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經》導讀 第五章
第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這段經文共三句話,而且乍看上去這三句話之間並不存在什麼邏輯關係,那我們先做逐句分析。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這是第一句。「芻狗",用草扎的狗,祭祀時使用,用完便棄之。用以形容輕賤之物。天地被視為萬物的父母,萬物則為天地之子嗣。聖人即統治者,為百姓之衣食父母。這一句經文便可直譯為:天地不施仁義,沒有仁愛之心就會視萬物與芻狗一樣輕賤無用;統治者不施仁義,沒有仁愛之心就會視百姓與芻狗一樣輕賤無用。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是這段經文的第二句。「橐籥」,就是古代的鼓風工具,相當於現代的風箱。風箱這個東西現在的年輕人已經很少見到了,我們小時候還是日用之品,尤其是在農村。風箱有一個特性,它裡面是「空無的一物」的,但卻能源源不斷地製造出風動來。古人不能認識到風箱的空間里實際上是有空氣的而不是空無一物,就將風箱看作里從虛無中製造風動,他們將這個特點概括為「虛而不屈」,即空虛但卻取用不盡。你看風箱里空無一物,但通過不停地伸縮風箱柄,就可以源源不斷地產生出風動來。你越加快伸縮風箱柄的力度和速度製造的風動就越強大,這就是「動而愈出」。
風箱從「虛無」製造風動,「虛而不屈,動而愈出」的這一特點,不正類比於道從虛無之中產生萬物嗎?所以「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這第二句說的是道生萬物可類比於風箱之產生風動,虛無但取又不盡,愈動愈強大。
「多言數窮,不若守中」,這是這段經文的第三句。俗話說禍從口出,話說得愈多愈容易招致困厄,還不如但求明理而少說或不說。「多言」是有為的象徵,「數窮」則是有為而有以為的必然結果。這一句的用意就是用實例來說明有為有以為,無為勝於有為的道理,從而教導人們當法無為的道理。「多言」是有為的象徵,「守中」是無為的象徵。
現在我們再試圖探尋這三句經文之間的邏輯關係。第三句的意義是要證明無為勝有為。第二句則是說道生萬物,如風箱產生風動一般從無生有,由虛生實。無生有、虛生實這就是道的無為。第二句是說明道無為的。道無為就是天地無為,天地於萬物無為就是以無生有,以虛生實,也即生萬物而不有,功於萬物而不居。這就是天地於萬物是有仁有恩的。這樣以來「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語意是肯定的而不否定的。所以為了使三句經文語義連貫我們不再採用直譯法,將其翻譯為「天地如果沒有仁愛之心,就會視萬物如草芥芻狗一樣輕賤無用」,這樣語意就成為肯定的了。基於上述討論,我們將第五章經文做如下翻譯,從而方便讀者理解經文內容。
天地如果沒有仁愛之心,就會視萬物如芻狗一般輕賤無用;聖人(即統治者)如果沒有仁愛之心,就會視百姓如芻狗一般輕賤無用。風箱這個東西以它特有的結構,利用空虛的空氣作為原材料,依靠拉柄的抽動,源源不斷的生產風動。風箱中空無一物(實際上是空氣),可謂虛,可謂無。但使用起來卻可以源源不絕,可謂空虛卻取用不竭。愈加大加快拉箱柄的力度和速度,製造的風動便愈強大,可謂動而愈出。風箱的這一特性(即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可以類比於道之虛無而生萬物之有這一特性。所以說道於萬物不就類似於風箱之於風動嗎? 常言道:禍從口出。長舌的人往往屢遭困厄。所以不如常保虛靜之道,少言或者不言,行不言之教。
所以 天地於萬物有仁,聖人於萬物有恩。但他們功而不居,以無生有,以虛生實,行不言之教化,而萬物自賓。無為而無不為,有為而有以為,何不取無為之道?
TAG:李紅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