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種藥物開始,癌症治療的風向「轉了」
聯合化療的成功令人驚嘆:兒童急性白血病、幾種類型的淋巴瘤和睾丸癌都在很大程度上都成為了可治癒的惡性疾病。輔助化療也使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明顯延長。
化療的基本原理是靶向分裂細胞:腫瘤的增殖比正常細胞快,這是癌症的一個潛在的共同缺陷。有效的藥物通常會攻擊DNA或有絲分裂紡錘體。然而,在其他很多類型的癌症患者中,化療很難取得成功,並且帶來了毒副作用。
然後,Brian Druker出場了。他專註於慢性髓性白血病(CML)的研究。與大多數癌症相比,CML在基因上並沒有那麼複雜,費城染色體和bcr-abl融合基因是CML的分子基礎。這令人產生了這樣的想法:對該融合基因的功能進行干擾,可能會發揮抗腫瘤作用。這在當時是一個新的想法。
當時,諾華公司已經製備了許多能夠抑制蛋白酪氨酸激酶的化合物,其中一種2-苯基氨基嘧啶類的化合物(現在被稱為伊馬替尼)表現出能抑制BCR-ABL陽性細胞的生長。
五年後,Druker及其同事報告了54例CML患者的資料,這些患者在1期研究中接受伊馬替尼治療;54例患者中有53例出現完全血液學反應,並且有7例患者未再檢測到費城染色體。沒有其他藥物曾實現這樣的結果!
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Hochhaus、Druker及其同事報告了超過10年的隨訪數據,該隨機試驗比較了接受干擾素α聯合阿糖胞苷,或者接受伊馬替尼作為初始治療的CML患者。伊馬替尼組患者10年存活率估值為83%;在試驗過程中,伊馬替尼組中83%的患者具有完全的細胞遺傳學反應。患者基本上都接受了持續治療,沒有出現意想不到的晚期毒副作用。伊馬替尼在長期控制疾病方面非常成功,但很少有患者被認為是「治癒」(穩定緩解,而不接受任何治療)的。然而,伊馬替尼的故事表明,了解腫瘤的發病機制可以幫助開發出毒性更小、療效更好的治療方法。
伊馬替尼的開發從根本上改變了腫瘤學領域。優先事項從靶向分裂細胞轉向理解各類癌症的生物學機制。一旦腫瘤的遺傳分析開始,幾乎所有的癌症類型都比CML具有更複雜的遺傳異常,但是這種複雜性引發了癌症疾病分類學的革命。
腫瘤學的未來充滿希望。在基因水平上的癌症分析,以及能夠抑制驅動性突變的口服製劑的開發,這些理念與20世紀90年代的醫學腫瘤學是不同的。越來越多的藥物被用來靶向越來越多的靶標。
在基因的指導下制定治療決策,是最近在激活免疫系統作為「戰鬥武器」方面取得的顯著進展。在這個舞台上,還需要學習更多的東西。
我們不能沾沾自喜。普通癌症患者的預後已有所改善,但沒有一種新療法可以治癒大部分患者。我們仍然需要學習如何結合針對不同靶標的療法,以確定可能有臨床反應的患者,並確定耐葯機制。儘管癌症治療之旅才剛剛開始,但使用伊馬替尼治療CML已經為腫瘤學指出了一個新的方向。
參考文獻: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7;376:982-983
2
得了癌症,他的選擇是…
※中國九成腦卒中患者錯過「黃金溶栓時間」
※類風濕關節炎患者可以喝酒嗎?
TAG:生命新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