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6個信號,說明腦血管堵塞了,是腦血栓的前兆,早送醫,能救命!

6個信號,說明腦血管堵塞了,是腦血栓的前兆,早送醫,能救命!

王阿姨,今年53歲,退休在家,前幾日突然說話不大清楚,好像是舌頭有點卷不出來樣的。平時王阿姨很注意養生,覺著這是身體「反饋信號」,於是讓兒子送自己去醫院查查,做了CT,醫生初步診斷為腦血栓,血壓到了172左右。

醫生說,好在來的及時,經過疏通血管的藥物治療之後,情況改善了很多。但還是要多觀察幾天,尤其是一定要注意到身體的一些細小「變化」。

實際上,腦血栓形成只是腦血管閉塞的一種形式,通俗地講,就是凝血塊把血管堵住了。在血流緩慢、血壓偏低的條件下,血液的有形成分附著在動脈的內膜形成血栓,稱之為腦血栓。多發生於50歲以後,男性略多於女性。

腦血栓的6大前兆信號,早發現,早送醫,或許能救命

1、近期出現手足麻木或軟弱無力,手中拿的物品忽然落地。

2、突然出現短暫的雙目失明或視物模糊。

3、忽然失語,或吐字不清或說話困難,但「心裡明白」(意識清楚)而且很快便恢復正常,不留任何痕迹。

4、時常頭暈,有的甚至突然暈倒在地,但又迅速清醒。

5、近期曾出現記憶障礙,尤其是記憶力明顯減退,乃至完全遺忘。

6、原因不明的智力減退,注意力不易集中,思考問題感到費力,工作效率降低。

一旦出現上述癥狀,千萬不要麻痹大意,儘管這些癥狀很快恢復,也應儘快到醫院查明病因,如進行CT,頸動脈超聲、血液黏稠度、免疫系統等檢查,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腦血栓高危人群

1、遺傳因素,如果有腦血栓家族史,尤其是父母和祖父母有患患病經歷,會使發病幾率增加。

2、患有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心律失常的中老年人,如果發生心房纖顫,更易形成腦血栓。

3、血壓偏高,尤其是高血壓的中、老年人,容易罹患腦血栓。

4、患有短暫性腦缺血但沒有充分重視及時治療的中、老年人。

5、糖尿病患者及高血脂症人群。

6、經常性頭痛、頭暈,四肢麻木無力或感覺異常的人群。

2個動作,「沖洗」血管,遠離血栓

動作一:踝泵練習

踝泵練習,通過踝關節的運動,起到像泵一樣的作用,增強下肢的血液循環,預防血栓的形成。

具體方法:

躺著或者坐在床上不用動,大腿放鬆,雙膝自然伸展,然後緩慢、但是用力的、在沒有疼痛或者只有微微疼痛的限度之內,盡最大角度地勾腳尖(向上勾腳,讓腳尖朝向自己)之後再向下踩(讓腳尖向下)。

注意要在最大位置保持10秒左右,然後反覆進行,在不引起疼痛的前提下不限次數,越多越好。

在我們做踝泵練習的時候,小腿的肌肉就會收縮和放鬆。

跖屈(腳尖向下踩)的時候小腿三頭肌收縮變短,脛骨前肌放鬆伸長;

背伸(向上勾腳尖)的時候脛骨前肌收縮變短,小腿三頭肌放鬆伸長。

這兩組相對應的肌肉,在收縮的時候就象泵一樣把血液和淋巴液擠壓迴流,放鬆的時候新鮮的血液就又流進去了。

這樣,整條腿不用動,只是屈伸腳腕子就可以促進整個下肢的循環。

動作二:原地小跑步,持續1分鐘

這套原地小跑步體操,是日本醫生者耗時30年心血所發明,內容簡單易學,不需要任何器材,只要一點時間、空間便能進行的簡單運動。

具體做法:

首先,放鬆肩膀,手臂自然擺動,但腹部得用力挺著,腳尖墊起來,用小跑步的方式,原地小跑步。一天3次,每次1分鐘。

進行原地小跑步體操時,能增加小腿肌肉收縮,促進靜脈血液迴流,血液循環會加速活化,製造出能夠修復及擴張血管的一氧化氮,不僅可以預防靜脈血栓,還能增強體質和心臟活力,有助於控制血壓。

日常預防血栓,還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食用油要搭配吃,不要吃單一的食用油

大家都知道,日常要不吃或者少吃動物油,最好吃植物油,並且每人每天的食用油總量在25克~30克之間。

但是,你知道嗎?不僅要用植物油代替動物油,還要將營養成分不同的植物油搭配在一起吃,這樣可以保證人體攝取所需的脂肪酸,才更有利於健康!

比如,將油酸類油脂豐富的橄欖油、亞油酸類油脂豐富的大豆油、亞麻酸類油脂豐富的蘇麻油按2:2:1的比例搭配,來作為日常的食用油。

由於大家日常攝取的食用油比較單一,導致體內的脂肪酸失衡,所以日常要多補充多不飽和脂肪酸來改善人體脂肪酸的失衡,中國營養學會2013年版,推薦α-亞麻酸(多不飽和脂肪酸)每日攝取量1600-1800毫克。

含有α-亞麻酸的植物油,主要是蘇麻油、胡麻仁油、核桃油等,α-亞麻酸可軟化血管,有保護血管內皮細胞、減少脂質沉積及改善纖溶功能,可以清除血液垃圾,降低血液膽固醇以及低密度膽固醇,增加血管通透性,幫助清除對心血管有害的物質,保護心血管系統的健康。

國內外醫學研究發現,長期足量攝入a-亞麻酸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對癌症、炎症、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免疫力低下、記憶力減退、視力減退、心臟病、腦血栓、老年痴獃等慢性疾病的都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二:養成主動喝水的習慣

水,不僅能拯救人們的生命,還是長壽的第一要素。很多疾病是由於攝入水不足引起的。

飲水不足則體內血液粘稠度會增高,囤積的廢物也難以排出,易形成血栓。

平時及時補充足量的水分,可降低血液的粘笛度,使血管擴張,以利改善機體新陳代謝,減少血栓形成。

預防血栓喝鹼性硬水,富含鈣的鹼性硬水對預防血栓有效。

喝水時間為每天起床後、上午、晚上睡前各一次,下午兩次,共五次。

每次至少喝一杯。喝水多的人一次喝200毫升左右比較合適。

需要注意的是,運動飲料等清涼飲料和茶類不包含在內。

三:走路,動起來,從頭到腳防血栓

從進化論角度看,步行是人類最好的運動。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走路是世界最佳運動之一,既簡單易行,強身效果又好,不論男女老少,什麼時候開始這項運動都不晚。

在預防血栓方面,走路能保持有氧代謝、增強心肺功能,促進全身從頭到腳的血液循環,防止血脂在血管壁堆積,防止血栓形成。

走路防血栓,要注意「三五七」原則:

「三」是指每天要步行3000米以上,且保證30分鐘,並堅持做到有恆、有度,過分激烈的運動對身體不利。

「五」是指一星期要運動五次以上。

「七」是指運動後心率+年齡=170。例如:50歲的人,運動後心率達到120次。(身體極好者可達到190次;身體不好者不要超過150次,具體要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調節)

如果覺得「三五七」原則太難記,那就記住一句話:每天至少快走30分鐘,直到身體發熱、甚至微微發汗,就達到鍛煉效果了。

四:沒事撓撓頭

中醫學中稱「頭為精明之府」,「五臟六腑精氣」皆上升於頭部。

平時經常以手指撓頭。不僅能疏通腦部氣血,且對全身臟腑的功能也有協調作用。

按摩頭皮的方法:按摩時將左手或右手的五指伸開,用手指頭在頭皮上輕輕按摩,先前後方向按摩,再左右方向按摩,最後轉圈按摩,一般5~10分鐘即可,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

現代科學研究證明:經常按摩頭皮能刺激頭皮上的毛細血管,使它們擴張變粗,血液循環旺盛,供給大腦組織更多的養料和氧氣。

頭皮血液循環改善了,還有利於頭髮的生長發育,防止頭髮脫落和變白,老年人經常按摩頭皮,能夠延年益壽。

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麻煩聯繫刪除,謝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馬嘚啵嘚 的精彩文章:

小小蒲公英,居然如此神奇,吃了這麼多年卻不知道!
研究發現:千位百歲壽星,都有一個共同點「樂觀」,你是這樣嗎?

TAG:小馬嘚啵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