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別再打火箭彈了,這才是殲-20的正確使用方式!

別再打火箭彈了,這才是殲-20的正確使用方式!

昨天我們講了我國戰機為何「酷愛」打火箭彈。至於殲-20為何會成為火箭彈戰術終結者,這還要從我國每代戰鬥機的作戰分工說起。

第一代戰鬥機殲-5、殲-6均為蘇聯米格戰鬥機的仿製品。由於技術的局限性,當時的戰術飛機難以兼顧空戰和對地攻擊等多種作戰任務,在設計上仍然根據任務性質分為戰鬥機、攻擊機和截擊機等多種類型。蘇聯安排米格設計局專門負責研製戰鬥機,而將攻擊機交給蘇霍伊設計局研製。但我國在引進米格-17時並未同步引進蘇霍伊攻擊機,戰場支援任務只能交給轟-5輕型轟炸機。

強-5剛剛退役

通過對米格-17的全面仿製,我們較為透徹的掌握了其設計思想並結合自身需求研製出我國第一種專用於對地攻擊的戰術飛機——強-5。這種飛機載彈量與轟-5相當,但比後者更靈活機動。

殲-8II外貿型堪稱全能戰士

這種作戰分工在殲-6和殲-7時代並未得到改善。甚至在殲-8研製成功後,由於一時拿不出大口徑火控雷達和高性能發動機。早期的殲-8和殲-8I均只能發射紅外空空導彈,毫無中距攔射和對地攻擊能力。為此我們曾提出研製第二代專用攻擊機強-6。反觀此時的世界軍用航空界,多用途戰鬥機已發展到第二代。美蘇兩國空軍在繼續改進噴氣式攻擊機的同時,以第三代重型戰鬥機為藍本開始研製兼顧對空對地作戰的戰鬥轟炸機。我們在殲-8II項目中也開始考慮增加對地攻擊能力,但80年代的中國兵器工業所能提供的空對地武器連我們自己都覺得拿不出手——只有無控空地火箭和航空炸彈。我們只能繼續改進強-5。

真正在設計階段就引入多用途作戰思想的是唯一一種國產三代戰鬥機殲-10。俄國朋友賣給我們的AL-31首次給中國戰機提供了澎湃的動力,這是提高飛機飛行性能、增加火控雷達功率、增大載彈量的大前提。

殲-10同樣啥都能幹

在殲-16大規模量產之前,殲-10實際上一直擔負著類似美國F-16的角色。不但要能對抗周邊國家的制空戰鬥機,還要遂行前線對地打擊任務。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2000年前後中國空軍多用途作戰能力最強的飛機竟然是殲-10和殲-8II改進型而非殲-11衍生型。這對跨代的輕重戰鬥機搭檔對空可以發射紅外空空導彈、中距半主動/主動空空導彈;對地可以發射無控火箭彈、投擲普通航彈和國產激光/衛星制導炸彈甚至反輻射導彈。殲-8II甚至還差點搞出可以發射反艦導彈的艦載機型號,可謂海陸空全包。

ATF本是諸多四代機方案之一,最終卻成為四代機的標準模板

20世紀80年代末,美國空軍率先啟動四代機項目ATF。參與競標的YF-22和YF-23兩種戰機均以隱身技術作為最大賣點。空軍專家在作戰效能評估中發現隱身戰機憑藉技術優勢消滅對方三代機後,其他任務完全可以交給現役三代機甚至二代機改型完成。也就是說,隱身戰機的作用在於破門,不必也不應該全程參與作戰。此外,硬體上的限制也決定四代機必須專註於一項任務而非像三代重型機那樣全部包辦——為隱身而生的內置彈艙極大限制了飛機的實際載彈量和彈藥種類,直徑較大的空地導彈和常規航彈根本塞不進彈艙。美國海軍甚至再次啟動專用攻擊機項目A-12,與未來的隱身重型艦載機NATF搭檔分別打爆對手的防空網和三代空優戰機,為後續空中打擊群開闢道路。俄羅斯在四代機問題上雖然不得要領,但也意識到隱身技術比以往任何一種單項技術的意義都大得多,這是直接改變空戰規則的技術進步!

殲-20作為全球第二種、我國第一種隱身重型戰鬥機也會在未來空戰中擔負「破門」角色。所以殲-20將以各種空空導彈為主要武器,兼具掛載類似美國「小直徑炸彈」等新型空地制導彈藥的潛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米格空天防務 的精彩文章:

電磁炮改變遊戲規則,航母將被大炮巨艦取代?
殲-20歲末服役,久經考驗的作戰方式卻面臨失傳!

TAG:米格空天防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