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奧運文化大發現》牽線搭橋 黃英傑後人回中山大學尋根
1936年,中山大學農學系學生黃英傑參加了柏林奧運會,成為首位在奧運會亮相的廣東運動員;1940年,黃英傑畢業之後留校任職法學院體育指導員;2012年,本報《奧運文化大發現》關於跨欄項目的廣東篇讓這段珍貴的歷史重見天日,當年恰好是黃英傑百年誕辰;2018年,就在平昌冬奧會開賽前夕,黃英傑遠在美國與加拿大的後人回國尋根,在本報的牽線搭橋下首次走進中山大學,獲贈80多年前黃英傑學籍表、成績表、入職履歷表等珍貴史料複印本,並由如今在中大任教的羽毛球奧運冠軍張潔雯相陪下來到懷士堂的中大校訓前駐足留影。
1936年柏林奧運會
6年前,本報在倫敦奧運會前推出《奧運文化大發現》、《奧運文化大穿越》、《奧運列強大掃描》等多個獨家、重磅的大型系列報道,為廣大讀者呈現出一個全面、立體的奧運盛宴。其中,《奧運文化大發現》跨欄項目廣東篇的主角,就是黃英傑。「1936年柏林奧運會,中山大學的學生黃英傑、葉北華、黃記良三人參加了田徑、足球比賽,是中國奧運的先驅之一。其中,黃英傑是農學系學生,田徑110米高欄,成績16秒。他此前最好成績是15秒7。」憑藉一段寥寥幾十字的史料,本報著名體育記者陳偉勝通過多次深入檔案館研讀、綜合曆年搜集的史料、跨越美國、加拿大,縱橫廣東全境,對其居住在海內外的子女和親友的訪談,采寫出內容紮實的獨家報道,讓這段感人至深的珍貴歷史重見天日。
《奧運文化大發現》跨欄項目廣東篇在2012年3月31日刊登在《廣州日報》體育版,黃英傑當時已經去世10多年,他在美國與加拿大的子女通過廣州的親戚朋友看到了報道之後十分感動,文中很多故事的細節,尤其是黃英傑前輩當年為了參加奧運會而所作出的努力與經歷的坎坷,都是他本人後來因為性格低調而並沒有過多向兒孫輩提及的。他們一直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夠兄弟姐妹一起回到祖國,到父親的家鄉尋根,到父親當年刻苦攻讀的母校看看。終於,這個計划到了今年成行。
黃英傑的子女、女婿等一行8人本月回到了祖國。他們首先回到了老家、也就是全國著名的華僑之鄉台山。1912年,黃英傑出生於廣東台山縣白沙鎮。他從小熱愛體育運動,尤其在田徑方面展示出相當的天賦,加上生在排球之鄉,他的球技也在當地數一數二。1932年,20歲的黃英傑在台山縣第五屆運動會上一舉奪得田徑全能(跳遠、200米、1500米、鐵餅、標槍)冠軍,成為當地的體育新星。2008年,國際奧委會榮譽委員、國際體育和醫學博士徐亨先生與黃英傑的親友曾經回到他的母校台山白沙西村紹憲學校,舉辦「黃英傑運動會」,共同懷緬這位廣東奧運第一人。黃英傑女兒黃香子和兒子黃河亮告訴記者,這次回台山老家主要是修葺祖屋,也再次追尋父親當年從台山走向世界的奧運足跡。
黃英傑(左)
黃英傑全家福
「其實,我們兄弟姐妹有一個心愿,就是到父親當年求學和工作的中山大學看看,他當年是以中山大學學生的身份參加奧運會,後來畢業之後的第一份工作也是留在大學裡當體育老師,只是我們都移民海外了,一直都不知道如何聯繫到中山大學的有關方面人士,太感謝《廣州日報》了,這次我們終於有機會來到父親的母校。」黃英傑後人在回國之前與廣州的親友取得聯繫,機緣巧合之下,他們的心愿被本報獲悉,經過溝通,中山大學體育部積極配合,也促成了黃家後人在飛返大洋彼岸的前一天終於有機會在中大交接珍貴的史料。對此,黃香子多次表達了對本報的感謝。
儘管目前正值寒假,但是,在接到記者的電話之後,中山大學體育部主任范振國在短時間內迅速敲定了接待黃英傑後人到訪的具體時間地點,並從大學城校區的檔案館內找出黃英傑在80多年前的國立中山大學學籍表、保證書、學生志願書、畢業成績報告表、教職員暨其直系親屬調查表、教職員履歷表、聘書等珍貴史料。「黃英傑是1936年三名參加柏林奧運會的中山大學學生之一,他不僅是本校的奧運第一人,也是首位亮相奧運會賽場的廣東人。我們非常期待與他的後人見面和交流,了解黃老前輩更多的故事,尤其是與體育有關的。」
1935年,黃英傑考入中山大學農學系,這在大學生僅占人口比例0.00004%的80多年前,等同於中狀元。他不僅學習成績優異,而且還在迎來了運動生涯的高光時刻,在1936年入選中國田徑代表隊參加柏林奧運會。黃英傑的入選完全憑藉真材實料,他在奧運測試選拔賽連續打破男子110米欄全國紀錄,榮膺「中國跨欄王」,該紀錄保持了18年才被打破。儘管因為長途跋涉和水土不服而在柏林奧運會上痛失男子110欄決賽資格,但是黃英傑的表現吸引了美國田徑巨星傑西·歐文斯的注意,他還主動要求合影,可惜這張珍貴的照片在抗日戰爭期間丟失。從中大農學系畢業之後,黃英傑一度留校任教,三十而立的他成為法學院一名體育指導員。1945年廣州光復之後,黃英傑當上廣東省畜牧獸醫防治所公務員。上世紀50年代,他舉家移居香港,曾經在香港南華體育協會擔任教練,70年代移民加拿大,1999年在溫哥華病逝,享年87歲。
黃英傑後人與中山大學體育部代表
奧運冠軍張潔雯與黃英傑女兒黃香子
當范振國把黃英傑當年的學籍表、教職員履歷表等珍貴資料的複印本交到黃香子手上時,黃家後人無不感動至哽咽,他們沒有想到父親的母校對這些資料如此珍而重之,「畢竟是80多年前的事情了,當年的獎盃、獎牌和獎狀,他都在抗戰期間丟失了,我們真的沒有想到,沒有想到還有人記得我們的爸爸……」黃香子感動得好幾次紅了眼眶。
為了讓現場氣氛不要過於哀傷,她的丈夫區協鏘趕緊補充了一個有趣的細節。原來,黃英傑生前十分低調,也從來沒有吹噓過自己對中國體育事業曾經作出的貢獻。但是,他偶爾會跟孫輩們提起自己參加過奧運會。「雖然只是片言隻字,但是孩子們都十分驚喜,參加過奧運會在他們看來是很不了解的大事,但是爸爸在抗戰期間撤離廣州,所有獎牌和獎狀都丟失了,苦於沒有證據啊。這下好了,我們終於從中山大學帶回了珍貴的史料,孩子們肯定更加崇拜他。」
在見面會尾聲,張潔雯趕到,對於能夠與中大80多前的奧運選手後人見面,任教於中大的她直言十分榮幸,「看著黃老前輩當年的學籍表,與他的兒女們在中大相聚,我就像通過時光隧道穿梭了過去的一個世紀,而奧運會成為我們之間的紐帶。」
黃香子等人看到奧運冠軍可高興了,紛紛與她合影。原來,黃家人多少遺傳了黃英傑的運動天賦,幾姊妹在學生時代都入選了學校田徑隊,孫輩中還有游泳健將,羽毛球則因為深受當地華人喜歡而成為黃家的最受歡迎體育項目之一。「這次到中大追尋爸爸當年的足跡實在收穫太大了,我們作為家族代表回來,總算有所交代地帶著這麼多珍貴的資料和與奧運冠軍的合影回去。」黃香子夫婦告訴記者。中山大學體育部方面也希望籍著此次與黃英傑後人取得聯繫,日後進一步補全史料。「中山大學體育部方面也希望籍著此次與黃英傑後人取得聯繫,日後進一步補全史料。「中大在體育史料方面的搜集以民國時代最為欠缺,這與年代久遠,以及學校當年因為戰亂幾經搬遷有關,黃英傑在學校的體育史上是最靠前的重要人物,能夠與他的後人聯繫上,我們也非常感謝《廣州日報》。」范振國表示。
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山大學畢業生中走出曾獲全國中長跑冠軍的前國家田徑隊教練梁田、前國家足球隊主教練蘇永舜等知名體育人,勞麗詩、孫淑偉、楊景輝、羅玉通等奧運跳水冠軍也是該校畢業生。不過,像當年黃英傑等那樣以全日制在校學生身份參加奧運會的暫時還沒有出現。
「我國競技體育「舉國體制」的人才培養模式應當也正在發生轉變,競技體育與學校體育完全割裂的壁壘將被逐步打破而走向融合,原有的體校、體工大隊培養方式將逐步轉向國家與學校的合作或依託培養,這才是競技體育、職業體育、體育產業大發展的正確路子,就如同美國的體育發展模式。我們認為,在不算太遙遠的兩到三個奧運周期之後,高校學子將有機會成為中國參加奧運會的生力軍,而我校正為此不懈努力著和準備著,目前學校正在積極投入資金復建我校獲得的首個「教育部大學生體育訓練基地」,包括場館建設和訓練設施;中大傳統強隊游泳隊邁出了第一步,在全國高校中率先在國家體育總局註冊為專業隊;近兩年,學校引進了李建平、楊立群、李鐵鳴、徐雲保等國家級教練員;體育部在12個基礎體育項目的師資團隊建設上引進奧運冠軍、世界冠軍、運動健將作為領軍人物,例如羽毛球奧運冠軍張潔雯、跆拳道奧運冠軍羅微等;通過全日制高水平運動員的招生和培養,抓好重點隊員,實現突破,例如田徑隊19歲的禤達軍同學,在男子100米的運動成績上已突破健將,我們對他的培養目標就是將來他能夠達到奧運參賽標準,進入國家隊,我們希望他是中大的下一個黃英傑。」范振國透露。
※國羽男單終於「開胡」 22歲小將被視為林丹接班人
※流血犧牲都堵不住你們的嘴?姐姐說C羅越挫越勇
TAG:廣日體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