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林:讓藝術回到藝術
讓書畫回到書畫
——讓藝術回到藝術
劉曉林
讓書畫回到書畫,讓作品自己說話!當然並非所有的作品都會說話,當然也並非所有的人都可以與作品進行互動!
我屢次跟朋友談起類似的話:「人們在審美判斷上的差異性導致了不同層面的藝術工作者都有飯吃,或溫飽或奢華。之所以出現如此局面的根源在於:1、人是極度主觀的動物,在各自的內心深處秉持著頑固不化的「審美標準」。2、相當一部分人覺得藝術優劣沒有標準,藝術市場的好壞完全通過宣傳來決定。」於是,社會上的普通藝術工作者變成了藝術家,名家變成了大師。價格不再是圍繞價值上下波動,而是起伏不定。這樣,書畫界的混亂局面造成。
藝術之所以為藝術,當在於「藝」與「術」的和諧、完美結合的產物。任何被命名的藝術(當代、現代、油畫、國畫、水彩、抽象等等)中的傑出者,都要靠其內在的思想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結合方能流傳!脫離了基本技法的藝術不能稱其為藝術,脫離了創作者深刻思想的藝術更不能稱其為藝術!傑出的藝術永遠是極少數的!大藝術家既要有思想、情感還要表達出來、傳遞出來,這樣就牽扯到心手雙應、心手雙暢的問題。也就是大藝術家不僅要對客觀物象表達、傳遞的願望,更重要的要落在紙上。大科學家的成果多由基本的邏輯推理而得。也就是說,他們幾乎不承擔主觀表達和傳遞的責任。在一定意義上,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出現一位了不起的藝術家比出現一位了不起的科學家的難度要大得多!
優秀的藝術中一定存在情感密碼,連接著創作者與外界。即使光陰逝去,你我仍能感受到人之為人的「氣息」與「味道」。藝術之神變幻莫測,而其始終擺脫不了情感的糾纏;這實在正常,「主客」交融者方有大美之謂。大美超越知理二性訴諸心靈體驗與無限同行、與虛空結伴。「主」從何來?不是理性,惟有情感。「藝術原本是人類思想情感的造型化,換句話,藝術是需要借外物之形,以寄存自我的,或說時代的思想與感情的,古人所謂心聲心影即是。……藝術假使不借這些形體以為寄存思感之具,則人類的思維將不能借造型藝術以表現,或說所謂造型藝術將不成為造型藝術!」(林風眠先生語)優秀的藝術品、傑出的大藝術家豈能是浪得虛名?豈能是一味通過宣傳而來?世人需要擦亮自己的眼睛,需要多叩問一下自己的內心!
真正的藝術與官銜職位無關!可悲的是21世紀的書畫收藏者、投資者們將精力、目光放在了五花八門的主席、會長、教授等身上。在不同的場所會聽到如下的對話:「A、畫的怎麼樣?B、誰畫的?A、某某所畫!B、哦!好!A、哪好?B、某某是會長,你知道嗎?A、哦!我放心了。」簡直滑稽到家了!略微好一點的會考慮師承關係,會「瞻望未來」,會想所謂的影響力。資訊高度發達的時代生髮了無數的「學習班」、「名家班」,好為人師的多了起來、好為人徒的也多了起來。九天居士的觀點:老師不要輕易收徒弟,收徒前一定要考慮好自己的肚子里到底有沒有貨?學習的也不要輕易拜老師,要慎重考慮自己的綜合條件。否則,還不如不拜。「瞻望未來」是對藝術工作者和收藏者而言,自己不要經常發現藝術史上的「新大陸」——吳昌碩、齊白石不會如同雨後春筍般井噴而出。所謂的影響力在衡量作品藝術性上有些關聯,但絕不是關鍵!更不是全部!這與藝術品的創作者內在性情、特定階段的市場需要存在著密切聯繫。陳子庄、張朋、梁崎、沙耆等人即是很好的例證。
大藝術家的形成幾乎沒有偶然的可能,或曰是必然下的偶然;所謂名家的出現則多出自偶然的上帝玩笑,或曰是偶然下的必然。說白了:大藝術家可遇而不可求,鯽魚過江般的名家只要有風波便會更加泛濫。大藝術家不會突然「冒」出來,他們的成就可以用自己的「藝術軌跡」來詮釋。當代中國無數熱衷於「新奇特」的所謂藝術家們,喜歡「另立山頭」的所謂藝術家們,你我能整理出他們的藝術軌跡嗎?太難!當代太多的所謂藝術家喜歡以天才自居,他人憑什麼認可你的天才呢?如果你的「藝術軌跡」越清晰、越具連貫性,那麼你的藝術被「凡人」認可的可能性越大。大藝術家的每一個藝術征程都隱藏著「前因後果」,創新定然有創新的基石,大藝術家定然有輝耀星空的道理!你要把你的藝術軌跡呈現給世人才行,即使怪異的達利、畢加索等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任何行業的「符號式人物」無不是有一系列的具體作品(不同時期)積累升華而被社會接受的結果。基於此,書畫收藏者要充分分析自己所看重的書畫家的「藝術軌跡」,不要被所謂的新奇特所迷惑而不能自拔。(藝術形式上變化並非不重要,但決不是藝術創新的根本所在。作為一時有別於他人、使自己在藝術界更快站出來是有好處的。沒有內涵、不具「基本功力」的的藝術形式是不會轉換為藝術風格的。)
到底什麼事好的書畫?藝術家需要解決三個問題:1、如何畫?2、畫什麼?3、為什麼畫?絕大多數的藝術工作者將如何畫視為終生的目標。如何畫是從事藝術基本的基本,即掌握繪畫的技法。繪畫的第二個問題則涉及到了題材等的選擇性,一個人要結合自己的現狀、整個行業的現狀來決定自己的藝術創作重點。否則,一輩子都是他人的影子。為什麼畫是大藝術家必須思考的問題!我們談藝術即談人的藝術,因此藝術家的「創作意圖」是繞不過去的。尤其是以表現為主的東方藝術更離不開創作者的主觀想法!沒有主觀想法的藝術只能是美其名曰的藝術——藝術家要明白自己的內心深處想表達什麼!
藝術家沒必要排座次,而分層面則是可以的。我向來所持的觀點:偉大的藝術家定然是偉大的哲學家。藝術家必須在藝術創作上做到「致廣大而盡精微」,否則只能是囿於表象的、技巧的精雕細琢卻自以為是的偽藝術家而已。舉例如下:吳昌碩的作品符合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中的「雄渾」、漸江的作品與「沖淡」吻合……「洗鍊」、「典雅」、「高古」等都可以找到所對應的藝術家及其作品。事實上,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孫過庭的《書譜》是哲學的文字闡述——從易經中可以推導出來。整體的平衡、局部的奇絕使得優秀的藝術品得以誕生,藝術的背後是大道。
林風眠先生講「繪畫就是繪畫」,彷彿沒說,其實說了!包括藝術在內的一切事物沒有精確的標準,但大致的標準是有的。像西湖的美,它究竟有多美?不好說。它就是「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子!西子的美呢?你我仍不能明確,但如此的描述已然做到了在大多數人的心靈中產生了共鳴與默認。
讓書畫回到書畫,人一時的「折騰」哪能長時間遮擋藝術規律的存在?!
TAG:王陽明遇到蘇東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