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由內而外全面造就自己

由內而外全面造就自己

【導讀】品德成功論提醒人們,高效能的生活是有基本原則的,只有當人們學會並遵循這些原則,把它們融入到自己的品德中去,才能享受真正的成功與恆久的幸福。

我們的思維定式,無論正確與否,是我們的態度與行為的根本,歸根到底,是我們的人際關係的根本。

——史蒂芬·柯維

某個商店經理聽到手下的售貨員對一個女顧客說:「已經好幾個星期沒有了,未來一段時間看來也不會有。」經理聽了,大吃一驚,就在那個顧客出門之前趕了過去說:「會有的,馬上就有了!」但她只是投來古怪的一瞥,徑直推門而去。經理對售貨員說道:「永遠別對顧客說我們沒有,如果當時沒有,就說我們已經訂了貨,而且馬上就會到。那麼,她想要什麼?」

售貨員回答:「雨。」

你有過多少次,像那個經理一樣想當然地做出推測?這種事情經常發生,因為我們看問題的觀點各不相同。我們有不同的思維定式或參考系,就像我們賴之以觀察世界的眼鏡。我們看到的世界並非客觀世界本身,而是我們在條件限制之下所看到的世界。

我們越能意識到自己的思維定式或推測能力的局限,意識到我們在多大程度上受到自己過去經驗的影響,我們就越能直面自己的思維定式,用現實來檢驗它們、測試它們、必要時改變它們,而且心胸開闊,樂於聽取他人的意見。

顯然,如果我們只想讓生活發生相對較小的變化,我們可以把注意力集中於自己的態度和行為。但是,如果我們想讓生活發生實質性的變化,我們必須關注自己的思維定式——我們觀察自己和周圍世界的方式。

幾年前,我和妻子桑德拉就為類似的問題大傷腦筋。我們的一個兒子學習成績很差,甚至看不懂試卷上的問題。他與同學交往時也很不成熟,經常弄得周圍的人很尷尬。他又瘦又小,動作也不協調。打棒球時,他往往在投手投球之前就揮動了球棒,招來他人的嘲笑。

我和桑德拉覺得,若要十全十美,首先要做完美的父母。於是我們嘗試用積極的態度來激發他的自信心:「加油,孩子,你能辦得到!我們知道你行!手握高一點,看著球,等球快到面前再揮棒。」只要他稍有進步,我們就大誇一番以增強他的信心:「幹得好,孩子,繼續。」

儘管如此,還是引來了嘲笑,我們對此大加斥責:「別笑,他還在學習呢。」而這時我們的兒子卻總是哭著說:「我永遠也學不好,我根本就不喜歡棒球!」

所有的努力似乎都徒勞無功,那時我們真是心急如焚,看得出來這一切反而傷害了他的自尊心。開始我們總能對他加以肯定、鼓勵和幫助,可是一再失敗後,還是放棄了,只能試著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

後來,在講授有關溝通與認知的課程中,我對思維定式的形成,思維定式如何影響觀點,觀點又如何左右行為等問題深感興趣,並進一步研究了預期理論(Expectancy Theory)、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和皮格馬利翁效應(Pygmalion Effect)。從中我意識到,每個人的思維定式都是那麼根深蒂固,僅僅研究世界是不夠的,還要研究我們看世界時所戴的「透鏡」,因為這透鏡(即思維定式)往往左右著我們對世界的看法。

我跟桑德拉談到這些想法,並藉此分析我們的困境,終於認識到我們對兒子往往言不由衷。自省後我們承認,內心深處的確覺得兒子在某些方面「不如常人」。所以不論我們多麼注意自己的態度與行為,其效果都是有限的,因為表面的言行終究掩飾不住其背後的信息,那就是:「你不行,你需要父母的保護。」

此時我們才開始覺悟:要改變現狀,首先要改變自己;要改變自己,先要改變我們對問題的看法。

我終於了解,過去我與桑德拉潛意識裡都受到這種速成觀念的影響,才會對兒子採取上述做法。在我們心目中,這個孩子有失顏面,我們重視成為模範父母,維持良好形象,更甚於對孩子的關切,這種心態也影響到了對孩子的看法。的確,在看待與處理這個問題時,我們偏重許多其他因素,反而忽略了孩子的幸福與快樂。

一方面,因為好面子,我們給予孩子的不是無條件的關愛,造成了他自我評價的低落。所以我們決定從自身下功夫,不再講究技巧,而是著重調整內心的真正動機和對孩子的看法。我們不再設法改變他,轉而從客觀的角度去發現和了解他的特色、個性與價值。

另一方面,我們也自覺地改變了自己的動機,培育了內在的安全感,不再用孩子的表現來判斷自己的價值。

一旦擺脫了過去對孩子的看法,培育了基於價值觀的動機,我們頓時感到一種新氣象——不必再拿孩子與旁人比較,不必把固定的社會模式強加在他身上,這樣反而能夠平心靜氣地欣賞他的優點。我們相信他有能力應付人生的種種挑戰,也就不急於保護他免受外界的嘲笑。

可是孩子已習慣於接受保護,因此一開始表現得相當畏縮。他向我們求援,但我們只是認真聆聽,不一定如他預期地回應。這無形中傳達了一個信息:「父母不用保護你,你沒問題!」

幾個月過去了,他漸漸有了信心,也開始肯定自我價值,終於以自己的速度與步調發揮出了潛能。不論在學業、運動場還是社交場合上,以一般社會標準來衡量,他的表現都是相當傑出的。這一切都發生在轉念之間,遠遠超過了所謂的自然發展速度。後來他還當選學生社團領導、州運動員,門門成績優秀。另外,他還鍛鍊出了坦誠、熱心的性格,走到哪兒都能與人融洽相處。

我和桑德拉都相信,這個孩子「出人頭地」的成就中,自動自發因素的作用要多於外在影響。這是前所未有的經驗,對我們教育子女以及扮演其他角色很有啟發作用,也使我們體驗到憑藉品德和個人魅力成功的天壤之別。讚美詩中唱得好:努力探尋你自己的心靈吧,因為生活源自於此。

梭羅(Thoreau)曾經說過:「一棵邪惡的大樹,砍它枝葉千斧,不如砍它根基一斧。」行為和態度就是枝葉,思維定式就是根基,抓住根本才能讓生活出現實質性的進展。

以原則為中心的思維定式

品德成功論植根於一個基本信念之上,那就是人類效能都需要原則作指引,這是放之四海皆準的真理,和物理學中的萬有引力法則一樣,都是毋庸置疑、不容忽視的自然法則。

至於這些原則的真實性和影響力到底怎樣,看看弗蘭克·柯克(Frank Koch)在海軍學院的雜誌《過程》(Proceedings)中寫到的思維轉換經歷就知道了:

兩艘演習戰艦在陰沉的天氣中航行了數日,我就在打頭的那艘旗艦上當班,當時天色已晚,我站在艦橋上瞭望,濃重的霧氣使得能見度極低,因此船長也留在艦橋上壓陣。

入夜後不久,艦橋一側的瞭望員忽然報告:「右舷位置有燈光。」

船長問他光線的移動方向,他回答:「正逼近我們。」這意味著我們可能相撞,後果不堪設想。

船長命令信號兵通知對方:「我們正迎面駛來,建議你轉向20度。」

對方說:「建議你轉向20度。」

船長說:「發信號,告訴他我是上校,命令他轉向20度。」

對方回答:「我是二等水手,你最好轉向20度。」

這時船長已勃然大怒,大叫道:「告訴他,這是戰艦,讓他轉向20度。」

對方的信號傳來:「這是燈塔。」

結果,我們改變了航道。

我們隨著這位船長經歷了一次思維轉換,結果整個情況都不同了。這位船長因為身處迷霧而看不清事實,但是看清事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極其關鍵的一環。

原則如燈塔,是不容動搖的自然法則。正如塞西爾·B·德米爾(Cecil.B.deMille)在他執導的電影《十誡》(The Ten Commandments)中所揭示的:「我們不可能打破法則,只能在違背法則的時候讓自己頭破血流。」

有人根據自己的經歷建立思維定式或者繪製地圖,然後藉此觀察自己的生活與人際關係。但是地圖不等於地域本身,它只是一種「主觀的事實」,是對某一地域的描述。

只有「燈塔」式指引人類成長和幸福的原則才是「客觀的事實」,是地域本身。這一法則已經滲透到歷史上所有的文明社會中,並成為家庭和機構繁榮持久的基礎。

記得有一次,一位朋友的兩個女兒向我哭訴,抱怨她們的父親太嚴厲、不知體諒。她們不敢向父母吐露,卻迫切需要父母的愛、關懷與教導。

於是我去找朋友談話,他只肯承認自己脾氣不好,卻不願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也不願意接受自己「情商」不足的事實,強烈的自尊心阻礙了他邁出改變的第一步。

與配偶、子女、朋友或同事相處一定要學會聆聽,這需要情感力量的支撐。聆聽需要耐心、坦誠和理解對方的願望,屬於品德的高級範疇。相較之下,以低投入的情感給出「高高在上」的建議要容易得多。

球技和琴藝如何,很容易判斷,可品德和情感就不一樣了。在陌生人或同事面前,我們可以偽裝得很好,暫時矇混過關,至少不會被當眾拆穿,可能連自己都被騙了。但我相信,多數人都知道自己骨子裡到底什麼樣,而且與自己共同生活和工作的人也心知肚明。

我在企業界看過太多投機取巧的例子,那些主管試圖通過激昂的演說、微笑訓練、外界干預或是接管、收購以及善意或惡意的併購,來「購買」一種新的企業文化,從而達到提升生產力水平、質量水平、道德水平以及服務水平的目的,但卻忽略了玩弄權術會讓信任度低下的事實。一旦發現這些並不奏效,他們就轉而求助於其他個人魅力的技巧,卻從不尊重和遵守自然原則與成長曆程,而這些恰是高度互信的企業文化的基礎。

多年以前我也犯過同樣的錯誤。我趕回家參加女兒三歲生日的派對,結果剛進門就發現女兒在前廳角落裡,挑釁般地抓著所有的禮物,不讓其他小朋友玩。我的第一反應是,在場那麼多家長都在目睹女兒的自私表現,這讓我十分難堪。再想到我本人就在大學裡講授人際關係,這種難堪情緒又多了一重。我很清楚,至少感覺得到這些家長們都在期待著什麼。

當時的氣氛十分緊張,所有的孩子都擠在女兒身邊,伸手要玩他們剛剛送出的禮物,而女兒就是不肯答應。我對自己說:我真應該給女兒傳授一下分享的概念,這可是最基本的價值觀之一。

我先從簡單的要求開始:「寶貝,把小朋友送的禮物分給大家一起玩好不好?」

「不!」她斷然拒絕。

我的第二招是講道理:「親愛的,如果你肯在自己家裡把玩具分給小朋友們玩,那麼等你到他們家裡時,他們也會把玩具分給你玩。」

她又說了一個「不」。

我感覺更尷尬了,很明顯我管不了女兒。第三招就是,我輕聲說:「寶貝,你把玩具分給小朋友們玩,爸爸就獎你一片口香糖。」

她大叫:「我不要口香糖。」

我忍無可忍,第四招就只有恐嚇和威脅了:「你再這樣子,看我怎麼罰你!」

女兒哭道:「我不管,我的東西不要分給別人玩!」

最後我只好採取強硬手段,從她手裡搶過一些玩具分給其他小朋友:「孩子們,玩吧。」

或許女兒需要先經歷擁有,然後才會付出。(事實上,我自己在未曾擁有的時候,又何曾付出?)她希望從我這個情感應該更加成熟的父親身上得到這種經歷。

可是我當時過於在意其他家長對我的看法,反而不夠重視孩子的成長和我們的關係。我從一開始就認定了自己是對的,她應當學會分享,她的做法是錯誤的。

或許正是因為我不夠成熟,所以才對女兒期望過高。我不能或者不願付出耐心或理解,於是希望她能夠付出一些東西。為了彌補我的不足,我只好藉助於自己的身份和權威來逼她就範。

這樣反而危害到很多東西,比如我以後會更加依賴外力來達到目的;女兒的成長受阻,獨立判斷能力和自律能力的發展受挫;我們的關係也遭到破壞。結果懼怕取代合作,雙方都更加堅持己見,彼此防備。

如果你力量的來源——體型、力氣、職位、權威、學歷、地位、身份、外表或是過去的成就——發生變化甚至不復存在,那該怎麼辦呢?

如果我當年能成熟一些,就會依靠自己的力量——我自己對分享和成長的理解以及愛和養育的能力——讓女兒自行決定要不要分享玩具。或許嘗試過講道理後,我可以帶孩子們做個有趣的遊戲,轉移他們的注意力,也解除女兒的心理壓力。現在我知道了,一旦孩子體會到了真正擁有的感覺,自然會樂於與他人分享。

經驗告訴我,教導孩子也要因時制宜。在關係和氣氛緊張的時候,教導會被視為一種評判與否定;關係融洽的時候,在私下裡對孩子循循善誘效果會加倍。可惜當年我的耐性和自控能力尚未成熟到這種程度。

或許只有真正經歷過擁有,才會真正懂得分享。許多人在家庭或婚姻中只知機械式地付出,或者拒絕付出和分享,可能正是由於他們從未體驗過擁有,而且缺乏自我認同和自尊。所以教育孩子應該要有充分的耐心讓他們體會擁有的感覺,同時用足夠的智慧告訴他們付出的價值,另外還要以身作則。

本書源自《高效能人士的7個習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寧靜的雲 的精彩文章:

買房,賣夢想的房奴

TAG:寧靜的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