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史話 | 春江水暖鴨先知,似曾相識燕歸來 ——兩岸民國史研究追憶(下)

史話 | 春江水暖鴨先知,似曾相識燕歸來 ——兩岸民國史研究追憶(下)

原標題:史話 | 春江水暖鴨先知,似曾相識燕歸來 ——兩岸民國史研究追憶(下)


全文共3920字 | 閱讀需要10分鐘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公眾號桂子先導


(ID:guizixiandao)


3


深交階段(1993年8月-現在)


關於1993年訪問始末,陳三井《章開沅的台灣情緣》一文已有全面記述。台灣學界的熱情推動,邀請的一波三折,以及經辦者的奔走辛勞,都使我深為感激。


當時兩岸學術交流尚非完全暢通,後來聽李國祁教授追述,才知道我是以「海外傑出學人」名義經由「國科會」正式聘請為政治大學研究教授。為了認證這個「身份」,需經「內審」與「外審」,「內審」由李國祁等本地學者開會討論,自然順利通過。


「外審」由外國學者討論,由於正值暑假,很難把相關學者邀齊,所以延誤時間很長,使我滯留日本兩個多月,直至8月下旬才能成行。啟程之日又碰上颱風,狂風驟雨,飛機又推遲起飛。結果到達桃園機場已是晚上6時許,大陸旅客入境手續又較繁瑣,幸好朋園兄已事先經過批准,提前進入海關通道,親自熱情料理,節省許多時間。但是機場到台北公路沿途堵車現象頻發,又浪費很多時間,及至抵達政大住所(學苑)已逾子夜,又驚動永敬夫婦出面歡宴,而我的表弟攜幼女已苦苦等待兩個多小時。


但我與內人卻不以為苦,因為我們已有三年生活在美國白人中間,現在終於重新踏上中國土地並與中國人親密相處。


抗戰爆發,我在重慶地區生活9年,複員東歸後又在南京讀大學兩年多,雖然是時過境遷,仍然有「似曾相識燕歸來」之感。


到政大不久,就碰上中秋。張京育校長夫婦邀我夫婦在其家中共度佳節,僅約閆沁恆教授(代理歷史所長)一人作陪。舉杯暢述鄉情(湖南),並就如何逐步改善兩岸關係各抒己見。後來我才知道他未久即接任國民黨陸委會主任,言談間我們似乎已有「循序漸進,不疾不徐」的共識。當然我的議論只能屬於個人私見。


由於永敬、春惠與張哲郎所長的關懷備至,我很快就進入「政大教師」這一角色,並且隨即與學生打成一片,不僅在課堂上積極互動交流,課外也常友好往來。由於我們住在校園,聯繫更為緊密,常與學生參加他們的休閑活動,驅車到名勝景點遊覽,有時課堂討論也挪到後山茶園。


根據聘約,我應以「研究」為主,每周只需講兩課即可,但原三民主義研究所(已易名為「孫中山學術與發展研究所」)乘勢利便,熱情邀請為他們另開一課堂,也是每周兩節課,我亦欣然接受,因為我歡喜與學生接觸。

學生中也有對我特別有興趣的,如謝政諭,每周接連兩個課堂都聽我的課。問他為何如此?他說我兩個課堂講的不一樣,歷史所課堂更注重史實及人物的理解與實證研究,而「國發所」則更注重跨學科(學生來自不同系所)的交叉與契合,視野更加寬闊。他已是東吳大學副教授,屬於師友之間。還有歷史所的林桶法,情況也相類似,我們至今都有聯絡。


當時歷史所的兼課老師陣容甚壯,南港學人呂實強、張玉法與時任「黨史會」主任的李雲漢都同時開講,堪稱民國史學界的一件盛事。


在政大任教期間,我還不斷應邀至其他院校與社團、機構講演,或參加學術會議,如「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東吳大學、文化大學、東海大學、中央大學、台灣中原大學、花蓮師院、台東師院等等。


作為以文會友,我還先後在《國史館館刊》發表《1949年後中國大陸辛亥革命資料出版的歷程與展望》、《排滿平議——對辛亥前後民族主義的再認識》兩篇論文(此前高雄《中山社會科學季刊》已於1990年12月刊登拙著《中國大陸對於孫學之研究與定位:回顧與前瞻》,隨即又刊登南港新一代學人朱浤源《與章開沅先生談中國大陸孫學研究》,這是我在台灣刊物正式發表論著的開端)。


學期結束時,我還應《聯合報》文化系基金會邀請,專門為台北中小企業家就兩岸關係的現狀與展望演講,講題是《跨世紀的思考——欲速則不達,夜長而夢多》,這是我作為民國史研究者對於兩岸朝野有識之士的誠懇建言。


台灣之旅的最後一個月是在南港度過的,由於沒有教學任務,又值春節前後,因此比較輕鬆,而私人交往更為頻繁。我在南港絲毫沒有做客的感覺,而更多的是「似曾相識燕歸來」的遐思。因為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同行甚多,學緣、地緣關係千絲萬縷,生活經歷異中有同,所以真是親如一家,彼此都可以暢舒胸臆。


記得一到南港,招待所的所長就單獨請我們吃飯,原來他是龔書鐸在台灣讀書時的同窗好友。劉鳳翰的夫人不僅是蕪湖同鄉而且還有點牽牽絆絆的親戚關係。除朋園、玉法已是老友外,呂實強、陳三井、張存武等都成為知交,而林滿紅、楊翠華等才女均曾個別交流。


說來慚愧,由於春節前後人心已散,而我又歸心似箭,所以這一個月宴遊多於看書,僅把我在美國期間寫成的《中國教會大學的歷史命運——以貝德士文獻為實證》譯成中文,提交《郭廷以先生九秩壽辰紀念文集》,此乃這篇新作首次公開問世,藉以表達對前輩學人終生勞績的尊重與感激。


離台之前,承蒙秦孝儀先生熱情邀我們夫婦參觀台北故宮博物院與張大千故居,同時就在故居盛宴餞行。廚師原來專擅大師先前喜愛的川菜,此次則以湘菜為主(孝儀先生與拙荊同鄉),菜譜亦由孝公親自設計,與菜肴同樣精美絕倫。同席作陪者是李雲漢、張玉法、張哲郎三對夫婦,笑稱是「芝加哥老戰友」歡聚。


回首12年之前往事,真有隔世之感,「戰友」已成「老友」,硝煙散去,溫馨祥和,亦兩岸民國史交流之佳話也。

在台前後半年,對台灣社會與學界狀況,已有比較深切的親身感受與理解,因此更加決心以自己的晚年歲月,為兩岸學術交流奉獻餘生。


4


未來瞻望


離開大陸已近四年,終於在1994年3月返回武漢。我很高興地發現兩岸學術交流已經蔚成風氣。兩岸同行學者交互前往參加學術會議乃至順便探親訪友者越來越多,而南港及台灣多所知名高校的民國史學者更為大陸的常客。我回校以後,也參與這股迅速增長的潮流。


從1994年到現在,不知不覺又度過了22年。就我個人的感觸而言,這22年的兩岸學術交流較諸此前有明顯的進展。

1. 從個人零星的私下交流,發展成為成建制的單位之間(如校際等)的正式交流,有成文的協議與制度作為保障。


2. 由民國史的單項交流,擴大到整個歷史學科乃至跨學科的綜合交流,對於學科與團隊建設均有裨益。


3. 交流參與者已經逐步實現世代交替,我們這一代為數不多的先驅者已老成凋謝,而中生代與新生代則迅速崛起,又復出現新的世代更迭。總起來說,這就是交流的長期性與可持續性,應屬健康發展的常態趨勢。

即以我終生所在的華中師大近代史研究所為例,在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諸方面在兩岸學術交流中受益甚多。下面就其大端而言:

1. 台北的政治大學與南港近史所是最先與我們密切合作的友好單位,人員交流從我開始,常年不絕;論著與資訊交換更是與時俱進,敝所幾茬學術骨幹均曾在這兩處進修或講學。現今這種對口交流已擴大到台灣南北各地。政大歷史所與南港近史所雖然歷經幾屆人事變動,敝所也有多次所長更換,但密切合作始終如前,甚至更為推展。

2. 中國教會大學史是我所在1990年以後開拓的新領域,1994年正式成立研究中心,隨後又成立相應的東西方文化交流學術基金,逐步形成晚清至民國期間中國基督教研究的重要平台之一。


在創建過程中,「台灣」中原大學林治平教授與「台灣」中央大學王成勉教授,都曾給予極大的支持與關切。1994年中原大學舉辦中國教會大學研討會,最早向我發出邀請,我也及時提交論文。


此後,林治平通過中原大學與「宇宙光」與我們共同舉辦多次大型學術研討會,並且促成中原大學與華中師大的全面長期協作。王成勉則是以個人力量始終關心華師中國教會大學史研究中心的文獻資料聚積,他不僅在海外為我們代購與複印許多書刊,還慷慨捐贈了好幾批重要參考典籍。而章開沅東西方文化交流學術基金的創建,他也是最早的海外倡議者與支持者之一。


3. 在國民黨與抗戰史等領域,黨史會與國史館對我所也提供極大幫助。與此相對應,我們也做了許多有益於兩岸民國史交流的工作,如舉辦以保衛大武漢為中心的抗戰史國際研討會,促成陳誠抗戰回憶錄出版並推進陳誠研究等。應該說,陳誠家族(特別是余傳韜先生)為此貢獻甚多,如捐贈大批家藏珍貴文獻手稿等等。


2005年台北舉辦紀念抗戰勝利60周年研討會,大陸有30餘人參加,我與蔣永敬先生應邀同台做主旨演講,我首次公開倡導「尊重歷史,超越歷史」,主張清除黨派相互貶損的陳舊偏見,恢復歷史真相,發掘中國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無可抹殺的偉大貢獻。這一呼籲實際反映了兩岸有識之士的共同心聲。

我很高興看到,兩岸學術交流日益健康發展,兩岸同行學者通過密切接觸與頻繁對話,相互理解逐漸加深,友情日益濃郁。老一代的學人不僅大多有許多志趣相投的摯友,而且還關心兩岸年輕學者的茁壯成長與相互交流。比如我在滯留海外期間,對大陸新生代學者情況比較隔膜,好些可喜信訊都是台灣友人提供的。


記得唐德剛經常誇獎歐陽哲生(曾先後師從林增平與我)在胡適研究方面已有可喜成就;蔣永敬則對楊奎松在中共黨史及民國史研究方面的重大突破讚不絕口,而我此前卻對他一無所知。張朋園對我的學生游建西(貴州苗族)的博士學位論文仔細審閱,並提出許多寶貴建議,此後也連續關心他與其他少數民族青年才俊的學術進展。


當然,我也沒少誇獎南港新生代才俊,如王汎森、呂芳上、朱浤源、黃一農等。我們在交流中早已超越了地區、黨派乃至民族的偏見。


往事歷歷,並非如煙。我們這一代人,親身經歷了,參與了,見證了,履行了自己的歷史職責。兩岸文化學術交流,順乎潮流,切合民意,所以才能如此迅速發展,並且取得輝煌成就。回顧既往,瞻望未來,我們寄希望於年輕一代,樂見他們更上一層樓,取得更大成就。


(原載《華中師範大學學報》2017年9月第5期,責任編輯 梅莉)

史話|春江水暖鴨先知,似曾相識燕歸來 ——兩岸民國史研究追憶(上)


人物|五四青年與公號微史


灼見|以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指導教學設計舉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國家歷史 的精彩文章:

灼見 | 對話、包容、理解——世界歷史教學要義舉凡與案例拾貝(上)
以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指導教學設計舉隅

TAG:中國國家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