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今信息那麼多,隨時都能查,我們還需要去記憶嗎?

如今信息那麼多,隨時都能查,我們還需要去記憶嗎?

GIF

除了考試。

GIF

小說里那些「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的本領可不是誰都有的,是人就會遺忘,不管是你想要記住的知識還是一些瑣事,都會隨著記憶力曲線的下降而逐步淡忘。

學生時代我們都經歷過考前複習,然而當我們脫離校園以後,平時刷劇、看小說、讀雜誌、甚至看嚴肅書籍,幾乎都不會回頭再看。所以久而久之,除了少量被反覆觀看的內容以外,大部分瀏覽過的東西都被我們忘了。

多數人通過多次的複習來加深記憶,減緩遺忘。以前,人們以「記得多記得快」為豪,但在互聯網時代,「記東西」這件事發生了一些有意思的改變。一是因為現在每個人接觸的信息都太多,記不過來。二是現在的存儲手段多,需要的時候都可以隨時調取。

那麼問題就來了,互聯網時代的人是不是已經不需要擁有超強的記憶力了?因為不管是一首詩、一句話或者一部長篇小說的所有內容,對於互聯網時代的「記憶」來說,成本是一樣的,只需要通過檢索就可以立刻「知曉」,人們遺忘的成本似乎降低了。墨爾本大學的研究員 Jared Horvath 就指出一個理論:互聯網的到來,使人類的記憶重點放在了檢索方式,而並非內容本身。

換句話說如今你平時喜歡在哪裡了解資訊比較重要,而資訊本身被遺忘的概率上升了。正如哥倫比亞大學在 2011 年的一項調查就支持了這一點:「 當人們知道以後還可以再找到這些內容時,他們對信息本身的回憶率就較低。」

互聯網就是一種外化的記憶。但即使在互聯網存在之前,很多事物也承載了人們的「記憶」,比如書也是這樣一種外化記憶,最初誕生時,蘇格拉底和孔子都對著書立說持懷疑態度,他們都認為這樣會破壞知識和自身記憶。

GIF

墨爾本大學的 Jared Horvath 解釋道:「蘇格拉底痛恨寫字,因為他認為文字會殺死記憶,削弱人們的記憶能力,事實上他是對的。但站到今天來看,無數的書籍和寫作為我們帶來的那些寶貴的財富,人們才不會情願拿它去換一個更好的記憶能力。」

相類似的,或許互聯網也是這樣一筆買賣,你可以獲取到儘可能多的信息,但這也意味著你只會記住一小部分。

這筆買賣背後究竟會失去什麼?一個調研或許可以給出答案,去年,Horvath 和他的同事對「瘋狂看劇」的行為做出了跟蹤調查,結果發現超過 80% 的人會有「瘋狂追劇」的行為,儘管這些人在觀看後形成了強大的衝擊和記憶,產生一種「我看了很多東西,學到了很多」的錯覺感,但這些記憶比每天/每周少量觀看的人,記憶衰退得更快。並且在 140 天之後,比起那些定量觀看的人在看劇時獲取的樂趣更少。這或許能夠解釋信息爆炸時代的一種網路閱讀常態。

你覺得有學校里有哪些「知識」並不用刻意去記?

(END)

- 動圖來自:giphy -

- 與有氣質的你共勉高尚趣味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奇心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致你爸媽:關於單身狗的6個新發現
一個人生活越來越流行,但男女有些有趣的差別

TAG:好奇心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