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政策出台,基礎研究未來怎麼走?

政策出台,基礎研究未來怎麼走?

1月的最後一天對於很多科學家來說是個好日子。這天晚上,新鮮出爐的《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在科學家的朋友圈裡傳開了。

近些年,我國對科學研究重視程度越來越高,最直觀的體現就是科研經費的大幅攀升,但基礎科研經費佔總體科研投入的比例低,一直讓國內科學家揪心。如今,關於全面加強基礎科學研究的政策已出,發展目標也已然明確,未來的中國基礎科學研究會是怎樣的面貌?

提升實力有「攻略」

完善基礎研究布局、建設高水平研究基地、壯大基礎研究人才隊伍、提高基礎研究國際化水平、優化基礎研究發展機制和環境,在《意見》的發展思路下,基礎研究該如何實現突破?

對於這一問題,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前主任吳季建議,重視有組織的、定向的基礎研究。

近五年,我國空間科學得益於中科院「十二五」空間科學先導專項的支持,發展勢頭強勁。然而,五年的規劃一結束,國家空間科學發展又面臨了「斷檔」的風險。作為基礎研究的空間科學該怎麼走?吳季想了很久。

「基礎研究分為兩類,一類是自由探索式的研究,另一類就是有組織的、定向的研究。」吳季告訴記者,前者如數學等領域,科學「低垂的果實」已經不多,很難通過計劃的方式推動成果的誕生,需要國家給科學家寬鬆的科研環境;後者容易產生重大科研成果,但要藉助大科學裝置完成,由於這類研究短期內難以實現經濟效益,所以需要國家有計劃地支持和投入。

當然,基礎科學研究也需要瞄準國家需求和國際發展趨勢。根據中國科學家發表的國際高影響力論文的統計分析、跟蹤掃描和水平,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戰略情報研究所研究員冷伏海判斷,目前,我國在世界科技前沿方向上,除了少數超前於其他科技強國的前瞻部署、原創思想和重大突破外,在大多數科學前沿還處於沿著他人提出的問題和路徑跟跑、並跑或領跑的狀態。

他建議,要提升基礎研究實力和水平,需要堅持研判世界科技發展趨勢,不斷前瞻選擇科學前沿方向,普遍培養熱愛科學的青年科技人員,穩定支持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表現卓越的科研團隊,不斷推進科研儀器和研究基礎設施進步。

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德森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表示,未來,科研要瞄準國家重大急需科研任務,更好地整合利用國家實驗室的優勢與資源,在關鍵技術的基礎研究領域沉心靜氣、有所突破,為引領性、顛覆性技術的產生打下堅實基礎。

上下齊心向科學全面進軍

長期以來,中國基礎研究投入的落後,一直飽受詬病。在不少公開的學術場合,記者常能聽到科研人員呼籲提升基礎研究投入的聲音。正因如此,受訪專家認為,《意見》出台是上下齊心協力的結果。

「『自下而上』式的科學家呼籲,與自上而下式的國家推動,是從不同層面出發的。」吳季說,大多數科學家呼籲提高基礎研究投入時,會站在自身角度,希望自己所在的科研領域更受國家重視,但如果沒有他們的長期呼籲,國家很難注意到這一問題的存在。

而與此同時,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和軍事變革加速演進,科學探索從微觀到宇觀各個尺度上向縱深拓展,以智能、綠色、泛在為特徵的群體性技術革命正引發國際產業分工重大調整,顛覆性技術不斷湧現,正在重塑世界競爭格局、改變國家力量對比,創新驅動成為許多國家謀求競爭優勢的核心戰略。這又推動了自上而下的科技體制改革。

「《意見》的出台,是一個上下眾智協同的過程,又一次吹響了『向科學全面進軍』的號角。」冷伏海說,政策的決策和制定過程,充分反映了中國領導人對世界科技發展趨勢的準確判斷,充分體現了國家治理能力和過程的現代化。

任務艱巨但目標可及

從眼下算起到2020年,留給「基礎科學研究整體水平和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的時間只剩兩年,留給「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主要科學中心和創新高地」的時間也不過只是三十幾年。基礎研究需要長期的積累作為鋪墊,要完成意見里提出的發展目標,中國準備好了嗎?

「實現這些目標任務確實很艱巨,但這些宏偉的目標是能夠達到的。」冷伏海對目標的實現表示樂觀,我國基礎科學研究從高層次跟上了世界基礎前沿快速發展的節奏,呈現數量和質量快速發展的勢頭。

僅近一年來,中國基礎科學領域的確出現了不少亮眼成果: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圓滿完成三大科學實驗任務;中國「天眼」首次發現脈衝星;腦科學研究因克隆猴的誕生被推入新的時代……

「這得益於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對基礎科學研究重要領域、重大前沿方向的部署,基礎設施和重大科研儀器的研製,科研基地建設和人才隊伍的培育,尤其是『十八大』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深入貫徹實施。」冷伏海說。

回顧過去,改革開放以來,諸類涉及基礎研究的政策陸續出台。《1978—1985年全國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草案)》明確了八個影響全局的綜合性科學技術領域、重大新興技術和帶頭學科;《1986—2000年全國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持續穩定發展基礎性研究;《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為基礎研究的規划了目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提出強化原始創新,增強源頭供給。這些都為中國基礎科學的此番衝刺,打下了基礎。

時不我待。「建議各級各類相關政府部門和單位管理部門,各負其責,儘快行動,制定《意見》實施的路線圖和可考核的實施細則。」冷伏海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