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版吐槽大會,戲精舞台還是PH試紙?

中國版吐槽大會,戲精舞台還是PH試紙?

2018年2月11日,騰訊自製的《吐槽大會》第二季圓滿落幕。百度百科講,「節目以網路獨有的『吐槽文化』為切入點,每一期節目都會邀請一位話題名人,讓他們接受吐槽和自嘲。」這是一款現象級的網路綜藝節目,播放量每期是1個億以上,按照倪萍老師的話說,「四捨五入,就是10個億呀」。

中國《吐槽大會》不是純粹原創,它脫殼於美國喜劇中心電視網製造的欄目。美國《吐槽大會》一年一期,每期邀請一位話題名人,讓他們接受吐槽和自嘲,每期嘉賓都大有來頭,請過的被吐槽嘉賓有丹尼斯-利瑞、賈斯汀-比伯、詹姆斯-弗蘭科,還有美國大統領唐納德-特朗普。

《吐槽大會》在中國的誕生,和時代背景有關:更寬廣的包容度、更迅速的深加工、更激進的創作者、更有錢的廣告商。這不是壞事,正好說明我們這個時代的進步。此外,節目里港台明星的加盟和低姿態,各種被「懟」的窘態——被網紅吐槽,被主持人搶白,被後輩無名之徒暴擊,對比二三十年前趾高氣昂的模樣,簡直今非昔比!至少現在《吐槽大會》可以送給他們一句:「玩不起就不要玩了!」

兩版《吐槽大會》有許多不同之處:美國版的一年一期,中國版的一周一期;美國版的口無遮攔,中國版的避重就輕。美國版的黃暴程度,中國版的不能仿效——原定第一期節目的嘉賓是周傑,節目上線後被勒令下架整改。周傑版《吐槽大會》第一季第一期下架後,許多網友感慨國內的審查、言論還不夠開放,在我看來,這種抱怨是能理解的,但是作用不大:因為國情不同,所以尺度不同;因為方向不同,所以尺度不同。

國內的審查制度是以清、正、美為標杆,這種尺度顯然是過激的。「口活」、「我看你打飛機都是亂倫」之類的語言,在當前中國的官方、傳統、公眾那裡是不受歡迎的,而且這樣的話語也沒有什麼足夠的內涵。圍繞下三路,研究倫理梗,是酒桌乃至朋友扯淡的趣味套路,但是不適合在公開場合大肆宣揚。我們知道講這些的本意是逗人一樂,不過高明的吐槽手法並不是圍繞身體缺陷和身體特徵來做文章。如果想要放飛自我,那也不是講黃段子、搞人身攻擊就能算數,你自己拉下臉來扯皮對其他人來說也不一定是真性情嘛。

經過整頓後的《吐槽大會》之後的水準,在知乎、虎撲還有許多社區上都有討論,這裡就不重複了,來談談自己的看法。

正面評價

騰訊《吐槽大會》這個網綜節目,是美式娛樂喜劇脫口秀價值觀的複製,不要小看複製品,這個節目開創是有很大意義的。在我看來,節目的開辦是中國娛樂節目的一個導向性坐標。敢於面對黑和自黑,就算是嘴上笑嘻嘻,心裡MMP,都已經讓內斂悶騷的國人們大呼過癮了。一直以來,國人的娛樂細胞不僅受教化的管制,也被自我禁錮了。這種具備一定衝擊性的欄目的出現,會讓人有這樣的心路歷程:「哇,話還可以這麼說呢!」到「他們怎麼不生氣呢?」到「這個台本寫的不錯!」我想,若要實現娛樂的大眾化,去除神秘化是第一位,中國的娛樂市場就會更加興盛發達了。

通過《吐槽大會》,許多明星實現事業的反彈,對自己的娛樂生涯也會有新的規劃,從長久來看,被人吐槽其實也不錯,至少有人記得住。至少除了還珠格格、鼻孔、打人,周傑可以有「被全網下架」的新宣傳點。陳志朋除了「乖乖虎」、辣眼睛服飾外,還有一期「talk king」獎盃嘛。估計他們的感覺還是挺好的嘛!

主持人張紹剛在接受《南方周末》採訪時說:「脫口秀的核心就是冒犯。」又說:「好的脫口秀編劇都必須立足於生活,沒有現實生活,沒有對當下的關注,不可能有好創作。全世界所有脫口秀藝人都不可能不講重複段子,寫段子太難了。」這兩句話,我都贊成。敢於冒犯,敢於吐槽,至少人生不會過得太死板,不會過分自我,不是挺好的嗎?

負面評價

BUT,中國版的《吐槽大會》和美國版的相比,差距還很大。不要講環境、政策限制,看看自己做的哪裡不到位了。

張紹剛講的「冒犯」當然不是侵犯,在我看來,《吐槽大會》的「冒犯」是隔靴搔癢,是自我閹割的自然人,這是監管造成的,但不能全怪監管制度。在有台本、提詞器、排練的前提下,吐槽已經是一種授意的手藝,而不是態度和觀點。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請的嘉賓幾乎都是娛樂、體育圈人士,學識、認知、想法麻麻地,但是歸根到底,還是節目的定位問題。節目當然是為了賺錢,而不是為了情懷和觀點去做。一期節目做下來,並不是要傳遞宣揚某種觀點,討論某種問題,得出某種結論,而是一群人根據安排來表演而已。

注意,是表演,不是討論,所以某些嘉賓持續看提詞器和硬廣被人吐槽也是正常的,畢竟太不敬業了,連稿子都背不好,實在弱爆了。

吐槽的本質是什麼?即興的拿出態度反擊,這需要足夠的智慧、態度和觀點。「吐槽」一詞,來源於對日本漫才(日本的一種站台喜劇,類似相聲),「ツッコミ」的漢語翻譯,是指從對方的語言或行為中找到一個漏洞或關鍵詞作為切入點,發出帶有調侃意味的感慨或疑問。當然了,中日國情不一,節目也是山寨美國脫口秀的,但是節目和嘉賓們似乎缺乏這樣的勇氣和決斷,也可能認為自己沒有這樣的能力。

在古代中國,清談之風一直都有,主要集中在朝廷和讀書人之中。官員、讀書人、僧侶都參與,都在談,談的話題也不只限是政治,也有娛樂、美食和書本,乃至當時的一切話題。現在呢,大家除了圖個樂,其他都不愛說了。

儘管話題有限不妨礙節目的成功,但是顯然沒有深度了。搞笑有餘,深刻不足,節目的重點是秀口才。

GIF

維基百科對美國版吐槽大會的解釋:吐槽大會是一項由一位嘉賓接受善意的玩笑來逗樂觀眾的娛樂活動,這種活動是由祝酒詞發展而來的。這項活動旨在通過一種獨特的方式(玩笑、貶低性的段子等)來褒揚此人,當然也會有真誠的讚揚和致敬。

美國人能自黑,敢自黑,而且沒有下限,中國人可以嗎?中國人當然不行了。你不能說金星變性的事,不能說林丹婚外戀的事,不能說潘粵明被戴綠帽子的事,李小璐再上一次《吐槽大會》肯定不能說PGONE的事。這麼多不能說的,那就只能打打擦邊球了。這就需要節目給自己設定一個邊界,這個難度不小的,相信《吐槽大會》的官方也只能不斷努力試水。

作為一檔表演節目,一些嘉賓的表演也是辣眼睛。咆哮教主馬景濤就是典型例子,發力過猛,毫無亮點,問題都呈現在表面了,怎麼解決?有的嘉賓形態輕慢,有的嘉賓缺乏娛樂精神,都不適合這個舞台。

李誕、池子是這個節目的核心,他們的才識和認知是這個節目的基礎。顯然,這個節目讓他們火了,但是他們倆的水準還可以再提升上去。如果滿足於四處走穴,撈金為上,也許在娛樂江湖和人生歷程里,他們的腳步就停滯了。看過他們上的一些節目,比如《脫口秀大會》,有些尬,還有些後期乏力,這並不是一個好信號。

主咖的選擇也很重要。比如馮瀟霆這一期,儘管是國足段子手,但是馮瀟霆能夠很好的回應,並且說了自己的寄託,在我看來,是比較好的一期了。

吐槽《吐槽大會》並不是覺得節目怎麼怎麼低俗,而是期待這個節目能做得更好更到位。

我想,不要過分期待《吐槽大會》能夠改變些什麼格局,但至少它應該能帶給大眾一種思考,一種開放性的思維。不要有太多的戲精,也不要有太多的表演,偶爾試試看,節目如何更活絡,嘉賓如何更有范,廣告如何更推廣,這些是下一階段《吐槽大會》官方需要考慮的了。

創意:禿髮烏狐

編輯:禿髮烏狐

期待您的肯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安郎 的精彩文章:

再見就是再見面,生活總是如此的周而復返……
這世上說白了也就這點兒事兒,生死之外,都不算啥

TAG:南安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