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車廂,流動的世界

車廂,流動的世界

(圖片取自網路)

年關將近,春運大幕已拉開了多日。火車,這種運載量最大的交通工具,承載著多少人與家的距離,而火車的車廂,也好像一個流動的世界,把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集合在一起,集合在這一段小小的旅程之中,多少歡笑怒罵,多少疲憊面孔,都是這裡獨特的風景。

有一部極具寓意的影片叫作《雪國列車》,影片中,在極端天氣殺滅了地球上大多數物種之後,一輛永不停息的生命列車行駛在茫茫雪原之上,這輛載著地球上倖存的人們的列車,每節車廂劃分了明確的等級,各式各樣的人物在屬於自己階級的車廂中生存,一幅濃縮的社會百態在一節節小小的車廂中被完美呈現。春運中的列車,自然不會有影片中那樣的等級分明的殘酷,然而,它們卻也像這列雪國列車一般,每一節不同的車廂里,都展現著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景。從這些陌生的面龐中,我們能窺見這個社會的一角,也是十分令人感愧的。

躺在座椅下面的人

在一輛離京列車的硬座車廂中,人聲鼎沸。今年的返鄉潮好像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車廂里人很多,可以看出來,此時已經不是簡單的做無虛席了,應該說,離站無虛席也遠不了多少了。在擁擠的車廂中,他是一個不起眼的存在:五十上下的年紀,臉上卻已然寫滿了歲月的滄桑,一身藏藍色的棉衣,也已磨得暗淡了顏色,伸出來的雙手,黝黑而布滿老繭……一切的一切,昭示著他作為這個城市底層建設者的身份。

買了站票的他,似乎並不為自己二十多個小時的旅途發愁。上車後不久,他便支開了提在行李中的小馬扎,在過道中坐了下來。很長一段時間,除了向列車銷售員買了一瓶脈動,他不曾說過一句話。直到傍晚時分,他收起了馬扎,背靠座椅側邊席地而坐,然後向後一仰頭,配合著雙手支撐地面,身體迅速的滑進了座椅下面,迅速消失在了人們的視野中。如果不彎下腰去專門尋找,你幾乎發現不了下面躺著一個人。在接下來的兩個多小時中,沒有人再想起他。只是中途的一次停車後,上來的一個青年試圖把自己的箱子放在座椅下面(行李架已滿),卻發現下面有人時,極其不滿的吐槽了一句。青年那時表情中所流露出來的東西,並不陌生,卻讓人隱隱的為躺在座椅下,已經睡著了的那個人感到同情。

八點多時,他從座椅下鑽了出來,再一次坐了下來,旁邊便有人調侃地問他:睡得舒服嗎?他聽聞問話,並不生氣,而是很認真的回答到「一點兒都不舒服,地方太小了,不敢轉身,不敢動。」也許是沒料到他會如此認真的回答,問了上面問題的那個男人,一時間表情有點尷尬。也許是為了為他的無禮做些彌補,男人如關心似的問道「現在離過年還早,你們怎麼就要回老家了?」誰知這句話竟觸動了他內心的情感,他開始講述那個並不很奇特的故事,當說到北京原來地下室的住處已被取締,他們支付不起更正規的住處的經費,不得不提前回老家時,這個五十多歲的男人用手抹了抹眼睛,雙手捂住臉的那一刻,他不再說話,然而,我們都感受到了那一動作背後所蘊含的辛酸與無奈,那一刻,周圍聽到這段對話的人,無不動容……

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卧鋪車廂里,一個穿著雪地靴,紅色大衣,畫了妝女孩拖著行李箱張望著,在找到自己的鋪位後興奮地轉過身去,對後面的人喊著「媽,這個是你和我爸的鋪,我和姨夫,還有小姨的鋪還在那邊!」後面的中年婦女打扮同樣入時,燙過的頭髮高高的盤起,臉上的妝容與女孩相比,更加精緻。女人心情也明顯很不錯,聽到女孩的話後立即回答到:「好,那我們先把東西放好,等一會兒人都過來了,我們再去8車,把你姥姥和你舅舅換過來。」後來,他們和下鋪的一對夫妻換了鋪,果然,那邊過來了一位略有些發福的男人,扶著一位白髮蒼蒼的慈祥老人,緩緩地走過來。

已經是晚上九點多了,老人興許是有些累了,先躺著休息了。拿著平板電腦,正在手舞足蹈的和那兩個中年女人談論著,女孩的爸爸,站在過道中,倚靠著卧鋪上下的爬梯,時不時地插一句話。幾人不時爆發出爽朗的笑聲。從他們的談話中不難聽出,難得小長假全家人有機會聚在一起,最好的方式自然是去旅遊。更為難得的是,辛苦了一輩子的姥姥終於答應同行,祖孫三代一起打好行囊,去一個溫暖如春的地方度假,逃離北方的寒冷,

晚上十一點多,列車卧鋪已然熄燈,安靜的車廂中,女孩輕聲說自己餓了,女孩的小姨,開始在食品袋中翻找,一罐特侖蘇被遞到女孩的手中,「你先喝牛奶墊一墊,我去箱子里給你拿麵包。」小姨,不用那麼麻煩,隨便給我個零食吃幾口就行了。」「沒啥零食了,都是甜的,你晚上吃不好。」「那你把那個鹵鴨脖給我吧,我吃兩個就好了。」「那麼辣,不要麵包能行嗎?」「能行啊,我在學校半夜餓了老這麼吃啊」……

那夜不知是何時入夢的,唯一知道的是,女孩一家的其樂融融,裝點了那天卧鋪車廂里的夢。這裡的床鋪雖比不得家裡,但出門在外,一張窄窄的床鋪,已比蜷縮在硬座車廂打盹兒過夜的旅客,幸運了百倍。加上家人陪伴,出門旅遊,即變是坐這樣的長途火車,也不會勞累的吧!

電話不停的忙碌者

疾馳的高鐵上,那個只拿了一個公文包上車的男人,穿著一身西裝,從坐下的第一刻開始,電話便沒有停過。一會兒張總,一會兒李哥,三個小時的乘車時光中,他接了十幾個電話。似乎是在談及一樁生意,又似乎不是那麼順利。在多個電話的間隙,他既不會像大學生那樣聽歌玩手機,也不會像很多中年男人那樣找人聊天,他閉目靜坐著,隔一會兒,似乎突然想起什麼似得,開始翻找手機的通訊錄,旋即播出一個電話。待談論結束,又開始進入下一次的循環。如此往複,直到最終下車。

第一次坐高鐵的這番經歷,多少讓年少的自己有些驚嘆,原來電影中那些忙碌的商務人士,現實中果然存在。近年來,開通的高鐵線路越來越多,高鐵也不再是商務人士的首選出行方式,大學生和普通中產的加入,多少改變了高鐵車廂中的圖景。

當然了,上面三幅圖畫,不過只是列車一次運行中千萬幅風景中的一個瞬間,若用這樣的瞬間去代表一種車廂席位,多少有些片面。但是,春運車廂中的屬於每一種車廂的獨特風景,時時刻刻都在上演。每一次坐火車,都是一次深入了解這個世界的機會,短時間內接觸大量自己圈子以外的人,總會讓人有所收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夾心軟兔語 的精彩文章:

TAG:夾心軟兔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