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現在感覺年味越來越淡?
新
年
來
咯
小的時候,過年是一件很令人開心和期待的事情,我們無比期盼過年,因為過年就意味著可以吃到很多好吃的、可以穿上好看的新衣服、可以收到很多壓歲錢、可以到處走親戚不用寫作業……
而現在,總是聽到身邊的人埋怨說,怎麼感覺越來越沒有過年的感覺了呢?因為過年就意味著各種暗自攀比的同學聚會、沒對象的去相親、有對象的見家長、被七大姑八大姨問工資業績……再也沒有小時候那般無憂無慮了。
距離農曆新年還有五天,我依然沒有太多過年的感覺,只是街上多了很多外地的車,連小小的界首都能堵得走不動路,我才意識到,原來外出務工的人們都回家過年了。
想想小的時候,過年為什麼就那麼有意思呢?過年的時候我們都會準備些什麼?
1
辦
年
貨
每年進入了臘月二十,我們家就開始陸陸續續辦起了年貨。老爸喜歡吃羊肉,每年都會買很多羊肉回家老媽鹵,老哥會自己買肉去灌腸,一串一串的就掛在後院里,老媽還會買很多香菇、白菜、黃花菜、木耳、細粉、粉皮等等,下在火鍋里吃,方便又健康。
2
炸
丸
子
奶奶家裡有一口大地鍋,炸出來的東西特別好吃。每年到了臘月二十四,我媽就會帶著腌好的雞、魚、、麻葉、小酥肉、發好的面,去奶奶家裡炸。我和我哥小的時候總喜歡圍在鍋爐旁,就為了吃到剛出鍋還冒著熱氣的美味。
以前總炸得很多,又吃不掉,這兩年老媽就簡單炸點小酥肉和丸子,夠過年家裡來了親戚吃就行了。
3
蒸
饅
頭
老媽的手很巧,我小時候穿的毛衣毛褲,甚至襪子和鞋,都是我媽織出來的。過年的時候我媽也會蒸很多好看的饅頭,上面放上紅棗,做成金魚樣的、花朵樣的,大年初一早上的時候才給吃,還不能吃完,還剩一點,叫做「年年有餘」。
現在老媽年紀大了,眼睛竟然已經有點花了,再加上平時操持家裡實在很忙,已經不再給我們織毛衣了,過年的時候也沒有時間去變著花樣蒸好看的饅頭了。
4
包
餃
子
餃子是家裡無論如何也少不了的,今年也一樣,老媽早早就打好了餃子餡。每年都是我擀餃子皮,老媽包餃子,包上很多很多餃子,凍在冰箱里,在吃完炒菜或者火鍋之後,再來一碗熱氣騰騰的餃子,吃得那叫一個舒服。
5
買
新
衣
買新衣服新鞋,是小時候過年萬分期待的事情。過年之前,老媽就會帶我到街上逛逛,看到好吃的就給我買,看到好看的衣服就帶我去試。
記得有一年,還是小學的時候,老媽給我買了一雙特步的白色運動鞋,年三十的晚上我在屋裡穿了又穿,捨不得脫下來,那種開心,我可能這輩子都會記得。
現在長大了,某寶又很方便,自己平時看到喜歡的衣服和鞋,咬咬牙也就買了,再也沒有小時候那種,期盼了很久才能得到的滿足感,也沒有隻在大年初一才能穿新衣服的儀式感了。
6
寫
春
聯
老爸的字寫得超級漂亮,特別是毛筆字,在我們村都是有名的。小的時候,每到年三十,一大早,老爸就會被請到村裡去幫人家寫春聯,直到臨近中午才能回來給我們自己家寫。
我就在旁邊看著我爸潑墨揮毫,然後把他寫好的春聯小心翼翼地放在地上,晾乾了之後再貼在門上。沒有從小跟著我爸寫毛筆字,也是我挺遺憾的一件事情。
現在,印刷的春聯到處都是,各種字體,各種花樣,應有盡有,到處都是。手寫的春聯越來越少,越來越珍貴,可是卻承載著很多很多的年味。
7
貼
春
聯
老爸把春聯寫好之後,我就負責把去年貼上的春聯撕下來,然後把新的春聯貼上去。小的時候,老媽還會熬漿糊,熬得黏黏的,老爸拿著刷子刷在門頭上,小小的我在下面把晾乾的春聯遞給他,貼好之後,整個家看起來都舊貌換新顏。
後來因為漿糊粘得太結實,來年不好揭,就換成了用透明膠帶貼春聯,跟著時代的腳步,用更加方便的方法去迎接新年。
8
看
春
晚
小的時候,總感覺春晚特別有意思,一家人吃完年夜飯之後,都圍坐在一起,磕著瓜子嘮著嗑,看著電視上的本山大叔演小品,祖英姐姐唱歌。很多節目都是經典中的經典:本山大叔的《賣拐》、《千手觀音》、華仔的《恭喜發財》……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現在網上的段子太多,全國人民的笑點被整體提高,總覺得語言類的節目就像是隔靴搔癢,吐槽春晚反而變成了最有意思的全民狂歡。
人手一個手機的時代,看春晚不及搶紅包,不及刷微博,不及聊微信,大家吃完年夜飯就開始玩手機。總說現在年味淡,是我們自己沖淡的吧。
9
放
鞭
炮
大年初一的早上,老爸老媽總是起得很早,五六點鐘就起來張羅著放鞭炮。小的時候沒有手機去搶紅包,總等不到十二點就睡了,初一早上就被老媽拉起來,看老爸放鞭炮。
那麼大的一盤鞭炮,老爸在門口用繩子扯了一個「正方形」,把鞭炮掛在繩子上,點著之後我和老媽就在屋裡捂著耳朵看,炸完之後,地上紅彤彤的一片,老媽說不能掃,都是「財」。
近年來的環境越來越差,霧霾也很嚴重,很多地方不允許燃放煙花爆竹了,今年界首市區也禁止燃放這些,我們鄉下的地方還能放點鞭炮熱鬧熱鬧,說不定明年也被禁止了。
10
拜
大
年
大年初一早上吃完飯後,我們晚輩就會一起去給奶奶、大伯拜年。奶奶總不讓我們磕頭,說現在都不興這個了,不過馬恩祺倒是年年都磕,那些再小一輩的小孩子們也會給他們老太磕頭。
老爸老媽會和大伯伯母一起,去給村裡的長輩們拜年,我們小孩子常年在外地,上學的上學,工作的工作,村裡的人竟然都不怎麼認識了,只是看著面熟而已。
往後,城市之間的屏障越來越小,越來越多的人散落到各地,年輕人對家鄉越來越沒有歸屬感,安土重遷的觀念也越來越淡,村子裡的凝聚力也會越來越小吧。
11
撿
鞭
炮
小的時候貪玩,幾個小夥伴總是喜歡一起去撿鞭炮,看著哪家放完了開門炮,便去人家的門口撿那些沒有被炸掉的散炮,然後自己點著玩。
現在呢,都這麼大了,還去撿人家的散炮豈不是讓人笑話,手裡的壓歲錢也多了,想買什麼樣的鞭炮都行,可是早就沒有了玩擦炮、摔炮的心情。
是它們沒原來好玩了?那現在的小孩子依然玩得挺開心。是能帶給我們快樂的玩意兒越來越少,我們的要求越來越高了吧。
12
壓
歲
錢
小的時候,家裡只要來了親戚,就會給我壓歲錢,小孩子嘛,拿到十塊二十就會很開心很開心。老爸老媽不會要求我都上交,他們在銀行給我開了個戶,讓我都存起來,但是嘛,還是能留一點自己花的。我可以買喜歡的洋娃娃,可以買好看的發卡,還可以買煙花和擦炮。
現在嘛,都這麼大了,長輩們好意思給壓歲錢,我也不好意思要了。不過我們家裡的長輩啊,只要沒結婚,就都把我們當成小孩子,統統都有壓歲錢,嘿嘿,讓人怪不好意思的。
13
走
親
戚
大年初一,老爸老媽往往會休息一天,然後初二去我舅姥爺家裡,初三我姑姑們來我家,初四去我姥姥家,大家坐在一起,吃吃喝喝鬧鬧。
中午吃完飯了,大人們喜歡打牌,我們小孩子就守在旁邊,因為他們贏了錢就會散給我們,哈哈,看誰搶得多。
不過現在啊,只要走親戚,即會被問到:有沒有工作?工作怎麼樣?待遇是多少?有沒有對象?怎麼還不找?你看誰誰誰行不行?有對象的話,對象怎麼樣?什麼時候定下來?……
唉,本以為,小的時候問問期末考試成績,就是最讓人惆悵的事情了…誰知道,那樣幸福的時光,竟一去不復返了。
我們總說年味越來越淡,其實「年」還是那個「年」,它怎麼會變呢,變得是我們自己啊。
是我們自己長大了,工作了,戀愛了,結婚了,我們不再是無憂無慮的小孩子,只滿心歡喜地等待過年穿新衣了,我們變成了無時無刻不有壓力和憂愁的大人,即使是過年,也不敢鬆懈。
是我們自己不肯花時間和精力去打扮「年」了,我們圖方便,我們怕麻煩,我們越來越不重視儀式感了。我們什麼都喜歡買,春聯買印刷版的,餃子饅頭買速凍的,丸子小酥肉買現成的,反正有錢都能買得到。
是我們自己不重視和家人團聚的時光了,我們總喜歡隔著手機與人交流,拜年的話用表情包來代替,春晚也不喜歡跟家人一起看了,總覺得太無聊,會耽誤自己搶紅包。
又到新年了,希望我們能像小時候那樣有輕鬆快樂的心情迎接新年,會因為看到綻放的煙花而目不轉睛,會因為聽到此起彼伏的鞭炮聲而滿心歡喜,會因為用毛筆寫出「歲歲平安」而心滿意足,會因為給家中老人磕個響頭而心懷敬意。
2018年,希望我們能重拾「年味」。
—— End ——
TAG:叫我坤坤就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