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唐朝的三省六部

唐朝的三省六部

唐朝的中央政府核心機構,繼承了隋朝的制度,採用的是三省六部制。

三省是: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

尚書省是全國最高行政執行機構,長官為尚書令,因唐太宗在即位前曾擔任過,故以後長期缺而不設,提升原次一級的長官左、右僕射為實際最高長官。下有左、右垂為副手,再下有左、右司郎中,左、右司員外郎。尚書省統率六部。

中書省是為天子頒布大政文書的機構,長官為中書令,副手為中書侍郎。下有中書舍人六人(對應六部),具體掌草詔文書。開元初年,另設他官掌詔命,稱為「知制浩」。又有右散騎常侍、右諫議大夫、右補閣、右拾遺、為諫官。

「丁下省是審核天子大政文書的機構,中書省發出的文書,均需交其審核,無異議的交尚書省執行,有異議的退回中書省,時稱「封駁」。同時,還負責對下面呈送的文書進行審核。長官為侍中,副手為門下侍郎。下有給事中四人,具體掌審核事,對有異議的文書,塗勾後退回中書省,喚作『』塗歸」。又有左散騎常侍、左諫議大夫、左補網1左拾遺,為諫官。無論中書省還是門下省的諫官,都有五種諫法:諷諫,順諫,規諫,致諫,直諫。

三省的長官,為當然的宰相,因尚書令的缺置,中書令、侍中成為實際主持政務的最高長官。左、右僕射或次級官員擔任宰相,在其本職之後,需加上參知機務、參知機密、參知政事、參知軍國重事等名號,也稱為「同中書門下三品」,因中書令、侍中皆是三品。到唐中期,中書令、侍中提升為二品,從而改為「同中書門下」。安史之亂以後,朝廷多不設中書令、侍中,常用次級官員如侍郎等擔任宰相。唐朝的宰相無定員、無常制,少則二人.或四五人,或七八人,在武則天時期,曾達到過十多人。

唐初,為了三省長官討論事務的便利,在門下省設立了「政事堂」,以供他們聯合辦公。武則天時,裴炎任中書令,將「政事堂」遷人了中書省。唐玄宗開元年間,張說任中書令,為了集權,改「政事堂」之名為『「中書門下」,並在其下設立了五房:吏房、樞機房、兵房、戶房、刑務房,以分管各事務。

尚書省下的六部,是吏部、戶部、禮部、兵部、刑部、工部。

六部分掌全國各種行政事務,其辦事處稱為「都堂」,長官為尚書,副手為侍郎。下各設四司,長官為郎中,每第一司稱為「頭司」,其名稱與本部相同;另三司稱為「子司」。此外,六部之間有高低之分,吏、兵二部為「前行」,戶、刑二部為「中行」,禮、工二部為「後行」。如此,不僅體現了各部在政府中的地位,且便於官員的升遷。

吏部掌管對文官的選舉、勛封、考課:下分四司:吏部司,掌管文官的品階、朝集、祿賜、告身、借使,以及流外官。司封司,掌管封爵、朝會、賜級。司勛司,掌管勛級。考功司,掌管官員功過善惡的考課。

戶部掌管天下土地、民眾、錢糧、貢賦。下分四司:戶部司,掌管戶日、田地、賦役、貢獻、婚姻、繼嗣、賬籍。度支司,掌管租賦、物產、轉運:金部司,掌管府庫出納、度量衡、市場、賜物,倉部司,掌管糧倉,以及義倉、常平倉。.

禮部掌管國家禮儀、祭祀、貢舉。下分四司:禮部司,掌管禮樂、學校、衣冠、符印、表疏、圖書、冊命、祥瑞、喜喪。祠部司,掌管祭祀、天文、時辰、卜笙、醫藥、僧尼。膳部司,掌管陵廟祭品。主客司,掌管諸王、藩使朝見。

兵部掌管武人選舉、地圖、車馬、兵器、軍械。下分四司:兵部司,掌管武官品階、府兵、校考、告身。職方司,掌管地圖、城陛、鎮戍、烽火、道路,以及異族歸化。駕部司,掌管輿葷、車乘、傳釋、廄牧。庫部司,掌管兵器、軍隊儀仗。

刑部掌管律令、刑法、獄事。下分四司:刑部司,掌管律法、複審大理以及天下所呈案子。都官司,掌管俘虜、官奴。比部司,掌管賦稅、經費、捧祿、贖罪。司門司,掌管門關出人。

工部掌管山澤、屯田、工匠、辦公紙筆。下分四司:工部司,掌管城池土木建築。屯田司,掌管屯田、在京文武官的職田、各機關的公癖田。虞部司,掌管京城街道、林苑、打獵、山澤草木,以及對百官、蕃客日常生活的供應。水部司,掌管水津、舟船、渠道、堤防、浦漁、槽運、碾磨。

三足鼎立的三省制,以及下屬的六部,構成了一套有完整系統且運轉靈活的中央政府機構,其在中國政治制度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也成了後世構建政治體制的主要範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他是武狀元卻不被重用,二十年後展現才華,死後被封「忠武」
了解唐朝的歷史文化背景

TAG:唐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