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達爾文告訴我們:孩子的大腦是用來適應環境的

達爾文告訴我們:孩子的大腦是用來適應環境的

有點兒枯燥,請見諒!

達爾文曾養了群兔子,他測量了家兔們的頭和身體的尺寸,與野兔相比較,他發現:家養兔子的大腦占體重的比例,與野兔的這個比例相比,要小的多。

家養兔子比起野生兔子來:無論在逃離危險的能力、尋找食物的能力等方面,都不及野生兔子。

即便是偉大的科學家,處於19世紀,達爾文也無法解釋其背後的科學依據。

一個多世紀以後,神經生物學家們終於明白:野兔的大腦更大,大腦皮層更厚,是由於它們的神經元的胞體更大、樹突、突觸的數量更多。

聽上去很難懂,先這麼說吧:比家兔多的「刺激」,強化了神經細胞的生長和連接。它們要自己建窩、找吃的、逃避敵人……這些刺激,都是家兔所不需要的。

那對於人類的孩子來說,什麼是「刺激」呢?

對嬰兒來說,很大的「刺激」來自觸覺。從娘胎里出來,發育最成熟的恰恰是五感中的觸覺,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孩子們都喜歡被抱。來自皮膚的觸摸接觸、合適壓力、適當的溫度……都讓孩子們感覺到安全,感覺到有人和他們一起、感覺到溫暖的依戀。也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嬰兒們喜歡用嘴來咬任何東西,竟然可以用「嘴巴」識別奶嘴。

再拿視覺「刺激」為例,雖然剛剛出生,嬰兒只能看到20cm的距離,但在吃奶的時候,這個距離恰好能看到媽媽面孔。我們的基因,讓我們從一出生就有辨別表情的能力:媽媽注視著孩子,表情平靜、和藹,嬰兒就感覺到媽媽和我在一起,感到安全。媽媽面無表情,如果想著不開心的事情,小嬰兒就感覺被拒絕、忽視。

其它的嗅覺、聽覺、味覺的通道,都源源不斷地提供給小朋友「刺激」。

孩子這麼小,這些所謂的「刺激」真得能對嬰兒的大腦發展有影響嗎?有很多證據,這裡提出兩條。

1,20世紀50年代末,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動物心理學家哈里·哈洛做的恆河猴實驗。

他將剛出生的小猴子和猴媽媽及同類隔離開。一些小猴子與母猴分開餵養後,雖然身體上沒有什麼疾病,可行為上卻出現了一系列不正常現象。

哈洛和他的同事們把一隻剛出生的嬰猴放進一個隔離的籠子中養育,並用兩個假猴子替代真母猴。這兩個代母猴分別是用鐵絲和絨布做的,實驗者在「鐵絲母猴」胸前特別安置了一個可以提供奶水的橡皮奶頭。按哈洛的說法就是「一個是柔軟、溫暖的母親,一個是有著無限耐心、可以24小時提供奶水的母親」。剛開始,嬰猴多圍著「鐵絲母猴」,但沒過幾天,令人驚訝的事情就發生了:嬰猴只在飢餓的時候才到「鐵絲母猴」那裡喝幾口奶水,其他更多的時候都是與「絨布母猴」呆在一起;嬰猴在遭到不熟悉的物體,如一隻木製的大蜘蛛的威脅時,會跑到「絨布母猴」身邊並緊緊抱住它,似乎「絨布母猴」會給嬰猴更多的安全感。

哈洛從這個「代母養育實驗」中觀察到了一些問題:那些由「絨布母猴」撫養大的猴子不能和其他猴子一起玩耍,缺少「刺激」,性格極其孤僻,甚至性成熟後不能進行交配。

於是,哈洛對實驗進行了改進,為嬰猴製作了一個可以搖擺的「絨布母猴」,並保證它每天都會有一個半小時的時間和真正的猴子在一起玩耍。改進後的實驗,提供了「刺激」,結果表明:這樣哺育大的猴子基本上正常了。

哈洛等人的實驗研究結果,用他的自己話說就是「證明了愛存在三個變數:觸摸、運動、玩耍。如果你能提供這三個變數,那就能滿足一個靈長類動物的全部需要。

哈洛提到的三個變數,在我們今天看來,都是「刺激」。

2,傑出的Ainsworth是兒童依戀理論的開天闢地者之二。根據兒童大腦發展的時間規律,她和她的團隊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設計了著名的「陌生人情景實驗」。

孩子與媽媽參加這個大約20分鐘的研究實驗,被證明大約9、10個月的孩子,在與媽媽的關係上,每個孩子就發展出了自己的策略。

例如:面對冷漠的、沒有什麼回應的媽媽,有些兒童會採用迴避媽媽的策略。在陌生場景中,媽媽被人叫出去,孩子可能會看一眼,繼續玩耍。媽媽回來,孩子可能也會看一眼,繼續專註自己的事情,甚至有些會無意識地側身對著走進來的媽媽。彷彿在說:我不要和你有太多的親近,以免被你忽視、拒絕,被你傷到,我自己待著就好。

為什麼這些「刺激」會影響到大腦呢?我們需要了解基本的腦細胞。

我們平時說的腦細胞,神經科學中,稱為「神經元」,大概長下面這個樣子(成人的)。

在小寶寶剛剛生下的時候,神經元完全不會像上圖一樣發育的比較完全,比如,83%的樹突是在出生後開始生長的。抱歉,這裡我沒有找到合適的、嬰兒神經元圖片。

剛剛出生的寶寶,神經元的數量的發育已經完成(1000億個)。也就是說,出生後的任務是:進一步發育每個神經元,並建立神經元和神經元之間的連接。

做個比喻 -

如果把大腦比喻成一個城市,這個城市一共有一百萬部電話,每部電話比喻成一個神經元。出生的時候,這個城市已經有一百萬部了,和成年人一樣的水平。不一樣的是:每部電話都還沒有完工,電話和電話之間還沒有連接。

出生後的任務:把每部電話裝配完工(神經元發育完全),並把電話和電話之間的連線建設起來。

而電話和電話間的連線的建設就是每個神經元的突觸和其它的神經元相連接,千萬計的連接就形成神經迴路。很重要的是:這部分是由基因控制的,不可抗力!

一旦形成迴路,就好像可以打電話給朋友。也就是:可以開始產生思維。

問題是:大腦在嬰兒期和幼兒期產生的突觸數量和連接太多了!差不多是最終需要的兩倍,在10的15次方的數量級。

備註:突觸是神經元連接的部分,突觸的存在代表連接的存在。

為什麼要產生這麼多突觸和連接?為什麼不在一開始就產生「正好需要」的數量和通路?

--- 這個問題涉及了後天環境影響,即「刺激」對大腦迴路、對思維影響的核心問題。進化論的「用進廢退」在此體現。

大腦會讓突觸相互競爭,就像有很多羚羊,最終誰能在賽跑中勝出,就能脫離獅子的利爪一樣。

在大腦中,「電活動」是衡量突觸是否有用的標準:環境中,孩子看到、聽到、聞到……的刺激,每個刺激都會轉化為一部分突觸的「電活動」。活躍「電活動」的突觸留下了,在競爭中脫離了利爪,那些不活躍電活動的突觸被淘汰了。

例如,下圖中經常有活躍電活動的迴路留下了,那些沒有活躍電活動的迴路被淘汰了。而「刺激」決定了哪部分迴路有活躍的電活動。

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環境中,得到了不同的刺激,產生了不同神經通路的電活動,留下和淘汰了不同的突觸,形成了長期的、未來的偏好,即每個人的信念、想法、注意力、對事物的態度……都不一樣!

鞦韆、遠足、英語、滑輪、小提琴、媽媽的笑容、爸爸的大手、挖過的泥巴、捉迷藏、約定……

媽媽的厭惡表情、老人的溺愛、爸爸的憤怒、哥哥的嘲笑、棍棒、驚恐的經歷、別人的威脅……

這一切都表現在了

1,突觸的競爭機制中,神經迴路「誰留下 Vs 誰淘汰」;

2,孩子為了獲得自己的「精神存在」,通過大腦神經迴路的「優勝劣汰」的選擇,適用周圍的環境。

聽起來很殘酷!

事實上,這個「競爭」的過程,原來雜亂無章的神經迴路連接變得清晰、成熟、高效。即使這樣的高效是為了迴避和壓抑自己的感情,即使這樣的高效是為了取悅父母。

下圖可以看出,兩歲的孩子神經元之間的連接,比成人要多。但成人留下的那個部分卻越來越得到強化。

神經科學家有個比喻:就像一個球從懸崖上落下,重力代表基因,不可抗力,決定了神經元連接的初始狀態。環境中的刺激,就像懸崖上的樹杈、突出的岩石,在競爭中起了主導作用,決定了那些大腦迴路留下,哪些迴路淘汰。

依然還是有好消息:即使成人以後,大腦依然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從感受不良的情緒、情感中走出來有生理基礎。

重要更新:春節後,自由心社的父母課程,將升級到《正面管教++》,在原來《正面管教+》的基礎上,正面管教工具的講解與大腦科學結合起來,讓父母們了解孩子「消極行為」背後與「大腦發展」的關係。

目前周四早上、周六下午班,在為春節後的開班招募愛學習、希望自我成長的父母們,歡迎垂詢下面微信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由心社 的精彩文章:

TAG:自由心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