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生活小事—幸福感的比較級

生活小事—幸福感的比較級

去年這個時間段,肯定沒有現在狀態好,精神上、物質上都是,為了記錄這一年度的過程心態變化,我絮絮叨叨碼字,儘可能將記憶表述。

首先承認渴望擁有好的物質條件,愛錢,但恰恰這也是父親始終提醒我的,心態放好,不能急,也急不來。但還是犯了大忌,走彎路。

去年新年是離開校園的第一個新年,可謂不盡美、不盡意。作為我的父親,他從旁觀者一路觀察我,得意時會建議我,失意時會安慰我,感謝對我的包容與陪伴。

經過挫折的洗禮,讓我深刻明白作為親人,在你身邊那份陪伴,也慶幸自己能從錯誤的步伐停下,及時止損,向更好方向發展,感謝父母給予的理解與陪伴。

在低潮時,是懊悔的、沮喪的,縱使沒有任何作用,但人的情緒確實會在那裡,不管你是否承認,說說我的感想:

我覺得幸福是比較級的存在,你期望的目標,更好的狀態都是相對於當下,當你跨越,成功後,你會相比於現在,幸福感提升;相反,失敗、不得意的狀態下,感受不到幸福感,甚至原始狀態下的幸福感,也不再體會到,因此表現的都是負面情緒。

能在糟糕條件下,寬慰自己是種良方,不至於讓自身陷於坏情緒中,以便及時調整過來。同樣,過度寬慰自己也存在盲目性,不可取。

從我公號不定期的更新以來(雖然關注人數不多,純屬自娛自樂),若要頒一個最佳粉絲衷愛獎,非父親莫屬,幾乎每篇下面都有他熱衷的點評,或許這也成為一種生活日常之外的交流,挺不錯的。

不知不覺中發現,每次和父親聊天都能很久,不經意間就有點晚了,其實這也是該另我感到幸福感的地方,因為相比很多人和父親交流存在芥蒂、隔閡,我們沒有。

所以你看,沒有比較,我真不會那麼明顯的感受到,也因為這是已融入生活相處方式的一部分,不是偶然出現的一種狀態,所以慶幸這份幸福感一直都存在。

父親教我成人,母親教我生活;

形容母親該用「有趣」,或許這是母親這一角色存在的「通病」—嘮叨不斷,恨不得,時刻待在身邊把你照顧的無微不至,但請允許我的自私和要求獨立。

和母親嘮嗑很好玩,能把生活日常小事全部說個遍,或許在他們看來,孩子是沒有回長大的,相比於距離家更遠的同事,3-4小時的車程真拿不上檯面,所以內心更應多一份知足,回家看望會很方便。今晚一說,明天中午就可以嘗到那熟悉的味道。

需要特別表揚我的母親,過去在你身邊的日子裡,我成功學得你諸多廚藝,現在可以做得一手好菜,也把生活過得像個樣,井井有條。哈哈,現在手機看的頻繁的軟體—「下廚房」。

這一年裡,最重要的大事,就是遇見我的戀人,兩個人的生活有陪伴,有鼓舞,有溫暖,有諸多生活中的細節。相比於過去獨自一人的生活,幸福感「蹭蹭蹭」上升若干個層次。

感謝戀人給我的支持與信賴,倆人在生活中是很好的互補,戀人偏慢性,我偏急性,形成很好的互補,工作中不再優柔寡斷,慢條斯理的體會生活的滋味,有你真好。此處省略一萬字,不撒狗糧。

另一讓我感受到幸福感的比較級是在生病時,從感冒發燒的小事,到慢性病,都是。比如,周末感冒難受,只能窩在家,外面的熱鬧快樂就體會不多,那個周末幸福感沒了,不能去做想做的。過去打籃球,算是家常便飯,現在多了永久的椎間盤突出,基本也告別了,籃球帶來的幸福感也不再了。

就是這種生活小事,都有我們的幸福感存在,關鍵在於當下你的心態如何,心態好了,不起眼的平凡生活都是幸福感滿滿,反觀,心態不好會蒙蔽我們的眼睛,看不到自己所擁有的。

農曆新年將至,祝大家新年快樂,健健康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糊塗愚人 的精彩文章:

TAG:糊塗愚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