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拔罐時為什麼會有水泡、血泡

拔罐時為什麼會有水泡、血泡

導讀

拔罐是一種常見的中醫保健療法,現在很多人也會選擇拔罐來保健養生,但是在拔罐後皮膚經常會出現水泡、血泡,這是為什麼呢?應該怎麼辦?

拔罐後的常見現象

一般說拔罐後罐口覆蓋區內出現深紅、紫黒、青斑,觸之微痛者多為淤血熱毒;出現水腫、小水(血)泡、罐內較多水汽者多為濕邪水飲;皮色無明顯變化、發涼者多為虛寒病證。但凡事不可一概而論,總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起水泡是因為體內的水濕不能及時排出,沉積在皮膚表面,所以一拔罐順著毛孔就出來了。注意皮膚要乾燥幾天就會好。如果大水泡,還是應該挑破的,因為水泡大了,生活中肯定會被壓到、弄破的,還不如先挑破,上點紫藥水之類即能消炎又能收斂傷口的葯,早做好預防工作,就不容易感染。

從治療的角度來說,拔出水泡反而是個好事,因為拔罐的部位多是在穴位或者經絡上,在水泡的吸收過程中,本身也是滲出的組織液對穴位或者經絡的加強刺激,所以治療效果還會更好。古人甚至會人為的讓某個穴位皮膚破損化膿以增強刺激的,這比拔出水泡要厲害多了。

拔火罐要分個人體質

中醫認為,體內多濕是現代人通病。同樣是「濕氣重」,由於發病部位及癥狀表現的不同,分為外濕和內濕兩大類。

外濕是由盛夏氣候潮濕,或居家潮濕、涉水淋雨、穿著濕衣、洗浴後即吹空調等原因,外邪侵入人體,使體內水液不得蒸發,水濕停聚而成病。常表現為風濕關節疼痛、腰酸背痛等。內濕常與消化功能有關。中醫認為脾有「運化水濕」的功能,若體虛消化不良或暴飲暴食,熬夜過多,常食油膩、甜食、辛辣、燒烤,那脾就不能正常地「運化」而使「水濕內停」,出現舌苔厚膩、口舌無味、口渴燒心、食慾較差、腹脘脹氣、大便稀溏、長瘡長皰等癥狀。

拔火罐對於外濕體質的人來說效果較為明顯,但有內濕的人則適合用中藥調理。這也正是有的人拔火罐有效,有的人無效的原因。如果身體不舒服需要拔罐,最好分清體質外濕還是內濕。

拔火罐的禁忌

01 皮膚過敏、皮膚損傷者

拔火罐有可能加重過敏癥狀。而且皮膚潰瘍的地方也不能拔,容易引發感染、水泡,加重潰瘍。皮膚上如果有潰破,就絕對不能在破損處進行拔火罐治療,拔罐後也不能著急洗澡,避免皮膚破損、發炎,一般人每周拔罐一次是比較適合的頻率,拔罐過程中,還要注意「火候」,時間不要太長。一旦出現起水泡、燒傷等意外情況,則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02 孕婦、女性月經期

尤其是孕婦的腹部、腰骶部位,不宜拔罐。孕婦如果進行不適當的拔火罐可引起先兆流產等。月經期是同樣的道理,如果在經期拔小腹或者是拔腰骶部,會引起月經過多。

03 身體弱的人

04 酒足飯飽後

血液流向肝臟進行代謝工作,此時拔火罐,氣血又被強行引導到拔罐部位,導致心臟不得不多跳幾次加速供血,容易出現眩暈、噁心等各種不適。

05 同一位置反覆拔

很多患者生病後,常在同一個位置反覆拔火罐,這樣做會對皮膚造成損傷,比如紅腫、破損。拔火罐的時候,可以在多個位置拔,以增加治療效果。另外,在前一次拔罐部位的淤青沒有消失之前,不要在原處拔罐。

06 拔火罐後就洗澡

很多人喜歡在拔完火罐後就洗個澡,認為這樣很舒服,其實這樣做是非常不正確的。因為這時洗澡很容易造成皮膚破潰、發炎。特別是洗冷水澡,由於此時皮膚的毛孔正處於張開狀態,所以很容易感冒。正確的洗澡時間是在拔罐後的1小時~2小時。拔罐後注意保暖,洗澡水的溫度要稍高一些。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面診手診舌診脈診 的精彩文章:

臉色發紅、發青、發白、發黑?很可能預示疾病!不能忽視!
地圖舌和它的兄弟姐妹們

TAG:面診手診舌診脈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