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秦始皇焚書之始末

秦始皇焚書之始末

焚書坑儒,是中國歷史上第一等大事。凡是講述中國文化的人,對此都大書特書,因為這個事件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次文化浩劫。但是焚書和坑儒實際上是兩件事。今天我們先來介紹一下焚書事件。

這件事情的起因,還是討論封建制與郡縣制的問題。制度問題的討論,實際上在秦始皇二十六年已經討論過了。當時朝野中絕大部分官員都贊成恢復封建制,或者部分恢復封建制。只有秦始皇和他的助手李斯非常的反對。所以這個討論就擱置了,擱置了八年。秦始皇三十四年,這件事情又重新被提出,被討論,其結果就是災難性的。

這一天,秦始皇在咸陽宮設宴,請文武百官喝酒。酒宴的陣勢非常之大,光是博士就來了七十多人。博士,在當時是一個官名。設立於戰國時期,秦朝一直延用。博士不是執政官,而類似於言論官。職務是整理學術,參政議政,但沒有行政權力。在戰國時期,博士的地位很高,國家的大政方針都由博士決定。而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博士就逐漸沒有了行政權。他們成為了一種虛設的官職。秦始皇基本上不大理會博士的議論。而秦始皇的決策,卻往往要求博士官同意並發布。這樣可以表現出秦始皇的民主性和正確性。

當然,博士往往提出一些反對意見,但這些反對意見通常無效。不過秦始皇還是保留了博士一職。這不,已經到了秦始皇34年,再過三年,秦始皇就駕鶴西去了。博士還有七十多人呢。

在酒宴上,有一個官位為僕射(讀夜)的人,叫周青臣。他率先起來,給秦始皇拍了一頓馬屁。僕射是個僅次於宰相的大官。

周青臣說:以前,秦國土地不過千餘里。仰賴陛下的神靈聖明,平定海內,把蠻夷都趕出去了。現在普天之下,日月所照之處,沒有不賓服的。我們以諸侯為郡縣,天下太平,人人安樂,再無戰爭的憂患,萬世太平。自從上古以來,都沒有過這樣的盛世。所以沒有人比得上陛下的威德。

秦始皇就喜歡聽好聽的,喜歡聽太平歌詞。所以周青臣這樣歌功頌德,他非常高興,非常受用。不過這引來了一個博士的反對。這個博士叫做淳于越。淳于越的名字要記住,他是這個事件中最核心的人物。

淳于越站起來就說:「周青臣說的不對。殷周兩個王朝為什麼能長久?是因為分封子弟功臣。他們在各地就相當於王朝的枝葉一樣,輔佐著中央。現在這樣不分封子弟,如果有犯上作亂的臣子,誰能來相救呢?」這是第一個層次,陳述分封的重要性。

緊接著:「做事如果不效法古代,而能夠長久的,沒聽說過。今天這個周青臣當面對陛下阿諛奉承,而加重陛下的過錯,這不是忠臣」。後面這一句話就比較嚴重了,就不是就事論事了。他先說周青臣是奸臣。然後說加重陛下的過錯,也就是說秦始皇不分封諸侯是錯的。連秦始皇一起批評。

始皇聽了這番議論以後,表現得非常冷靜。史書記載「始皇下其議」。跟上次一樣,讓大家討論討論。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出,秦始皇處理問題的時候,一般都不先發表意見,都讓群臣商量商量。

這時候李斯又一次說話了。他說:「五帝不相復,三代不相襲。」歷史上每一個朝代都用不同的制度,都能治理好天下。這不是故意要與上代不同,而是時代與環境發生了變化。今天陛下是在新的時代里,建立萬世大業。當然不是你們這些愚儒所能了解的。況且淳于越說的都是一千年以前的事情,怎麼能作為今天治理天下的參考呢?」

這是李斯講話的第一個層次,主旨是我們現在的郡縣制是符合時代要求的。歷史是不足以效法的。淳于越是迂腐的。這還不算,接下來開始講第二個層次。

「當時諸侯並爭,所以都用重金來招聘你們這些遊學之士。但是今天不一樣了。海內統一了,法令都由朝廷出,百姓專心致力農工。管理學習法令就可以了。今天你們這些儒生,不學今天的法令,而專門學習古代的案例,用來否定今天的法令制度。用來迷惑百姓」

講到這裡,問題就嚴重了。本來是討論制度問題,這裡就變成反革命了。用現在的語言就是擾亂社會治安。

最後李斯提出了解決方案:你們不是以古非今嗎,那好,我們把古代的書都燒了。所燒的書包括詩、書、百家語。偶遇詩書的人棄市,就是在菜市場殺頭。以古非今者族,就是用古代的道理來批評當代的,殺全家。並且令下以後三十日內不燒,黥為城旦。就是把臉上刻個章,去守城門。但是算命的、種樹的書不燒。如果想要學習法令,就跟官吏學習。

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建議。「制曰:『可』」。於是在中國大地上展開了空前的焚書運動。在這種高強度的政治壓力下,幾乎沒有人敢把書藏匿起來。因為要殺頭的,要死全家的,要連累知道的人一起死。所以你不燒,就有人檢舉揭發。可憐這些書典。幾乎古代的所有典籍、所有的文化一概燒掉。

其實焚書運動沒有持續多久,因為三年後秦始皇就死了,天下又開始大亂了。但是對文化的摧毀是嚴重的。漢朝建立以後開始恢復文化建設,可是直到漢武帝的中後期,文化才真正的有所恢復。所以人類的文化積累動輒需要數千年之久,而破壞只在三五年之間。

也有人說秦始皇並沒有把書都燒掉。因為政策上說「博士官所藏的書不燒」。要知道赴宴的博士官就七十多位。是博士官在批評秦始皇的制度,可是秦始皇還是保留了博士官的讀書權力。

而且秦始皇自己的圖書館裡面的書也並沒有燒掉。那裡藏著諸侯國的國史。但是很可能後來被項羽一把火燒了。項羽入咸陽,火燒宮殿,大火三月不滅。

秦始皇是野蠻的,項羽同樣是野蠻的。由此想到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同樣是野蠻的。當野蠻人掌握了武力,統治這個社會的時候,對人類文明的破壞是巨大的,是極具災難性的。

而秦始皇所燒之書是詩書、詩經、尚書、百家語等。這些書都是具有思想性的,或者說都是「無用」之書。什麼叫無用呢?就是對於人的生產生活,發家致富沒有大用處的。

而保留了的書「醫藥卜筮種樹」醫學的,算命的,種植類的書都留著呢。這些書都被認為是「有用」的。與人的溫飽問題息息相關的。

可是人只讀有用之書,而不讀無用之書是有問題的。應為人除了物質食糧之外,還要有精神食糧。精神的支撐在某種程度上要比物質支撐更重要。當一個社會的積極進步的精神整體崩塌以後,社會就陷入一種空虛的精神恐慌當中。這對社會的災難比饑荒更可怕。

或許我們很多人還來不及思考這些問題。還在嘲笑:「你們讀這些書有什麼用!」還抱著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的態度。要知道2000多年前,漢朝文化復興以後,我們的祖先就已經知道這種思維是野蠻而且荒唐的。

近代一百年來,中國人對文化的破壞,比秦始皇更加嚴重。今天從上到下力主文化復興,其難度可想而知。不過事情再難,也是要做的,因為這符合人類精神的需要,更符合歷史的潮流。

感謝關注與分享

儒家大視角

關注 更精彩的內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崇儒書院遼寧分院 的精彩文章:

千古鉅賈 躋身政壇(四)始皇身世

TAG:崇儒書院遼寧分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