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蔣介石為何三次下野?

蔣介石為何三次下野?

說起蔣介石的三次下野,前兩次是在跌倒中重新雄起,而第三次下野卻永遠離開了大陸,從此偏安台灣一隅。

野心、抱負和暗黑兼之的蔣介石,從來都是不甘心失敗之人。

第一次下野,軍事失利連帶政治失利。

孫中山逝世後,作為當時北伐軍總司令的蔣介石一路揮師北上,此時的蔣介石根基尚淺,在國民黨內部,政治上,汪精衛是他最大的對手,軍事上,更有桂系李宗仁和白崇禧,還有貌合神離的馮玉祥。

隨著北伐軍被孫傳芳伏擊,丟了重鎮徐州,蔣介石聲望下跌到了冰點。

1927年8月9日,唐生智率先發難,桂系、晉系和西北軍更是群起而攻之,蔣介石四面楚歌,只能通電下野。

第二次下野是在1931年12月15日,在經過中原大戰平定諸侯後,蔣介石志得意滿,開始夢想集大權於一身。

但是對他掣肘最大的人物是國民黨左派大佬胡漢民,倆人爆發了激烈的衝突,最終,頭腦發熱的蔣介石竟然在南京湯山軟禁了胡漢民。

這給了他政治上最大對手汪精衛可乘之機,各路派別更是群擁而上,打出了「打倒獨裁,護黨救國」的旗號。

更讓蔣介石焦頭爛額的還有「外患」,日本關東軍發動「九一八事變」,而張學良受蔣介石的指使竟然不放一槍全線撤退。

輿論很快「逼蔣抗日」。

雖然釋放了胡漢民,但是局面已經不可收拾,1931年12月15日,蔣介石宣布下野。

第三次下野是蔣介石被列為中共頭號戰犯的「下野」,軍事上,國民黨的400大軍精銳主力已經悉數被解放軍殲滅。

蔣介石和國民黨的選擇只能是「求和」,而被列為頭號戰犯的蔣介石是和談的最大障礙,1949年1月21日,蔣介石宣布第三次下野。

有過前兩次「下野」經驗的蔣介石仍然幻想這「以退為進」。

在國民黨內部,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蔣介石的實力無可撼動,但是對於解放軍來說,蔣介石這次下野是真正的下野,國民黨在大陸的統治就此畫上了句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站在牆外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此人百團大戰中與陳賡齊名,曾用日軍大炮掀了日軍碉堡,不犧牲可授大將
此人做何事?毛主席贊:「出的力最大!」曾擔任過政治局常委

TAG:站在牆外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