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年來了,春節還會遠么?

小年來了,春節還會遠么?

百節年為首,以春節為中心的中國傳統年俗文化,是中華民族一年中最重大的歲時節日。從小年到大年三十,帶你重溫中國傳統年俗文化,體會那濃濃的年味兒。

小年

GIF

小年,也是傳統節日「祭灶」。從小就知道這天要吃喜歡的」祭灶糖「,但諸多習俗都是大人們來完成的。卻不知曉這天是送灶神到天庭中回報人間的事情的,所以家鄉的老人們把灶王爺畫像前擺上供品,點上香爐,祈求灶王爺來年給民間百姓帶來豐收之年,帶來有吃有喝的福氣。人們就從小年開始準備忙活春節的事情了 。

古話說「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你吃灶糖了嗎?

二十四掃房子

GIF

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 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 。

撣塵掃房子,這日是約定俗成的掃除日。除舊迎新不可不做哦!

二十五磨豆腐

GIF

傳說這一天玉帝聽了灶王的報告會下界微服私訪,老百姓就吃豆腐渣以表清苦,避免玉帝看到奢侈浪費降下懲罰,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早「豆腐」是「都」「福」的諧音,能滿足人們祈福之心愿。

二十六燉大肉

GIF

殺豬割年肉,這一天,各地有「臘月二十六,里外洗一洗」之說。在古代,這一天是一年中最大的一個集市,大家都會去集市上採買年貨,貧苦的人家一年中可能只有這一天會買豬肉,也是辦年貨的開始。

臘月二十六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 ,這天之後,大家都有口福了哦 !

二十七殺豬雞

GIF

宰年雞、趕大集。春節所需物品都要在這一天置辦,比如鞭炮、春聯、香燭、燒紙、牛羊肉等。殺好的雞,不在當天吃,要一直放到除夕才能吃,而且,除夕夜吃的時候也不能吃完,要一直留一點。因為,本身代表了大吉大利,所以節日期間,天天都要在餐桌上見到雞,這樣才算圓滿。

二十七殺雞其實是取得諧音,「雞」同「吉」,有吉利、吉祥如意的意思。

二十八貼花花

GIF

「貼花花」就是貼年畫、貼春聯和貼窗花。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於古代的「桃符」。五代時,後蜀君主孟昶每年都命人題寫桃符,而題寫於桃符上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便成為有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副「春聯」。隨著造紙術的問世,才出現了以紅紙代替桃木的張貼春聯的習俗。

春節在門上貼上大紅的春聯,增添了喜慶氣氛,也表達了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二十九去打酒

GIF

臘月二十九一般是除夕前一日,也叫「小除夕」,家置酒宴,人們往來拜訪叫「別歲」。 焚香於戶外,叫「天香」, 通常要三天。除了籌備年節中的各種衣食祭品,還有一項極其重要的活動「上墳請祖」。所以年謠稱「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 。

春節是大節,祭祖緬懷,告慰先人,既傳達中國人特有的血脈意識,也鞭策後人不忘祖宗之德,善化育人盡在不言中。

大年三十熬一宿

GIF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除夕夜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北方人過年習慣吃餃子,南方新年有吃餛飩的習俗,新年吃面,是預祝壽長百年。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這在魏晉時期就有記載。守歲的主要活動內容是包餃子。

傳說中,每到除夕年獸都會出來為害,人們經過一夜的守歲和子夜的燃放鞭炮,嚇跑年獸。要是不守歲第二天見不到你了可怎麼辦呢?

你的家鄉還有哪些年俗呢?

快快去下方留言分享給大家吧~

來源:網路

責任編輯:聶瑛瑛

本期編輯:盧夢玲

文字校對:田宇楠

製作:新媒體工作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 的精彩文章:

美爆了!視覺上的饕餮盛宴你不容錯過!

TAG: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