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替口譯》課程教學內容與方法的優化研究
作者簡介:劉穎紅,西北政法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碩士,主要研究方向:翻譯及應用語言學。
摘要:本研究以西北政法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專業高年級階段開設的《交替口譯》課程為對象,針對歷屆學生反映的學習障礙和學習瓶頸問題,探索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優化途徑。研究認為:課程內容應突出語言能力培養這一核心目標,輔之以口譯技能的基礎訓練;建立主要口譯技能(即時記憶、筆記、數字口譯)的「分解或分步」訓練模式,是解決教學難點的途徑和方法;以學生參與為核心的體驗式和反思式教學符合口譯技能的習得規律和發展特點。
關鍵詞:交替口譯;課程定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一、研究背景
目前,國內口譯課程按照專業程度可分為三類:以「會議口譯」為教學目標的碩士班口譯專業課程;以「企業內口譯」為教學目標的大學翻譯專業主修課程;以「外語為主,口譯為輔」的大學英語專業高年級階段專業技能課程。本項目研究對象為第三類口譯課程,其以語言能力培養為核心,輔之以口譯技能的基礎訓練,亦稱為口譯入門階段課程。關於此類課程,《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2000)課程描述中寫到:「通過講授口譯基本理論、口譯背景知識和訓練口譯的基本技巧,使學生掌握口譯的基本理論和專題連續傳譯的技能,初步學會口譯記憶方法、口頭概述、口譯筆記及公眾演講技巧,以求學生能較準確、流暢地進行漢英對譯。」
本研究以西北政法大學外國語學院開設的交替口譯課程為對象,探索第三類口譯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優化途徑。該課程自1998年2月開設,經過2005-2006校優秀課程建設。但是,教學實踐中凸顯的,也是歷屆學生所反映的學習障礙和學習瓶頸問題亟待解決。2013年7月本研究獲准「西北政法大學高等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立項(項目編號:XJY201301)。項目組反思、梳理課程在教學內容組織和教學方法方面有待改革的節點,提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摸索建立成熟的口譯子技能訓練模式和符合技能習得規律的教學方法,旨在全面提高口譯課教學質量,保持學生口譯學習的積極性和持續性。2015年6月項目按時完成並通過專家組評審,順利結題。目前,交替口譯課程教學內容與方法的改革項目已經完成三輪教學實踐,實踐對象分別為外國語學院2011級、2012級和2013級學生。
二、開展的主要工作
本研究首先明確課程定位——以語言交際能力培養為核心,輔之以口譯技能的基礎訓練。以此為基礎,我們本著「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課程理念,遵循口譯技能習得的規律和發展特點(即階段性、實踐性、過程性),結合學生認知水平,開展課程內容和實施手段的優化研究。
(一)優化、完善課程內容
1. 遵循循序漸進原則,優化課程內容次序
針對教學難點和重點——口譯記憶(Memory)、口譯筆記(Note taking)、注意力分配(Attention splitting)、數字口譯(Figure interpreting),本項目遵循循序漸進原則,重新安排講解和訓練次序。將原來在學年第一學期講練的教學難點「數字口譯」技巧後移至第二學期進行,騰出的時間用於即時記憶和筆記技巧訓練。這樣既可讓記憶技巧和筆記技巧的銜接更合理,又便於數字口譯學習與相關的但難度偏高的經濟、外貿類話題口譯有機結合。調整後,公眾演講、意義聽辨、記憶、筆記、注意力分配各項技能的講解安排在第一學期(但其操練貫穿整個學年),雙語轉換、數字口譯、跨文化交際技能、應對策略、譯前準備的教學安排在第二學期。
2. 突出語言交際能力核心目標,完善課程內容
如前所述,「外語為主,口譯為輔」的交替口譯課程,以語言能力培養為核心,輔之以口譯技能的基礎訓練。這裡的語言能力指掌握基本語言(語音、語法、詞法等)知識後的交際能力,包括雙語聽辨能力、雙語表達能力和相關語國家文化知識。這是本科階段英語專業口譯教學需要關注的,也是往屆學生表現出的弱項。鑒於此,我們補充了兩項全新教學內容:意義聽辨技巧和雙語轉換技巧。
意義聽辨技巧是針對「交替傳譯」的特質——「耳聽口說」而設計的。教學中我們幫助學生學會口譯員的正確「聽法」,重點訓練學生掌握以下技能:分析性傾聽(analytical listening脫離語言形式、整合輸入信息與先有知識)、信息加工(information processing如信息視覺化、整理邏輯思路、提升中心意思)、 信息重組(information reorganization關注信息要點、構建文本內和文本間邏輯關係、調整信息)。在口譯入門階段,聽辨能力的培養尤為重要。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完成口譯交際任務的信心,還有助於學生提高語言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
雙語轉換能力是決定翻譯速度和質量的關鍵環節。我們在第一輪教學實踐中期開展的口譯能力實證研究發現:語言表達能力培養並非局限於外語。學生在翻譯英語長句和複雜句式時,亦出現表達環節的問題。即聽懂了、記下了,但是漢語表述蹩腳。因此,能夠在恰當時間、恰當地點,用另一語言的恰當形式表達源語言承載的思想、概念、意圖、信息,實現交際者的交際意圖,這是口譯教學需要培養的能力之一。
教學實踐中,我們布置給學生的日常訓練包括聽英語新聞、做口頭新聞綜述、做英漢平行閱讀。「口譯課程設置及教學滿意度調查問卷」(以下簡稱「問卷」)統計顯示,46/61(75.4%)的學生認為:通過口譯課的學習,自己的語言知識即雙語能力得到提升。
3. 探索法律專題口譯教學
口譯課的教學應突出專業特色。鑒於法學教育在西北政法大學的傳統和優勢地位,本研究嘗試將法律專題口譯納入教學內容。49.18%的同學認為這一做法「應該」,34.43%認為「非常應該」。
需要說明的是,外國語學院開設有法律英語(必修)、英美司法文書(選修)和法律翻譯(選修)課程。這樣的課程設置讓學生對中英不同法系在法律框架、法律制度、法律概念的差異有大致了解;在理解和翻譯術語時,具備一定的意識去避免使用形同而神不同的目的語術語進行簡單替換;對法律語言,尤其是法律英語的句式特點(長句、被動句式)也有一定掌握。這些都是本研究探索法律專題口譯教學的有利因素。「問卷」顯示,分別有55.74%和34.43%的學生認為這些課程對法律專題口譯教學「有幫助」或「非常有幫助」。
我們在口譯課第二學期的後半段,用2-3周開闢法律專題口譯。以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編寫的《法律口譯教程》為參照,我們選取「ADR訴訟外爭端解決」作為口譯場景。由於法律口譯中涉及的專業辭彙和知識比較多,課前, 教師布置學生自行查找有關術語或者閱讀相關法律背景材料, 學會如何做好口譯前的準備工作。
我們在課堂演練「ADR訴訟外爭端解決」專題口譯時,發現學生表現積極,譯文質量甚至好於普通專題(如外交、經濟、教育)的口譯。現場徵詢學生感受時,大家一致反映:充分的譯前準備對做好法律口譯尤為重要。其次,由於法律語言作為語言變體在用詞、句法結構、篇章形式上均有自身的特點,要求譯員在轉換語言片段的過程中,特別注意措辭的準確,句式的嚴謹規範和語體的正式程度,做到「法人法語」(Talking like a lawyer or writing like a lawyer)。而學院法律與英語相結合的課程設置培養了大家在這方面的基本意識。
(二)多種教學法結合,細化、豐富課程實施,帶動學生角色轉換
口譯課是一門技能性、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技能發展具有階段性和螺旋式上升的特徵,需經歷感知、領悟、學習、內化、總結、提高的過程。由「知」到「行」的過程需要學生反覆實踐、體驗和總結。本研究針對技能發展的階段性、實踐性、過程性特徵,強調過程管控,採用「互動式」、「自省式」、「模擬式」教學法,細化、豐富課程實施,從而落實「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教學理念,帶動和推動學生角色轉換。具體表現在:
1. 突出階段性,摸索建立以技能分解和針對性語料為基礎的成熟訓練模式
教學心理學認為,技能是可以通過訓練獲得的,且技能的獲得也是分階段的。在教學的不同階段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努力做到教學安排的有序性和方法的可操作性,無疑可以幫助或保證教學計劃的實施和教學目標的實現。
我們在處理口譯教學難點時,採用「分解」技能的方法,幫助學生分步掌握所授技能。以數字口譯為例,我們嘗試將常用的英語數字單位分為兩組,分批次要求學生熟悉和掌握,無形中化解了任務難度。然後在此基礎上,固化常用漢語數字單位與英語單位的對應關係,最後操練大數字的小數轉譯法。「分解」的結果是學生容易上手,消除了對數字的恐懼心裡,樹立了學好數字口譯的信心。 又如口譯筆記的講解,對於初學者而言,筆記問題首要解決的是協調聽與記、腦記與筆記的注意力分配問題。本項目對口譯筆記教學試行「四步走」,即第一階段主要介紹筆記的本質、特點、記什麼、怎麼記以及筆記格式等方面的問題。在熟悉筆記符號運用的基礎上,此階段的記錄重點是語段的開頭、結尾和專有名詞、專業詞、數字及列舉點,目的是嘗試解決注意力分配的問題,不過多分散學生「聽」和「腦記」的注意力,先引導學生記錄好以上單一意義的詞和語段的開頭與結尾。難度較大的連接詞和轉折詞的記錄,以及信息結構與關鍵詞的記錄,因需要學生更多的注意力和精力來協調聽與記的關係,放在筆記訓練的第二階段進行。需要說明的是,此時學生處在筆記訓練的沉默期(silent),不需要做複述或口譯練習,專心體會「聽」與「記」、「腦記」與「筆記」之間的關係。第三階段過渡到有筆記複述階段,此時的訓練我們先要求學生不看筆記複述,旨在強調「腦記為主,筆記為輔」的原則。第四階段進入有筆記口譯訓練。這樣各階段訓練針對性強,可操作性強。「問卷」顯示,70.49%的學生對分解技能訓練模式感到「滿意」。
每項口譯技能訓練模式的形成均需要教師制定明確、細化的學習目標,選擇針對性強的練習材料。以口譯記憶訓練模式為例:首先,教師將人類記憶機制和記憶類型(包括信息的三種編碼方式:視覺、聲音、語義)介紹給學生,將交替傳譯所涉及的信息接收、分析、存儲、傳遞過程儘可能地做全面而具體的描述,以便學生能夠了解何以必須如此仔細傾聽並分析、存儲信息,進而準確地動用「筆記」等工具,以「固定」其分析結果。其次,教師通過示例幫助學生逐漸熟悉敘述類、論述類、演講類和描述類講話的特點和常用表達方法。這樣做的原因是:對於言談的固定格式或段落髮展、功能屬性(如「情感訴求」或「信息傳達」功能)若能「預知」,會有助於準確的傾聽與判斷分析。再次,根據不同言語體的特點,運用難度適當的語料針對性地操練記憶方法。期間注重對語篇信息結構和層次的分析,以及記憶策略的合理使用,如大腦重複(mental repetition)、信息視覺化(visualization)、組塊化(chunking)和信息聯想(association)。最後依據一定的評估參數,要求學生完成即時記憶訓練階段自測表。
2. 突出實踐性,設計具有持續激發作用的、豐富的教學環節
如前所述,口譯技能的獲得是由「知」到「行」的過程,需要學生反覆實踐、體驗和總結。沒有足夠的練習,就不可能有體驗,無體驗就無法「內化」,無內化知識永遠無法變為能力。我們採取「自省式」(回顧與反思、能力習得自我評估)、「模擬式」(體驗式學習)、「互動式」(以學生參與為核心)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參與整個學習過程。
(1)「互動式」教學——加強課前準備和課後練習環節
「互動式」教學不僅體現在課堂上的師生間或學生間互動和點評。作為課堂教學的有效延伸,以學生為主體的「互動式」口譯教學也應涵蓋課前和課後兩個時段,突出學生的「動」。我們在教學中鼓勵、引導(介紹相關網站)學生自己動手尋找相關技能或話題的訓練材料,製作辭彙表,做好課前準備。以「氣候變化」主題口譯為例,譯前準備包括知識準備——何為氣候問題(危害與表現,如極端天氣)?氣候變暖的主要成因是什麼?國際社會是如何應對的?——和語言準備:收集有關術語、相關協議的中英文表達和有關組織的英文名稱及縮略語。
另外,我們要求學生在課後將課堂訓練材料運用「三遍練習法」重新演練。重點是記憶訓練和筆記訓練,讓學生通過逐遍練習和對比來逐步提高記憶容量或筆記質量,摸索、總結適合自己的方法,樹立學好口譯的信心。教師要求學生提交課後口譯練習錄音或筆記,作為平時考核成績,並在課堂隨機抽查、點評。「問卷」顯示,學生非常重視教師在課堂上的學生練習點評(50.82%認為「重要」,44.26%認為「非常重要」)。
無論是課前準備還是課後練習,我們強調教師對學生課外自主學習情況的指導和管控。例如,口譯筆記的課後練習,教師需要告知學生具體的操練方法:聽完後對照講話對筆記的結構和所記的內容進行分析和總結,看是否合理、是否有效,尤其是檢查筆記與記憶和表達的關係,反思何種情況下筆記的作用更為明顯有效;建議學生採用排除法刪除所有自認為沒有必要的詞或模糊不清的符號,摸索適合自己的口譯筆記系統。「學生課外自主學習是課堂學習的自然延伸,也是提高課堂教學成效的途徑之一。如果課堂教學中教師未能就學生課外自主學習進行相應安排、指導、檢查,並給予學生展示自主學習成果的機會,這樣的課堂教學是不完整的,是半途而廢的。」
(2)「模擬式」教學——精心設計模擬實戰口譯活動
本項目在每個教學周期的第一學期安排了一次模擬實戰口譯。時間點是在口譯即時記憶技能訓練結束,口譯筆記技能講練開始之前。2011級學生進行的是模擬對話口譯。課前學生兩人一組準備對話(一中一英),話題涉及本學期訓練過的教育、旅遊、體育等。口譯現場隨機選取學生譯員完成中英對譯任務。2012級學生演練了模擬會議(新聞發布會)口譯,並且全程錄像,學生表現超出預期。
學生譯員的最大體會是口譯現場感帶給譯員的無形心理壓力(包括語速加快、口吃、反覆);同時大家統一了認識:作為職業譯員,保證口譯任務(如會議)進程順利是譯員的首要職責。譯員應該具備一定的應對策略,不露痕迹地跳過、扔掉自己因個人能力不足而漏掉的信息,以後隨著能力的提高,逐步提高譯文質量。其次,通過回放實戰錄像,學生髮現自己平時在語音實驗室練習時所掩蓋的不良習慣,意識到良好的表述能力——包括口頭表述和體態語言——可以增強聽眾對譯員的信任度,保證譯文效果。
另外,實戰演練給學生新鮮的刺激,有益於保持學習的積極性,
(3)「自省式」教學——新增「回顧與反思」課和課堂練習的「自省」環節
體驗和回味性討論是技能習得的重要環節。我們把第二學期的第一次課設計為「回顧與反思」課。即通過對第一學期期末考試素材的重新演練,結合閱卷統計數據(錯誤類型歸納和成因分析),同步點評學生的表現。
閱卷統計數據的成形是一項考驗教師耐心和細心的工作。口譯考試採集的是學生音頻文件,教師需要先將音頻逐一忠實地轉寫為文字(包括準確記錄停頓、重複、語氣詞等現象),形成口譯語料;然後統計高頻錯誤點,結合學生考試筆記,分析錯誤成因,判斷影響學生口譯產出質量的因素存在於口譯過程的哪個(些)環節。本項目研究論文「關於英語專業學生口譯能力的實證研究」對此有詳細介紹。
由於教師課前已對學生口譯語料進行系統分析,課堂效果非常理想。統計數據中的典型錯誤在二次演練中一一再現。此時,教師馬上要求學生「回憶」自己「犯錯」的經過,幫助大家找出錯誤成因,就具有說服力,學生觸動也深。其實,課堂演練中的「自省」環節還包括「回述」自己運用合理的方法和技巧,便於大家交流、學習、提高。
此外,「自省式」教學還體現在技能訓練的階段性自我評估上(詳見下文)。
3. 突出過程性,評價視角從偏重走向並重
鑒於口譯技能發展的階段性、實踐性、過程性特徵,我們認為口譯課堂教學應該抓好過程管控。大到每項口譯技能的學習成效評估,小到每次課堂演練中對任務完成過程的點評,我們從抓好每個環節的評價或評估出發,提高教學質量。具體做法如下:
(1)引入過程性評估,即主要口譯技能的階段性自我評估
階段性自我評估旨在引導學生反思、發現訓練過程中的問題,思考、尋找對策;因此,需要有明確的評價參數或標準。以「口譯筆記訓練階段評估標準」為例:100% = 技能知識60% + 語言知識25% + 心理控制15%
此階段技能訓練包括以下內容:
?數字訓練的信息評估參數:數字記錄和數字轉換的準確與速度、數字及其相關的信息、數字與語篇信息的邏輯關係等。15%
記憶與筆記:關鍵詞的提煉,信息評估參數。必記信息:數字、專有名詞、列舉點,筆記量與口譯信息量之比、關鍵詞的覆蓋面與激發記憶效果、筆記辨認、提示的時間和效率等 15%
?口譯筆記語言及結構的講解與訓練,信息評估參數:筆記語言的合理性、縮寫語的辨認時間、符號使用的效率、所記錄信息的關聯性、口譯職業筆記基本操作:豎向結構、筆記兩邊留空、畫線表明段譯結束、使用豎翻式筆記本等。15%
?精力分配的把握:筆記與腦記的協調、分析理解、記筆記、閱讀筆記、組織譯語表述等。15%
本項目在2011級學生中進行「即時記憶訓練階段自測」,在2012級學生中進行「口譯筆記訓練階段自測」。採集數據和信息的過程一方面督促學生「自省」:反思學習效果、發現問題,另一方面為後續教學提供啟示和改進依據。
(2)過程與結果並重、監控和鼓勵並重
鑒於口譯教學過程中訓練階段的漸進性質,其評估不僅要測量譯文質量標準的實現程度,更要分析學生翻譯能力的變化。以往課堂教學對學生的評價偏重翻譯的結果,即信息的忠實度、語言表達的準確度、譯語發布的流利度和交際策略運用的靈活性和有效度。由於遷就多數學生聽辨能力的不足,無法對學生完成口譯任務的過程如口譯釋義理解、邏輯記憶和筆記(組織語言片段)、數字口譯、應急變通、跨文化交際、心理素質等能力指標從嚴要求,口譯過程的監控和點評也無從談起。
教學內容優化後,增加了譯前準備技能——意義聽辨技巧的講授和操練,學生聽辨能力普遍提升,為實施口譯過程監控提供了可行條件。口譯課堂教學注重過程監控,目的是全面培養學生良好的口譯習慣,這也是本科階段口譯教學的側重點。以口譯技能指標中的口譯筆記為例,每次課堂練習不僅有教師和同學點評譯文,更要通過點評學生筆記(謄寫在黑板上、或拍照後連線到電腦上顯示)、示範教師筆記,給學生提供即時、直觀的反饋信息,幫助其摸索總結進而形成自己的筆記系統,並通過反覆練習加以熟悉、內化。又如,訓練即時記憶技能時,我們在學生完成複述或概述任務後,進而引導其回顧、說出自己剛剛運用的記憶策略,並討論其合理性。抓好過程管控,可以在恰當的點適時引發學生的共鳴與反思。這裡我們尤其重視鼓勵學生,無論是譯文產出的多樣化,應對策略的靈活運用,還是筆記符號的探索嘗試,我們都會用發現的眼光尋找亮點,及時鼓勵。畢竟口譯技能的訓練過程比較艱難、枯燥,教學需要保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可持續性。
同時,過程監控也包括對學生副語言(paralinguistic)和非語言行為(nonverbal behavior)的關注,改正不良口譯習慣。我們注意到,學生在英漢口譯練習時,習慣在譯入語中加入口頭禪「然後」、「嗯」、「接下來是」,甚至還有「我聽到的是」 這些『額外』的表述。一則是漢語表達習慣不好,二則是心理因素影響。我們訓練學生把每次課堂練習都當作實戰演練,用職業譯員的標準要求自己,力求做到語言乾淨、簡潔、條理清楚,聲音洪亮,舉止得體大方。
三、實踐效果
(一)我們的學生很多在大三的第二學期就決定轉行從事與法律相關的工作或學習,但是從學生的到課率和反映看,他們還是認可口譯這門課程的。學院曾經在2014年5-6月間做過問卷調查,關於「你認為應該加大課時量的課程」問答中,口譯課名列前茅。這是對我們工作的支持和肯定。
我們面向2013級學生進行的「口譯課程設置及教學滿意度調查問卷」顯示:對於口譯授課老師的教學方法,44.26%非常滿意,54.10%滿意。具體而言,反省式教學法37.70%認為非常必要,60.66%認為必要;以學生參與和體驗為核心的「互動式」、「模擬式」教學法73.77%滿意,24.59%非常滿意。對於教學難點的處理,70.49%的同學對「分解」技能訓練模式滿意,22.95%非常滿意。此外,通過口譯課的學習,大家認為自己得到加強的能力依次是:口譯技能(48人次)、語言知識(46人次)、心理素質(32人次)、職業素養(31人次)和百科知識(24人次)。此結果印證我們的課程定位是成功的,即以語言能力培養為核心,輔之以口譯技能的基礎訓練。而且,對於我們的課程定位,75.41%的同學表示認同,22.95%非常認同。
(二)我們培養的學生參加2015「第六屆海峽兩岸口譯大賽西北區級賽」,獲得優勝獎。參加北外高翻學院推免複試的同學(2011級、2013級)反映,口試時的複述環節,形式和要求都與我們口譯課堂即時記憶訓練階段的「聽英語,用英語複述」練習一致,考場上比較適應。2012級蘇同學考取中南林業科技大學MTI口譯方向翻譯碩士。2013級耿同學分別參加了北外高翻和外交學院的推免複試,並通過了外交學院英語系翻譯理論與實踐學術型碩士研究生複試。他特別提到,在外交學院口譯面試環節,儘管口譯段落很長,他自己並沒有記全,但是仍然按照平時課堂上練習的要求,將自己理解、記憶的信息點條理清晰地表達出來,做到譯語乾淨、簡潔。考試結束時,考官還專門問到「你們平時口譯課就是這樣要求做的嗎?」這些無疑是對我們教學改革成果的一種肯定。
四、總結
(一)通過建立主要口譯技能(即時記憶、筆記、數字口譯)的「分解或分步」訓練模式,我們找到解決教學難點的途徑和方法。誠然,好方法還需要不斷、持久地練習才會有熟練的掌握和自動化的反應。若想在緊密的信息接收、分析、存儲、傳遞過程中協調好各項技能的使用(即具備多任務處理技能),提高譯文的產出質量,仍需要大量的課堂及課後訓練和總結。
(二)我們細化過程管理,將口譯課堂教學向課外延伸,形成課前準備、課堂講練、課後鞏固、課堂展示鞏固練習成果的有機循環。過程管理為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供保障,彌補了課時不足的局限性,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保證口譯學習的可持續性。
(三)通過細緻的口譯語料分析,我們關於英語專業學生口譯能力的實證研究為教學提供寶貴的數據,產生反撥效應。例如,我們發現有筆記情況下學生出現的誤譯和漏譯問題,首先可以歸類為各種理解問題:誤解或無視背景信息(包括講話人身份、場合等)造成認知補充缺失、記錄筆記時信息沒有經過大腦的分析處理而是一味機械記錄,造成筆記無法提供有效信息。其次是筆記本身問題,即學生不熟悉筆記符號的使用,未形成自己的符號系統,造成符號解讀困難,無助於表達。總之,以教學為背景的實證研究讓教師走出以往的經驗式總結和反思,用紮實客觀的數據和細緻的分析說明學生在口譯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出解決策略,指導口譯教學。
(四)依據技能習得的規律和發展特點,結合學生認知水平設計教學方法。學習的認知結果包括言語信息、智慧技能和認知策略。智慧技能的發展要經歷感知、領悟、學習、內化的過程。這一過程不僅說明學生認知能力的提高過程,更揭示出口譯技能教學必須遵循的重要原則,即以學生的認知水平為基礎,以學生參與為中心,通過「互動式」、「模擬式」教學法,循序漸進、分階段開展口譯子技能教學。智慧技能發展不僅有階段性特點,還呈現螺旋式發展狀態,有發展也有瓶頸。「自省式」教學(如新增的「回顧與反思」環節),引導學生回味技能學習體驗,自我觀察、分析、總結,實現能力的提高。
(五)我們在資源庫建設過程中傾注心力搜集、整理、編輯、完善各類資料,旨在豐富學生學習體驗;全新的英文電子課件體現全新的課程設計理念;法律口譯教學已邁出探索的步伐。
總之,「外語為主,口譯為輔」的交替口譯課程屬於口譯入門階段課程,旨在為今後的學習奠定基礎。其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的優化應依據學生認知水平、學校課程設置特色、及口譯技能習得的規律和發展特點。
Optimizing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Course for English Majors: from Course Content to Teaching Methods
LIU Yinghong
Abstract: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optimization of 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course for English majors in terms of course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The research findings are as follows: (1)linguistic competence is the kernel of the course,with interpreting competence as a supplement; (2)a phased pattern for skill training is supposed to facilitate learning of such interpreting skills as memory, note taking and figure shift; (3) mock interpreting and reflective learning encouraged in the teaching practice agree with the features of skill acquisition, hence plausible.
Keywords: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course orientation; course content; teaching methods
TAG:西北高教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