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關條約,清朝的李鴻章用鮮血洗清了清朝的渾濁
馬關條約,清朝的李鴻章用鮮血洗清了清朝的渾濁
甲午之戰,號稱世界第一的北洋水師,竟然不堪一擊,全軍覆沒。雖然有鄧世昌這個偉大的英雄,可是也沒能挽回敗局,他以獨特的作戰方式:彈盡的情況下,用船與日寇相撞。他以自身毀滅形式,顯示出中國軍人的血性,和不屈的民族意志。在戰場威海流傳著一句歌謠:通商賣國李鴻章,戰死沙場鄧世昌。
李鴻章做為當時的中堂,其責難脫,但是他也有自己的難處,馬關條約的簽訂,是他一輩子抹不去的恥辱。但是當你看過下面的文章後,希望你能對他有個客觀的評價。
甲午戰爭失敗後,李鴻章做為清朝的談判代表,去了日本,日本方是日本首相伊藤博文。他們是這個時代傑出的政治家,雖然李鴻章做為失敗方,可是李鴻章能夠站在人臣的頂峰,都是自己的努力,他創辦湘軍,斗敗了左宗棠。可見此人的政治手腕非常強硬,他不是孫悟空不能永遠年輕,遺憾他已經老了,沒有當年的雄心壯志,他自喻裱糊匠,小風小雨尚可支吾對付,但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他也無能為力。
清朝李鴻章和日本伊藤博文
此時他確實無能為力,清朝已經沒有了康熙朝的霸氣,已經是個暮氣沉沉的清朝。在談判的過程中,李鴻章做不得主,每次都要把結果發給清政府,可是狡猾的日本,已經破譯了李鴻章的電報,知道了清政府的底線。這就像玩牌一樣,你手中的牌已經被對手看的清清楚楚,何況你手中攥著的是一手的爛牌,你輸的會一踏糊塗。
按道理講,日本的無理條件:由日軍佔領大沽、天津、山海關;津榆鐵路交給日本管理;停戰期日軍軍費由晚清政府承擔;清政府賠償日本3億兩白銀,等等。斷不能答應,李鴻章正一臉愁容的坐在轎子里思考,明天怎麼談判,真是弱國無外交。
因為在國外,中堂李大人也沒有鳴鑼開路的待遇,就是因為沒有鳴鑼開路,所以李鴻章在坐轎返回的途中發生了意外,一個叫小山豐太郎的激進分子,擋住了轎子,一手按住前面一個轎夫的肩頭,迫使轎子停下來,然後一手拿著槍對著轎子就是一槍。這一槍打的准,正中李鴻章的臉上。這一槍打的也不準,因為李鴻章戴著眼睛,子彈雖打在臉上卻沒有斃命,在左眼下方三公分處(關於李鴻章戴眼鏡的說法我是贊同的,因為如果不戴眼鏡,傷口不會這麼輕,也有人說沒有戴眼鏡,這裡按第一種說法)。之後,這東西又對著轎子連射幾槍,現場十分混亂,隨後這小子逃跑了,李鴻章因為第一槍後趴在轎中,其餘幾槍都沒射中他。
李鴻章和外國軍官合影
李鴻章被人抬了出來,渾身是血,畢竟年紀大了,受到驚嚇,又挨了一槍,昏迷一段時間才醒來。李鴻章畢竟經過大的場面,非常鎮靜,看著血跡斑斑的衣服,平靜的說了句:「此血可以報國矣。」這句話平靜,卻響如驚雷,在場的人聽懂他話的人,眼中都流下了淚。他的鎮定自若讓在場的日本人也十分動容。
李鴻章受傷的這件事很快傳到了國際上,在國際上引起了很大的震動,俄羅斯、英國等給日本了很大壓力,日本迫於俄羅斯等國的壓力,把賠款白銀從三億兩減到了兩億兩,放棄了遼東半島。
李鴻章挨這一槍,讓中國節約了一億兩的白銀。李鴻章在歷史上的名聲並不好,但在與外國周旋中,他竭盡全力,維護著國家利益,當他受了傷,卻淡淡的說報國,我認為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能夠時時刻刻想著國家的利益,哪怕他以前為了權力殺了同門師弟,或者為了私慾貪圖了無數的金銀,可是此時的他已經用鮮血洗清了他的罪惡,不關你如何評價他的北洋水師,和他簽訂的馬關條約。
那是1895年3月24日,在日本馬關的一個地方,一位白髮蒼蒼的中國老人,用他的鮮血,讓那個渾濁不堪的晚清政府,有了幾分清白。
※秦國統一天下,結束戰國之亂,為何秦始皇卻沒有殺一功臣
※縱橫家蘇秦在燕國
TAG:浮雲終日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