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尼采,讀哪些作品?

讀尼采,讀哪些作品?

談到尼採的哲學著作,大家最熟悉的可能是《悲劇的誕生》(1872)和《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1883-1885),分別是尼採的成名作和代表作。那麼,除了這兩部作品,尼采還寫了哪些重要的書?在這些書中,尼采都談了些什麼?在此,我們按照寫作的時間順序介紹10部重要的尼采著作,對於每部著作以1-2段話來概括其基本內容,希望給對尼采哲學和思想感興趣的同學提供一個文本上的指引。

No.1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1873)

本書是尼採的一部未完成、生前也未發表的早期著作,寫於《悲劇的誕生》之後,約1873年左右。前蘇格拉底哲學是尼采思想的重要淵源之一,而在尼采著作中,專論前蘇格拉底哲學的作品只有這一部。值得一提的是,本書的第一個中譯本的譯者是周國平。

No.2不合時宜的考察(1873-1876)

《不合時宜的考察》共有4篇,分別發表於1873年(《施特勞斯――表白者和作家》)、1874年(《歷史學對於生活的利與弊》、《作為教育者的叔本華》)和1876年(《瓦格納在拜雷特》)。所有這幾篇都篇幅接近相等,它們在口吻和結構以及在論證過程上都更與尼採的處女作《悲劇的誕生》(1872年)相應。

這4篇論著在內容上的劃分表面上看起來是簡單的和易解的:兩篇探討消極的、亦即極令人憂慮的現象:「知識庸人」施特勞斯(Strauβ)和歷史學;其餘兩篇是神聖的救世主形象叔本華(Schopenhauer)和瓦格納(Wagner)的頌歌。在4篇考察中最受關注的是第2篇《歷史學對於生活的利與弊》。海德格爾認為這是尼采最重要的生前出版著作之一,且是《存在與時間》中唯一引用的尼采著作。

No.3人性的,太人性的:一本獻給自由精神的書(1878-1880)

該書是尼採為紀念伏爾泰逝世100周年而寫,同時也流露了他對早年崇拜的音樂家瓦格納的失望情緒。全書用格言體寫成,分兩卷。第一卷共九章,從各方面探討了世界與人生的基本問題。第二卷的兩個部分《見解與箴言雜錄》和《漫遊者和他的影子》,繼續了在第一卷中開始的對西方形而上學傳統及其影響下的西方文化的全面批判。

尼采一方面肯定人性中值得肯定的方面,希望挖掘人的潛力,使人類變得更優秀;另一方面又對人性的弱點和缺點,尤其對西方文化傳統下形成的這種弱點和缺點,進行了尖刻的諷刺和挖苦。尼采寄希望於「自由精神」,也就是能超越傳統思維方式、傳統道德觀念而自由思想的人。

No.4朝霞:道德偏見之反思(1881)

《朝霞:道德偏見之反思》是一部剖析現代人的精神苦難的力作。在這部作品裡,尼采分析了道德和宗教體系的產生和內涵。本書的語言是尖利的,思想是狂亂的,觀點常常是矛盾的和不連貫的,例如他徹底否定道德,但同時又承認,他對於道德的否定,也仍然是一種道德,一種否定道德的道德。

在本書中尼采首次勾勒出了「強力意志」的思想,而後者在兩年後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進一步深化和拓展。

No.5快樂的科學(1882)

《快樂的科學》為德國哲學家尼采所著的一本哲學作品,初版於1882年,包含四卷,再版於1887年,並補充了第五卷和附錄的讚歌。主要以許多簡短的格言集結而成。許多尼采著名的概念都首次出現於本書,如上帝已死(108節)、永恆輪迴等。本書可謂是尼采「自由精神階段」(1876-1882)的結束和向《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的過渡。

身為哲學家的尼采與科學對立,又以哲學家的身份抗拒藝術,同時也抗拒哲學家的語言。尼采處在藝術和科學的彼岸,為這個主題傾注了持續不斷的熱情,這部作品正是這種熱情的成果。本書提供了一種新的人類精神中關於科學和藝術問題的解決辦法,尼采並不是要壓抑和抑制科學和藝術,而是將二者置於一個美化的領域使之共存。

No.6善惡的彼岸(1886)

《善惡的彼岸》於1885年夏動筆,翌年冬完成。寫作此書有兩個目的,一是解釋與闡述《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二是為寫作他最偉大的、最重要的著作《強力意志》作準備。本書構成了尼采從中期到晚期哲學思想的過渡。其副標題「未來哲學序曲」,預示著尼采對於某種後哲學的哲學的建構理想。

尼採在該書中力圖界定「惡」與「壞」。他察覺到,在前道德的時代,行動是根據其效用得到判斷的,而道德則以行動的意圖來判定行動。他試圖實現某種超越任何既定規範和價值的「道德」。在這個意義上,《善惡的彼岸》是尼采對一種新道德體系作出的最重要的貢獻之一。

No.7道德的譜系(1887)

《道德的譜系》是尼采最有影響的作品之一。這裡不是以格言的形式,而是以學術語言和體系分析的形式。然而,本書不像其它的道德哲學著作一樣,將為道德奠基當作目的,而是為了理解某些道德體系的歷史發展和心理學前提。也就是說,它試圖探討,何以人們會相信某些行為方式,或者試圖讓他人以這樣那樣的方式行動。繼《善惡的彼岸》之後,尼采繼續提出「主人道德」和「奴隸道德」的對立。

No.8瓦格納事件(1888)

《瓦格納事件》出版於1888年,副標題為「一個音樂家的問題」。尼採在書中稱讚比才的音樂而貶抑過去好友瓦格納及其代表的浪漫主義為頹廢的音樂。他認為瓦格納是歐洲近代文化疾病的表現,因此做了此書來分析這個「個案」。

從對瓦格納的推崇、質疑到最後清算,尼采與瓦格納的關係可謂研究19世紀西方文化與哲學的一個重要切入點。

No.9瞧,這個人(1888)

《瞧! 這個人》是尼採的自傳,完成於1888年,並在尼采死後的1908年由其妹出版。書名的典故源自於《新約聖經》約翰福音。

這本書是尼采評論自己以往的哲學著作的作品,同時也是他展現自身的一部作品。在本書裡面,出現了「重估一切價值」的觀念。

No.10偶像的黃昏或人們如何用鎚子思考(1889)

本書出版於1889年,在其中他總結了其思想的重要方面。在書中,尼采自稱狄俄尼索斯最後的門徒以及永恆輪迴的老師,繼續著「重估一切價值」的道路。書中包含著形而上學批判、藝術哲學和語言哲學的洞見,對於理解晚期尼采思想意義重大。

往期回顧

關於尼采哲學的研究文獻簡介:以海德格爾為中心

尼采與亞里士多德

尼采論女性與情愛

感謝關注「大道不離萬有」

大道不離萬有,

有的不只是哲學。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道不離萬有 的精彩文章:

希特勒的合作者
笛卡爾的《第一哲學沉思集》

TAG:大道不離萬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