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參考:釋尊開示末法時代如何降魔

參考:釋尊開示末法時代如何降魔

《楞嚴經》卷九、卷十,佛陀為阿難詳細講解了人在禪定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種種異常,這些異常就是魔入心的表現:各種妄想層出不窮、邪見紛至沓來而不能脫身。

佛教認為,人等有生命的東西都是由五蘊--也稱為五陰--因為某種因緣和合而成,這五陰就是色、受、想、行、識。

色:即眼睛能看到的一切。眼睛能看到東西當然是因為顏色的緣故,所以早期佛教翻譯家門就用「色」來表述外在的物質世界。這和「六塵」的「色」是同一個所指。當然,男女美色也包含在內,但絕對不是美色這個狹小的含義。

受:感受。感受的功能。生命對外在世界,也就是「色」的感受。

想:心裡所想,感受到了外界的色相,在心裡留下印記,這就是想蘊的功能。

行:造作的意思。它有驅使心對「想」形成的各種概念事情進行反應動作,也就是驅使心去造業。

識:了別。即對在心裡形成的各種事物進行識別。

五陰中除了「色」是物質,其他四陰都是指功能(也就是精神)而言。物質加功能(精神),就形成了生命。佛教用「有情」物來表述生命。

根據《楞嚴經》,這五陰每一陰都有十種魔對人進行干擾,就形成了「五十陰魔」,五十陰魔形成了五十種魔境,讓人陷入其中,造各種「業」。

《楞嚴經》告訴我們:陰魔的產生都是因為妄想的原因,妄想是由於心中各種虛幻之想生起(也就是所謂「心魔生起」),外魔,即陰魔趁機入心,故而魔境出現。當修行到一定階層,前一陰消失,後一陰「明白」,即前一陰滅失,後一陰顯現。

什麼是色陰?經曰:「如明目人,處大幽暗,精性妙凈,心未發光,此則名為色陰區宇。」雖然眼睛明亮,但是猶如處在幽暗的地界,雖然有精進心情,但是心尚未明了,這就是色陰區域。意思很明白:眼睛雖亮,但是心不明,故色世界仍然迷惑眼睛,這就是所謂「六塵」中的「色塵」迷「六根」中的「眼根」。「觀其所 由,堅固妄想,以為其本。」原因是因為堅固的妄想為根本所造成。

色魔一,禪定中,突然感覺自己的身體(「色身」)不再是密密交織的「四大」(佛教採納了沙門思潮中,人的身體是由風火水土四樣大物質組成的說法),頃刻之間擺脫了由四大交織成的藩籬羈絆。但這種感覺只是一種功用而已。

色魔二,繼續研修下去,會感覺到自己能夠從身體內掏出蛔蟲等污濁,而自己的身體卻沒有任何損傷。這是定力到了極精處而產生的現象,這也是暫時獲得的一種精妙功能。

色魔三,進一步向內,向外研修,會發現魂魄,意志等精神,除了「身根」(六根之一,即「色身」)還是受到「識陰」的執持,都能互相滲入,互為賓主。彷彿聽到空中傳來說法的聲音,聽到十方世界發出同樣精妙的義理。這也不過是暫時獲得的一種功能,叫做精魄離合。

色魔四,定力進一步增強,會忽然感到心中透徹明亮,由內向外發出光明,十方世界滿是五彩琉璃,一片祥瑞,億萬眾生都化成如來,毗盧遮那佛忽然顯現,在天光台上被千佛圍繞著,百億的國土和蓮花同時呈現於前。這是心靈魂魄被靈悟所染,是幻覺而已,

色魔五,不停的進行觀照自心,抑制、降服、超越各種雜念,忽然看到十方虛空五彩繽紛,異彩紛呈,但是各種顏色並不互相混淆,而是各個分明,這其實在制止「定」超越「慧」,使得定慧相等無差別,此乃抑制,按捺功能所致,這也是暫時獲得的一種精妙功能。

色魔六,隨著禪修定力增強,心境更加通徹明亮,忽然能夠在半夜或黑暗的屋子裡看見各種物像,與白天看到的一樣清楚,而黑暗時見到的物象也不會顯示,這是心光細密澄清的功利所致,也是暫的。

色魔七,繼續運力,使身心融入虛空,會突然感到身體,四肢如同體外的草木,火燒,刀砍都沒有感覺,這是色塵消散,排除四大,直入凈空境界。但是這也是暫時獲得的一種功能而已。

色魔八,如果修鍊清凈心達到極致,會然見到十方山河都成為佛國,如同恆河沙一樣多的如來遍處虛空,向下能見到地獄,向上能見到天國,想看哪裡都行,毫無障礙。此乃喜凈厭穢凝結的太深的緣故所致,久想幻化而成。

色魔九,如果用清凈心去研究深遠,會忽然於半夜見到遠方城市、街道,見到親眷,聽見他們的說話聲音,此乃心光逼迫至極,不受抑制飛出所致,並不是徵得了聖果。

色魔十,再繼續精研,會見到各個善知識(即同修佛道之人)無端的星體變化遷移,此乃邪心受魅魑,或天魔入其心腹,使他無端說法,以為自己通了一切妙義。這也是暫時現象。

佛陀將此十種在禪修入定中出現的幻覺稱為色魔入心,是色陰將破未破之際,禪觀與妄想交織顯現,迷而不自識的表現,是暫時獲得的一種功能而已,不是聖果的驗證,不能當做聖心,如果心中沒有已經成聖的想法,那麼這就是「善境界」,心中不作成聖的想法,這些魔事會自然消歇,如果誤解為成聖,立即便會遭遇種種邪 魔,並有可能墜入地獄。

受陰十魔。經曰:「見諸佛心,如明鏡中顯現其像,若有所得而未能用。猶如魘人,手足宛然,見聞不惑,心觸客邪而不能動,此則名為受陰區宇。」在禪定中色陰消失殆盡,於是受陰顯現,見到種種佛心,如同鏡中之象,似有所得,卻不能運用,如同夢中之人,手腳均在,明明見到景象,卻不能動作,即,能感受到,卻對所 感無能為力,這就是進入受陰區域。「是人則能超越見濁。觀其所由,虛明妄想以為其本。」人能夠超越所見到的污濁,這種情況的根本緣由,也是妄想所致。

受魔一,修行到這一境地,本來應該心地大放光明,但當它的內心光明發動時,卻由於抑制過分,忽然在內心湧出無限悲哀。不管見到什麼,都會心生憐憫,流下眼淚。用功過了頭,壓抑過分而摧殘自己的身心,這是悲魔潛入,所以成天哀哭不止,這樣會失去正受,領受邪受,從此沉淪。

受魔二,當種種受相出現,忽然會有無限感激之情,心生勇猛之心,自我感覺勇猛銳利無比,宣稱要與眾佛平肩,所謂成佛,對於自己來說,只是一念之間就可成就。逢人就誇耀自己,傲慢無比,向上藐視佛,向下藐視眾生,這是狂魔入心。

受魔三,修行中,沒有新的領悟,便退回原來境地,智力衰微,雖然努力,卻沒有進展,心智枯竭,處於一種昏昏然的境界,卻自認為是精進,這就叫無慧自失--沒有得到智慧而自我智力消失。意識不到,就是憶魔入心。

受魔四,禪定時,慧超過了定(本來因該是戒定慧依次而進),失去精進之心,以為自己就是盧舍那佛(也叫大日如來,是佛教本元之佛,見華嚴經),有一點點領悟就立刻滿足,沉溺在短暫的小小的知見中,不能自拔,逢人便說:我已經獲得了無上第一義諦,這是易知足魔入心。

受魔五,新的證悟還沒有獲得,以前的心悟卻喪失,進退不能,心生無限憂慮,如同坐在燒紅的鐵床上頜喝了毒藥一樣難受。只求一死,希望別人來結束自己性命,以求解脫。這樣的人會用刀自殘,由於經常憂慮,所以會躲進深山老林,怕見任何人。這就是憂愁魔入心。

受魔六,已經處在清凈之中,身心安穩,忽然生出無限喜悅而不能自止,這種輕易得到的安慰叫無慧自禁。見人就笑,在路邊,旁若無人的手舞足蹈,自唱自跳,聲稱自己得到了無礙解脫。這是好喜樂魔入心。

受魔七,自以為取得了無上功德,心中忽然生起自我誇大無比傲慢之心,同時輕慢之心也生起,對十方如來都是輕視,對佛之下眾生更是輕視無比。從此不敬佛塔,寺廟。隨意毀壞佛經,佛像,並對施主們宣稱:佛塔,寺廟不過是一些,金銀銅鐵,泥塑木雕而已,我的肉身才是真正的寶物。這中「老子天下第一」的魔境就是大 我慢魔入心。

受魔八,領悟到了純精緻理,忽然心緒大順,生起無窮輕安。宣稱自己成就聖果,獲得大自在。以為自己功德已經圓滿,從此不求精進,這種輕清妄念多發生在還沒有聞道的比丘身上,將會疑誤眾生。這就是輕清魔入心。

受魔九,明悟了虛無的心解,卻忽然生起了永遠歸向寂滅的願望,以為萬物沒有因果可言,乃一直走向虛無。當空心顯現時候,心就解悟成為萬物乃終將長久斷滅,於是便毀謗戒律,認為那隻不過是小乘,而大乘菩薩能解性悟空,哪裡有犯戒之事,於是在信眾面前,喝酒吃肉,淫亂玩樂,因為此人得到魔力,所以在他面前的人並不能知曉。此人吃屎尿酒肉不自悔,妄執空性,破壞戒律,誤入人間罪孽之中。這就叫空魔入心。

受魔十,當虛明深入心骨,心中忽然會有無限愛欲生起,愛極發狂,便成為貪慾。這種境界叫做安順入心,雖然沒有智慧,卻也能自持聖道,但會墮入種種慾望之中。這種人宣稱,慾念也是行菩提,與常人一樣行欲無度。因為他修鍊有時,又被魔鬼攝心,所以具有一定功力,因此會在末世時候攝收愚昧之人千百萬,當魔鬼厭煩而離開他的身體時,功利就完全消失,使得眾生跟他一起墮入地獄。這就是欲魔入心。

「失於正受,當從淪墜」,但「悟則無咎。非為聖證,覺了不迷,久自銷歇。」

佛告阿難:「阿難,如是十種禪那現境,皆是受陰用心交互,故現斯事。眾生頑迷,不自忖量,逢此因緣,迷不自識,謂言登聖,大妄語成,墮無間獄,汝等亦當將如來語,於我滅後傳示末法,遍令眾生開悟斯義,無令天魔得其方便,保持覆,成無上道。」

受陰十魔都有具體名稱,可見其魔危害之深。兩魔相比,色陰魔只是在禪定中的一些不成熟,也就是所謂四禪中的一些走歪了的輕微表現,這在一般人的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可能遇到。

而受陰十魔則明顯是心理有障礙的精神病患者的臨床表現。

當受魔破,便進入想陰。

想陰十魔。經曰:「譬如有人,熟寐寱言。是人雖則無別所知,其言已成音韻倫次。令不寐者,咸悟其語,此則名為想陰區宇。」這種人修行有一定成就,得意自在的感受身體,無礙的來往於各種境界。這種人就像熟睡的人說夢話,其人渾然不知,但別人聽得清楚,這就叫想陰區域。「觀其所由。融通妄想以為其本。」,想陰 是以融通妄想為其根本。

想魔一,這個時候的人,著迷於圓融靈明鏡像,便會為了精妙的思維而貪求巧善之智,此時天魔便會將魔靈附於此人身上,為其講經說法,但是其人並不知道,反而宣布自己已經徵得涅盤,利用眾生求法善心,來蠱惑眾生。這人星形體變化多端,信口雌黃,散布災難降臨,戰爭到來等等聳人聽聞的謠言,自己卻在暗地裡騙取信眾錢財,淫樂無度,讓人在毫無知曉情況下散盡家財。這就叫怪鬼年老成魔入心。

想魔二,心中忽然愛戀遊盪,思緒飛揚,貪求種種奇妙境界,天魔乘此機會將魔靈附入,出現如同前面一樣情況。但是對於聽信他的人來說,會出現這樣的幻覺:會突然看見自己坐在放著紫色光芒的蓮花寶座中間,產生從未有過的驚喜。這人口中亂言諸佛應世。某人某人是某菩薩某佛的化生等等,使得眾生心生仰慕,邪見由此產生,銷毀自己的善根智種,這就叫魅鬼年老成魔入心。

想魔三,由於心中貪愛綿泯,便開始整理、澄清過濾自己的思緒,此時,天魔又乘虛而來。魔靈附身之後的此人,為信眾們說法,能在開口說話前就讓信眾們自行開悟,心意潛行變化無端,有人暫時獲得宿命神通,或其他神通,......各人歡喜從未有過的經驗。這個人一時迷誤,以為自己就是菩薩,嘴上說盡了各種各樣 的佛菩薩,這也叫魅鬼年老成魔入心。

想魔四,當為了追求思維的辨析精爽,而窮究事物變化的根本執著時,心魔動,天魔魔靈就附身。因魔附體,而具有魔力神威,雖然還沒有開口,信眾便心伏於他,以為面前此人肉身就是佛菩薩的法身顯現,眼前就是佛國顯現,故而喪失了原先本心,身心呈現出前所未見的景象,這些人一時愚昧,妄惑之心也以為自己就是菩薩,執著於探究心計。嘴上說眼耳鼻舌就是凈土,男女二根是菩薩的真正所在,使無知之人相信這些污言穢語,這就是蠱毒魘勝惡鬼年老成魔來擾亂修行之人。

想魔五,當心中執著於玄想神思,心中反覆周密研究,貪求冥冥感應。這時天魔魔靈附身,於是此人能夠讓聽法之人暫時看到有著千百歲高齡之人,從而羨慕不肯離去,甘願做此人的奴僕,服侍供養其人,以為此人是大德大賢,如影隨形,由此獲得從未有過的驚喜。此人口中妄言:我於前世度得某人,今世來相會,讓你們一同去某個世界中去供養云云;或講述大光明天,有如來諸佛住在哪裡等等。這叫癘鬼年老成魔入心。

想魔六,當執著愛戀於深靜,便專心於靜謐的感覺之中,樂於享受安靜的氛圍。心魔發動,天魔魔靈附身,開始對信眾妄言,讓他們知道自己前世所造之業,又對某人說,雖然你還沒有死去,但是你下世將變為畜生,還讓別人在你後面做出踩尾巴的動作,你果然站不起身來。讓大家都拜服此人的腳下。如果有心對他心存懷疑,他事先就會知道,就令人苦修不止,痛苦不已。

這種人還謾罵佛家弟子,肆意攻擊人世間事情,預言禍福,每有言中。這就是大力鬼年老成魔入心。

想魔七,這種人執著於各種知識,貪求能獲得知前曉後的宿命功夫。心魔一動,天魔魔靈附身。此人會對信眾大講某地有某寶物,放異常光芒等等,讓信眾驚喜。這種人不吃精美事物,卻喜歡吃草藥,但是身體非常壯實,這是因為天魔附身,身上有了魔力緣故。這種人也是隨意謾罵佛家子弟,帶人去各處尋寶,見異人。讓信眾一次次的驚奇。這叫山林、土地、城隍、川岳等鬼神年老成魔入心。

想魔八,這種人貪求神通變化,專研神通變化的功夫,心魔一動,天魔魔靈附身。此人會在信眾面前展現種種神通,但是懼怕刀槍。此人會自稱是佛的應身,卻誹謗禪律,謾罵佛弟子,肆意攻擊人事。此人臉皮特厚,不怕別人厭惡和譏笑,嘴上說神通自在,有用魔力變幻佛國異象來迷惑人。這是因為魔靈附身,所以,天地間有大魔力的山精、海精、風精、河精、土精,以及一切草木精怪,或是龍魅,或是壽終的神仙再活為魅,或是仙期終結死期將臨但其形體不化的精怪等等,年老魔來惱亂入心緣故。

想魔九,這種人執著於入滅境界,專心研究化滅之術,心魔動,天魔魔靈附身,於是此人在信眾面前,表演幻術,隱身,現身與虛空之中,或讓身體透明,或讓身體發出檀香,或讓自己的屎尿芬芳無比等等。此人妄言佛法,說人死後一切都沒有--入滅--,沒有什麼業報輪迴,宣講無因無果的修行法門。這是草木精靈和年老 魔入心。

想魔十,此人執著於長壽,貪求研究長生不老的秘術,此心魔動,天魔魔靈附身,於是,此人面對信徒,宣稱自己可以毫無遮攔的來往於任何地方,可以瞬間從萬里之遙取回東西等等,眾生相信此人就是佛現於眼前。此人信口妄言:十方眾生都是我的子孫,我就是第一個佛,所有佛都是我生的。這是自在天魔的徒弟們利用幻術變化來迷惑、吸食人的精氣,這種情況十分危險,有腦肝枯竭之虞。

想魔的十種魔境都是天魔等利用修行人的貪戀,執著,使魔靈附身而顯現種種幻術,都讓受迷人覺得自己獲得了無上正知正覺涅盤,從而迷失本心,墮入魔道。

不難看出,想魔十種魔境就是人的精神進入癲狂狀態後的自我誇大肯定,想入非非、自我麻醉的臨床表現。

行魔。當人的夢想消滅後,行陰顯現。經曰:「 見諸十方十二眾生。畢殫其類。雖未通其各命由緒。見同生基。猶如野馬熠熠清擾。為浮根塵究竟樞穴。此則名為行陰區宇。」見到了十二類眾生的生滅根元,眾生行陰都是如此,如同雲氣,熠熠清擾,就是浮動的塵根,瞭然眾生關鍵之處(樞穴),這就是行陰區域。

行陰十魔。「觀其所由。幽隱妄想以為其本。」 因為仍有雲氣般的「熠熠清擾」,也是浮動的根塵,所以幽隱妄想依然存在,這就是行陰魔存在的根本。

行魔一,雖然天魔在其身心不能得到便宜,但是此人執著於人的精妙本體,執著的貪求眾生行陰的根本,因為執著於觀察研究生滅本元,以動為要義,對於不擾不動,全然不知。這是只知道本,卻不知道原因,只見生死流轉,卻不知道這劫難之來由,迷失菩提真性。還以為十萬眾生,億萬事物都是一因所故,我永遠都是我,不可能成就菩薩。這是外道之魔擾心,叫第一外道立無因論。

行魔二,此人妄起計度之念,便墜入四種遍常論。第一,專心、執著於心與境的關係上研究,見到所有心,境生滅都是循環往複不止,故認為心、境是常住不變的;第二,認為四大根元常住不散,眾生替也恆定不滅;第三,此人的第七識末那識執第八識,陷入恆審思量之中(根據唯識論和楞伽經敘說,人有八識,眼耳鼻舌身意為前六識,即感官器官得到的信息處理;第八識叫阿賴耶識,是輪迴業報的載體,記錄人的所有善惡行為;而第七識叫末那識,「挾持」阿賴耶識,專門將前六識得到的虛幻信息,通過不斷的思量--恆審思量--妄執為實有),認為一切眾生本性是常住不散的--計度為常--;第四,因為心思計度過分,不能超越,妄 稱沒有流止運轉生滅,萬物恆常不變,不見真心,所以亡失遍知,執此為常而不相信有真常菩提。這就叫第二外道立圓常論。

行魔三,此人墮入「四顛倒」之中,無常,恆常各信一半,沒個定見:認為我自明亮之心恆常不動,所以一切眾生在我心中自生自滅,是無常的;此人不觀人心,卻關注十方世界歷劫壞處,以為這就是無常,而沒有毀壞的就是恆常;認為因惑造業,流轉不定,個性不變,業報卻常變不定,能讓此身剎那變壞,一切生死,皆從 我留出;見行陰長流不斷,便妄執為常性,而前面的色受想已經消失,所以是無常;這就叫做第三外道一分常論。

行魔四,此人墜入四種有邊論:這人慾窮究行蘊,以至於心相生起,以為是生滅之元,過去未來無相續,一報至盡,認為是有邊,而現在心識相續的,則認為是有邊的;只見到一定時間內,眾生的生滅,以外卻沒見到,便認為是無邊之性,但是眾生確實是在生生滅滅,所以又認為是有邊的;以自己心想來度量一切,以為自己得到了無邊之性,又見到其他生死,在我心中,卻不見到在我見到之外是無邊無方位的,認為這自己不知道,沒有見到的是不能得到無邊之心的,但是是有邊性的;用妄想的心思來猜度一切眾生,認為一身之中有一半是有邊,一半是無邊,一切都是一半有,一半無,心思全部用來審思有邊和無邊,這就叫做第四種外道,立有邊論。

行魔五,於知見中妄生計度,這人便墜入四種顛倒不死虛論。見到生滅變化前後相續不斷,在生命過程中,見到眾生生出,不去注意還有眾生的滅。對於行陰的前因後果,不知道這中間還有識陰在起作用,確認為這中間另有別的因素在起作用,不見眾生各有差別,當有人問起,他就會說:我現在亦生亦滅,亦增亦減,亦有亦無。在任何時候,他的話語都是混亂不清的,使得別人弄不清他到底說的是什麼;只看到無,不見其他,所以,當有人來問,他之說一個無字;對於有,他也是含混不清,所以,當有人來問,他只回答一個有字;因為對有無的混亂認識,所以當有人來問,他回答是:亦有即是亦無,亦無之中,不是亦有。一切矯亂,無理可據,無義可憑,因而無法應別人的窮追詰問。這就叫做第五外道四顛倒性,不死矯亂遍計虛論。

行魔六,此人墜入死後有相,所以發心顛倒。「依色立我,說色是我」,將眼睛見到到的就說成是我,因為眼見到的「色」雖然不是我,但是現在色為我所用,所以說色即是我,這就形成了人死後仍然存在的妄念,即死後仍然有相。這就叫做第六外道:死後有相心顛倒論。

行魔七,由於發心顛倒,墜入死後無相。看見屍體逐漸消失沒有依靠,如同草木消失不見蹤影,便認為前面不可得,死後哪來的相呢?故而認定涅盤因果,一切都是虛無的,徒有名字而已,究竟只是斷滅而已。這就叫做第七外道:死後無相心顛倒論。

行魔八,此人墜入死後俱非,生起顛之論。以為已經消滅的色受想,現在沒有了,但是將來還會有的,或認為行陰是流轉不停的,所以色受想將來必然是無,故而有無循環往複,死後有相無相,也是流轉不息,故而認為一切法都是如此,彼此混淆,有既非有,無亦非無,誰是誰非,誰虛譙實,無法定論,無理可說,無言可道。這就叫做第八外道:死後俱非,心顛倒論。

行魔九,此人墜入七斷滅論。鬼、人、畜身死則滅;以欲為因,欲盡則滅;以苦為因,苦盡則滅;以樂為因,極樂則滅;極樂報形,極余則滅。如此循環,現報已滅,滅已則轉受他報,不再有此報,由此認定:死後一切斷滅。這就叫做第九外道:死後斷滅,心顛倒論。

行魔十,此人墜入五涅盤論。或以欲界為修行目的,看見圓明而生愛慕之心;或以初禪獲得無憂之樂;或以二禪得到不苦之心;或以三禪獲得極其喜樂;或以四禪獲得不苦不樂之喜。不受輪迴生滅之苦。迷上那有漏天的快樂,無所作為,以這五處為安穩之鄉。這就叫做第十外道:五現涅盤,心顛倒論。

行陰十魔是外道邪魔乘著色受想已經消失,行陰當令,修道之人不能辨別之時,來進行干擾,這十種狂解乃行陰中正妄念互相交錯引起,主要表現在對生死涅盤的認識含混不清,將外道觀念誤認為是佛道所依,或是將悟道放在次要地位,而執著研究思辨道理的外道當做修行根本。

行陰消破,識陰顯現。

識魔。經曰:「觀由執元。諸類不召。於十方界。已獲其同。精色不沈發現幽秘。此則名為識陰區宇。」此刻行陰已經了盡,識精顯現,十方世界都顯同一識性,佛性已經若隱若現,如此就能消滅六根的差別。在識陰即將盡的地界,回歸而望,這人能超越自己對命的昏暗難見,如果回觀識陰,見到真如本體,但是一念無明也會 啟動,於是罔像產生,此時真罔互交,非一非異(即既不是同一,也不是相異處於中間狀態),所以仍然是虛無的,乃是罔象虛無顛倒妄想作為其根本的。

識魔一,被數論(比佛教還要早的,古印度關於宇宙生命起源及其本質的學說)的外道學說所迷惑,陷入了窮究原因的泥潭。這叫第一立能為因心。本來即將獲得圓通,忽然因此圓通,卻圓偏了,即將大徹大悟成佛,卻背離涅盤境界而不見,卻反成為外道種。

識魔二,被古印度教的大神,大自在天(即經中所言的「摩醞首羅」)的種種秘密咒語迷惑,相信這個外道的說法,這叫第二立能為因心。違背圓通法門,背離了涅盤境界,成為外道種。

識魔三,弄不明白自己的身心是從哪裡流出來的,心存疑惑,以為自己的這個身心是不滅不勝的常恆的,根本不明白生滅是怎麼回事,沉迷於其中,反而以為自己的這個認識是勝義之解,色界的自在天外道成為他的伴侶。這樣就背離了涅盤境界,未得圓滿真心,以為顛倒妄計為圓滿,因此生成倒圓外道種。

識魔四,以為十方草木都是有生命的「有情」之物,人死了以後也成為草木而已,不能自己選擇,有了這種想法,執著於無知,即婆吒先尼成為他的伴侶,這叫第四計圓知心,遠遠違背了圓通法門,背離了涅盤境界,生成外道的顛倒知種。

識魔五,此人追求火的光亮明朗,樂意水的清涼純凈,喜愛風的周遍流動,以為這些群塵是發生造作之本因,是恆常不變的,以婆羅門的崇拜水火外道成為自己的伴侶,叫做第五計著崇事邪業。迷失自己靈覺之心,以四大無知之物的虛妄為真實,立虛妄求原因,本來沒有結果,卻當做結果來看待,因而遠遠違背了圓通法門,背離涅盤境界,生成外道的顛倒化理之種。

識魔六,這種人以虛無為宗旨,滅掉諸根(即生起妄想的六根)的變化之性,留下了虛無之識,將此視為依靠,那麼這人便墮入無歸執。將色界的無想天視為自己的伴侶,這叫第六圓虛無心,窮盡空理而不能醒悟,生成斷滅之種。

識魔七,此人以為識陰精是圓常的,永遠不會消失,認為這個是可以貪求的,其他則不可。一些可以貪求,一些不行,那麼這人則墮入貪非貪執的泥潭。一些能算命的阿斯托仙人和追求常勝的凡夫成為他的伴侶。這叫第七執著命無,固執的認為固有原因,追求長生結果,生成妄延外道之種。

識魔八,以為識陰盡了,命根也就斷了,認為自己和眾生一樣,消沉於塵世煩惱中,由此便廣求珍奇異寶和美女,放縱身心,恣意淫樂。這人執著於真與不真的究竟,鑽進了死胡同,好比將困住自己的繩子為伴侶。這叫第八發邪思因,生成天魔之種。

識魔九,這人認為眾生的性命根本有粗細之分,細精的可以成聖,而粗的只能是凡夫。聖道是真,外道是偽,整天沉迷於真偽組西的分辨當中,認為都是因為原因而感受了結果,於是就想去改粗為細,舍偽求真,以求感應。這樣人得少為足,不再求精進,只能停留在聲聞乘中,與一些低果位的比丘為伴。這叫第九圓觀四諦,永遠糾纏於空不得超脫,生成纏空之種。

識魔十,發心研究兩種涅盤的神妙之性,一是圓融而悟緣生無性之理,二是清凈而悟紛擾寂靜之義,卻不知道進一步研究性海圓融,緣起無礙,不進一步追求真如不懂寂滅的道理。這種人只能停留在辟支果位(即沒有聽到佛法,卻能夠自己悟道到高於羅漢的果位--辟支),這叫第十圓覺泯心,生成圓明不化圓種。

佛跟阿難講,這十種禪定中碰到的境界,已經快要觸及圓通,但是卻中途誤入癲狂,在迷糊中得到一點點成果就滿足,這些都是在識陰中用心不正,妄念與正念交互涌動,故而生出這樣的結果。

識陰十魔是,將一知半解的修行法門當做終極之道,稍有成果,便自我滿足,所謂「不求甚解,每有會議便欣然忘食」。

當這樣的境界顯現於眼前,以原來業熏染去呼應,相應,所以心被迷惑,不能前進,停留在已經得到的果位上,認為這是自己最後的歸宿,以為自己成就了無上菩提道,造成大妄語,心魔與外道邪魔感應,魔境顯現,當魔境消失,就會墮入無間地獄。

卷十最後,佛陀給阿難說了如何避免五十陰魔的干擾。

釋尊開示末法時代如何降魔

一、釋尊開示降魔總綱

《佛說海意菩薩所問凈印法門經》節選

爾時海意菩薩白佛言。世尊。菩薩云何而能降伏一切魔怨。

佛言海意。若菩薩以無所為心。能於一切普攝受者。而彼菩薩即能降伏一切魔怨。又若菩薩以無所為心。於彼一切所緣相中。能發起者。而彼菩薩即能降伏一切魔怨。海意當知。魔有四種。

何等為四。

一者蘊魔。

二者煩惱魔。

三者死魔。

四者天魔。

若或伺察幻法即能降蘊魔。

安住空法能降煩惱魔。

伺察無生無起之法能降死魔。

俱時依止一切意法趣向滅道能降天魔。

又復知苦能降蘊魔。

斷集能降煩惱之魔。

證滅能降死魔。

修道能降天魔。

又復伺察諸行是苦能降蘊魔。

伺察諸行無常能降煩惱魔。

伺察諸法無我能降死魔。

伺察涅盤寂靜能降天魔。

又復菩薩內斷煩惱垢而不忘失大菩提心。行於布施。即能攝伏蘊魔。

若菩薩不惜其身亦不系著。行布施已。而能迴向於一切智。即能攝伏煩惱之魔。

若菩薩能念財富無常。我當與彼一切共用。真實施與。如是施已。而能迴向於一切智。即能攝伏死魔。

若菩薩於一切眾生所。而不越失大悲之心。以解脫慧普攝眾生。行布施已。而能迴向於一切智。如是即能攝伏天魔。

複次海意。若菩薩雖生諸趣。無所希望。善護戒行。即能降蘊魔。

若我見無依止善護戒行。能降煩惱魔。

若以凈戒。令諸眾生出離老死。自護戒行能降死魔。

若起是念。我令一切毀禁眾生皆悉安住聖凈戒中。自護戒行能降天魔。

又復菩薩於我無所得修行忍辱能降蘊魔。

於眾生無所得修行忍辱能降煩惱魔。

於生死無所得修行忍辱能降死魔。

於涅盤無所得修行忍辱能降天魔。

又復菩薩身寂靜故發起精進。能越蘊魔。

心寂靜故發起精進。能越煩惱魔。

了達無生無起故發起精進。能越死魔。

於生死中未嘗懈倦。成熟眾生攝受正法。發起精進能越天魔。

又復菩薩蘊無依止而修於定。能越蘊魔。

界無依止而修於定。能越煩惱魔。

處無依止而修於定。能越死魔。

於余禪支。亦悉一一迴向菩提。能越天魔。

又復菩薩。能以正慧善知諸蘊。能降蘊魔。

善知諸界能降煩惱魔。

善知諸入能降死魔。

雖善知緣生。而於實際亦不取證。能降天魔。

又復菩薩解諸法空。即彼蘊魔伺不得便。

意能信順諸法無相。即煩惱魔伺不得便。

知一切法無求無願。即彼死魔伺不得便。

知一切法無所造作。亦無疑惑。然於善行心不厭足。即彼天魔伺不得便。

又復菩薩隨觀身中身念處而修。亦不與身俱起於尋求。能破蘊魔。

隨觀受中受念處而修。亦不與受俱起於尋求。能破煩惱魔。

隨觀心中心念處而修。亦不與心俱起於尋求。能破死魔。

隨觀法中法念處而修。亦不與法俱起於尋求。於菩提意亦無所動。能破天魔。

[轉載]釋尊開示末法時代如何降魔(佛經每日聞思修系列)

二、釋尊開示世間降魔第一咒《楞嚴咒》

、釋尊開示:頂上化佛,恆誦楞嚴咒

宣化上人《楞嚴經淺釋卷七》重點段落節選:

原文:若有宿習不能滅除。汝教是人。一心誦我佛頂光明摩訶薩怛多般怛羅無上神咒。

淺釋:如果有宿世習氣業種,一時不能斷除,你可教這個人,一心持誦我的佛頂光明、摩訶薩怛多,般怛啰無上神咒。摩訶薩怛多,般怛啰,譯作大白傘蓋。如能一心持念至功夫深時,則數

千里內,都可平安無事,可令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原文:斯是如來無見頂相。無為心佛從頂發輝。坐寶蓮華所說心咒。

淺釋:這是如來無見頂相的無為心佛,從頂發輝無量寶光,光中湧出千葉寶蓮,有化如來,坐寶華中,所說的神咒。

原文:爾時。世尊從肉髻中。涌百寶光。光中湧出千葉寶蓮。有化如來。坐寶華中。

淺釋:這時世尊,就從頭頂的肉髻中,放出百寶光明,光中又湧出千葉寶蓮。有一位化身如來坐在寶蓮花中。

原文:頂放十道百寶光明。一一光明。皆遍示現。十恆河沙。金剛密跡。擎山持杵。遍虛空界。

淺釋:這位化身如來頂上放射十道百寶光明,一一光明中,普遍示現恆河沙數那樣多的金剛神。他們都是內秘藏菩薩的盛德,外示現金剛之密跡。有的擎山,有的持杵,遍滿虛空界。這些金

剛神都是默默中來保護誦咒的修行者。

原文:大眾仰觀。畏愛兼抱。求佛哀佑。一心聽佛。無見頂相放光如來。宣說神咒。

淺釋:在會中的群眾,個個都抬頭仰視,既愛其德,又畏其威;愛其德故求佛哀憫,畏其威,故求佛保佑。大家都專心一志地來聽無見頂相的放光如來,宣說大白傘蓋,楞嚴神咒。

原文:阿難。是佛頂光聚悉怛多般怛羅秘密伽陀微妙章句。

淺釋:阿難,這是佛頂光聚,悉怛哆,槃怛啰,秘密伽陀,保護眾生的精微奧妙章句,即楞嚴咒。它是由佛頂光中化佛所說的神咒,聚即如大火光焰聚在一起,形容神力十分廣大。

原文:若我說是佛頂光聚般怛羅咒。從旦至暮。音聲相聯。字句中間。亦不重疊。經恆沙劫終不能盡。亦說此咒名如來頂。

淺釋:若是我將這佛頂光聚,白傘蓋神咒的功德妙用,從早到晚,聲音相續,不斷地說,字字句句,皆不重複,這樣說到無量無數劫,也說不完,故這咒不只叫白傘蓋咒、如來藏心咒,也叫大佛頂,最尊最勝,最高最上楞嚴神咒。

原文:阿難。在在處處。國土眾生。隨有此咒。天龍歡喜。風雨順時。五穀豐殷。兆庶安樂。

淺釋:阿難,在在處處,無論是何國土的眾生,只要皆能奉持這佛頂神咒,天龍八部都會歡喜,又令風調雨順,國泰民安,五穀豐收,萬民安樂。

原文:亦復能鎮一切惡星。隨方變怪。災障不起。人無橫夭。杻械枷鎖。不著其身。晝夜安眠。常無惡夢。

淺釋:這神咒又能鎮壓一切隨方變怪的惡星,使得災障不生,人民沒有橫死夭亡,鈕、械、枷、鎖,各種牢獄的苦具,都不能加於人身,還能晝夜安睡,心清神怡,沒有惡夢。

原文:阿難。是娑婆界。有八萬四千災變惡星。二十八大惡星而為上首。復有八大惡星以為其主。作種種形出現世時。能生眾生種種災異。有此咒地。悉皆銷滅。十二由旬成結界地。諸惡災祥永不能入。

淺釋:阿難,這個堪忍世界有八萬四千執行災變的惡星,由二十八大惡星所統率:所謂東方的七星:昂、畢、觜、參、井、鬼、柳;南方的七星:張、翼、星、軫、角、亢、氐;西方的七星:房、心、尾、箕、斗、牛、女;北方的七星:虛、危、室、壁、奎、婁、胃。再由八顆最大惡星作主帥,八大星: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羅侯星、計都星以及慧星,隨眾生的業

感,幻作種各形狀,出現世間,能使眾生,遭受各種災害怪異。但是有這佛頂神咒所在的地方,都能逢凶化吉,遇難呈祥。九百六十里以內,成為結界的地區,所有橫惡災害,都不能侵入。

原文:是故如來宣示此咒。於未來世。保護初學諸修行者。入三摩提。身心泰然。得大安隱。

淺釋:所以如來特別宣說這佛頂神咒,來保護後世一切初學的修行人,使他們能夠早日得入正定,身心自在,得大安穩。

原文:更無一切諸魔鬼神。及無始來冤橫宿殃。舊業陳債。來相惱害。

淺釋:更不會有一切魔鬼神聖,以及無始以來的冤家、橫禍、宿業、災殃、舊債來擾亂侵害。

感悟:

真正的佛子應將楞嚴咒定為每日早晚課必修功課,在此推薦以下三種修行版本,可任選其一。

1、《楞嚴咒》梵唱修行版

2、《楞嚴咒》漢音快誦版

3、《楞嚴咒》梵音快誦版(簡豐祺)

[轉載]釋尊開示末法時代如何降魔(佛經每日聞思修系列)

感悟愣嚴咒破魔原理(節選)

楞嚴咒五會真言的核心是五方佛心種智字。五會真言所對應的五方佛(順序已修正)即:[轉載]釋尊開示末法時代如何降魔(佛經每日聞思修系列)[轉載]釋尊開示末法時代如何降魔(佛經每日聞思修系列)

(1)第一會:中央毘盧遮那佛,梵語Vairocana Buddha之譯音,又稱為大日如來,梵文的意譯是光明遍照,表示佛身光明遍照法界,離闇覺照。毘盧遮那佛是法身如來,為諸佛之法身的根本佛,為佛部主尊,佛身色白,坐中央八大獅子座蓮花上,結智拳印,能除五毒中之痴毒,能轉識蘊屬空大,及第九識成(就)法界體性智。

[轉載]釋尊開示末法時代如何降魔(佛經每日聞思修系列)

(2)第二會:東方阿閦佛,梵名Aksobhya Buddha之音譯,意譯為不動佛,或無嗔恚佛,又名不動如來,為金剛部主尊。阿閦佛身藍色,坐在東方八大象王座上,五大中屬水大,結觸地印。能轉想蘊,能除嗔毒,可轉第八識為成(就)大圓鏡智。

[轉載]釋尊開示末法時代如何降魔(佛經每日聞思修系列)

(3)第三會:南方寶生佛:,梵名Ratnasambhava,乃集一切福德財寶,具備萬法能生的如來。寶生佛為南方寶部之主尊,佛身黃色,屬地大之凈相,安坐八大馬王寶座上,結滿願印。

能除貪毒,能轉受蘊,及第七識成(就)平等性智。

[轉載]釋尊開示末法時代如何降魔(佛經每日聞思修系列)

[轉載]釋尊開示末法時代如何降魔(佛經每日聞思修系列)

(4)第四會:西方阿彌陀佛,梵名Amitaba,意譯為無量光、無量壽之意義。阿彌陀佛易生大悲之慈心,為蓮花部主尊,佛身紅色,屬火大,結彌定陀印,或手捧長生甘露瓶,身坐西方八大孔雀頭戴之紅色蓮花寶座上,能除五毒中之疑毒,能轉色蘊,轉第六識成就妙觀察智。

[轉載]釋尊開示末法時代如何降魔(佛經每日聞思修系列)

(5)第五會:北方不空成就佛,梵名Amoghasiddhi,此佛能成辦一切事業,為羯磨部(事業部)主尊,佛身綠色,屬風大,結施無畏印,身坐八大金翅鳥之寶座上。能達成一切目的,沒有不能成就之事。能除慢毒,所轉化的煩惱是嫉妒,所凈化之蘊是行蘊,轉前五識(眼、耳、鼻、舌、身)為成(就)成所作智。

[轉載]釋尊開示末法時代如何降魔(佛經每日聞思修系列)

楞嚴咒五會真言即五方佛種智字的全息展開。種智字的梵音皆從諸佛心中流出,含有諸佛一切智慧、功德信息。修持楞嚴咒即以聲頻的振動,摧毀凡夫心識(阿賴耶識)中之貪、嗔、痴、慢、疑習氣種子;激發智慧種子(佛性種子),轉識成智。也就是佛法中常說的:都攝六根,凈念相續,背塵合覺的過程。

[轉載]釋尊開示末法時代如何降魔(佛經每日聞思修系列)

三、釋尊開示世間降魔第一經《楞嚴經》

之宣化上人開示五十陰魔章

[轉載]釋尊開示末法時代如何降魔(佛經每日聞思修系列)楞嚴經50種魔

魔,乃是印度國的語音。本來有二個字,所謂魔羅。中國的譯意,就是能奪命,因為奪去一切眾生的法身慧命,使入魔道的子孫,永遠不能成功佛道的期望。又名殺者,因為殺滅一切眾生的功德法財,永久不能證發微妙的性德。又名障,因為障礙修道人的前程,永不能在道德中的精勤。又名力,因為他化自在天中魔王的異名,有大大的神力,能和修出世法的人,為難的原故。又名惡者,因為多情多欲好生惡死,並殺害一切出世間的善根。又名惡極,因為依靠佛法,而得到的善利,非但沒有飲水思源的報恩,反而忘恩負義的加毀。又名華箭,因為好像一朵鮮花飛來,眼看是花,其實中了一箭。又名五箭,因為五塵的染法,從五根入而破法的善根。須知箭能射人喪身,魔比較箭還要烈害哩。

但魔字,自古來翻譯的經論,都作磨是從石。及至梁朝武帝的時候,說魔字,應當從鬼,不可從石,因為能逼惱人的原故。不過魔字從石從鬼,都無妨礙,因為古今字樣的判別,其實同一梵音的意義。

魔,印度梵語魔羅,中華譯為殺者,他能殺害正修道人的法身慧命。總之,在魔羅的心裡,對修行人,時刻懷著三椿的惡意:

(一)我們不論修那種三昧,正當用功得力的時間,善根滋長,惡障漸消,他就恐怕此人超出他的環境。

(二)又驚怕此人化度他的眷屬,空了魔王宮殿。

(三)畏懼行人,得大神通,得大智慧,降伏魔軍。

魔預先來擾亂,令行人不得成功,這樣叫做殺害者,亦名波旬。其實有四種魔的區別:三界內的眾生都有貪瞋痴等煩惱,名煩魔;輪迴六趣受生死,名五陰魔;一期生死之間,那個免得掉無病,即是病魔;內心邪念,外魔得其便,名天子魔;這是界內的四魔。還有出三乘聖者,尚有無明塵沙變易生死,亦有微細的四魔。古德所謂:「除佛以下,皆是魔道。」誠不虛語。

依止觀魔事發相,有捶惕鬼、時媚鬼、魔羅鬼,千變萬狀,破壞行人。若果對治時媚鬼,知何時,呼其名字,魔即隱去。總而言之,行人無論見什魔境界,不起分別好醜。如金剛經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楞嚴經說:「不作善境界,不落群邪。」就是這個道理。

平常所說:道高一尺,魔越一丈。從這話中,就可見得修道用功的人艱難,培養道的不容易。非有九牛二虎的功力,不折不撓的精神,勇猛莫怕的態度,堅固不動的心念,決定無變的意志。動輒被魔境的牽動,被魔境的逼惱,被魔境的紛擾,被魔境的縛束,被魔境的顛倒,被魔境的錯亂,被魔境的籠罩,被魔境的喪身,被魔境的失命,被魔境的戕害了。

所以在沒有學道的以前,必須知道魔境的正義和各種的害處。正義和害處既然明白,還要修習對治魔境的方法。倘是不明白,乃學道起來,到很危險,難免陷井墜坑。 魔的種類,真有千差萬別的不同。今說二種的梗概,便能包括一切的魔類。所謂一為內魔,二為外魔。內魔,是指一切眾生身內的魔。如於人心中,所起粗粗細細的煩惱。外魔是指一切眾生身外的魔。如在欲界第六他化自在天上,別有魔羅居住的所在。以及其他外境的迫擾,都是外魔。

如今依據經論發明,有煩惱魔、陰魔、天魔、死魔、罪魔、行魔、精靈魔、鬼魔、神魔、仙魔、業魔、心魔……略為解說,以便明了。

煩惱魔

就是昏煩的惡法,惱亂心神,不能停息。是屬於內魔,乃生死的本因。所謂見思煩惱魔,阻礙天、人、修羅、地獄、餓鬼、畜生的六趣眾生,真空寂滅的原理。塵沙煩惱魔,障蔽聲聞、緣覺的二乘眾生,化導利人的大心。無明煩惱魔,翳閉菩薩乘的眾生,果覺法性的妙體。職是三種煩惱,造成種種惡業的魔境。這約九法界眾生,都具煩惱的根本,招感分段、變易的二種生死。唯獨釋迦世尊及十方三世諸佛,沒有三種煩惱魔,到於究竟圓滿的覺地。因為已經分段、變易的二種生死永亡,見思、塵沙、無明的三種煩惱凈盡的原故。

陰魔

就是色、受、想、行識的五蘊。非但是屬於內魔,又屬於外魔。因為色,是外魔,受、想、行、識,是內魔,乃生死的苦果。陰,是舊翻譯,蓋覆的意思。因為色、受、想、行、識的五種,蓋覆清凈的真性。蘊,是新翻譯,積聚的意思。因為色、受、想、行、識的五種,積聚生死的苦果。但這陰魔,不外乎色魔和心魔的二法。而一切眾生迷著無情虛幻的色魔,迷著有知妄想的心魔。從此顛顛倒倒,是是非非的產生眾多的魔境出來。

天魔

就是欲界第六天上的魔羅天。因為深著世的快樂,起諸邪知邪見的心念,憎恨嫉妒破壞一切聖賢不生不滅的道法。是屬於外魔,乃生死的惡緣。但是魔羅天的魔子魔孫,以及魔民,真是無量無邊。所住的宮殿,乘空往來,壯麗無倫,比較人間的宮殿,超過百千萬倍。若是比較色界天上,就不如的多了。不過,魔的威力甚大,而且快樂自在得很。因為做人的時候,做過一點功德善事,而著生死愛欲,所以生到魔羅天。可惜沒有永久的存在,等到福報享盡,必定墮落惡道,受大苦惱。若是世界壞劫的時候,那火災直接燒盡色界初禪天,乃魔王天,全為灰煬。

死魔

就是地、水、火、風的四大,都為分散,身喪命殞,色心離開的境況。是屬於外魔,乃一期壽終報滿的惡果。所以修道用功的人,非但道業不能成就,忽然遭遇大病,以致無常死喪的魔難,不得培長法身慧命,殊為可悲可痛。

罪魔

就是殺、盜、淫、妄、酒的罪魔。是屬於外魔,乃生死惡緣。若是犯了殺生害命的罪魔,必定招感短命的果報。若是犯了偷盜的罪魔,必定招感貧窮的果報。若是犯了淫慾的罪魔,必定招感生死輪迴的果報。若是犯了妄語的罪魔,必定招感世世無舌的果報。若是犯了飲酒的罪魔,必定招感昏迷無智的果報。總之,由犯如是的罪魔,必感如是的惡報。

行魔

就是念念遷變流動造作的行魔。是屬於內魔,乃生死的行因。若起念念殺生害命的行魔,必定遭遇殺害的行緣。若起念念偷取物件的行魔,必定遭遇偷取的行緣。若起念念妄言兩舌的行魔,必定遭遇欺罵的行緣。要之,作如是的行魔,必得如是的行緣,絲毫無差。有了行緣,乃有行業,就煩惱無盡了。

精靈魔

就是受日月的精華,日長年久而成精靈的怪物。所謂魑魅、魍魎等(是木石的精怪),損害修道的生命。是屬於外魔,乃生死的惡緣。所以初修道人,用功暫入靜境的時候,忽現可怖可愛的殊形異狀,而來紛擾,而來籠罩。

鬼魔

就是多虛怯多怖畏的鬼魔。是屬於外魔,乃生死的惡緣。如摩訶止觀所明,有堆剔鬼魔、偷臘鬼魔、吉支鬼魔……都要惱亂行人的。其餘鬼類甚多,今依經中所說,大抵三十六種的不同。所謂一鑊湯鬼,二針口臭鬼,三食吐鬼,四食糞鬼,五食火鬼,六食氣鬼,七食法鬼,八食水鬼,九希望鬼,十食唾鬼,十一食鬘鬼,十二食血鬼,十三食肉鬼,十四食香鬼,十五疾行鬼,十六伺便鬼,十七黑闇鬼,十八大力鬼,十九熾然鬼,二十伺嬰兒便鬼,二十一欲色鬼,二十二海渚鬼,二十三閻羅王執杖鬼,二十四食小兒鬼,二十五食人精氣鬼,二十六羅剎鬼,二十七火燒食鬼,二十八不凈巷陌鬼,二十九食風鬼,三十食炭鬼,三十一食毒鬼,三十二曠野鬼,三十三冢間食灰土鬼,三十四樹下住鬼,三十五交道鬼,三十六魔羅身鬼。這都是外魔的鬼,如心起邪,必有逼惱的。

神魔

就是天神地祇有能有力的神魔。是屬於外魔,乃生死的惡緣。不過,有大力和小力的區別。大力的神能夠移山倒海,填壑塞川。小力的神,能夠千變萬化,隱顯無常。又有福德和無福德的不同。有福德神,是山谷川瀆,城隍岳廟土地的神。無福德神,是曠野僻處,樹風水火(妄作禍殃,望人祭祀)的神。這等神魔,都有生死的苦惱。不過,受著血肉的供養,一時愉樂而已。若是福盡,必定墮落,無可救了。

仙魔,就是騰雲駕霧,妖術怪法的仙魔。是屬於外魔,乃生死的惡緣。如經中所明有十種仙魔。所謂一地行仙,二飛行仙,三遊行仙,四空行仙,五天行仙,六通行仙,七道行仙,八照行仙,九精行仙,十絕行仙。這等仙,或無害人的心,都是生死的一輩。雖壽過千萬歲,待至命盡,仍墮惡趣,受大苦惱,所以也可以稱仙魔的。

業魔

就是身、口、意的三業魔。是屬於內魔,乃生死的惡業。所以有善業因,必得善業果。有惡業因,必得惡業果。如身上,有殺、盜、淫的三種業魔。口中,有妄言、綺語、兩舌、惡口的四種業魔。意內,有念、瞋、痴的三種業魔。

心魔

就是身內所起的心魔。是屬於內魔,乃生死的主體。所以最初修道用功的時,對於順合的境界合於心意的,就起貪慾的心魔。對於違背的境界逆於心意的,便生瞋恚的心魔。對於事相和理性,都不明白,就起遇痴的心魔。對於一切人物上,有喜著好勝的念頭,就生憍慢的心魔。對於一切人物上,無徹底的明了,就起疑惑的心魔。對於人物上,著我著我所等,就生身見的心魔。對於人物上,執斷執常,執有執無,就起邊見的心魔。為於人物上,撥無因果,就生邪見的心魔。為於修道用功上,錯亂用心,非聖人果反計聖人果,就起見取的心魔。對於修道用功上,誤入邪路,非出世因反計出世因,就生戒取的心魔。這等心魔,全是見見思的煩惱魔中,所分的類別。若是細分,真真沒有限量了。

如上所說魔的種類雖多,總不出乎內外的二魔的範圍。若要細言,真是極多極多,辭莫能窮的。而各種的行相,由下分說。

魔的種類既明,還要說明魔的行相。大凡魔來的時候,多數化作三種的五塵境界,來破壞修道用功人的善心。所謂(一)可畏色、聲、香、味、觸的五塵,就是違背性情,要使令人,生恐怖的。(二)可愛色、聲、香、味、觸的五塵,就是順合性情,要使令人,生執著的。(三)平等色、聲、香、味、觸的五塵,就是非違背性情、非順合性情,要使令人,起動心念,紛亂意想的。

但是三種的五塵境界,也不外乎魔的貪、瞋、痴的三毒而生。若現順合的境界,就是諸聖賢的形像,父母兄弟的相狀,以及戲笑語言歌音奏舞一切等相,都是從貪愛生。若現違背的境界,就是豺狼虎豹獅象羅剎夜叉的形貌,以及縛打鞭拷所刺剖截悲號啼哭一切等相,都是從瞋恚生。若現非違非順的境界,就是熱火炙身投岩赴淵自餓拔髮瘋顛糊塗一切等相,都是從愚痴生。這是由魔毒中,發生的魔事。如佛在世的時候,一日,佛披衣持缽,入城乞食。魔王生起歹的念頭,要破壞佛的道法,便化一個管車的人,手中拿著鞭子,身上穿著敝衣,頭髮亂蓬蓬的走到佛的所在,就問:你佛有否看見我的車牛嗎?佛心中想:今日魔王有意要來擾亂我。就警告魔王說:你是惡魔,那裡有牛,且要牛做什麼用呢?魔王心中想:你佛知我是魔,又罵我是惡魔。我要和你辨駁清楚,就向佛說:我眼觸入的處所,是我所乘的。耳觸入的處所,是我所乘的。鼻觸入的處所是我所乘的。舌觸入的處所,是我所乘的。身觸入的處所,是我所乘的。意觸入的處所,是我所乘的。你佛究竟要什麼乘呢?佛說我要那個沒有六觸入的處所,才是我所乘的,乃你不到的處所。由此可知不到的處所,就是不生不滅的涅盤。而魔王著於生死的愛欲,怎麼能到呢?真是以飛天的本事,也萬萬不能到的處所了。不過,當時魔王的膽量非小能以解等魔境,惱亂於佛。何況末世的薄地凡夫,悠悠泛泛的行人,怎麼不急急的提防,對治魔境的遭遇呢?

上面所明魔王,以色、聲、香、味、觸的五塵境界,來擾亂修道用功的人,是屬外魔。而魔境所現的行相,是沒有一定的。或現種種美醜的色相,種種好惡的音聲,種種香臭的氣道,種種好惡的滋味,種種苦樂的境界。這樣現出多眾各色各樣的境相,莫非希圖破壞修道人的善法。今先明修道人煩惱魔的行相:

或起貪慾煩惱的內魔,或起瞋恚煩惱的內魔,或起愚痴煩惱的內魔,

或起疑惑煩惱的內魔,或起我慢煩惱的內魔,或起惡見煩惱的內魔,

或起忿怒煩惱的內魔,或起怨恨煩惱的內魔,或起惱亂煩惱的內魔,

或起覆藏煩惱的內魔,或起誑詐煩惱的內魔,或起諂曲煩惱的內魔,

或起憍傲煩惱的內魔,或起損害煩惱的內魔,或起嫉妒煩惱的內魔,

或起慳吝煩惱的內魔,或起無慚煩惱的內魔,或起無愧煩惱的內魔,

或起不信煩惱的內魔,或起懈怠煩惱的內魔,或起放逸煩惱的內魔,

或起昏沈煩惱的內魔,或起掉舉煩惱的內魔,或起失念煩惱的內魔,

或起散亂煩惱的內魔,或起不正知煩惱的內魔。……但這內魔煩惱發現,若不設法對治的方法,若不努力的預防,若不勇敢的擊退,若不奮鬥的殲滅,若不出力的破潰,而修道用功的人,就時時刻刻的遭遇,沒頂淪溺的危險。在次,也不得不說楞嚴經中,五十重陰魔的行相。所言五十重,就是色陰十魔,受陰十魔,想陰十魔,行陰十魔,識陰十魔。

真修行就必須消除貪、嗔、痴、慢、疑

像水一樣到處泛濫,

難以掌握控制,

人為此忙碌一生;

是填補不滿的坑

像火燒一樣,

燒得自己急躁煩惱;

不信因果,處處攀緣;

最後傷害的還是自己;

像是陷阱,

讓我們迷惑、起煩惱,

陷在某種情境中,

找不到出路;

像是銅牆鐵壁,

讓我們無法超越自我,

而且讓人不舒服的感覺;

總認為自己對,害人害己;

就是猜忌,像風一樣,

是一種不穩定的狀態,

使得我們的內心無法平靜。

心生種種妄想,捕風捉影;

真修行就必須消除貪、嗔、痴、慢、疑

版權聲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藏針灸 的精彩文章:

久坐不止傷腰!

TAG:道藏針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