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本真課程:回歸兒童真實生活

本真課程:回歸兒童真實生活

「本真教育」就是遠離教育功利、回歸真實生活的教育,也是尊重兒童個性發展的教育,更是促進兒童快樂健康、全面發展的教育。「本真教育」是一種理念,也是一種方法,更是一種文化。我園在素質教育與課程改革奮力前行的路上選擇了「本真教育」,「本真」理念已經融入幼兒園發展的血脈當中,成為課程文化、教學文化、教研文化、教師文化、管理文化建設的核心觀念。

單拿幼兒園課程文化來說,我們把秉持「兒童立場」作為育人的科學態度和情感所依,站在兒童自我需求和自我發展的角度,讓兒童自主地認識、選擇課程並主動積極地體驗課程內容,從而獲得適宜的成長。在本真課程的構建中,我們深深感到,幼兒園和教師的任務,就是要為兒童這種自主發展創造必要的條件,提供豐富的資源,使之願學、樂學、會學、學好。

關注兒童身心成長,滿足兒童體驗生活的需要

兒童有了足夠的遊戲與閑逛的時間,才能恢復以身體對待世界的方式,獨特而細膩的感受才會自然生髮,與自然應和的生命宣洩和詩性飛揚才會成為一種必然,兒童的一百種語言才會成為兒童生命表現與存在的方式。關注童年的身體生活,顯示了本真課程不但為兒童明天創造幸福,也在努力給予兒童現實的幸福。

兒童把握世界的方式,最為重要的是他們的體驗。沒有高度關聯與相當豐富的身體生活,沒有一種心靈世界與外在世界的交流迴響,本真課程中的深度感悟就無法實現。所有的課程也難以實現有效的經驗還原。本真課程中的體驗,是完全基於兒童的身體生活這一原點的。由此,我們構建了區域(角)活動課程,讓兒童在實際操作中獲得體驗。

我們在實施區域(角)活動課程中,根據幼兒年齡特點和興趣發展需要,創設了建構區、表演區、角色區等創造性遊戲區域,以及美工區、益智區等學習性遊戲區域,遊戲活動中摒棄傳統的教師中心,強調幼兒學習過程的體驗,注重幼兒操作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積極為其提供寬鬆、平等、富有童趣的材料和環境,體現個性張揚,倡導自主和諧。這一課程模式為幼兒提供了較為充分的自主選擇機會,當課程成為兒童自主發展、快樂成長的個性選擇,成為兒童生命成長的有益歷程時,兒童就成為了課程的主人。

關注兒童興趣意向,催生兒童主體意識的覺醒

本真課程在進行理論架構時,是圍繞兒童、知識、社會這三個維度進行的。語文教育專家李吉林老師在構建情境課程的過程中曾強調:「課程內容要與學生和學校教育的特點相適應。」課程內容是為特定教育階段的兒童選擇的,必須被兒童所接受與同化,成為他們自身的一部分。這樣,才能對兒童將來的行為、態度、個性等產生積極、持久的影響。如果選擇課程內容時能夠注意到兒童的興趣、需要和能力,並儘可能與之相適應,就能使兒童好學又樂學。

本真課程構建的開創性工作,讓我們充分理解了「適合的才是最好的」這一教育真諦。理想的兒童課程必然是適切性課程,體現時代進步性和兒童教育倫理,必然以兒童為中心,充分吸納「兒童中心設計」範式的合理元素。這樣的課程要讓兒童有動力去學習並對學習任務感興趣,而且課程是建立在實際生活經驗的基礎之上的。

因此,我們構建了主題活動課程,積極關注兒童的真正興趣點——關注作為一個學習者的兒童,而不只是關注知識和能力;強調活動與經驗,而不只是言辭技巧;鼓勵孩子們有趣地和諧互動,而不只是單一的知識學習。真正做到根據兒童的生活、需要、興趣和意向去組織課程內容:重視正在變化的世界,採用動態的目標和材料,讓兒童在所處的環境中積極地活動;重視將那些童趣指數高的生活材料與活動內容納入本真課程。這樣做,就能在適切的維度上實現課程構建的最優化。

如何在進行課程設計時更好地關注兒童的興趣呢?我們嘗試通過課程協商、集體審議的方式來突破課程設計的瓶頸;賦權兒童,讓他們與教師一起商討,共同設計活動目標、中心內容、主體框架、相關活動、配套材料等。

「幼兒生成活動」是賦權兒童的一種表現。在主題活動課程實踐中,如何把握好預設與生成的平衡是一道難關,預設內容過多,幼兒就會喪失自主探究的機會;生成內容過多,則易造成活動的放羊式狀況,同樣不利於幼兒的發展。那麼,怎樣使預設和生成平衡呢?我們結合本園開發實施的主題活動課程,在實踐探索中總結了以下幾點:關注幼兒一日活動中的尋常時刻,及時捕捉教育契機;在預設和生成的主題活動中關注幼兒的興趣需要;教師預設與幼兒生成活動相互交融、有效滲透。

關注兒童整體世界,引領兒童樹立整體的學習觀

本真課程充分體現了整體主義所秉承的價值觀:世界上的各種事物都是相互關聯的,都是意義之網上相互聯結的點。以整體教育哲學來加以觀照,我們就會發現,本真課程的構建瞄準教育世界的各種有意義的關聯,包括邏輯思維與直覺思維的關聯、身與心的關聯、知識領域之間的關聯、個人與社區的關聯、人類與世界的關聯以及自我與本性的關聯等。這種融合型的課程設計,有助於兒童領悟世界是一個巨大的互聯網,獲得一種更加適切的強大的整體力量,去洞察世界的關聯,形成更高程度的整體哲學和語言哲學。

基於全人教育理念和整體教育哲學的本真課程的構建,走的是一條「為了兒童的學習」的關聯型研究之路。本真課程構建範式的轉型,讓我們洞悉:世界是關聯的,一體化的;兒童生命是本原的完整的系統,是身心一元的。理想的兒童課程必然是融合型的課程。本真課程的「網路構建」,充分體現了「整體設計、主題融合」的理念:在核心領域,構建教學內容與兒童活動結合的本真課程;在綜合領域,構建兒童多渠道獲益的主體性大單元本真課程;在銜接領域,構建讓兒童順利逾越的過渡性本真課程;在源泉領域,構建讓兒童走進周圍世界的野外本真課程。

如此,通過活動內容或社會主題把不同領域的內容綜合起來,把兒童的自我認識和他現有的知識聯繫起來,把兒童的天性和發展起來的成人意識整合起來,把學習課程與個體的經驗和社會現實真正地融合起來,以滿足兒童理解和解決問題的需要。因此,我們在構建本真課程的過程中,將情感領域與認知領域結合起來,將生活的真實情境和想像的模擬情境結合起來,為兒童提供一個「寬闊而又貼近的最適宜他們成長」的複合環境,讓所有兒童都能獲得完滿人性的和諧發展。

例如,「美食」主題課程,圍繞北方人過新年吃餃子習俗,整合了這樣一系列內容:通過網路查找吃餃子習俗的來歷;講解有關餃子的傳說、童謠等;在家長或食堂工作人員的指導下,學習製作餃子;先觀看煮水餃的視頻錄像,再到廚房看師傅煮餃子;教師講解煮餃子過程中「先下沉,後上浮」的道理;品嘗餃子,試講體驗過程。在這樣一個整合了的課程中,兒童的感官被調動,學習興趣得以激發。兒童對某一事物或事件的認識,正是基於他們在整個課程實踐中的傾聽、觀察、操作、品嘗、討論、表達、探究、回憶……這些實踐了的經驗必將使兒童的大腦皮層興奮,並持久綿長,最終內化為豐富的學習經歷。

通過構建並實踐本真課程,我們認識到:在當下教育存在脫離生活、忽視生命、淡漠精神等「背本離真」現象的背景下,研究與實踐本真課程,可以為當前幼兒教育異化正本清源,改變幼兒教育「小學化」的現實和拔苗助長的現狀,把一個真正體現教育意義與價值的教育還給兒童。

(作者系山東省東營市東營區實驗幼兒園園長)

《中國教育報》2018年02月11日第2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教育新聞網 的精彩文章:

「童年星夢想」全國聽障兒童朗讀者大會落幕
數字技術改變世界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