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皇帝只穿黃袍:清代朝服的熱鬧與門道
大約自隋唐時代起,黃色被定位皇帝的專用色,皇帝的一切用物,但凡可以被做成黃色的便都跟著一起「黃袍加身」,一般的臣子庶民是不能擅自使用的。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清代的皇帝就只能穿黃袍呢?當前清史題材的影視作品中,動則明黃耀眼的戲服對清代帝王服飾的還原又有幾分神似?我們不妨先從清代服飾制度中等級最高的朝服說起。
上衣以象天,下衣以象地
朝服在清代的「官名」叫doroietuku(滿語,直譯為禮服),其基本款式是圓領、右衽、大襟、馬蹄袖、上衣下裳相連,衣長及腳、袖長掩手並附加有披領的袍服,因此也稱為朝袍。朝服的衣袖分為袖身、燙褶素接袖和馬蹄袖端三個部分。腰間有腰帷,下裳與上衣的連接處為襞積,下裳的右上側(以穿在身上的位置為準)為方形的衽。也就是說,清代朝服的基本式樣應該是這樣的:
石青暗花紗描金雲龍單朝服
依照中原傳統的禮服設計,上衣與下裳是分開的,用以表達一種「衣為上,上為天,天則尊;裳為下,下為地,地則卑」的思想,如《格致鏡原》中所言:「黃帝始去皮服為上衣以象天,為下裳以象地」。這是將天地間的尊卑等級意思通過服飾的符號映射到統治之中,強調皇帝與庶民的關係就如同衣和裳的關係一樣,不可以上下無序、尊卑不分。
根據《皇朝禮器圖式》的記載,皇帝的朝服根據季節的不同有冬、夏之分,而冬朝服又存在兩種款式。第一種為:「披領及裳俱表以紫貂,袖端薰貂。紋文兩肩、前、後正龍各一,襞積行龍六,列十二章,俱在衣間以五色雲。」第二種為:「披領及袖俱石青,片金加海龍緣。紋文兩肩、前、後正龍各一,腰帷行龍五,衽正龍一,襞積前後團龍各九,裳正龍二、行龍四,披領行龍二,袖端正龍各一,列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龍、華蟲、黼、黻在衣,宗彝、藻、火、粉米在裳,間以五色雲,下幅八寶平水。」夏朝服則比較簡單,「披領及袖俱石青,片金緣,緞、紗、單、袷惟其時,余制如冬朝服二。」
讓我們將上面紛繁複雜的文字直觀化:
冬朝服一
冬朝服二
夏朝服
通過圖片,也許可以得到一個主觀的印象:這三種朝袍,特別是兩種冬朝袍的薄厚程度是有區別的。是的,雖然清代的制度上沒有明確朝服款式區別的原因,但確乎記載了不同款式朝袍的穿用時間段:每年的三月中旬至九月中旬穿夏朝服,十一月初一至次年的正月十五穿第一種款式的冬朝服,餘下的時間則穿用第二種款式的冬朝服。
因此,個人認為出現兩種款式冬朝服主要原因應該是時節的冷暖不同。就朝服的質地而言,有單、夾、棉、裘等多種,一般春秋用夾袍,夏季多用紗質的單袍,冬季則以棉、裘為主,根據不同季節的溫度變化而輪換穿用。但無論是哪種款式哪種質地,所取用的面料無疑都是,如緙絲、妝花緞、妝花綢、實地紗、芝麻紗、妝花紗等等,無不代表著當時社會生產的最高水平。
不過,如此紛繁複雜的朝服,皇帝一年到底會穿幾次呢?與現代影視作品中的視覺表現相反,清代的朝服作為國家最高禮服,僅僅在登極、大婚、文武狀元金殿傳臚、朝會、元旦(正月初一)、萬壽節(皇帝生日)和各種國家級祭祀活動中穿用。
誰說皇帝只穿黃袍?
清代皇帝朝服的顏色有明黃、藍、紅、月白四種。不過,只有明黃色的朝服算得上真正意義的「朝服」(兼具祭服功能),餘下的三種都只能在祭祀時穿用,並且在不同的祭祀場合穿用不同的顏色:
也就是說,第一種款式的冬朝服有明黃和藍兩種顏色,第二種款式的冬朝服有明黃和紅兩種顏色,夏朝服則由明黃、藍和月白三種顏色。值得注意的是,在各種嚴肅的祭祀場合,朝袍並不能單獨穿用,而是要與石青色袞服搭配穿用。這種石青色近似於古人所尊崇的玄色(即黎明前天空的顏色),當它套穿於明黃色的朝袍外時,恰好可以構成「上玄下黃」的色彩配搭,與「玄衣纁裳」的古制相吻合。這也是為什麼當我們欣賞與清代帝王相關的畫像時,經常會看到類似這樣的穿法:
《塞宴四事圖》中乾隆皇帝的形象
當然,對於陪著皇帝一同參加祭祀的宗室百官們而言,就沒有這麼多顏色可以挑選了,皇帝以下人等的朝袍按照款式的不同各分為幾個等級。簡單來說,皇子的朝袍為金黃色、五爪龍紋;親王、世子和郡王朝袍為藍色、石青色(如賜可穿金黃),用五爪龍紋;宗室貝勒以下至輔國公、和碩額駙,外臣公以下至文武四品官員朝袍只准使用藍色、石青色,綉四爪蟒紋(如賜可用五爪蟒緞);文武五品至七品的官員雖有朝袍,但不分冬夏,胸前和背後各綉方形行蟒為飾;文武八九品及未入流官員的朝袍僅用雲緞,不加其他紋飾。
朝服顏色示意
中低級官員朝服
一幅畫像里的門道
當你在網上搜索「康熙皇帝朝服像」時,會出現這樣一幅畫像:
清人繪《玄燁朝服像》
誠如房宏俊先生在《清代皇帝朝服章紋專題》系列文章中所描述的,畫面上的人物大約為中年,「眉清目秀,頗顯書卷氣,大約35 ~45 歲年齡段。頭戴鑲東珠夏朝冠,身著明黃色彩雲金龍十二章夏朝服,頸項掛東珠朝珠,腰系明黃色四塊瓦圓朝帶,腳下穿石青緞厚底朝靴,端坐於金漆雕龍寶座之上。」
可是,當你再次審視這幅畫像時,卻能發現很多「穿越」的跡象。若欲將其說得清楚,還得扯幾句關於清代朝服制度的沿革。清代皇帝朝服由產生到完善大約可以分為如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天命、天聰、崇德、順治朝)披領和袖子為石青色,裝飾有金龍紋,服飾鑲邊為石青色金花,朝服的圖案為明黃色暗花8團龍紋,其中兩肩、前、後各1團,下擺前後各2團,腰帷間裝飾有暗花小團龍紋;
第二階段(康熙、雍正朝)這一時期披領、袖子和鑲邊變化不大,但朝服的紋飾由暗花紋變為通身彩綉,其紋樣則8圖正龍、11團行龍和26團團龍,間以五色雲,裝飾有八寶平水,但最有特點的是腰帷和柿蒂紋之間前後各有4團團龍紋,並且雍正朝後期朝服冠頂子的基座兩側開始出現比較明顯的「梁」;
第三階段(乾隆朝至清末)自乾隆時期起,朝服袖子的顏色由石青改為與袍身一致的明黃色,腰帷和柿蒂紋之間的團龍紋消失,整個腰帷部分向上提,使得襞積部分的團龍紋更加明顯,此外,朝服袍上開始出現十二章紋。「披領及袖俱石青,片金加海龍緣。紋文兩肩、前、後正龍各一,腰帷行龍五,衽正龍一,襞積前後團龍各九,裳正龍二、行龍四,披領行龍二,袖端正龍各一,列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龍、華蟲、黼、黻在衣,宗彝、藻、火、粉米在裳,間以五色雲,下幅八寶平水。」
那麼,何為十二章呢?
據傳,十二章作為帝王服飾專有花紋的淵源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的時代,是舜跟禹在討論君臣之道時最早提出的,用日、月、星辰、山、龍、華蟲、黼、黻、宗彝、藻、火、粉米這十二種事物來象徵天子「如天地之大,萬物涵復載之中;如日月之明,八方囿照臨之內」。
朝服十二章紋飾位置示意
具體而言,日、月、星辰代表著光明,比喻皇帝可以「光照大地」;山代表著仁德,比喻皇帝之德行「高山仰止、鎮重四方」;龍代表著變化,比喻皇帝能夠「應機布教,興雲作雨」;華蟲代表著文采,比喻皇帝之治「文明有德」;黼是用黑白二色成斧形,象徵皇帝的權威與能斷;黻是用青黑二色綉成弓相背的形狀,象徵皇帝可以明辨是非「見善背惡」;宗彝代表著宗廟,象徵著皇帝「不忘祖先」;藻是有花紋的水草,「取其潔也」,代表著清爽潔凈;火能「炎上」,「取其明也」;粉米能供人生存,比喻皇帝是「萬物之依賴」。因此,將帶有這樣甚深意義的紋飾穿在身上,也就代表著皇帝是集諸多美德於一身的「至聖至賢」之主。
針對清代十二章紋飾出現時間的問題,學界一直存在不同的聲音。據房宏俊先生的考證,清代十二章紋樣裝飾的初創應該在雍正朝,並經乾隆朝而得以完善,它也是清代皇帝朝服制度由發展轉向定型的典型標誌。
說到這兒,讓我們將視線重新回到前面的那副朝服像上。是的,這幅畫像的朝服上明顯帶有十二章中黼和黻的紋樣;朝服袖子是與袍服一致的明黃色;腰帷和柿蒂紋之間並沒有團龍紋飾,取而代之的是相對的行龍;夏朝冠頂子底座兩邊有「梁」,而這種梁在雍正朝晚期才出現。種種跡象表明,這幅被標註為《玄燁朝服像》的畫作時代特徵與實際不符,它應該成畫於乾隆年間。並且,畫中以手捏朝珠小珠的習慣在清代帝王畫像中也為乾隆皇帝所獨有。
三幅朝服像的對比圖
綜上,這確乎應該是乾隆皇帝中年時期的一幅畫像,而非他的祖父康熙皇帝。
參考資料:
嚴勇:《清代皇帝朝服述略》,《收藏家》2007年第4期
葉雙縣:《上衣以象天下裳以象地——淺談清代皇帝朝服》,《人民日報海外版》2010年2月26日
房宏俊:《清代皇帝朝服章紋專題(上)清代朝服十二章紋樣出現的時間》,《紫禁城》2009年第2期
房宏俊:《清代皇帝朝服章紋專題(下)從清代十二章紋樣的出現看一幅「康熙」朝服像的斷代》,《紫禁城》2009年第3期
張瓊:《關於清代帝後朝服與朝服像的幾點看法》,《故宮博物院院刊》2004年第3期
※馬蒂斯到訪河內,毫不諱言看重越南面朝南海海岸線
※中國駐葉門大使田琦即將離任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