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何克服演講恐懼症?

如何克服演講恐懼症?

什麼是演講恐懼症呢?

準備演講時焦慮無比,注意力無法集中,慾望被抑制,內分泌失調,茶飯不思,肚痛肚脹,失眠多夢,想像力和思考能力盡失。

站上舞檯面對黑壓壓的觀眾時,心率加速,腦袋空白,眼神無處安放,掌心額頭直冒冷汗,臉部腿腳肌肉震顫,咽喉發乾,口吃結巴,只想逃跑。

事後開始無盡的自責,怪自己沒用,怪自己膽小,自卑抑鬱,嚴重時影響做事的興趣等等,暗無天日,這就是我經歷的演講恐懼症。

恐懼,源於神秘,源於不知道神秘中隱藏的危險,就像我們天生怕黑。如果對某個事物有足夠了解,對它有正確的認知,即使它殺傷力巨大,我們也能與之安然相處。

老虎,生性夠兇殘吧?但我們從小就被告知要與它保持安全距離,近距離接觸必須做好防護,這樣我們就不會被恐懼吞噬。等對它的脾性了解更全面,你就能駕馭它,就像神仙們的坐騎都是兇猛的神獸。

戰勝恐懼的關鍵在於揭開事物神秘的面紗,修正認知。對一個事物越了解,安全感越強,你跟它就越親密,技高人膽大,直至與狼共舞。

許多恐懼是我們大腦臆想出來的,這是生物進化的結果,對風險敏感的物種存活幾率更高,好奇會害死貓。但機遇跟風險並存,沒有任何風險也就意味競爭白熱化,富貴險中求,對風險的把控能力就是競爭力。往大了說,我們人類文明都是由好奇心驅動發展的。

觀察與感受,是認知的前序步驟,通過它採集原始數據,數據量越大,形成的認知正確性越高。但被恐懼吞噬時,逃跑是身體的條件反射,心臟將原本供給大腦和上肢的血液輸給了下肢,呼吸也被抑制,時刻準備逃跑,在缺血缺氧的情況下大腦就失靈了。

逃跑,將失去近距離觀察感受的機會,也會加深對恐懼的印象。暴露療法,又稱系統脫敏療法,克服恐懼的第一步。你很清楚再爛的演講也要不了命。暴露的越久,內心的恐懼就會減少,心臟逐漸恢復正常工作,血液迴流大腦,讓你有機會啟動五官觀察,啟動內心感受,採集的原始數據幫你驗證恐懼是否真實,從而改變認知。

恐懼,其實是一種生理反應,阻斷它需要依靠心臟。大腦臆想出大量的恐懼,心臟幫你逃脫恐懼的魔爪,所以只有勇敢的心,沒有勇敢的腦,只有胡思亂想的腦!

暴露療法不能操之過急,認知形成的過程非常漫長,升級認知就像是升級操作系統,要對腦子裡大量的數據進行修正、替換和重新組織,這些數據可能源自你幾十年生活經歷,重構太急會丟失數據,或者錯亂而走火入魔。

記得2014年參加一個技術峰會,攜程的一位技術專家上台分享,恐懼症嚴重影響表達,照著幻燈片念,還結巴到說不出完整的話,已經遠遠超出他能控制的範圍了,這次經歷一定會留下心理陰影。因此,必須要段帶式進階。

何為膽識?更高的認知,更高的技能。意識到這一點,你就找到了克服演講恐懼的方法。不要逃跑,冷靜下來,分析恐懼背後的原因,修正認知消除誤解,提升技能把控風險。

以往的生活經歷構建了我們大腦中的認知架構或系統,如果它不夠好,缺乏彈性,甚至還存在致命的Bugs,那在面對新生事物或外部壓力時,就無法輕易地豎向或橫向擴展,結果就是崩潰或宕機。

從小形成正確的認知非常重要,重構的風險和成本太高了,一不小心就掛機。人與人的差別都源於認知的不同,涅槃重生就是重構自我,就是升級認知,升級架構或系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佈道那些事兒 的精彩文章:

TAG:佈道那些事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