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讀書越來越少?我們到底需不需要去多讀書?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曾經開了幾次頭,但最後都我被刪了,每次寫幾行就覺得話題太大,了了幾句會顯得太無力,因此這個話題被我多次放棄過,但今天就突然特別想把它寫出來,暫且就像一個武士把劍先插進心臟,後面的事先不管它。
曾經我也問過周圍的一些混的相對「豐衣足食」的人,他們每年都讀不了一本書,有時還反問我,你看看我們上學的時候,學習最好的那幾個,有誰比我現在混的好嗎?
我之前不知道怎麼反駁,我現在也不知道怎麼反駁!但之前的不知如何反駁和之後的不知如何反駁卻是不一樣的原因。
之前不知如何反駁,是因為我站在似乎和他相同的視角,多多少少有點認可其觀點,這大概是十年前的樣子。但現在我不知如何反駁,是因為我站的立場已經和他不一樣,思考的角度不一樣,因此無法用我的立場去對他形成,他認為有力的反駁論證。
我現在把我所站的立場和思考角度,部分的鋪展開來,這些也許僅會在那些和我站在相同角度的人達成一部分共鳴。先暫且拋開電子書和互聯網信息流對閱讀的影響不去討論。
讀書現在已經變成了一種小眾化的行為,這種行為是針對一部分人的特殊需求,比如有一部分是做學術研究的,他們的讀書出發點和我們平時很多人不一樣。
還有一大部分讀書人,他們現在仍然保留看書的習慣,是因為看書已經變成他們的一種修行方式,或者叫文化修行方式,比如一句詩,表面的含義和他歷史背後的社會氛圍和人性思考你是否需要。因為中華文明留給我們的那些東西,就像是一個任人打扮的新娘,你去打扮就是你認為好看的一種樣子,屬於你眼中的美,別人打扮就是別人認為好看的一種樣子,都不是完全一樣,因此讀書行為,除了某些內容的掌握可以形成學術研究的作用之外,大部分的作用是影響人,影響你個人的思維和性情,這種影響靠二次加工快餐式知識獲取是無法達到的。
以後的讀書行為,除了很少一部分人做學術研究之外,剩下的人,讀書對他們最大的收穫就是性情的沉澱然後升華或者叫人生自我修行。那些看似不讀書的人,其實他們已經讀書了,只是那些知識來自於二次運營和加工之後的信息流,基本可以滿足自己平時他們對知識的需求,他們對人生修行的需求。
現在再回到文章的一開始,我認為讀書正在變成一種文化修行!我現在無力反駁某些人,是因為他們對文化修行的需求相對比較小。就像鋼筆代替毛筆的時候,單純寫字,鋼筆足矣,毛筆就變成一種藝術修行,他會一直以這種方式由一小部分人繼續讓它存在下去。
文:讀行客餅子
TAG:文化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