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科技快速指南系列之「區塊鏈」:歷史、現在與未來

新科技快速指南系列之「區塊鏈」:歷史、現在與未來

編者按:《連線》雜誌發表了一系列文章來介紹最新的技術與網路文化。本文是區塊鏈篇,作者為KLINT FINLEY。由36氪編譯。

就區塊鏈而言,問不同的人,你會得到不同的答案。有人說,區塊鏈是自互聯網以來最重要的技術創新。也有人說,區塊鏈不過是問題的解決方案而已。

最初的區塊鏈,是數字貨幣比特幣背後的去中心化的分類帳。這個分類賬由被稱為「塊」的交易批次(即區塊鏈)組成,並且在組成比特幣網路的大約20萬台計算機中每一台上,都儲存了相同的副本。每一次對分類帳的更改都是通過密碼簽名來證明的,以證明轉讓虛擬硬幣的人是這些硬幣的實際所有人。 沒用人可以把他們的硬幣花掉兩次,因為一旦交易被記錄在賬本上,網路中的每個節點都會知道。

誰為區塊鏈鋪平了道路?

DigiCash(1989)

DigiCash是由大衛·喬姆(David Chaum)創建的一個數字貨幣系統,使用戶能夠做出無法追蹤的匿名交易。 對於當時那個年代來說,這個系統還是過於先進了。在它1998年破產的時候,電子商務才剛剛起步。

E-Gold(1996)

E-gold是一種由真實的黃金支撐的數字貨幣。但是該公司一直都跟法律糾纏不清。最後,其創始人道格拉斯·傑克遜(Douglas Jackson)因經營非法匯款服務和共謀洗錢罪而判刑。

B-Money and Bit-Gold(1998)

發明B-Money的密碼學家戴偉(Wei Dai) 的發明Bit-Gold的尼克·薩博(NickSzabo)分別提出了去中心化的、類似的去中心化貨幣系統,並向那些投入計算資源的人提供限量的數字貨幣。

Ripple Pay(2004)

作為一種加密貨幣,Ripple最初是作為一個在受信任方之間交換數字借據的系統。

Reusable Proofs of Work(RPOW)(2004)

RPOW是一個發行代幣的系統的原型, 代幣可以與其他人交易, 以換取計算密集型工作。 它的靈感部分來自Bit-Gold, 由比特幣的第二個用戶哈爾·芬尼(Hal Finney)創建。

這個想法是為了追蹤虛擬貨幣的每一個單位是如何使用的,並防止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對分類帳進行修改。結果是:沒有比特幣用戶必須信任其他人,因為沒有人可以欺騙這個系統。

其他數字貨幣也效仿了這一基本理念,試圖通過在新的區塊鏈上建立新的加密貨幣,來解決比特幣的問題。除此之外,擁護者們也已經抓住了一個去中心化的、加密的安全資料庫的概念以及整個資料庫在貨幣之外的用途。區塊鏈最大的支持者相信,區塊鏈不僅可以取代中央銀行,還能開創一個在線服務的新時代,整個時代中,不會有Facebook和谷歌這樣的互聯網巨頭。而且,這些新時代的應用不可能被審查,而且也會更加對用戶負責。

一些公司已經開始利用以太坊平台,整個平台最初是為虛擬貨幣建造的。比如,創業公司 Storj 提供了一個文件存儲服務, 認為將文件在去中心化的網路里分發比放在一個柜子里更加安全。

與此同時,儘管比特幣最初因成為互聯網上非法銷售的毒品方式而聞名,但區塊鏈已經在一些全球的大公司中得到了認可。一些大型金融服務公司,包括摩根大通和美國存托信託和結算公司,正在嘗試使用區塊鏈和區塊鏈技術來提高交易股票和其他資產的效率。交易員買賣股票的速度很快,但在幕後轉移這些資產所有權的過程可能需要幾天時間。一些技術專家認為,區塊鏈可以幫助解決這一問題。

在每一個公司中,都有區塊鏈的潛在用例。畢竟,把記錄保存在一個分類賬里,是一種確保審計人員沒有被篡改過這些記錄的非常好的方式。

現在就斷言哪些實驗會成功,或者成功實驗的結果是否類似於比特幣區塊鏈還為時過早。但是,創建防篡改資料庫的想法已經吸引了無政府主義者到銀行家所有人的注意力。

2009年1月,最初的比特幣軟體向公眾發布。它是一個開源的軟體,這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檢查代碼並重新使用它。許多人已經這樣做了。一開始,區塊鏈的支持者們試圖簡單地改進比特幣。另一種基於比特幣軟體的虛擬貨幣「萊特幣(Litecoin)」試圖提供更快的交易。

Namecoin試圖通過存儲來解決這個問題。在區塊鏈中進行位域註冊,理論上,如果沒有加密密鑰,任何人都不可能更改註冊信息。想要更改的話,政府必須找到這個網站的負責人,並強迫他們交出密鑰。

什麼是「ICO」?

以太坊和其他基於區塊鏈的項目通過一種有爭議的「初始貨幣發行」項目籌集了資金。這一做法被稱為「ICO」,即新數字貨幣的創造者通常在他們完成支撐該數字貨幣的軟體和技術之前。出售一定量的貨幣。這一想法是,投資者可以及早介入,為開發商提供資金來完成這項技術。但問題是,這些ICO是在保護投資者的監管框架之外運作的,隨著更多政府對這一做法進行審查,這種情況開始發生變化。

比特幣的軟體並不是為了處理其他類型的應用而設計的。

2013年,一家名為以太坊的創業公司發表了一篇論文,論述了一種理念,該理念承諾讓程序員可以更輕鬆地創建自己的基於區塊鏈的軟體,無需從頭開始,也無需依賴最初的比特幣軟體。2015年,該公司發布了構建「智能合同」的平台,軟體應用可以在沒有人為干預的情況下強制執行協議。例如,你可以創建一個智能合同來賭明天的天氣。你和你的合作夥伴會把合同上傳到乙太網上,然後發送一種數字貨幣,軟體將會在第三方託管中保存。第二天,軟體會檢查天氣,然後把贏家的收入發給獲勝者。至少有兩個主要的「預測市場」已經建立在這個平台上,這使得人們可以押注於更有趣的結果,比如哪個政黨會贏得選舉。

只要軟體編寫正確,就不需要信任這些事務中的任何人。但是事實證明,這是一個大問題。2016年,一名黑客利用價值約5000萬美元的以太坊定製貨幣,用於民主化的投資計劃,投資者可以在該計劃中集中資金,並就如何進行投資進行投票。但是一個編碼錯誤就讓一個仍然不認識的人用虛擬貨幣賺了一筆。從中得出來的教訓就是:無論有沒有區塊鏈,都很難將人從交易中移除。

就在加密技術極客們密謀利用區塊鏈顛覆或至少繞過大銀行的時候,金融部門也開始了自己的區塊鏈實驗。2015年,世界上一些大型的金融機構,包括JP摩根、英國央行和美國存托信託與結算公司(DTCC),宣布他們將在「Hyperledger」的項目下進行開源區塊鏈軟體的合作。現在已經有幾款軟體已經發布,其中包括由英特爾公司開發的用於打造定製區塊鏈的Sawtooth。

這個行業已經開始嘗試使用區塊鏈來提高安全交易的效率。納斯達克股票交易所背後的納斯達克OMX,已經允許私人公司在2015年使用區塊鏈管理股票,第一家是一個名為Chain的公司。與此類似,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宣布了一項協議,將利用由高盛支持的初創公司Digital Asset Holdings的區塊鏈技術,為澳大利亞股票市場的後交易流程提供動力。


儘管人們一直在炒作區塊鏈,並進行了一些實驗。但是在貨幣投機之外,該技術仍然沒有「殺手級應用」。雖然審計師可能會喜歡不可變記錄的想法,但作為一個社會,我們並不總是希望記錄是永久不變的。

區塊鏈的支持者們承認,這項技術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流行起來。畢竟,互聯網的基礎技術是在20世紀60年代創建的,但互聯網的普及卻花了幾十年的時間。

也就是說,這個想法最終可能會出現在很多地方。例如,你的數字身份可以綁定到一塊區塊鏈的代幣(token)上。然後你可以使用這個代幣登錄到應用程序,打開銀行賬戶,申請工作,或者證明你的郵件或社交媒體信息是真的由你發出的。未來的社交網路可能建立在智能合同上,這些合同只向特定的人顯示你的帖子,或者用加密貨幣給人打賞。也許最激進的想法是使用區塊鏈來處理投票。開源項目Soverign的團隊搭建了一個平台,組織、公司甚至政府都可以利用這個平台來收集區塊鏈上的選票。

支持者認為,區塊鏈可以幫助自動化許多由律師或其他專業人士處理的任務。例如,您的遺囑可能存儲在區塊鏈中。或者你的遺囑可能是一份智能合約,它會自動將你的錢發給你的繼承人。或許區塊鏈會取代公證人。

區塊鏈也完全有可能演變成完全不同的東西。金融行業的許多實驗都涉及到「私人」區塊鏈,這些區塊鏈運行在單個公司和選定合作夥伴的伺服器上。與此相反,任何人都可以在他們的電腦上運行比特幣或以太軟體,並查看所有在網路各自的區塊鏈上記錄的交易。但大公司更願意將自己的數據掌握在少數員工、合作夥伴和監管機構手中。

比特幣證明了在任何一家公司或組織的控制之外,建立在線服務是可能的。區塊鏈倡導者現在的任務是證明這實際上是一件好事。

編譯組出品。編輯:郝鵬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36氪 的精彩文章:

中國「十角獸」公司2018、2019年上市忙,有三個領域蘊藏未來金礦
一枚比特幣太貴,你可以買百萬分之一的「比特單位」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