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鯛媚舞——令人醉心的色彩
短鯛,英文名稱:dwarf cichlid 原產:南美洲、西非洲叢林水域。通常我們在水族市場中看到的短鯛按照原始原始產地分布的不同,分為兩大種類——南美短鯛和西非短鯛。一般成魚體長4-10公分。 在水族界,南美短鯛的定義是原產於南美洲熱帶、亞熱帶的成魚體長10公分以下的鯛型魚,這類型生活在淡水中的小魚體色鮮艷、行為有趣,而且擁有驚人的繁殖能力,是世界上繁殖速度最快的魚種之一。
南美短鯛在南美洲2/3的面積都是其分布範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亞瑪遜(Amazon)流域、奧利諾科(Rio Orinoco)流域和巴拉那(Rio Parana)流域,適應水質的pH值從4。5到6。8不等,水溫26-28攝氏度,總的來說偏向弱酸性軟水是個不會錯的大方向。
西非河產的短鯛體型較南美短鯛大,卻一樣有令人醉心的色彩,但較不一樣的是:雄魚魚體色黯淡而雌魚艷麗動人。以往對於這些西非短鯛相關知識並不多,一般都將它們稱做「紅肚鳳凰」。
亞成魚個體也可以分辨雌雄,一般觀察頭部圓潤程度,肢體語言的表達,及魚體各鰭的生長趨勢,也可以基本判斷魚的性別。如果遇到不太肯定的時候,可將魚只分開單,很快就可以分出雌雄。尤其注意一些個體偏小,因為被強勢魚只壓抑的小雄魚!這些魚會被迫表現出明顯的雌魚的第二發性特,看上去十分像雌魚。購買時應多注意。
原生環境:在整個南美洲中,幾乎有2/3的面積分布有短鯛。這麼廣闊的分布區域,橫跨了南美三大水系(黑水區,清水區,白水區)。從總體上講,基本上都屬於弱酸性軟水水質(當然也有例外,比如三線短鯛的原生地水質指標,PH6.8~7.6,導電度60us,總硬度約1DH)。
從國外短鯛權威書籍中發現大多數短鯛都棲息在十分淺流的支流之間,水深15~50CM左右的水草葉間,或都黑水漫布的枯葉間。再有就是大多數短鯛棲息地水流都很緩,甚至靜止不動。這樣的環境才使得很多短鯛擁有誇張的背鰭。要是都像棋盤短鯛的生存環境那樣,水流很大的流域,我想大概都只能拖長尾鰭以示美麗了。
如何養好短鯛?這個問題並非一兩句話就能說的清楚。不過萬變不離其宗:養魚先養水。參考每種短鯛的原生地水質環境,為每種短鯛打造最舒適的環境,注意保持水質穩定,魚兒自然舒服。另外,病從口入,投喂飼料也是相當關鍵。
許多剛剛接觸短鯛的魚友都認為這些可愛的精靈比較難飼養。我認為事實並非如此!相反的,絕大部分南美短鯛都很容易飼養。甚至可以很容易的體驗到繁殖BB的樂趣。
基本飼養裝備的開銷不是很大。一般找個40CM*25CM*30CM(長*寬*高)的魚缸(當然越大越好!),鋪些中性底沙(不一定非要ADA),布置一個小水流的過濾系統(可以用生化棉過濾器,底部過濾等等)、適當加些水草(可根根據個人喜好好選擇),一個小巧可愛的短鯛窩窩就基本建好了。冬天加個溫度計和加熱系統。當然這只是飼養短鯛的基本裝備而已,不包括處理飼養用水的相關用品和設備。
通常處理飼養用水有幾種辦法:一是自來水打氣24小時後,直接用草泥丸、ADA之類養水,直接使用;二是使用軟水樹脂處理自來水;三是使用RO滲透處理自來水;四是使用純凈水(或是純凈水加自來水)飼養短鯛。綜合分析,個人認為用氫型軟水樹脂處理最方便,最划算,性價格最高。當然,若是多代的人工培育個體,使用自來水加草泥丸、ADA之類,也不是不行。
日常管理最重要是水質穩定。即使水質各項指標不是十分理想,只要一直穩定,魚只在定水後一樣可以生存。很多人工魚經多代訓化,已可適應自來水水質。另外,堅持定時投餌,少量多餐,對魚兒的生成很有好處。一定要定期換水,每次換水不用多,只要堅持定期換就好。冬天注意恆溫。
※景观设计丨为什么目前水景行业不容乐观?
※如何配置魚缸里的水草?
TAG:方寸水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