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白月光王力宏,如何讓孩子擁有一張「沒受過欺負的臉」?魔書堡專欄
你身邊的親子閱讀顧問
第1031篇分享
在新浪微博@魔書堡親子閱讀,也可以找到我們
魔書媽媽說:看完《無問東西》後,好多朋友都被王力宏扮演的沈光耀臉上那乾淨的少年氣震撼到了,有人說電影拍攝於6年前啊,但是,即使是6年前,出生於1976年的王力宏也早就過了30歲,然而,他演繹起這樣一個在清華土木工程念書的舊時代少爺來,眼神乾淨如水,毫無年齡上的違和感。
一個人為什麼無論活到多大年紀,眼神都能清澈如孩子呢?
沒受過欺負的臉
我記得幾年前看過一則新聞,一個女孩,1歲左右被父母拋棄了,比較幸運的是她被一對美國夫婦收養了。多年後,女孩長大,考上了大學,在養父母的幫助下,她想找到大洋彼岸自己的家人。那則新聞配了女孩的照片,照片上的女孩五官並不是特別漂亮的那種,但是她的笑容,讓她看起來明亮艷麗,光芒四射。我跟朋友說:「為什麼國外的女孩看起來都是這樣青春明媚的樣子呢?哪怕只是從小在國外長大的中國人。」朋友回答:「因為成長的文化環境不一樣啊,你沒有發現嗎?她們都長著一張沒受過欺負的臉。」
看電影時,鏡頭掃過王力宏,我就會想起「沒受過欺負的臉」這幾個字。這樣眼神澄澈的一個人,一定成長在一個充滿了鼓勵和愛的環境。
有人曾經吐槽過戲骨張嘉譯40多歲了還在演跟小姑娘談戀愛的偶像劇,然而,同樣是30多歲40多歲,讓王力宏、鍾漢良、林志穎等男星去演那些偶像劇,似乎也並不違和。
跟港台的環境不一樣,70年代在內地成長起來的這一代人,大多長著一張被生活欺負了的臉。而這「欺負」,多來自父母。比起鼓勵孩子,那一代的父母更願意做孩子的差評師。
我上過一堂家長課,課堂上老師說,孩子是需要被鼓勵的,一個孩子如果被鼓勵到4000次的時候,他就會變得自信,充滿力量。這時有人感嘆:「鼓勵4000次,好多啊,每天一次,10年都達不到4000次。」另一人補充:「是啊,鼓勵4000次,這太難了,批評4000次還差不多。」
鼓勵孩子為什麼這麼難
當我們說到要鼓勵一個孩子4000次的時候,聽者想到的是,這是一個任務,而且一天一次不能再多,所以4000次鼓勵好多,漫長的10年也說不完。而批評孩子,卻似乎是自己與生俱來具備的一種能力,而且一天10次似乎都不嫌多,4000次的量好像也不是很夠用。
有個媽媽說,當發現自己總在下意識地批評孩子,而不是鼓勵孩子後,她想了一個辦法來慢慢改變。她準備了兩個存錢罐,如果批評了孩子一次,就往黑色罐子里丟一塊錢,同理,如果鼓勵了孩子一次,就往紅色罐子里丟一塊錢。很快,黑色罐子就裝滿了錢幣,而紅色罐子只有很少的一些。她甚至開玩笑說,如果一直堅持批評一次就放一塊錢到罐子里,用不了多久,她就能攢出一筆旅遊基金了。
這還是在她下意識做出改變後,都會如此,可想而知,這個孩子成長在一個什麼樣的環境。當然,這個媽媽並不是特例,生活中,當孩子差評師的媽媽比比皆是。
孩子嘗試著自己吃飯穿衣穿鞋子,一旦動作不熟練,家長就會說:「算了吧,你弄不好,讓我來。」
孩子學騎自行車翻在溝里弄髒了衣服,等待他的是:「你怎麼這麼笨這麼不小心?」
孩子拿回家一張98分的試卷給家長簽字,大部分的家長,首先做的事情不是去肯定孩子做對了的這98分,而是問:「你仔細想想,這裡為什麼會丟分?」
孩子因為懂禮貌被親戚朋友誇了,父母總是一邊心裡竊喜一邊不露聲色地說:「就會這些虛的,學習成績一塌糊塗。」
......
有個朋友跟我說,她孩子跟她說:「媽媽,你誇我一下會死嗎?」她回答:「會死,會彆扭死。」
為什麼會彆扭死?因為我們成長過程中缺乏被誇獎被鼓勵的經驗,我們默認孩子做得好是應該的,做得好的地方,不能再三強調,恐怕會讓孩子驕傲。做得不好的地方,不明明白白拎出來指正他,孩子就會辨不清是非對錯,就不能得到更好的成長。
我們要怎樣去鼓勵孩子
我們並不知道,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尤其是0~6歲的孩子,這個年齡階段的孩子,還不會自我評價,他們通過別人的評價,形成自我認知和人生信念,在這個階段,如果家長總是否定他,他就會認為:我是一個很差勁的人;我什麼事情也做不好;我的父母不喜歡我。而如果家長總能看見他的變化並及時鼓勵他,他就會認為:我很能幹;通過努力我可以做很多事情;我是有價值的;不管怎樣,我的爸爸媽媽都愛我。
朋友圈曾經熱轉一句話:「願你出走多年,歸來仍是少年」。可想而知,少年氣是我們心中的一個美好願景,那麼,怎樣讓我們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永遠保持這可貴的少年氣呢?答案就是:鼓勵,鼓勵,再鼓勵!
一個人習得一種行為方式,常常是通過模仿。對我們大部分從小沒有或者很少被鼓勵過的父母來說,要去鼓勵孩子,確實很難。但也並不是不可能,只要願意,我們就可以學習並練習。
鼓勵可以用到3種形式:
1.客觀描述:我看到你......(描述具體的行為)
我讀初中的時候,當語文課代表,負責幫助老師在每天放學前收齊當天的作業本。一個班有幾十個人,分成好幾個小組,於是,我將受到的作業按組整理好後,一組本子脊朝內,一組朝外。原本我只是為了方便自己區分,但是第二天老師跟我說:「我看到你把作業本做了一個小處理,這樣老師批完後分發作業就能節省時間,謝謝你。」
老師的那句話讓我特別受鼓舞,一直到現在,我都記得自己做的一件小事被看到的心情。當看到孩子做了一件有價值的事情時,我們只需要客觀描述這件事情,就是對孩子的鼓勵。比如:「我看到你出門時把鞋子擺得很整齊。」「爸爸午睡時,我看到你給爸爸蓋了一條毯子。」「我注意到你今天9點不到就完成了所有的作業。」......
2.感謝:謝謝你......(做了什麼事情)
朋友家二胎寶寶到來後,大寶變得特別不好溝通,讓他這樣,偏要那樣。有一天晚上,妹妹要洗澡,他也在旁邊鬧著要洗。媽媽跟他說:「那就兩個人一起洗吧,媽媽需要你幫忙遞一下妹妹的沐浴露。」這次大寶沒有搗亂,乖乖給媽媽遞了過去,媽媽說:「謝謝你幫媽媽的忙,要不是你,媽媽根本夠不到這瓶沐浴露。」大寶立刻開心了,也不鬧著要洗澡了,而是追著媽媽問:「媽媽,你還需要我幫你做別的嗎?」
很多人會覺得,一家人,謝來謝去的多矯情啊,其實,謝謝不但不矯情,還很必要,比如這個故事中,媽媽的謝謝,是一種看見和肯定,在這句鼓勵里,大寶不再覺得自己總是添亂的,而是能夠感受到自己是有價值的。
所以,在每一個可以說謝謝的時刻,不要吝嗇你的謝謝。比如:剛才媽媽工作的時候,謝謝你沒有打擾到我,在旁邊安靜地玩耍了那麼久;今天晚上媽媽做家務的時候,謝謝你幫我照顧弟弟;今天早上媽媽有點情緒失控,謝謝你過來抱抱我......
3.賦權:我相信.....(我對你有信心,信任你)
在我們的家長課堂上,有個媽媽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她說,父親病重時,她大齡未婚,周圍人都勸她快點找個對象,好讓父親感覺到安慰,她內心壓力也特別大,甚至想,要不草草找一個對象,或者找個人扮演自己的男朋友算了。這個時候,父親跟她的姑姑傳話了,說:「我確實很希望看到自己唯一的女兒結婚生子,但是我也相信我的女兒,不管嫁給誰,都會有把生活過得幸福的能力,所以,我不著急。」父親的那句話讓她放下心來,父親過世幾年後,她遇到了自己的另一半,結婚生子,生活果真像父親說的那樣,平淡中帶著滿滿的幸福。
所以,如果你確定自己相信孩子,並準備放權給孩子,不妨告訴他:「我相信你有做好這件事情的能力。」
比起批評,鼓勵確實更費腦子一些,在準備開口的時候,我們需要停下來仔細想一想,這句話我應該怎樣去說。但是,一旦你每天都在練習,你慢慢就會將「鼓勵」這項技能內化,總有一天,你會發現,這項能力,就像你學會的騎自行車、游泳、彈琴等技能一樣,不需要動腦子,你就能脫口而出。而且,你的孩子也會從你身上習得這個本領,他會覺得鼓勵別人,不再是一件彆扭的事情。到那個時候,你會發現,你養育出來的孩子,不管年歲幾何,也自帶滿滿的乾淨少年氣!
付立平
10歲女孩的媽媽
兒童閱讀與家庭教育研究者
安迪月讀營主創
《親子》雜誌專欄作者
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學校講師
付娟娟
2歲男孩的媽媽
豐富的孕育、家教類圖書策劃編纂經驗
魔書堡專欄作者
正面管教兒童情商講師
魔書堡——你身邊的親子閱讀顧問
魔書堡家長專欄——讓全世界讀懂孩子
聽說點贊、留言、轉發的爸媽更有智慧哦
育兒路上,一路同行
TAG:魔書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