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武大郎的炊餅能治病,曾治好宋寧宗的尿頻症,《本草綱目》有記載

武大郎的炊餅能治病,曾治好宋寧宗的尿頻症,《本草綱目》有記載

文|李崇寒

武大郎的炊餅能治病,曾治好宋寧宗的尿頻症,《本草綱目》有記載

烙煎餅,19 世紀外銷畫《街頭各行業人物》

在古代,種小麥和發展麵食技術幾乎是同步的,它們就像一對前後落地的雙生兒,足跡遍及世界各地,只是在中國出現了例外。小麥在新石器時代就已在中國生根,而關於餅(古代文獻中,餅是所有麵食的通稱)的最早記載出現在《墨子·耕柱篇》中,「見人之作餅,則還然竊之」。此後,以麥粉制餅的記錄不斷增多。西漢後期史游所著《急就篇》中,將餅列在食物之首,「餅餌麥飯甘豆羹」,隨著餅食形態不斷豐富多樣,漢唐之際已成北人主食的麵食,因宋代南方稻麥兩熟制和發酵麵食的發展,進一步向南方普及。燒餅、油餅、饅頭、包子等各類麵食深入人們日常生活,千年來,構成了中國獨特的麵食文化。

從漢魏六朝至唐,餅食在其發展變遷的過程中,品種不斷豐富。蒸餅、湯餅、燒(烤)餅、油(煎)餅也經歷了種種消長盛衰的沿革。南宋時「面」類的驚人發展是其中最顯著的具有劃時期意義的事實。「面本來是餅的一種,至宋代『湯餅』發展隆興,郁然成一家,就稱之為『面』。」與此同時,饅頭也發展繁榮起來代表蒸餅而分立門戶,且與蒸餅同時在餐桌和飲食書籍中出現。

武大郎的炊餅能治病,曾治好宋寧宗的尿頻症,《本草綱目》有記載

圖為20 世紀20 年代的饅頭作坊

宋仁宗趙禎時因「蒸」與「禎」音近,時人避諱,稱「蒸餅」為「炊餅」,《水滸傳》里武大郎賣的炊餅,也就是蒸餅,說不定就是今天的饅頭。宋代饅頭(蒸餅)外形光滑,不僅在仁宗生日時,賞賜給群臣食用,還能用於治病。李時珍《本草綱目》載,宋寧宗(1194-1224年在位)為郡王時,患尿頻症,「日夜凡三百起」,太醫無法治癒,有人舉薦孫琳來診治。孫琳將蒸餅、大蔥、淡豆豉這三樣東西搗碎成丸,讓宋寧宗用溫水,「日下三十丸」,並說道,今日進三服,病當減三之一,明日亦然,三天就能痊癒。宋寧宗遵照醫囑,三天服完葯後果然病除,便賞賜孫琳千兩白銀。有人問孫琳治病原理,他解釋道,尿頻「只是水道不利」,此病能夠痊癒就是因為蒸餅、大蔥、淡豆豉都能通尿而已(「三物皆能通利故爾」)。

宋代做饅頭流行以酵面發麵法,已不用酒酵或酸漿和面,克服了「面以糟發脹者,能發病發瘡」的弊病,但用老面做饅頭,容易發酸,需要以鹼來中和,使鹼與麵糰中雜菌產生的酸類結合,生成乳酸和碳酸,再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從而去掉麵糰酸味,使出籠的蒸餅雪白鬆軟,香甜適口。這種鹼酵子發麵法出現在13世紀的元朝,具體操作方法是,將酵子(相當於酵面片)、鹽、鹼加溫水調勻後,摻入白面,和成麵糰。第二天再摻入白面,揉勻後每斤面做兩個餅,即可入籠蒸。發麵時放鹽,是為了增強麵糰筋力,加快麵糰發酵速度。中途醒發時,「必須面性起,發得十分滿足,可以浮水,方可上籠。」

武大郎的炊餅能治病,曾治好宋寧宗的尿頻症,《本草綱目》有記載

1942 年,河北阜平在一次參軍大會上給參軍青年家屬發饅頭

雖然時間相隔700多年,但可看出當時做法與如今已相差無幾。由此做出的饅頭品種更為多樣。那時的「茄子饅頭」「倉饅頭」「天花包子」「黃雀饅頭」「糖饅頭」等,都還是有餡饅頭。「剪花饅頭」雖類似開花饅頭,但它裡面是包餡的——「羊肉、羊脂、羊尾子、蔥、陳皮各切細,依法入料物鹽醬拌餡包饅頭。」

實際上,「蒸餅」(饅頭)經歷了一個由包餡到實心的演變過程。自清代始,對帶餡與不帶餡的饅頭在稱呼上才有了區分,「實心饅頭」一詞最早見於清初吳敬梓的《儒林外史》中;「廚下捧出湯點來,一大盤實心饅頭,一盤油煎的杠子火燒。」當時北方稱無餡者為饅頭,有餡者為包子;而南方則稱有餡者為饅頭。到現在也是如此,儘管大多數已經達成共識:無餡的是饅頭,有餡的是包子。而「蒸餅」一詞,便被遺忘在歷史角落中,如同現在一提餅,大家首先會反映到燒餅、烙餅一樣,餅類食物在它發展繁榮產生一個個獨立分支後,「餅」的含義也在不斷地縮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家人文歷史 的精彩文章:

戰列艦上的高精度雷達射控: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在秦國當一天兵有多少錢?軍餉誘人,服完役還想接著干

TAG:國家人文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