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五代機已量產服役,為何還引進蘇-35戰機?其意義深遠

中國五代機已量產服役,為何還引進蘇-35戰機?其意義深遠

中國航空工業的開速發展使得中國空軍武器裝備實現快速更新換代,越來越多信息化程度高、性能優越,具備多作戰用途的先進戰機入列服役,使得中國空軍的實力日益強大。

軍事實力的逐漸強大離不開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提高,這是國家綜合實力發展的核心,是各個領域蓬勃發展,走向繁榮,百花齊放的根本保障和技術支持的來源,是高速發展的有效推動力。

隨著第五代戰機的研製和服役,是世界航空領域的重要發展標誌,第五代戰機從性能和科技發展方向上為後續航空飛行器的發展提供了新思路,是對於過去航空領域科技發展的繼承和發揚。

目前世界航空領域發展當中,成功研製兩款第五代戰機並具備服役部隊能力的只有中國和美國,雖然俄羅斯在繼承了前蘇聯的衣缽之後仍然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但是其受到經濟等問題的限制,在軍事領域的發展失去了再創新的能力,只能「吃老本」。

但這也不代表俄羅斯所生產的軍事裝備有太多的落後,喪失了軍事工業能力,只是受到各方面因素的限制和影響牽絆住了手腳,說的直白點便是資金不夠,無法支撐起龐大的軍事發展投入。

俄羅斯在軍事實力上可以與美國抗衡,便證明其還是非常強大的,儘管沒有巨大的資金投入到新型技術的發展上,導致更新換代慢,但也不影響其對於已存的先進技術裝備進行再創新。

正如俄羅斯在第五代戰機的發展上受到各方面因素制約發展的很坎坷,而為了保證在這一段空窗期戰機性能滯後,所以對於第四代戰機進行性能優化,擁有抗衡五代機的能力,同樣可以用於外貿出口,為五代戰機提高資金來源,可謂一箭雙鵰。

而蘇-35戰機便是如此了,其是四代半戰機,是最接近五代戰機的戰機,雖然其並沒有具備五代機的隱身性能,但其在各項指標上要超過其他同代戰機,也就是無限接近五代戰機,當然終歸不是五代機罷了。

中國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推動下,在軍事領域的發展依然具備了完善的軍事工業體系,不再依賴進口,可以實現自主建造服役或是外貿出口,航空領域當中第五代的殲-20以及殲-31戰機便是代表,且已具備服部隊的條件卻仍然引進蘇-35讓人迷茫。

其實也不難猜測,中國雖然具備了五代機量產服役部隊的能力,並開始大量服役部隊,但是想要全部換裝卻需要很漫長的時間,會形成空檔期,期間通過蘇-35戰機實現替換與五代機形成高低搭配,這對於戰鬥力有著非常大的提升。

更為重要的是五代機在其性能以及指標上勢必會造成造價高,那麼便需要細水長流,而也不屈居於五代,還會有第六代戰機,逐步替換,戰力成梯次增長,這才有助於良性增長,蘇-35戰機的引進也不會使得戰力差很多。

再就是中國航空領域雖然大步向前發展,但是航空發動機仍然有所欠缺,而通過蘇-35戰機的航空發動機的研究,也能為中國航發的發展積累經驗,再者便是俄羅斯因為經濟等問題使得軍事工業發展滯緩,需要通過蘇-35打開市場,這對於中俄長期友好發展又是一次推動,互利雙贏,何樂而不為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軍事連連看 的精彩文章:

中國軍艦在進出港口時官兵為何在艦舷兩側跨立,原因是這樣
空中手術刀以及眼鏡蛇機動讓這款戰機名噪一時,中國也引進了它

TAG:環球軍事連連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