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逼婚催婚何時休!近半年輕人結婚壓力來源父母

逼婚催婚何時休!近半年輕人結婚壓力來源父母

「唉,怎麼辦呢,今年春節還是我一個人回去,我媽、我大姨她們又該不停地嘮叨我了,連我妹都有對象了。」在北京工作的幼兒園老師琳琳發愁地說。

春節將至,像琳琳這樣因為害怕回家要遭到父母及親戚的責問,而提前焦慮起來的年輕人不在少數,「逃避父母逼婚的N種辦法」等攻略也在網路上再次盛傳。

「催婚、逼婚是中國父母的一大特色,

本質上源於婚戀觀念的代際差異,

數字顯示,

47.27%青年的結婚壓力來源是父母,

這也是結婚壓力的首要來源。」

最新出版的青年藍皮書《中國青年發展報告NO3:階層分化中的聯姻》一書中得出了這樣的調查結論。

生活在房價高,節奏快,壓力大的一線城市的年輕人,在婚戀方面有著哪些困境?又出現了哪些新現象、新趨勢?對此,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專訪了《中國青年發展報告NO3:階層分化中的聯姻》的作者、「蟻族」現象提出人、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廉思。

據悉,該書中的調查開展於2016年,對象為在京居住半年以上,大專及以上學歷20~36周歲的青年人,包括流動人口。調查人群分為未婚無戀愛對象、未婚有戀愛對象、已婚和離婚尚未再婚四類,共收回有效問卷5965份。

門當戶對觀念悄然變化

「報告反映了大城市中受過高等教育青年的婚姻狀況。以婚戀為切口,我們看到整個社會流動和青年價值觀念的一些深層次的變遷,有一些調查結果是讓我們也感到吃驚的。」出生於1980年的廉思感慨道。

首先,年輕人對「門當戶對」的理解,是此次調查中的重要發現之一。

廉思介紹說,門當戶對是我國傳統社會擇偶的主要標準,所謂門當戶對在封建社會主要是指同一階層內部的通婚。儘管在改革開放後,人們的擇偶空間更自由更多樣化,但門當戶對的觀念仍然存在。而且,社會上大部分人會把對方的家庭背景作為門當戶對的主要標準。而此次的調查結果卻顯示,「73.91%的青年認為,所謂『門當戶對』,最重要的是雙方價值觀、人生觀的契合,這個數字遠遠高於其他方面。只有14.92%的受訪者認為『門當戶對』意味著雙方家庭社會地位相似。」

「在觀念上,年輕人更看重非物質因素。這說明他們對於真愛的期待。」廉思對此表示。

而在此次調查中的另一組數字卻反映出了貌似矛盾的情況。

調查顯示,無論是未婚情侶還是已婚夫妻,在行為層面表現出來的是雙方在出生地、戶口、教育背景、職業、家庭經濟條件等方面都具有較高的同質性。「在婚戀觀念上我們看到青年強調價值觀的一致性,但在婚戀行為上看到的卻是青年追求家庭社會經濟條件的匹配性。」廉思說。

而這看似矛盾的行為,是否真的表現出青年的「內心矛盾」或是「表裡不一」?

「其實不然。」廉思分析說,「人的價值觀形成是家庭社會經濟地位綜合作用的結果,是以家庭條件、教育背景等為基礎的。擁有相似階層的青年更可能具有相似的人生觀價值觀。」

「但這反映出了一個社會問題,也就是我們這本書的題目『階層分化中的聯姻』。」廉思進一步解釋說,最終,來自較高社會階層的青年相互結合,來自較低社會階層的青年相互結合,整個社會陷入了同質階層相互結合的循環,即所謂的『階層內婚』現象。

「這對於底層青年的向上流動,產生了相對封閉的圈子。灰姑娘的故事在現實中還是很難實現的。」廉思同時也表示,中國青年向上流動的渴望是非常強烈的。所以,他呼籲:「政府部門要重視教育、職業等新階層條件對打破家庭背景等傳統階層內婚配壁壘的作用,儘可能地給予青年向上流動的通道;在婚戀上,要積極倡導更加平等的婚戀觀。」

父母對兒女婚姻影響大

近年來,我國適婚期青年處於未婚狀態的比例明顯增加,同時不少倡導單身主義的青年大量出現。

而另一方面,作為老一輩的父母,他們普遍認為結婚生子、實現家庭的傳承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對於子女晚婚甚至不婚的行為非常不解,也不允許。因此,催婚,逼婚成為父母晚年的重要任務之一。

該報告中的數字顯示,47.27%青年的結婚壓力來源是父母,而來自自己的壓力位居第二,為39.18%。

「當代青年的婚戀進程正處於傳統觀念與現代觀念並存的階段,既崇尚自由多元,又受父母等傳統因素的影響。」廉思表示。

「我之前的相親對象明確告訴我,不是他想結婚,而是他媽媽著急抱孫子,所以他要求交往不能超過半年就馬上結婚,這是他媽媽的意願。」在訪談中,廉思課題組遇到了很多這樣的實例,「雖然父母的意願是好的,但過度干預子女生活,一方面容易引發代際衝突,另一方面,也可能激發子女做出不理性的結婚行為,比如閃婚或將就結婚等,這對於提高婚姻質量很不利,甚至會造成婚姻失敗。」廉思分析說。

催婚,逼婚是父母干預子女婚姻的一種表現,對對方條件要求過高則是影響婚姻的另一種表現。

在有戀愛對象的青年中,11.15%的青年表示父母對自己找的男(女)朋友並不滿意,且不滿意的原因主要是對方的家庭情況(27.72%),這是不滿意戀愛對象條件中佔比最高的。

廉思介紹說,有些青年可能會扛過父母的反對,走入婚姻,但很大一部分戀愛都是在父母的反對中夭折。「很多受訪者表示,家裡因素非常重要。有個受訪者說,本來是對方家裡反對,但鬧得自己的家人也開始反對,儘管他們一直在做雙方老人的工作,但最終還是以分手告終。而經歷過這場失敗的戀愛後,他再沒有找到合適的戀愛對象,他說自己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就是對誰都沒有感覺。」

記者注意到,本書的腰封都是近年來影視劇里的母親或者婆婆的經典卡通形象,這是廉思去年情人節那天在CBD附近拍攝的一個場景,廉思笑言:「她們對子女在婚戀中起到了很大作用。」他同時也建議,「整個社會和子女不要忽視對父母的再教育,要積極向他們傳播正確的婚戀觀,促進代與代之間的溝通,可以適當減少青年承受的婚戀方面的心理壓力。」

性格不合「三觀」不合是離婚主因

廉思認為,「80後」「90後」是獨生子女一代,強調個體價值和個人主義,這必然會導致這代青年單身率和離婚率不斷增高。

對於單身的原因,廉思說,「在北京這類城市化水平較高、青年人群較多的地方,常見的未婚男女比例失調等問題並不是婚戀難的主要原因。」廉思強調說:「而是交友圈太窄!」

調查顯示,交友圈太窄這個比例佔到了單身原因的40.55%。「這是在深度訪談中,很多人反映的問題。工作太忙一方面導致人們沒有過多時間去尋找合適的對象,另一方面,即使有了對象也沒有太多精力和時間去經營。」廉思進一步表示:「北京快節奏的工作和生活佔用了人們的絕大部分時間,再加上北京太大,相親成本太高,很多人都表示沒有空餘時間去相親或拓展交際面。」

而佔比排在第二的因素則為「沒有遇到合適的」。「現在很多青年,他們自身找對象的條件比較模糊,這也是他們遇不到『合適』的人的主要原因。」廉思表示。

針對離婚率,北京市民政局的調查數字顯示,已從2011年的0.52%,上升到2015年的1.08%,5年間,離婚率翻了一倍。

對於離婚的原因,調查顯示,性格不合和「三觀」不合的居於前二位,分別佔比35.16%和29.69%。

「這樣的結果和傳統的觀念不同,一般老人肯定不會理解,他們普遍認為『這不是問題,湊合過吧』。但在青年眼中,卻越來越重視性格和觀念的合拍,他們希望雙方要在婚姻中彼此成長,彼此收穫。」廉思認為,這個要求還是很高的。

同時,廉思說,因為青年對於離婚這件事,看得沒有那麼重,這與他們父輩的觀念也是不同的。青年在婚姻上不願意「湊合」,他們對生活品質和幸福的嚮往更強烈。廉思提醒:一方面青年人結婚要慎重,另一方面如果實在過不下去,對婚姻要持有開放的態度。

離過婚對於再婚是否有難度?調查結果顯示,離婚經歷對女性是很不利的,女性離婚青年再婚困難的原因主要是有過婚姻經歷(30.43%)和性格人品(26.09%),而男性離婚青年表示再婚困難的原因主要為性格人品(33.33%)和外貌(25%)。「訪談中有位離了婚的女青年說,『女人的二婚市場自降價很多,所以我再婚的要求很低,人品好,經濟差不多就成了。如果對方很優秀,也不會找我,誰不希望找年輕姑娘呢?』」廉思舉例說。

「階層分化中的聯姻」是廉思課題組《中國青年發展報告》中的最後一部。在此前的兩部中,他用「城市新移民的崛起」和「流動時代下的安居」來描述大城市青年的戶籍和住房問題。在他看來,戶籍、住房、婚姻是年輕人階層流動中的關鍵性節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吳越青銅劍:真正的國家寶藏
廣西壯族自治區退役士兵安置辦法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