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適者方能生存

適者方能生存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句話是達爾文進化論里最為人所知的一句話。大部分人都沒有仔細的考量過這句話的真正含義。為何是適者生存,而不是強者生存、智者生存、仁者生存?

恐龍曾經是這個星球上最龐大強壯的物種,它們稱霸地球數億年,終究沒有逃脫滅種的命運。強壯是它的優勢,可要維持這樣的體魄卻需要很多的能量供給,一旦生態環境發生惡化,哪怕只有一兩年,它們的強壯反而成了累贅,比它們弱小的多的鴨嘴獸,甚至是更微小的單細胞生物卻倖存了下來。如此看來強大並不總是優勢,在某種條件下卻變成了劣勢。

中學課本上有一篇課文叫《楊修之死》,楊修何等的聰明,一聽曹操傳令夜間口號為「雞肋」便知曹操有退兵之意,就是這樣一位聰慧的智者最後卻被曹操以擾亂軍心之罪賜死。聰明的人極易恃才傲物,他們可以洞察世事,卻不懂得韜晦,最終「聰明反被聰明誤」。

鴻門宴也許是項羽這輩子煩的最大一次錯誤,他不聽謀士范增之言,執意放走項羽,錯過了簡單粗暴的結束楚漢之爭的最佳良機,最終被劉邦十面埋伏於垓下,自刎而亡。他的這種「君子之度」最終卻成為後人恥笑他的「婦人之仁」。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論》被奉為政治家的最高指南,他主張一個君主為了達到自己的事業或統治目的,不要怕留下惡名,應該大刀闊斧,使用暴力手段解決那些非用暴力解決不了的事,不必要守信義,倫理道德可以拋棄不管,因為目的高於手段。在守信義有好處時,君王應當守信義。當遵守信義反而對自己不利時,或者原來自己守信義的理由不復存在的時候,任何一位英明的統治者絕對不能,也不應當遵守信義。項羽是沒機會讀到這部神作了。

為何是適者生存?原因就在於相對於世界之大、變化之快,人的力量、智慧、道德等等品質只有不斷的重新組合才能與之匹敵。強者會被更強大的力量碾壓,人的理性會受制於信息不完善、不對稱,而在這個多元的社會裡,道德也不是鐵板一塊,你的善在他者的世界裡可能就是惡。人需要不斷的與周遭的環境互動、進化、更新,最終達到與環境、與他人的和諧共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范法匠的日常修鍊 的精彩文章:

保姆縱火案:為什麼要給「壞人」辯護?

TAG:范法匠的日常修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