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與一張鮮為人知的稅票
在江西財經大學的中國稅票博物館裡,展出了一張印有祺祥元年字樣的稅票。這張稅票引起了不少參觀者的興趣,不僅是稅票看起來年代久遠,而且上面的祺祥年號也讓人感到陌生,忍不住想問個究竟。每當人們問起作為捐展者的我時,收集這張稅票的情形就歷歷在目……
喜歡收藏稅票的愛好促使我每次去外地都要到當地的舊貨市場或收藏市場去逛一逛。多年前,一次到北京潘家園舊貨市場逛,偶然看到地攤上在一堆堆賣舊的紙質品。翻看之下,發現除了不少清代和民國時期的普通稅票之外,有一張票證引起了我的興趣。這張票證上印著「十戶地糧稅契粘單」字樣,可看出是一張稅收票證。再看票證左邊的年代,字跡較模糊,仔細辨認才看清是「祺祥元年二月初八日」幾個字。之所以對這張票證感興趣,是因為「祺祥元年」這個年號對我這個「業餘」的歷史愛好者來說很陌生,這種年號的票證以前還從未見識過。一個收藏愛好者見到珍罕品,而且售價不高,這種內心的狂喜是難以抑制的……價不高也許是售賣者本人對歷史知識跟我一樣一知半解,也許是這張稅票混跡於眾多票證之中,沒有引起注意。我暗自猜測,票證的年號陌生,或許是明末某個南明政權的年號,抑或是明清時期地方割據政權的年號?總之,當時沒想清楚,也來不及多想,只想著這下定是淘到個寶貝,壓抑著內心狂喜,立即掏錢,趕緊將這個心目中認定的寶貝據為己有。
祺祥元年稅契粘單及局部
懷揣著這件寶貝,一路帶著喜悅和疑惑回到家裡,迫不及待地查找歷史資料。最後,不是在明史里找到「祺祥」的出處,而是在清代晚期尋覓到它的「芳蹤」。原來,「祺祥」年號的興廢跟中國近代一段重大歷史變故相關,而左右其命運的正是晚清聲名顯赫的當權者—慈禧太后,她不僅把政局搞得一團糟,還使包括稅收和稅票的歷史變得更為撲簌迷離。
第二次鴉片戰爭促成了這段變故的發生,這就是1861年的辛酉政變。1860年9月,英法聯軍逼近北京,京城震動。清朝咸豐皇帝急忙帶著他的皇后、妃嬪和一班親信,逃亡到熱河(河北承德),由其弟弟恭親王奕訢留京向侵略者求和。奕訢對侵略者有求必應,最後簽訂了屈辱的《北京條約》。1861年8月22日,咸豐皇帝在熱河病死,他唯一的兒子6歲的載淳即位。咸豐皇帝去世前,曾遺命怡親王載垣、鄭親王端華、大學士肅順等八人為「贊襄政務大臣」,輔佐年幼的皇太子載淳行使皇權。咸豐臨終前,又將自己刻有「御賞」和「同道堂」的兩枚御印,分別賜給了皇后鈕祜祿氏和皇太子載淳的生母懿貴妃葉赫那拉氏(載淳繼位後,於1861年10月4日下詔尊先帝皇后鈕祜祿氏為慈安太后,尊自己的生母葉赫那拉氏為慈禧太后),並頒詔說,此後新皇帝所頒的一切詔書,都要蓋上這兩枚御印才能有效。這樣,顧命八大臣與兩宮皇太后互為掣肘,不久就勢同水火,預示著一場變故即將發生。
同治皇帝
咸豐皇帝駕崩後,原定的掌權者—先帝任命的顧命八大臣還在有條不紊地打著如意算盤,議定將新皇帝的年號定為「祺祥」,這樣1862年就將成為祺祥元年。慈禧太后是個陰險、貪權而又野心勃勃的女人,很快就和留在北京的恭親王奕訢勾結起來,伺機奪取最高統治權。奕訢雖貴為親王,卻沒有什麼實權,處處受到肅順等人的排擠。在接到兩宮太后的求援信號後,奕訢和同樣受壓制的軍機大臣文祥決定要幫助兩宮太后除掉輔政八大臣。1861年9月5日,奕訢借「奔喪」的名義趕到熱河,和兩宮皇太后密謀發動政變。奕訢回到北京後,籠絡駐紮在京、津一帶掌握兵權的兵部侍郎勝保,作好了政變準備,只等著時機的到來。
歷史會記住這個日子:1861年10月23日。這一天,同治皇帝和兩宮皇太后及顧命八大臣等奉咸豐皇帝梓宮由承德避暑山莊啟程返京。兩宮太后和同治皇帝只陪了靈駕一天,就以皇帝年齡小、兩太后為年輕婦道人家為借口,讓肅順護送咸豐的梓宮走大路,與載垣、端華由小路提前4天到北京。10月30日,發動政變,同治皇帝與兩宮皇太后宣布載垣等人的八大罪狀。隨後,逮捕了載垣、端華,並派人去路上逮捕了肅順。命恭親王奕?為議政王、軍機大臣。隨之,軍機大臣文祥奏請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不久發布上諭,否認咸豐遺詔,下令將肅順斬首,賜載垣、端華自盡,另外五個顧命大臣則被革職或充軍。11月7日,從大學士周祖培上疏下詔宣布廢除八大臣原擬的祺祥年號,改明年(1862年)為「同治」元年,「同治」即兩宮與載淳同治。從此,兩宮皇太后垂簾聽政的時代來臨了。這一年正好是辛酉年,因而政變一般被稱為「辛酉政變」,這次政變成為清朝乃至有著悠久歷史的東方古國命運的重要轉折點。
政變讓權力的格局完全改變,因慈安太后不喜用權,而慈禧太后卻非常熱衷玩弄權術。從此,慈禧太后在風雨飄搖的晚清進行了47年的統治,使中國進一步從封建社會滑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中國歷史上許多不平等條約如中日《馬關條約》《中俄密約》《辛丑條約》等,都是在她統治時期與外國簽訂的,她的篡政和統治,使近代中國蒙受了無窮無盡的災難。
慈禧太后
數千年的泱泱大國本來已具有一套頗為完備實用的傳統稅收制度,辛酉政變和慈禧皇太后垂簾聽政以後,晚清政治、經濟也不斷發生重大變化,中國處處落後,時時挨打,使稅收制度也隨之發生重要變化,無可奈何地從封建稅制加速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稅制。商品經濟逐漸發展,促使清末稅制由以田賦為主逐步轉向以工商稅收為主。而外國列強用堅船利炮迫使清政府簽訂越來越多的城下之盟,並傾銷機器大生產製造出的廉價工業品衝擊中國市場,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不僅賠款數越來越多,且陷入為湊賠款和鎮壓民眾起義而橫徵暴斂的惡性循環。為聚斂,清政府甚至開徵鴉片稅,鴉片抽稅後任其售賣,荼毒國人。而且海關和關稅也逐漸被帝國主義列強控制,喪失了稅收管理自主權,稅收制度與整個社會一樣半殖民地半封建特徵愈加明顯,成為大清帝國垮台的主要原因之一,晚清這張薄薄的稅票當中隱含著多少中華民族的無奈與屈辱!
吸食鴉片的「東亞病夫」
這張祺祥元年的「十戶地糧稅契粘單」還反映了清代的稅收征管制度,清代戶籍規定十戶為一牌,在納稅上由牌長負責統一將十戶納稅人的稅款繳納,這張粘單是十戶地糧納稅人的明細分戶稅單。本來上面應印上「同治」字樣才對,因為歷史上祺祥年號還未真正行用就已經壽終正寢了!但由於宣布廢除八顧命大臣原擬祺祥年號而將1862年改為「同治」元年是在1861年11月,而原印有祺祥年號的稅收票證此時有些已預發到各地,以備新年使用。這張「十戶地糧稅契粘單」實用的時間是年初即農曆二月初八日,雖然此時應是「同治」年,但由於當時通訊落後,政令傳達到偏遠的地方往往要幾個月,少數地方還沒有接到改年號的通知,因此仍然行用了「祺祥」年號的稅票。而這種年號的稅票使用時間很短,存世非常稀少。真沒想到,是慈禧太后讓這件祺祥元年的「十戶地糧稅契粘單」變成了一件稀罕的稅票寶貝!而寶貝的背後,又有那麼多驚心動魄的故事和歷史的滄桑巨變。
編輯製作:江西國稅
作者:曾耀輝
TAG:江西國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