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田紹登專訪:寄物游心·貴在自由書寫

田紹登專訪:寄物游心·貴在自由書寫

田紹登

1968年出生,湖南漢壽人

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湖南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

湖南省畫院副院長

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碩士生導師

清荷雅集成員

田紹登作品欣賞

山水 / 34×136cm / 2017年

田紹登從書法入手走向中國畫創作的,嚴謹的創作態度和自由放鬆的精神狀態,賦予田紹登山水畫以收放自如、緊松有度的品貌。他從他喜愛的自然景色中獲得靈感,進行藝術構思,大膽地剪裁、提煉,重點寫自己的感受和情緒,筆墨自由、放鬆,不求面面俱到,點擦皴染,隨興所至,常有意到筆不到之妙。田紹登的書法功力賦予他畫中的用線曲折多變,長短粗細,輕重緩急,頗富有節奏和韻律。讀他的作品固然為他創造的圖像所吸引,更為他豐富的筆墨語言所感染。

——節選自邵大箴

《貴在自由書寫》

載於《光明日報》

( 2015年07月26日 12版)

邵大箴,

著名美術理論家,

中央美院教授、博導,

中國美協理論委員會原主任

編者按:田紹登是一位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美術家協會的雙料會員,現任湖南省畫院副院長、湖南省中國畫學會副主席等職。此次借「寄物游心——田紹登藝術作品展暨逸點迎春雅集」開展之際,筆者有幸為田紹登先生做一次專訪,將他的工作和藝術創作推薦大家。

田紹登作品欣賞

鮑照 · 擬行路難 / 46×75cm / 2017年

田紹登來湖南省畫院工作前,一直在高校從事教育工作。

1989年自懷化師專畢業起就在常德師專(現湖南文理學院)工作,2003年主政湖南文理學院美術學院,2006年晉陞教授。

2010年調至湖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任教授、碩士生導師。

田紹登作品欣賞

山水 / 46×75cm / 2017年

談到教育,田紹登老師說,他時常用自己的學習經歷做案例,鼓勵學生培養獨立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

他在大學期間,跟隨易圖境先生學過花鳥畫,但畢業後卻主要在書法方面用功,常常以木板為床、洗手池水槽為桌,通宵達旦的臨習碑帖。

1997年自中國美術學院書法研究生班結業回來,又開始研究山水畫。他無論是畫山水,還是寫書法,時常用逆向思維方式挑戰自我,並以此來勸導他的學生,學生受益匪淺。

他說,「筆法墨法,不如眼法。教學生打開眼界,比教他們技法更重要。」所以他很少教學生具體怎樣臨摹,也很少做示範。

他常用「杯子理論」告誡學生。「一個空杯放在那,你看到的是杯子,如果裡面裝了東西,你看到的是裡面裝的東西,而忘記了杯子的存在。人不能失去自我。」

他還常常對學生說,「天才,一個時代沒有幾個,他們選擇了藝術,找准了自己人生的最佳切入點,加之自己的勤奮和用心,必然獲得成功。但大部分藝術家並不見得是天才。不過業精於勤,專心致志,盡最大可能挖掘自己的潛能,蟄伏十年,就會發現,你和天才的差距在縮小。黃賓虹就是典型的例子。」

田紹登作品欣賞

山水 / 47×71cm / 2017年

田紹登的藝術之路,是從書法入手走向中國畫創作的。

1984年他開始學習書法與繪畫,花了大量的精力鑽研書法。

從臨帖開始,廣學各家,再研習北碑、墓誌、造像書法,後轉向法帖的學習,對二王、顏真卿、宋四家、楊維楨、八大山人、何紹基等人的藝術有深入的體會。與此同時,他從寫意花鳥起步,繼而轉入山水。在山水畫領域,他仍然師法古人,選擇了元四家、四王、八大山人、石濤、黃賓虹、黃秋園、陸儼少等諸家,顯然他很重視自己的筆墨修鍊。

田紹登說,他始終對優秀的傳統懷揣敬畏,同時他認為,臨摹大師、研習古人,是為培養自己的藝術創作能力打基礎,決不能替代自己的創造。

中國藝術歷來強調「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田老師多年來走遍大江南北進行了大量寫生。他一批以「水墨夯沙」為題的新作,正是將目光鎖定了湘西的苗寨。從他的畫面中可以直觀的感受到書畫一體的暢快淋漓,完全打破了畫和寫的界線。

田紹登意識到,一個中國書畫家,除了師古、師造化,還必須長期扎紮實實地加強自身修養。

田紹登說,「人生短暫,以前花大量精力在實踐上,忽略了畫外功,現在必須補上。」他認為,要讀有用的書,讀書要有用。他將近期讀老子《道德經》的讀書筆記和一些隨感札記給我看時,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語出不虛。

田紹登將很大的精力投入到書法與繪畫和諧融合的實踐中,在他心中的藝術史,就是一部書畫一體的藝術史,他將自唐代就開始討論的「書畫同源」推進到「書畫一體」當代實踐。

他說:「我認為,一個進入到自由境界的中國書畫家,先是手自由,然後心才會自由。手的自由體現在哪?體現在你的書寫性,心的自由在於你的修為。

他說,「青藤、八大,金農、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等等,都是書畫皆絕、修養全面的藝術大師。」他對當代畫壇重畫輕書、重技輕修、重眼輕心的現狀,是持保留意見的。

他認為,面對傳統,心生敬畏,在偉大的傳統面前,只有在深入學習繼承中發掘自己的個性才是所謂創新的通道。

展訊:寄物游心·迎春雅集

寄物游心——田紹登藝術作品展暨逸點迎春雅集」開幕的這一天,正是農曆的立春。

正如朱自清的「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值此時節,正好聚左右親朋,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遊目騁懷,揮斥方遒。這就是藝術家的性情。這場與往年不同的新展,就是一場聚齊了繪畫、宮廷扇面、瓷器、紫砂、絲竹管弦等文玩雅賞的文化道場。

一切涵義都蘊藏在此展前言之中。

前言

前人云:「繪事,清事也,韻事也」;「山水乃風流事也」。要得「風流」不那麼容易。

笪重光云:「千筆萬筆,當知一筆之難」,可見繪事之難。董棨又云:「筆不可窮,眼不可窮,耳不可窮,腹不可窮」,道出了繪事「板凳要坐十年冷」、「行萬里路,讀萬卷書」所歷經的艱辛。古代文人雅士對繪事的定位讓常人難以企及。苦瓜和尚云:「一畫者,眾有之本,萬象之根」;「一畫含萬物」。戴熙說畫者須「識到」,「學充」,「才裕」。從藝之路五味雜陳,正因為如此,故「游心」就變得尤為重要了。但凡古代文人士大夫即秉承了這樣的主旨,「意筆草草聊寫胸中逸氣耳」。

我不敢把「寄物游心」自詡為一種境界,深知離這個境界還很遠很遠。我把它視為理想、目標來追求,權作我現時的一種姿態也許貼切點。

田紹登丁酉大寒夜記。

謎社MS

GIF

謎社策劃

謎社活動

謎社藝文

END

此刻,輕藝術與你相逢

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或點贊、轉載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櫻桃精舍 的精彩文章:

TAG:櫻桃精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