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論獨立之論人意志的獨立

論獨立之論人意志的獨立

論意志的獨立

意志的獨立,歸根結底在於勇氣。一個懦弱的人,永遠不是一個獨立的,要麼是一個侏儒,要麼是一個懦夫,要麼做著違心的事而苟且,要麼違背自己的信念而自賣,進而出賣信仰甚至鄰人。

意志的獨立是叫一個人能夠歸回生活,真正站立行走的按鈕,意志既行動,沒有踐行一切都是象牙塔里的理想主義者,真正的意志主義者是以生命踐行使命的人,是以行動達成信念的人,是以獨立之個人不妥協而推動人類文明之前進的人,是以自我之堅守而為黑暗之世界築起燈塔的人。

意志的獨立簡而言之就是一個人做決定的能力,一個人取捨的力量。當我們已經訓練自己的思維不再是被奴役的,不再是被轄制的,擁有了足夠的鑒別和獨立判斷能力,並在邏輯和次序上歸回生活,那要達到和諧與真正的統一的生活,就是要以意志的決定去執行。

而一個意志不獨立的人,必然是一個昧著良知良能和良善的人,認知的,能力的,和愛的都在一個懦夫面前徹底葬送了這個人的潛能。所以筆者意識到,身為一個父母一定要培養孩子勇敢的心,甚至是敢於批判和敢於犯錯的心,但是相對而來的就是敢於負責並敢於接受制裁。這樣叫一個人是敞開的,是進取的,是對世界無懼的,是對一切上帝所設立的美好的事物因充滿好奇而激情探索的。

而國人在醬缸里在家庭里,在諸多的連帶關係里,真正扼殺的不止是一個人的思想,情感,最真實的想法和感受,而是直接「約定成俗」的扼殺了一個人的抉擇權,消滅了一個人的勇氣,置一個人於奴隸、附屬、連帶諸如父母、親戚、師長、人情之類的關係中,這些關係本身都是非法的,都是沒有獨立,都是一個不獨立干涉另外一個不獨立,一個不自覺干涉另外一個不自覺,一個不思考灌輸另外一個不思考,一個未曾野性也養活另外一個乖乖孩兒,一個選擇恐懼症喂大了另外一個沒有獨立選擇能力的大頭巨嬰。

當筆者今天才急急忙忙的抽出時間來寫這個題目,正值年底,春節將至,這個節真的是最能折射我們國民性的人格和心理結構的日子,人情,送禮,關係,往來,吃喝,客套。但是筆者悲哀的是,我們在這個巨大的充滿了迷信、罪惡、扭曲、甚至自慰的節日里我們到底還能享受到多少淳樸的東西,還是已經被層層包裹的罪惡侵染。

每年過年,都有一種過關的小小意味。不在過年裡沉淪,就在過年裡重生。這也是「節」(本意為竹子的骨節)的意思,意既是咱土話說的:節骨眼。我們似乎未曾過過獨立的生活,但是是信仰救贖了我。我們似乎都未曾離經叛道做一隻特立獨行的豬(王小波語),我們沒有辦法出逃,我們沒有新的活法,我們要麼被擅掉,要麼被紅燒,我們總是無法出逃。

就這樣葬送!葬送!葬送!繼續這樣悲哀!悲哀!悲哀!在這個「俗」里,美善的越來越少,裹挾著的罪惡越來越多,國人的發展,從某一方面給我們呈現出來就是越來越混亂和寡淡。筆者走筆至此,尤想到唐吉坷德想到那些漂流記想到那真正回應上帝而不附庸罪惡而獨立生活的人們。他們不一定是虔誠的信徒,但是他們卻擁有了獨立精神。

筆者想到了自己的婚姻,想到在這片土地上多少人都是因為未曾成為一個獨立的人,看似是自由戀愛選擇了愛情和婚姻,其實是依然以一種受害者和被奴役的狀態而存在,要麼就是以另一種極端極端自私與關係割裂的狀態存在著,這都是不正常的,太過於融入在混亂了自己是無法不跟著不混亂的,但是真正脫離混亂必須是借著舍己的犧牲,而非極端的自私。

國人一方面特別喜歡熱鬧,甚至瘋狂到沒了理智;另一方面國人極度的自私,甚至可以六親不認。照這個模式這沒有什麼稀奇的,既然是在這樣的套路裡面,沒有什麼稀奇,一切都不是純粹的,一切都是在混亂的關係裡面加上功利主義的自保的求安的懦弱的一幫烏合之眾的集體表演,在集體無意識之中一起沉淪,一起為奴,一起熱鬧,一起自私。

筆者常常眼睛濕潤,吾國吾民何竟如此失真,這哪裡是一個個獨立的個人,受制於三綱五常,受制於迷信偶像,受制於意識形態,受制於人性不斷膨脹的慾望。要我哭到何時我們才能得到救贖,我的主啊,求你即刻施恩啊,憐憫你所造你所愛的人。

沒有了純粹的藝術,沒有了純粹的婚姻,沒有了純粹的關係,沒有了純粹的信仰,沒有了純粹的鄉土,沒有了純粹的紙糊的燈籠和童年的印象!!!我哭嚎著期盼神恩沛降,願我愛我祈之人如浪子歸鄉,在真理上思想,感受也盼望。每一個獨立的人都那樣健康,不是這必死的身體,而是那永存的靈魂,不是這地上的苟且,而是真正如基督那樣的生命,哪怕是死,那是真正的綻放。

筆者尤想到太多太多,國人於罪中不知是何等深受其害,一個個變態的家庭,一個個心靈的流浪,一個個在所謂經濟大潮中喪失了人的模樣的鄰人,思緒翻轉,滿心憂傷,欲要打住這敲擊的鍵盤。跪地痛哭再回來略作闡述一二,何時喚醒這深愛的土地,這未曾獨立的故鄉。

筆者知道自己也還在從懦弱通向勇敢的路上,每每看到國人的家庭結構和對「人要離開父母」的踐踏,這不是一種家庭連帶的責任,而是一種禁錮,一種類似於巴金的《家》裡面老大的下場~筆者想到多少人一過年有得開始相親啦,一過年又得跟這個「關係式醬缸」里的禮尚往來,筆者從來沒有鄙視那些樸素的真誠的泥土一樣的愛的方式,但是筆者痛恨一切扭曲的利用的像孔夫子說的「瓢不是瓢」(筆者不贊同孔子的尊古,但是什麼都走了樣,失去了本真,這豈不是巨大的災難嗎?)

送禮吧!聚會吧!胡扯吧!瞎過瞎忙瞎活著吧!我們是一個個被造有獨立位格有主體性的人呵!但是我親愛的讀者們啊,我們可曾真的獨立過!!??沒有獨立的思想,沒有獨立的情感,又何曾談到獨立的意志?不這樣任自己思緒翻飛了,我們走下去,談意志的獨立。

一、意志的獨立在於勇於接受

信仰的本質就是接受真理,棄絕謊言,從人的角度,就是我們擁有一個「對」的信仰既是對自己的負責,因為將自己賣給任何非真理的存在豈不都是一種出賣嗎?誠然!

論到意志的獨立,首先就是對事實的接受,這種接受的能力不是任何人都有的,無論是「知難行易」還是「知易行難」本質上沒有獨立的思想所就近真理獲得真正美善的聖潔的價值觀,強權的意志主義者也正是因為接受了自己暗示的信念近而開始喪心病狂!

筆者願與讀者我們一同分享這我們本該接受的,最大的前提:

1、接受無條件的恩典

天地先我而被造,萬物為我而預備,我身之內的任何功能豈不是都是被賜予,我身外的任何存在豈不是都是被設立?太陽每天升起,不是我把它掛在天上,梅花兒在寒冬里綻放,不是我給他穿戴了衣裳。四季輪轉,農人按著節氣而播種收穫,不是我設定的節令與規律生長。

天賜萬物與世人,人無一物以報天!今日國人混賬的東施效顰過感恩節,依葫蘆畫瓢卻畫虎為貓,你最當感恩首先不是你的爹娘,也不是陪你躲過患難的同窗,更更不是你那矯情的禮貌性的寫意象徵性的思量。我們最當感恩的,首先當感恩的對象豈不是「昊天在上」當「祭祀上帝」?天賜百福,地載萬物,我等皆是受造蒙愛蒙愛蒙養育之人,有什麼不是被賜予的被給予的被賦予的被施予的?

倘若沒有造物主造物之工,日月星辰盡喪!倘若不是創造之主托住萬有,哪裡有你我生長的地方?恩典之所以是恩典,既是先我存在,非我功勞,於我享受,讓我感恩是也!

2、接受自我的破敗的現狀

這裡面有認知的層面,也有意志的層面。這一層面的接受類似於從思想和心靈層面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病人」,從而避免「諱疾忌醫」的殘局。但是人之患在好為人師而無自知之明,不知不覺卻殺害先知先覺。

曹操殺華佗的不同版本不斷上演,謊言姦殺真理,盲從姦殺獨立,美化姦殺自我認知並無法接受自我。很多人今天依然被人本主義的自我狂傲洗了腦,對人性原罪的盲目樂觀,甚至人定勝天的「我就是上帝」的自信這豈不是人類從個人到社會最大災難的最根源嗎?

誠然是如此,然而人,很多人已經失去了真正真誠的真實的面對自我接受自我的能力,沒有這樣的勇氣接受自己是這樣一個破敗的自己,是這樣一個千瘡百孔的自己,是這樣一個需要被救贖,被更新的自己,所以,不是接受這樣「殘酷」的自我認知,而是接受的虛假的自欺的自我麻醉的迷魂湯。

人之所以有認識自我的可能,並在意志層面鞭策自己的可能,必是從徹底的謙卑開始,所謂謙卑就是不但不高舉自我,反而是除掉自我,並以自己死掉的樣式埋葬,被一個嶄新的生命「替代」,這便是達到了重生,世俗意義上的化整為零。

意志的降服是最難的,人情願自欺有時候也不願接受真像,因為自欺是舒服的,真相是殘忍的,懦弱的人們永遠很舒服,勇敢的人才達到最後流著眼淚嘴角露出歡笑。我本是無善可陳,本是在罪惡里打滾的蛆蟲,然而我蒙了憐憫,我成了新人,我被救贖,被重生,被恩待,從此不再是我,不再由我,而是感恩,而是為真理,為自由,以擔當以背負,效法那真正的人子,在世如寄居,至死忠心,竭力前往。

3、接受上帝的主權。

讓我們過一個在「道」中順服不僭越的生活,這便是「神人之約」註定是「人人之約」的前提。筆者再一次重申,人不是自立為王的,人不是自我為主的,人是有主體性的有位格的獨立的,但是人不是根本,人不是源頭,人不是自我成全並自己決定自己的來去的。

人的被造是在過程中的,人的價值是被界定的,人的目的是有導向的,人的一切是有掌管的,人的行為是需要受審判的,人的存在本身是「人命關天」的。

這樣,人不是主,人沒有權力,人只有被「授權」,人的存在是一個管家的存在,人的存在是一個要有回應主宰者的存在,認定並接受終極權力,就是只有上帝是一切權力的根源,這樣的意志便叫一個人一是產生通天的敬畏,二是叫一個人在主權之下無有任何懼怕。

真正敬畏上帝之人,便是無所懼怕的人。而懼怕罪惡和權力的人就是未曾認識上帝的人。

當筆者這樣大線條的寫這些文字的時候,筆者不得不再一次自責的說,這實在是一通草稿,因為這偉大的真理本不是這樣草草闡述的,唯恐我的朋友並不明白,祈願以後上帝能夠給筆者更多的機會,跟大家分享這人類次序的,偉大的,愛的,使人真正有意義的幸福的真理。

4、接受生命的成長,生命是會改變的,這是恩典的一種,時間過後,我們是會有收成的,無論對自己還是對別人,這都是最大的犒勞。

這種接受,本身就是被動的,但是卻是在被動的位置上主動的成全,這個叫我們的本分。生命是一次成長和積攢獎賞的旅行,更像一個使者為了使命而被差的模樣,我們的意志,我們的決定,我們的選擇永遠都不要掉在完美主義的窠臼里。到死我們都在過程裡面,但是這個過程已經足夠美好,這進行式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賜予,更何況當我們在自由裡面加上責任,我們還等待著天國的獎賞。

5、接受這個世界的現狀,並不表示我們與罪惡妥協(第二大點重點闡述)。一方面我們要歸回土壤,另一方面不要忘記我們的心在天上。

我們的選擇,既像鷹要騰空一樣,也想鷹要立足一樣,這個世界是何等的荒唐,但是我們被差在世做個天路客,一方面我們走窄路進窄門,另一方面我們為苦難哭泣,為罪人哀慟,為使命背負,為了我們的本分而一步一步的竭力奔走。

二、意志的獨立在於敢於拒絕

三、意志的獨立在於不畏強權

四、意志的獨立在於憐憫弱者

憐憫弱者是一個結果,就是一個行動,這個行動的內因乃是源於「獨立的思想和情感」中那些必須要我們履行的,

累了,要寫的東西太多了,筆者好像開啟一種新的文學體裁——「草稿體」。二三四大點年前好像沒時間寫了,也願讀者為筆者禱告,那能夠把整個《論獨立》寫完。筆者意識到這個神聖而古老的題目也是新鮮而革變的題目,是命中要害和啟智覺醒的題目,這樣草草寫就實則不安,但由於事務繁多,暫時以草稿形式與讀者先嘗,帶日後更加系統相對全面的闡述,在此過程,筆者為數不多的讀者也可提供批評指正並交流勸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聞道原創 的精彩文章:

書寫福音春聯

TAG:聞道原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