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石器時代玉器文化的典型代表,被列入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展覽文物

新石器時代玉器文化的典型代表,被列入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展覽文物

良渚玉器數量可觀,種類豐富,製作精美,自成體系,是良渚文化時期生產力水平、社會分工、社會結構、階級分化及意識觀念的集中反映。良渚玉器在中國史前玉器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中華民族崇尚玉傳統的主要源頭之一。

《周禮》記載,「以蒼璧禮天、黃琮禮地」。琮是一種用來祭祀地神的禮器。看良渚文化的玉琮,它的形狀內圓外方,中間為圓孔。專家們推測,它可能是原始先民「天圓地方」宇宙觀的體現,方象徵著地,圓象徵著天,琮具有方圓,正是象徵天地的貫穿。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玉琮,良渚文化玉琮之首。中國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此玉琮通高8.9厘米、上射徑17.1-17.6厘米、下射徑16.5-17.5厘米、孔外徑5厘米、孔內徑3.8厘米。是已發現的良渚玉琮中最大、最重、做工最精美的一件,被譽為"琮王"。

形體寬闊碩大,紋飾獨特繁縟,為良渚文化玉琮之首。琮體四面各琢刻一完整的獸面神人圖像。獸面的兩側各淺浮雕鳥紋。器形呈扁矮的方柱體,內圓外方,上下端為圓面的射,中有對鑽圓孔,留有台痕。下端有取料時形成的凹缺。琮體四面由中間的直槽一分為二,又由橫槽分為兩節,每節再分上下兩個組成部分。四面直槽內上下各琢刻一神人獸面紋圖像,共八個,用淺浮雕和細線刻兩種技法雕琢而成。在分為兩節作角尺形的長方形凸面上,以轉角為中軸線向兩側展開,每兩節琢刻一組簡化的象徵性的神人獸面紋圖案,四角相同,左右對稱。這一種人與獸的組合圖是良渚文化玉琮紋飾的基本特徵。另外,在獸面紋的兩側各雕刻一鳥紋,鳥的頭、翼、身均變形誇張。整體紋飾中大量填充捲雲紋、直線、弧線,刻畫及其繁縟細緻。

中國玉器有著近萬年的歷史,從新石器時代早期到今天,玉器文化綿延不絕,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自古以來,它就是一種高層次的文化載體,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禮儀、商貿、圖騰、宗教、信仰乃至生活習俗和審美情趣等方面都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這也是其他古器物不可比擬的。因此從某種程度上可以說,一部玉器發展史就是一部中國文明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之瑰寶 的精彩文章:

「楚大鼎」為什麼被稱安徽博物院鎮館之寶?

TAG:國之瑰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