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街探案2》陳導說,他想打造「中國的福爾摩斯」
[唐人街探案],陳思誠自編自導,他在一次採訪中談到了創作初心:
一提起私人偵探的IP(品牌)人物,大家想到的都是海外藝術形象。
而他想用「喜劇+推理」的形式,將秦風和唐仁的故事打造成一個屬於中國的偵探品牌。
海外有名的私人偵探形象,大多由文學作品改編後搬上銀幕。
仔細想想,中國的確沒有特別出名的偵探小說,可供影視改編。
偵探小說溯源
要說偵探推理界的王牌人物,一定是那個住在倫敦貝克街221B,手拿煙斗和手杖的私人偵探福爾摩斯。
▲1984年《福爾摩斯歷險記》中福爾摩斯的經典形象
《福爾摩斯探案集》是1887年至1927年在英國雜誌上連載的偵探小說,由英國作家阿瑟·柯南道爾創作。
這部作品在歷史上極負盛名,由它帶起的偵探小說熱潮,刮遍了世界。
▲1900年,僅僅在電影誕生5年後,人們就將它的故事搬上大銀幕,拍出了短片[福爾摩斯的困惑]
▲由於福爾摩斯太火,1924年「冷麵笑匠」巴斯特·基頓還打著它的名號,拍了部喜劇[福爾摩斯二世]
到目前為止,一共有98部根據福爾摩斯改編的電影和劇集,數量相當可觀。
▲唐尼,卷福,麥克萊恩等優秀演員都曾出演福爾摩斯,形象各具特色(圖片出自[大偵探福爾摩斯]《神探夏洛克》[福爾摩斯先生])
柯南道爾之後,英國又有阿加莎·克里斯蒂創作了《東方快車謀殺案》《無人生還》《尼羅河謀殺案》等偵探名篇。
▲17年重拍的[東方快車謀殺案],眾多明星都是奔著阿加莎去的
▲2015年,BBC於阿加莎誕辰125周年之際,專門製作了劇集《無人生還》致敬
據吉尼斯統計,阿加莎是人類史上最暢銷的著書作家,她也被稱為「偵探小說之母」。
雖然是英國人將偵探小說發揚光大,但論其起源,還是在大洋彼岸的美國。
▲埃德加·愛倫·坡,偵探小說鼻祖
1841年5月,愛倫·坡在《格雷姆雜誌》上發表了一部中篇小說,叫《莫格街兇殺案》。
小說講述了偵探杜賓,推理偵破一件血案的經過。
由此,世界第一部偵探推理小說誕生。
私人偵探的傳統
偵探題材源於歐美,有其歷史原因。
1829年,英國倫敦大都市警察誕生。
在這之前,整個歐洲的社會安全並不是依靠國家警察維持的。
早在古羅馬時代,警務活動就由軍隊和公眾的「自我警務」共同完成。
比如,古英國的」太興連坐保甲制「和」擂鼓鳴金捕盜制「就是兩種獨特的「自我警務」形式。
「擂鼓捕盜」就是發生犯罪後,太興官吹號角,全村居民喊著口號一同投入捕盜行列。
歐洲各國大多奉行「以民為主,以官為輔」的犯罪偵查傳統,促進了私人偵探業的發展。
▲從16世紀開始,英國出現了大批「代理巡夜人」(左)「代理警務官」(右),他們以私人身份維護治安、打擊犯罪
17世紀末,人口城市化導致倫敦、巴黎這樣的大城市犯罪活動劇增。
於是出現了為獲賞金去調查案情、查緝罪犯的「捕盜人」,他們是私人偵探的前身。
▲18世紀末,歐洲誕生了世界上第一位私人偵探——佛朗科斯·尤根·維多克
維多克1775年出生於法國,曾是劍手、士兵,後又淪為囚徒和逃犯,他在流亡時飽嘗人間辛苦,最後無奈自首。
他和警官提出,作為牢中密探幫助警方查案,換取自由,從此開啟了他私人偵探的生涯。
他用自己多年積攢的犯罪學知識和高超的偵查手段,幫助警察緝捕了兩萬餘名罪犯,威名遠揚,並整理撰寫了第一部關於犯罪學的專著。
1834年,維多克創辦了世界上第一個私人偵探機構,委託人多達3000多人。
維多克在偵探領域的輝煌成就,使他成為眾多文學家仰慕、模仿的對象。
愛倫·坡《莫格街兇殺案》中的杜賓,柯南道爾筆下的福爾摩斯,阿加莎·克里斯蒂塑造的比利時大偵探波洛,都有維多克的影子。
此後,歐洲私人偵探這個職業一直存留至今,受法律保護,在眾多民事案件和輕微刑事案件中起著重要作用。
而在美國,因為受到英國殖民者的影響,私人偵探業也獲得發展。
▲阿倫·平克頓,美國第一個私人偵探
1850年,平克頓在芝加哥創立了平克頓偵探事務所,提供偵破案件和安保巡邏的服務。
這是美國第一家私人偵探機構。
▲平克頓事務所的眼睛圖標和「我們從不休息」的口號,極具偵探氣質
1861年美國內戰,平克頓化名E·J·阿倫,為北方聯盟軍建立了一個專門搜集情報的組織。
後來它成為了美國情報局。
▲平克頓的偵探事務所越做越大,現已變成一家跨國大企業,為全球多個地區提供調查、安保服務
歐美國家這些真實存在的私人偵探,為文學創作者提供了最直接的靈感。
中國偵探小說是「舶來品」
資本主義社會財產私有、強調個體自由的特質,孕育出的偵探題材小說,自然注重破案者個人的推理與學識。
而中國歷史上封建專制的社會形態,不具備偵探小說的創作土壤。
▲文學理論家郭延禮先生認為,中國20世紀前只有公案小說,沒有偵探小說
公案小說以揭露醜惡、宣揚正義為中心,重在塑造官員清正廉潔、明察秋毫的形象,具有教化功能,為封建統治服務。
日本第一部推理小說《本朝櫻陰比事》,就是模仿中國的公案小說寫的。
▲最著名的三大公案小說《包公案》、《狄公案》和《施公案》
▲被後世演繹為神探的包青天、狄仁傑,並不是私人偵探,而是政府高官(圖片出自《少年包青天》,[狄仁傑之通天帝國])
▲真實的他們也沒有那麼神的斷案能力,而更符合公正廉潔的「極品公務員」設定
清末民初,中國被迫打開國門,西方文化湧入。
當時的一些翻譯人員,發現西方偵探題材格外新穎,情節跌宕起伏,紛紛譯介出版,引起國人的仿作潮。
▲1902年,梁啟超發起的《新小說》創刊
雜誌中的一個欄目「偵探小說」,專門刊載翻譯和創作的偵探小說。
福爾摩斯的探案故事,就從這個專欄開始,傳遍中國大地。
▲翻譯它的程小青,在受到柯南道爾的啟發後,創作了《霍桑探案》,被稱為「中國偵探小說第一人」
▲[大偵探霍桑]就是打著「中國第一個偵探」的名頭進行宣傳
▲二三十年代,國內出現大量偵探雜誌,《禮拜六》《紅玫瑰》《大偵探》紛紛成為國人的創作平台,中國偵探小說發展到鼎盛時期
但國內偵探小說大多模仿西方寫法,做「中國式」改造,將人物本土化,場景東方化,「舶來品」氣質明顯。
40年代後,這種創作走入低潮,到新中國成立,「私家偵探」這一形象更沒了存活空間,偵探題材被公安、軍事題材替代。
陳思誠導演說,未來他要把[唐探]打造成像漫威般的中國偵探宇宙,在即將上映的[唐探2]中,已經開始建立這個體系。
但中國偵探題材地基不穩,要想做出「中國的福爾摩斯」,任重而道遠。
※乾乾淨淨爆頭,老老實實復仇
※看完這篇文章睡不著覺的,別怪我
TAG:看電影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