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略說史上第一位偉大改革家-作法自斃的商鞅

略說史上第一位偉大改革家-作法自斃的商鞅

商鞅是戰國時有名的改革家,秦國正是藉助於他的變法,才由偏居西陲的小邦一躍成為「戰國七雄」之一,有了一統天下的資本。商鞅原本出身於衛國宗室,起初學的是刑名(法學),學成後前往魏國求職,擔任魏國的中庶子(國相或太子的侍從官),侍奉的是國相公孫痤。這是個有前途的職位,只要安心的幹下去,早晚會出人頭地,但是胸懷大志的商鞅等不了那麼久,他只爭朝夕。當時適逢秦孝公的寵臣景監出使魏國,景監來魏國的主要目的當然為了重溫並加強秦魏兩國的友誼,另外還有一個不能說的秘密---為勵精圖治的秦孝公網羅各色人才。迎賓宴上景監與敬陪末座的商鞅一見如故,略一交談雙方都有相見恨晚的感覺,景監力勸商鞅前往求賢若渴的秦國發展,並為他規划了宏圖遠景。所以,等到宴席結束時,商鞅已毫不猶豫的決定炒掉老東家公孫痤的魷魚,跟隨景監前往秦國。

商鞅初到秦國的所作所為,中學歷史書上都已普及過,即為了取信於民,做了個「城門立木」的廣告,藉此宣傳自己所推廣的改革不是隨口說說,而是動真格的。後來秦國太子違犯了法令,商鞅自然不能給未來的秦王定罪,但他認為太子犯法是因為其老師沒有教導好,因此對太子的兩位老師做了處罰:在臉上刻字(黥刑)和割掉鼻子(劓刑)。商鞅在秦國的改革主要包括刺激農業生產、明令軍法軍功獎勵,削弱貴族特權(取消公卿世襲,減少奴僕的數量)、推行犯法連坐(一人犯法,不僅家人左鄰右舍都要跟著倒霉)等,其中推行軍功獎勵對秦國軍隊的戰鬥力提升幫助最大,秦國軍功所得的賞賜之豐厚,在當時尚沒有國家能出其右,商鞅的變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先軍政策」。所以,秦國國力雖然日益強大,但民不堪命。

經過商鞅幾年折騰後,秦國終於有了戰爭的資本,開始考慮對外擴張。我們知道秦朝強大後奉行的基本國策就是「遠交近攻」,與其相接壤的魏國就很不幸的成為軍事打擊的第一個目標。秦魏之戰在商鞅的指導下以秦國勝利告終,不但大破前線的魏軍,還生俘了魏國的公子。戰後兩國談判,經過商鞅的威脅恐嚇及強大軍事壓力,魏國被迫割讓黃河以西(河西)的領土給秦國。商鞅於此戰後被封賞商地十五座城,號為商君(君是高級爵位,如武安君白起,信陵君魏無忌),這也是商鞅之名的由來。

商鞅擔任秦國國相十餘年,等到信任他的秦孝公死後,太子秦惠王登基,秦國國內的政治形勢開始不利於他。先是被他處罰過的太子老師公子虔誣陷他有謀反之心,接著被削弱權力的貴族們也奮起反撲,於是秦惠王下令拘捕商鞅。商鞅隱姓埋名一溜煙逃到邊關,本來打算暫躲於此看看形勢再做決定,結果住宿時沒有帶憑證,估計帶了也不敢示人,所以一連投宿數家旅店都不敢收留他。店主人說:「商君制定的法非常嚴酷,住店必須要有憑證,不然一旦被發現,我全家老小都性命不保!」商鞅聽後感慨說:「嗟乎!為法自弊一至此乎!」無奈之下,商鞅越過邊境逃亡魏國,魏國上下對他極為痛恨,根本不許他待下去。走投無路的只得潛回秦國,去了自己的封邑商地,不久被捕。成為階下囚的商鞅被帶回咸陽處以車裂(五馬分屍)的極刑,同時秦惠王下令將商鞅滅族,正所謂「成於斯,敗於斯」。商鞅雖然被害,但新法並未被廢除,被此後歷代秦王沿用下去,直至統一六國。

商鞅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改革家雖然死於非命,但並不值得同情。因為他的改革是以鐵血推行的,他本人也是個冷血的人,為了推行連坐法,曾在渭河邊處決數百名嫌犯,河水為之赤紅。一個隨意踐踏性命的人自然遭人怨恨,冥冥中這股怨氣就可以要了他的命。同時,後世史家皆認為商鞅所一貫秉持的嚴刑酷法,是造成秦朝迅速敗亡的重要原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怎麼說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總有人說商朝的分封制對諸侯的控制力不如周朝強?

TAG:歷史怎麼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