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大宋滅國失誤在宰相

大宋滅國失誤在宰相

1 宋朝宰相一覽表

太祖朝

宰相六人范質王溥魏仁浦趙普薛居正沈義倫

太宗朝

宰相九人趙普薛居正沈義倫盧多遜宋琪李昉呂蒙正張齊賢呂端

真宗朝

宰相十二人呂蒙正張齊賢呂端李沆向敏中畢士安寇準王旦王欽若丁謂李迪馮拯

仁宗朝

宰相二十三人王欽若丁謂馮拯王曾李迪張知白張士遜呂夷簡王隨陳堯佐章得象晏殊杜衍賈昌朝陳執中文彥博宋庠龐籍梁適劉沆富弼韓琦曾公亮

英宗朝

宰相二人韓琦曾公亮

神宗朝

宰相九人富弼韓琦曾公亮陳旭 王安石韓絳吳充王圭蔡確

哲宗朝

宰相十一人 司馬光文彥博王圭蔡確韓縝呂公著呂大防範純仁劉摯蘇頌章敦

徽宗朝

宰相十二人章敦韓忠彥曾布蔡京趙挺之何執中張商英劉正夫 余深王黼李邦彥白時中

欽宗朝

宰相七人李邦彥白時中張邦昌吳敏 徐處仁唐恪何?

王安石變法措施:

富國之法

青苗法

內容:在每年二月、五月青黃不接時,由官府給農民貸款、貸糧,每半年取利息二分或三分,分別隨夏秋兩稅歸還。

作用: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貸對農民的剝削,一定程度上緩和了階級矛盾。

局限:強制農民借貸;利息偏高,農民負擔依然沉重。

募役法(又稱免役法)

內容:將原來按戶輪流服差役,改為由官府僱人承擔,不願服差役的民戶則按貧富等級交納一定數量的錢,稱為免役錢。官僚地主也不例外。

作用:農民從勞役中解脫出來,保證了勞動時間,促進生產發展;增加了政府財政收入。

局限:對貧苦人是沉重的負擔。

方田均稅法

內容:下令全國清丈土地,核實土地所有者,並將土地按土質的好壞為五等,作為徵收田賦的依據。

作用:清丈出大量隱瞞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農民免除賦稅,得到實惠。

農田水利法

內容:鼓勵墾荒,興修水利,費用由當地住戶按貧富等級高下出資興修水利,也可向州縣政府貸款。

作用:水利工程廣為修建,保證了灌溉;耕地面積增加, 農業生產發展,政府稅收增加。

局限:興修水利數量逐漸成為官員政績考核標準,一些地方政府強制百姓修建水利,加重人民負擔。

市易法

內容:在東京設置市易務,出錢收購滯銷貨物,市場短缺時再賣出。

作用:限制大商人對市場的控制,有利於穩定物價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

均輸法

內容:設立發運使,掌握東南六路生產情況和政府與宮廷的需要情況,按照「徙貴就賤,用近易遠」的原則,統一收購和運輸。

作用:降低國家支出,減輕了納稅戶的額外負擔,限制了富商大賈對市場的操縱和對民眾的盤剝,便利了市民生活。

強兵之法

北宋政府奉行養兵政策,士兵多但良莠不齊;集中軍權、更戍法直接削弱了軍隊戰鬥力。將不識兵、將無常兵、將帥指揮受制太多,其積極性得不到充分發揮。士兵經常換防,缺乏訓練,素質低下。

保甲法

內容:將鄉村民戶加以編製,十家為一保,民戶家有兩丁以上抽一丁為保丁,農閑時集中,接受軍事訓練。

作用:加強對農村的統治,維護農村社會治安; 建立全國性的軍事儲備;節省了大量的訓練費用。

裁兵法

內容:整頓廂軍及禁軍,規定士兵五十歲後必須退役。測試士兵,禁軍不合格者改為廂軍,廂軍不合格者改為民籍。

作用:提高軍隊士兵素質。

將兵法(又叫置將法)

內容:廢除北宋初年定立的更戍法,用逐漸推廣的辦法,把各路的駐軍分為若干單位,每單位置將與副將一人,專門負責本單位軍隊的訓練,以提高軍隊素質。

作用:改變了兵將分離的局面加強了軍隊戰鬥力

保馬法

內容:將原來由政府的牧馬監養馬改為由保甲民戶養馬。保甲戶自願養馬,可由政府給以監馬或者給錢自行購買,並可以免除部分賦稅。不久廢止,改行民牧制度。[22]

作用:馬匹的質量和數量提高;政府節省了大量養馬費用。

軍器監法

內容:督製造兵器,嚴格管理,提高武器質量

作用:武器生產量增加,質量也有所改善。

取士之法

王安石在進行政治、經濟和軍事體制改革的同時,也非常關注人才的選拔、培養和使用,主要是為變法造輿論。主要有改革科舉制度、整頓太學、惟才用人這三個具體措施。

改革科舉制度

內容:頒布貢舉法,廢除明經科,而進士科的考試則以經義和策論為主,增加法科。

作用:把科舉的立足點放在選拔具有經綸濟世之志和真才實學的天平上,擴大考選名額。

整頓太學

三舍法:實行分上、中、下三班不同程度進行教學的太學三舍法制度。以學校的平日考核來取代科舉考試,太學生成績優異者不經過科舉考試可直接為官;提舉經義局,修撰儒家經典,編纂《三經新義》;設置武學、醫學、律學專科學校,培養專門人才。

惟才用人

重視對中下級官員的提拔和任用,使許多低級官員和下層士大夫得到發揮才幹的機會。

宋朝,文事繁盛,堪稱古代第一,但武事卻是一塌糊塗,弱得要去「服四夷」--誰都能當他的爺爺!

後人不免疑惑:同是中原王朝,宋何以獨獨積弱?是缺少名將,還是不出忠臣?都不是。中國歷史上,一文一武兩位「古今完人」--岳飛和文天祥,就出在大宋,兩人為大宋的名臣譜系掙足了面子。其他雖然不及他們有名、但忠勇才幹不亞於他們的,大有人在!

大宋的國勢疲弱,武力不振,被「北虜」欺負了幾百年,直到最終被欺負死,是有其客觀原因的。這原因,地球人一般都知道:五代後晉的石敬瑭想做皇帝,資本有點兒不大夠,就做了一筆「公平交易」,把燕雲十六州割給了契丹(就是後來的遼朝),以換取「大遼」的支持。

燕雲十六州那是什麼地方?是中原北方的屏障,國之長城啊!燕雲一送人,那就等於把房子拆掉了一面牆,大敞四開,北虜鐵騎南下從此不費吹灰之力。大宋的煩惱,早在那時就命里註定了。

到後來,後周的柴世宗全力北伐,可惜只收回了三州,就英年早逝。再往後,光復的任務,就傳到了大宋的手裡。

以上說的是先天不足。待大宋打算來收拾河山的時候,問題就是後天不足了。連著幾任皇帝在北伐問題上,都有重大失誤。

宋趙匡胤開國以後,看看四周都是割據政權,「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他睡不著覺了,要一個一個的收拾。掂量了半天自己的斤兩,沒敢去動北邊的「北漢」(也曾經動過,但缺少狠勁兒,沒拿下),因為北漢後面有大遼撐腰。他和宰相趙普在一個風雪夜,在趙普家中吃著火鍋,商定了平定天下的戰略,那就是「先易後難、先南後北」。

他這一偷懶,埋下了致命伏筆,等把南邊的軟柿子一個一個地捏完,老天不給他時間了。某日深夜,宋正和弟弟趙光義聊天,忽然暴死,留下了一樁「燭影斧聲」的懸案。

弟弟趙光義即位,當了宋太宗,當仁不讓地開始北伐。一開始打得很順利,遼朝的地方官望風而降,百姓更是「民懷二心」,心向大宋。不過等宋軍困住孤城燕京後,情況突然有變。

燕京就在今天的北京西南,是大遼的陪都「南京」(遼的首都是上京,也就是今內蒙古巴林左旗南)。在圍城戰中,宋太宗煞是神勇,親登戰車,近城督戰。眼看再有三天就能拿下,沒想到,遼大將耶律休哥率了大軍來援。

大遼援軍從天而降,宋太宗千算萬算沒算到這一步,只好硬著頭皮過招。

兩軍在城外高粱河擺開陣勢決戰。一開始,也是宋軍打得好,遼軍勉強支撐。可是,耶律休哥眼尖,一眼看見宋太宗就在陣中指揮,位置前出,於是命令主力:別的不管,直撲宋太宗的衛隊!遼軍這一手,是古代的「斬首行動」,打得宋軍亂了套,一下竟把整個宋軍的隊伍擊潰。一萬多宋軍戰死,其餘的狼狽潰逃。宋太宗僥倖突圍,偷偷坐了一輛驢車脫離前線,跑得灰頭土臉。

這就是「高粱河之敗」。

秦檜(宋朝)

江寧人, 進士出身。北宋末為御史中丞。曾主抗金和反對立張邦昌為帝,被俘至北方。成為金太宗之弟完顏昌之親信。公元1130年,昌放棄南歸。聲稱殺金人監者奪船逃回。朝官多疑之,但宰相范宗尹等力排眾疑,遂為參知政事。繼任右相。次年,罷相。公元1134年,復為相。檜性殘忍陰險。為相十九年,殺岳飛,貶忠良,極力破壞抗戰,主持和議,向金納貢稱臣。晚年屢興大獄,冤案不可勝數。實為中國第一大奸臣,一直為國人所唾罵。公元1155年,病死。

大宋王朝的傳奇奸臣賈似道微兔分享呀2016-06-09 11:00:53閱讀(22853)評論(0)聲明:本文由入駐搜狐公眾平台的作者撰寫,除搜狐官方賬號外,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場。舉報

一個朝代的興起,必然離不開許多才俊之士的共同努力,一個王朝的滅亡,同樣由於一群群的蛀蟲 侵蝕所致,如夫差時期的伯海為秦二世所倚重的趙高,北宋末年的蔡京童貫,雖然說即便沒有這些人的身影活躍在歷史舞台上,其所在朝代滅亡的命運最終也無法更 改,但毫無疑問,這些人都是終結一個王朝的催化劑。當然,歷史上的亡國之臣還不止以上這些,另外一個相當有名的就是在南宋滅亡前把握了朝政近二十年之久的 賈似道。

不過,有一點還是要澄清一下的,一直以來,人們大多認為奸臣就是一個無能會拍馬屁勾心鬥角的形象,其實卻不盡然,沒有資本是成不了奸臣或者弄臣的,賈似 道也不例外,要不然這小子不會25歲就中了進士,然後開始一馬平川的仕途。也許有人會說賈似道能中進士完全是靠著有一個做貴妃的姐姐,這可就太看重那個時 期賈貴妃的力量了,畢竟在宋朝,無論是文人風氣或者是科舉制度,都不是600年後的滿清所能比得上的。

但是,不知是賈似道對擁有功名的日子是盼望了太久,還是這小子在考試中把自己的才華消耗殆盡,踏上仕途後的賈似道每天想的最多的就是怎麼讓自己過的滋潤 快活一些,完全是沉醉在西湖的暖風之中,把國家黎民拋諸腦後,當然,對於賈似道弔兒郎當的行徑,宋理宗還是有所耳聞的,比如有一次,宋理宗瞅見夜間西湖上 的綿延燈火,心裡琢磨著該是賈似道這小子在玩耍,一問果不其然, 但這對賈似道依然沒有造成什麼影響,和宋家天子有著這麼良好的關係,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賈似道30多歲就開始在南宋政治舞台上擁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正因為 背負宋理宗如此深的信任和期望,所以在1259年蒙古人三路大軍向南宋發起進攻時,才會把組織調配軍隊對抗蒙古侵略者的重任放在和軍事八桿打不上邊的賈似 道的肩上,所幸的是,南宋軍民的抗擊力量還是很值得稱道的DD要不然,一個看起來很孱弱的南宋王朝也不會能比同時期的西夏、大理、金朝屹立的更久,從這個 程度上講,南宋還是很有韌性的,在釣魚城之戰中竟然重創了蒙哥,使得這位曾經不可一世的蒙古大汗很快就迎來了人生的歸程。

蒙哥的掛掉,受益最大的除了忽必烈就是賈似道了,忽必烈開始把心思放在爭奪汗位上,賈似道也可以長長的鬆一口氣,不用再為艱辛的戰事煩擾,而在蒙古大軍 撤去後,賈似道又開始重複所有的奸臣佞士在這個時期的應有表演,一面大肆編織「鄂州大捷」的謊言,向宋理宗邀功,同時為了確保忽必烈能走的踏實有所收穫, 還私自和蒙古人簽訂納幣稱臣的協議,之前,南宋稱金朝為叔、伯就已經夠窩囊的了,賈似道現在這樣一折騰,使得後來元兵南下時更加的有恃無恐。不過,賈似道 可全然不把這些放在心上,鄂州之戰後,這小子更加明白手中的富貴來之不易,想方設法的呵護手中的一切,變本加厲的把持朝政,杜絕任何有關元兵的消息傳到南 宋統治者那裡,於是,在1273年忽必烈再度大舉入侵時,南宋王朝也失去了歷史之神的眷顧,一敗再敗,沒辦法,賈似道這個時候也只得再度走上前台試圖裝模 作樣一番,可惜這回連賈某人也要失算了,元兵這回沒有別的念想,只盤算著徹底滅了南宋了事,宋家王朝僅有的抵抗力量就這樣全線潰敗,賈似道的運道也走到了 盡頭,雖然沒有因戰敗而被處死,但此時的賈似道已經是天怒人怨,沒過多久就被監送官鄭虎臣在半路上給殺死了。

只是,讓人痛心的是,賈似道卻是讓一個好端端的南宋王朝成了自己的殉葬品。相關閱讀推薦:一代權臣賈似道並非奸臣 忽必烈贊其軍事才幹蟋蟀宰相賈似道 一代奸相賈似道的別樣人生。

腐敗的官場是六賊的催化劑

皇帝無德,他治下的一定是一個無德的官場,無德的官場一定是一個腐敗的官場,徽宗時期的官場就是一個腐敗到潰爛程度的官場。

根本問題是,徽宗時期的統治中心是一個私利集團。徽宗革新政弊之後,國家經濟有所好轉,於是自己便不思國計民生,一心享樂腐化。身邊把持朝政的宦官除了讓皇帝一心享樂腐化,自己也是一心享樂腐化。楊戩不但在政治上「立明堂,鑄鼎鼐、起大晟府、龍德宮,皆為提舉。」府中的侍妾與歌姬成群。宰相李邦彥說得更是讓後人不敢攀比,他要「賞盡天下花,踢盡天下球,做盡天下官」。徽宗一朝,是從上面開始潰敗腐爛的。腐爛的地方爬滿了蛆蟲,飛滿了蒼蠅。

掌權的人受賄貪腐,無所顧忌。據《宋史》記載,當時,「權奸當國,僥倖並進,官員益濫。」大觀三年(公元1109年)官員「較之元符已多十倍」;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官員總數已有48000餘人,超過以往任何時期。因為蔡京提拔人的時候,「視官爵如糞土」,只要對自己有私恩的,都給個官當。蔡京公然聲稱:「既作好官,又要作好人,兩者豈可得兼耶!」他所說的好官,其實是指大官,有權勢的官。那潛台詞是說,要當有權勢的大官,根本就不能當好人。這的確是當時官場的真實寫照。所以,王黼掌了大權,就把官職明碼標價了。當上了用錢買的官之後,他還能老老實實地做官嗎?

既然給錢能當官,不給錢不能當官,於是官場就形成了奔走權門的惡濁風氣。權門,一是指佞幸,一是指大臣。佞幸,大多是徽宗身邊的宦官。蔡京東山再起,巴結的是掌握軍權的大宦官童貫;王黼當上宰相,依靠的是稱為隱相的大宦官梁師成。蔡京掌握朝政大權時,把禁謁法遠遠地扔在了一邊。據宋人朱彧《萍洲可談》記載,官吏們「動以造請為勤」,一到休沐日,從早晨到晚上,紛紛奔走權門。有一個朝士(中央官員)經常到蔡京宅府拜訪,而且每次都是第一個趕到,時間一長便感動了蔡京,竟被蔡京提拔為大官。余深、林攄、薛昂等一直效忠於蔡京,都被蔡京提拔為執政(尚書左右丞一級的大官)。薛昂最無恥,全家都私自避諱蔡京的名字,有一天他無意中說出一個「京」字,竟趕緊扇自己的嘴巴。《宋史》記載,即使到了晚年,蔡京依靠徽宗的寵信,以家為官府,謀求仕途的人集中到他的門下,給他送大量東西的奴僕都可以得到「美官」。以此編織的關係,「根株結盤,牢不可脫」。由於當時巴結權貴成風,當官的人一心升官發財的醜態百出,正直的人感嘆:「天下之患,莫大於士大夫無恥」、「百物踴貴,只一味士大夫賤」。

大量送禮的人可以得到「美官」,而不送禮的人卻得不到青睞,甚至還會被排擠被陷害。鄧肅是個正直的太學生,曾得到愛國大臣李綱的賞識。他看到朱勔利用花石綱向徽宗獻媚,東南百姓深受其害,便寫了十首詩進獻給蔡京,其中寫道:「但願君王安百姓,圃中何日不春風」。當官的人進獻給蔡京的不是獻媚,就是禮品,而這個太學生竟是以詩表達正直的良心,實在惹惱了蔡京。蔡京把詩呈獻給徽宗,說是誹謗陛下,建議把他殺掉。幸虧徽宗當時還沒有昏得不省人事,沒有同意蔡京的意思,只是下令把他送回了家鄉。

由於當朝大官賣官鬻爵,貪污受賄,結黨營私,致使整個官場攀龍附鳳,阿諛奉承,爭權奪位,見利忘義。如此的官場,都在為自己的升遷奔跑,為自己的私利奔忙,令奸臣們無所顧忌,更加得意忘形。

五、鏈接:蔡氏一門

蔡京是興化軍仙遊人(今福建仙游縣),他的父親叫蔡准,景佑元年(1034)與族人蔡高(蔡襄弟)同登進士第。《曲洧舊聞》載,蔡准官至侍郎。朝廷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掌管國家政務,每部的尚書是最高長官。侍郎,就是輔佐尚書主官事務的實際執行者,相當於現在的司局長或副部長。蔡准死後葬在臨平山,因山為駝形,駱駝負重則行,所以蔡京在山上建塔。「其墓以錢塘江為水,越之秦望山為案,可謂雄矣。然富貴既極,一旦喪敗,幾於覆族,至今不振。」(南宋陸遊《老學庵筆記》)

蔡京的弟弟蔡卞,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與蔡京同登進士。開始只是江陰縣主薄一個小官,因同情百姓疾苦,擁護王安石變法,成為王安石女婿。官至尚書左丞,曾以資政殿大學士出知河南府。蔡卞又是詩人和書法家,和蔡京一起編《宣和書譜》和《宣和畫譜》。

蔡京有八個兒子,長子蔡攸、次子蔡鋆、三子蔡翛、四子蔡儵、五子蔡鞗、六子蔡壝、七子蔡修、八子蔡絛,都有較高的職務。「攸、壝、絛,攸子行,皆至大學士」。大學士一般由宰相或宰執兼任,協助皇帝批閱奏章,起草詔書。蔡京和弟蔡卞,子蔡攸、蔡翛四人先後為相。蔡攸是蔡京的大兒子,自小在大內玩耍,頗得端王的喜愛。端王(宋徽宗)即位後,賜給蔡攸進士出身,授以樞密直學士、龍圖閣學士兼侍讀、宣和殿大學士節度使等要職,連封英國公、燕國公。欽宗即位後,人們彈劾蔡攸身居要職,驕奢淫逸,無功而誤國。朝廷將他流放到廣東萬安軍(今海南萬寧市)。不久,欽宗又賜他自盡。蔡鋆是蔡京的二兒子,宋徽宗時為杭州知府,他倚仗其父的權勢,在杭州任上虐政殃民,百姓怨聲載道,人稱「蔡虎」,後被武松殺死。三兒子蔡翛,開始皇帝看在蔡京的身份,授他親衛郎、秘書丞,宣和年間,徽宗提拔他為禮部尚書。四兒子蔡儵官至大學士。五兒子蔡鞗,娶了徽宗的女兒福金公主,為駙馬都尉。官至宣和殿待制。後在宋靖康元年(1126)與其妻福金公主首當其難被扣押金國。八兒子蔡絛是個史學家、文學家,著有《國史後補》、《北征紀實》、《鐵圍山叢談》、《西清詩話》及《蔡百衲詩評》等。

蔡京有一個同族兄弟叫蔡襄,他們的父親是同一個曾祖父。蔡襄進士出身,先後在北宋中央政府擔任過多項職務,是個大書法家。蔡京曾跟他學過書法。

據考證,蔡氏一門登進士第二十三人(包括蔡京父、兄弟、子、侄、孫、侄孫)。

要說蔡京出身於書香門第,是名門望族,支持徽宗搞經濟革新,為發展北宋經濟作出了貢獻,又是一個大書法家(有人說宋四家蘇、黃、米、蔡的「蔡」是蔡襄,有的說是蔡京),應該留名青史,為後人景仰。然而,他把持朝政,結黨營私,大肆受賄,貪污腐敗,卻被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徽宗禪位後,他和8子13孫及曾孫4人,除六子蔡壝早死,五子駙馬蔡鞗免刑及其子孫免受竄逐外,餘下子孫23人均依詔令流放。他和幾個兒子死得甚是可憐,他的孫子也改姓鄭,隱姓埋名在鄉村生活。《宋史》又把蔡京 、蔡卞 、蔡攸和 蔡翛寫進了奸臣傳。

蔡氏一門值得後世深入研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美人拍 的精彩文章:

完爆秦檜的千古第一漢奸—直接顛覆南宋的叛徒劉整!朱元璋規定,漢奸後裔不允許參加科舉

TAG:小美人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