業搶奪中國的成本優勢,高科技製造業也紛紛回遷到發達國家。加之中國經濟的引擎已經從出口產業轉向了更為火爆的房地產行業,中國製造業或許很難再續昔日的輝煌。

慎說新語

蔡慎坤原創作品,歡迎關注、分享、轉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慎說新語 的精彩文章:

蔡慎坤:海航能否躲過又一次劫難?

TAG:慎說新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