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春節鄙視鏈分六級,你處於哪一級?
春節,大概是這個國家最忙亂的一段時間,本來你在大城市生活,每天忙著你的白領日子,做你的Andy和Daisy,而父母在老家晒晒太陽,打打牌,過他們的晚年生活。
春節把這一切都打亂了。種田的,養豬的,買保險的,辦企業的,當官的,開飛機的等等,各色人等,各種階層,都混合到一個叫做家鄉的地方。
你早早計劃好,答應父母回家過年,父母期盼著盼望著年關越來越近了,在擁堵的高速上有著你緩慢挪動的身影,回去可能是深更半夜了,父母還在等著你。看著你回家,熱好飯菜,讓你抓緊吃飯,他們在一邊像新聞聯播一樣,把最近這一年村裡鎮里發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給你複述一遍,誰誰去世了,誰誰家發財了,誰誰家生了二娃了等等。
第二天睡了一個懶覺,在家陪了父母一天。第三天其他在外地的同學也陸續回來了,坐不住了,約約約,一年才見一次,必須得約。
然後和各路同學吃飯吹牛,父母忙著年貨,你把家當做暫時棲居的酒店,這樣時間倏地就過了一周。仔細算下來,其實你陪父母時間不超過兩天,大部分都貢獻給各種聚會了。
在這種觥籌交錯的歡樂聚會中,其實一條春節鄙視鏈暗中涌動,不管是你外地回家的成功人士,還是拼搏多年的單身女士,還是結婚生娃家庭美滿的已婚人士,都被這條鄙視鏈審視。
1
結婚的鄙視未婚的。
這個鄙視是很赤裸裸的。各種春節相親的段子我就不說了。有人為了堵住七大姑八大姨的悠悠之口,不惜花高價錢租個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回家過年,有人甚至為了逃避被催婚,過年申請加班七天。
大齡青年,特別是女青年就別回家過年了。要不各種催婚都會讓你這年過得寡然無味。中國式催婚就是:你結婚了,就是好的,不管這婚姻是好是壞,反正結婚了就穩定了,就完成人生大事了。
中國的父母渴望孩子早早穩定下來,大概是一切訴求中最最重要的了。所謂的個人發展,理想,都是幼稚的。
一個女孩子,如果你超過28歲,還是單身著回到一個三四線的城市過年,勸你還是算了,父母可以不說你了,你也勸服父母了,但是還得有親戚來你家吃飯,是不?那一周時間,只要有親戚來你家拜年,必定會鄙視你一番,會像看怪物一樣看著你,這孩子是不是有毛病,這麼大年紀怎麼就不結婚呢。
參加同學聚會也免了,在那些結婚的人面前,你大概會覺得自己形單影隻。昔日不如你,成績也比你差一大截的女同學,只要她結了婚,完全可以360度全方位無死角的鄙視單身的你!你看看,當年你讀書厲害有什麼用,現在都沒人要呢!
處於鄙視鏈末端的大齡未婚青年,勸你還是別回去過年了。
2
有孩子的鄙視沒孩子的。
中國人的家庭觀念都很強,強在哪裡呢,強在比誰早生孩子。就算你已經結了婚,也光榮的把另一半忽悠到你家過年。但是你們年過30了,還沒有要一個孩子。對不起,會被鄙視的。
回到家肯定少不了問你,什麼時候要個孩子。同學聚會,平時勸你喝酒的,肯定會讓你多喝,別讓他喝,他在封山育林呢,今年肯定要個娃。
你看看,因為沒有孩子,酒都不讓你喝痛快了。
親戚會偷偷打聽,到底是你有問題還是你對象有問題,怎麼就不見要個孩子呢。你說,結婚了,不都是要孩子的嗎,這兩個人咋就結婚四五年了,女方肚子不見凸起來呢?
這種鄙視甚至會上升到懷疑你身體能力的高度。
二胎徹底放開後,這種鄙視又稍稍升級了,二娃的又開始鄙視一娃的了。咱不比個人能力,比娃多少總可以吧。你看你,腰才萬貫,能力再強有什麼用,就一個女娃,誰給你繼承啊。
嘖嘖,反正總會被鄙視的。
3
在婚姻的鄙視離婚的。
中國式婚姻不管是好是壞,只要兩個人還沒離,還湊合,就會算是一個完整的人。
這篇文章里情慾的憂傷,女人比男人更懂,我寫過這麼一段話:
許多人是沒有愛情,也沒有慾望,只有婚姻。而婚姻又是一個城堡,可以很好保護一個人完整的生活,社會需要這些。外部的人看來也需要這些。但其實多少的婚姻,裡面其實已千瘡百孔。有的,僅僅是一個軀殼。但這個軀殼的存在,卻很有必要,因為維持了一個人作為社會人的完整性。
因為這種完整性就可以理所當然的去鄙視那些不完整的人。離婚了回家過年,不僅要被各種盤問為什麼離婚,還會被很多人鄙視,這個人肯定有問題,要不怎麼會走到離婚的地步呢?
至於那些在婚姻里的人,自己是幸福還是憋屈,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此刻,在過年的時候,因為她的婚姻完整,自以為可以鄙視那些婚姻不完整的人了。
4
體制內鄙視體制外。
中國有一個很奇葩的東西就是,工作都是分體制內外的。體制內,自然是金飯碗,國家飯。雖然市場經濟已經這麼二三十年了,但中國人骨子裡的觀念還是沒變,仍舊認為皇家飯是最好吃的。只要不是吃皇家飯的人,就算在外面混得在好,對不起,回來過年一樣是被鄙視的對象。
親戚來了,會問你,在那工作啊?你答,公司里。啊,公司?不是在政府機關或者地稅局財務局之類的國家單位啊。心裡對你的敬意已經降到七八分了。如果再交流下去,問你有沒有權力什麼的,你說自己無權無名,估計敬意會降到三四分了。
看全國上下,體制內外,像一根繩把人分得清清楚楚,也像一堵牆,讓牆內的人和牆外的人有著分明的界線。
5
有權的和有錢的相互鄙視。
大家都是從一二三線城市回到四五六線城市過年。不能說多成功,多有錢,但至少也算是衣錦還鄉。每個能夠買得起高鐵票飛機票或者自駕回去的人,姑且都算有錢人吧,所以也就不存在有錢鄙視沒錢這個概念了。
但是會存在一條不明顯的鄙視鏈。那就是:有錢的鄙視有權的,而有權的鄙視有錢的。
有錢的會想,我的錢來得乾淨,比你有權的自由,你有權的在刀尖上討飯吃一樣,誰知道哪天就被抓進去了呢。有權的鄙視有錢的:你有幾個臭錢了不起啊,如果沒有權力,稍微動用個手指頭就可以把你這錢弄回去。
最後有錢的和有權的碰杯,密談,看是否有合作的可能。但那種內心相互的鄙視,註定會讓這樣的合作流產。
6
文化人鄙視地方潰敗。
這是鄙視鏈的最高端了。
在一片弄哄哄的鄉村結合環境中,每年春節總會爆出一兩篇文章,「女博士回鄉見聞:回不去的農村」「回鄉感想:潰敗的鄉村」「一線城市留不住肉身,三四線城市留不住靈魂」等等,這些文章會引起廣大從城市回到鄉村、縣城過年的人的強烈共鳴,不斷被轉發,然後成為爆款。
過完春節,消費完那裡的一切之後,回到大城市自己的崗位上,又是朝九晚五的生活,每天忙PPT或東拼西湊觀點,其實和那些小縣城的人每天忙打牌忙偷情沒什麼區別,無所謂潰敗不潰敗。
這一條長長的鄙視鏈,在中國遍地開花,就像中國人的DNA一樣。
相互攀比的基因,會像毒素一樣滲透到每個中國人的血液里,只要你在這片土地上生活,就難免會被比較,被鄙視,被揶揄。
鄙視是因為內心的攀比和不自信。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我們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有暴富或者爆紅的機會,覺得自己離馬雲其實只有一個朋友圈的距離,而我們離真正的自我建設,其實有十萬光年的距離。
※那些常常感慨自己運氣好的人都長什麼樣?
※孩子,我用漫長的時間來陪你成長
TAG:火養讀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