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禍中有福,福中有禍,無論禍福都不會長久

禍中有福,福中有禍,無論禍福都不會長久

禍中有福,福中有禍

無論禍福都不會長久

——《道德經》的人生智慧之二

湖 山

老子的《道德經》是哲理之書,智慧之書,他的智慧來自於對自然規律的把握,來自對對社會人生的深刻認識,他用樸素的辯證法談治國理政,談為人處世,幫助我們找到認識世界的正確方法。

一、禍福只有一步之遙

老子在《道德經》五十八章中說:「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這兩句話影響深遠,已經成為了千古名言。它告訴我們:災禍緊靠著福祉,福祉當中包藏著災禍,禍福之間並不是天壤之別,往往只有一步之遙。《淮南子·人間訓》中有一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可以詮釋老子所說的這個道理。

相傳在古時候,有一位叫塞翁的老人,他養了許多馬。有一天,他家的一匹馬在放牧時走失了,這對於一個農戶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小的損失,於是鄰居們都來安慰他,塞翁卻表現的十分淡定,他說:丟了馬雖然是件壞事,但也許會帶來好的結果。

過了幾天,那匹走失的馬自己回來了,還帶回了一匹匈奴的寶馬良駒。於是鄰居們都誇他有福氣。可是塞翁卻憂慮地說:誰知道會不會惹出什麼麻煩來!

塞翁有一個獨生兒子,非常喜歡那匹匈奴馬,天天騎著那匹馬兜風。有一天,不小心從馬背上摔了下來,摔斷了一條腿,成了終身殘疾。鄰居們又來安慰他,塞翁卻說:兒子雖然摔斷了腿,但能保住一條命就是福氣。

過了不久,匈奴大舉入侵中原,村裡的青年男丁都應徵入伍了,戰爭結束後,村裡入伍的男丁大都戰死了。由於塞翁的兒子是個殘疾人,免除了服兵役,從而得以保全了性命。

塞翁為什麼心態這麼好,能夠處禍不悲,處福不喜呢?就在於他比一般的人智慧,而不是什麼料事如神,因為他對於世界的不確定性有深刻理解。

二、福中有禍,禍中有福

所以老子說:「孰知其極?其無正也。」誰也不知道禍福的界限,也沒有一定的準則。什麼是福?什麼是禍?確實是很難說清楚的。因為禍福沒有具體的量化指標。在人們的認知中,陞官、發財、健康就是福;失業、破財、生病就是禍。而且往往認為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對於「禍福相依」的道理,沒有塞翁認識的那麼深刻,不知道壞事可以變成好事,好事也可以變成壞事。

我認識這樣一位幹部,原來在市裡的政協當辦公室主任,也算是得到了重用。可是他覺得政協是清水衙門,有職無權,於是就想方設法要交流到權力部門去。他的運氣不錯,換屆時交流到了政府部門,當上了市工商局的局長。這是一個有實權的職位,對他來說當然是好事,因此他非常的志得意滿。過了兩年,我再去那個城市,那兒的朋友告訴我他出事了,因為貪污受賄被判刑了。

《戰國策·宋策》中說:「見祥而不為祥,反為禍。」本來看上去是好事,結果卻不好,反而成了災禍。這位幹部當了工商局長,本來是一樁好事,但好事並不好,反而使他遭受了牢獄之災。許多人都為他感到惋惜,說如果他一直呆在政協,就不會出事,他太愛權力了,不知道權力是一把雙刃劍。既可以讓你享受權力帶來的好處,也可以腐蝕你的靈魂,讓你走上一條不歸之路。

三、禍福皆由自造

老子對人生的禍福看的非常透徹,在那個戰亂頻繁的年代,他急流勇退,辭官隱居。而孔子卻是千方百計要出來做官,企圖用權力來改變世界,結果四處碰壁。

老子還說:「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是固久。」意思是,事物在一定的條件下會互相轉化,正常的會變得不正常,善良的會變得邪惡。至於什麼是正,什麼是奇,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人們感到困惑迷茫,已經很長時間了。

老子講的:「正復為奇,善復為妖」,說明了事物向著相反的方向轉化,有一條內在的規律: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是變化的條件。人由正變奇,由善變妖,主要是自身的原因造成的。那位幹部由工商局長變成階下囚,與職務的變遷沒有必然的聯繫,如果他不以權謀私,不貪污受賄,就不會有危險。「禍福皆由自造」,災禍大都是自己造成的,是自己由好變壞了,才會有壞的結果。

但人們往往認識不到這一點,一旦陷於現實的功名利祿之中,往往難以自拔,處於一種「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迷茫狀態。有的幹部出事之後對同事說,如果你當時提醒我一下,可能我就不會走到這一步。沒有人提醒嗎?廉政教育搞了這麼多年,前車之鑒比比皆是,你能說這不是提醒嗎?根本的原因就是「人之迷,其日固久」,就是你沉迷於功名利祿,時間太久了,根本聽不進別人的忠告。你在收受第一筆賄賂時,你就應該想到這是災禍的開始,你已經由正變奇,由善變妖了,這樣下去肯定沒有好下場。

四、堅持反省低調才能避禍趨福

老子講的「正復為奇,善復為妖」,就是要為那些「人之迷,其日固久」的人敲警鐘,要求你經常對自己的行為進行反省,防止由正變奇,由善變妖,防止自己向相反的方向轉化墜落,如果還認識不到「禍福相依」的道理,就一定會有危險。

除了經常反省,還要為人低調。老子說:「是以聖人方面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明智的人為人處世要做到,方正而不生硬,有稜角而不傷害人,直率而不放肆,光亮而不刺眼。學一學聖人的中庸之道,少說過頭的話,少做過分的事,更不要損害他人的利益,這樣就可以保持自身行為的和諧性,減少災禍的發生。

現在有些人就是聽不進聖人的教誨,認為老子是保守思想的代表,他的觀點是消極的,與現在的社會潮流格格不入。為人處世總喜歡高調行事,激進處事,追求名噪一時的轟動效應、名人效應。

有的醫生拿了藥商的回扣,也拿出來炫耀。你的錢本來就不幹凈,是建立在患者痛苦之上的不之財,是人人痛恨的行為,你還要拿出來炫耀,還說當醫生真好,每個月都有回扣進賬。不以為辱,反以為榮,引起了社會的公憤,輿論的譴責,被醫院停職檢查,落得個身敗名裂的下場。

五、無論禍福都是一種暫時的狀態

老子「禍福相依」的思想,揭示了禍福「相反相成」的自然規律,對中華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否極泰來」、「物極必反」、「樂極生悲」、「置之死地而後生」等成語,就是對老子思想的高度認同。老子的這一思想,充滿了人生的大智慧,充滿了經久不衰的正能量,上可以治國理政,下可以修身治人,是一筆寶貴的精神遺產。

王蒙先生說:「毛主席多次引用老子的『禍兮……福兮……』的話來消除喪氣,增加信心。」老子告誡人們,事物在不斷地變化,世界存在著不確定性,人應當處禍不悲,處福不喜,因為禍中有福,福中有禍,無論禍福都是一種暫時的狀態。人在順境中不要忘乎所以,迷失自我,一生平安才是最大的福祉;處於逆境時不要自暴自棄,喪失自信,逆境會成為你人生的財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拒絕你的借錢花光了我們十年的感情
你為什麼沒有好好跟我告別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