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走進《黃帝內經》

走進《黃帝內經》

生活中有《內經》

作為學生

跟李中正老師學習時

早上一起散步

他總會特別留意廣場上

國旗飄動的方向

觀察是東南風還是西北風

然後時不時來一句

「這幾天小孩風熱咳嗽會多一些」

「最近發熱的小孩會多「

最近又有不少人要有腸胃癥狀了

跟診時

他有時會告誡病人

哪幾天不要吃肉

哪些日子少出門

不然容易中招

有時會問某位家長

孩子去年冬天是否得過一次重病

或跟某位家長說

這孩子秋天

可能會得一次嚴重的咳嗽

或囑咐某位病人

某個節氣前要特別注意

否則病情會加重

他幾乎都能說的大差不差,

以至於一些病人認為他會「算命」,

他卻覺得沒什麼

這都是《內經》上很簡單的一些原則

一些小朋友每隔半個月就發熱一次

吃了好多葯總是不免反覆

當老師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後

並沒有開藥

只是建議在農曆月初和月末減食應對

家長如法去做

果然打破了這個魔咒

用《黃帝內經》指導學術和臨床

學習《傷寒論》時

我們總是被一些條文弄的焦頭爛額

他常援引《內經》來幫助我們解除困惑

他認為醫經與經方

無意分道而行

理論與實踐交相輝映

古代先賢兼收並蓄

《傷寒論》的出現不是偶然是必然

是兩漢以前

聖賢智慧的體現和結晶

沒有醫經的指導

經方家需要走更漫長的路

與其說張仲景創造了歷史

不如說歷史成就了張仲景

臨床上

教我們的診斷方式靈活多樣

寸口、趺陽相互參照

尺膚、腹診、手診結合應用

同一種病

有時大毒攻下毫不手軟

節氣移變

卻亦小心翼翼

......

我們要從《內經》學什麼?

中醫的知識可謂汗牛充棟

而中醫學從整體

看待人體

了解身心

不昧因果

認識疾病的思維方式

可謂重中之重

比如「喝梨水治咳嗽」這個常識

同一個人

有些時候管用,有些時候反而加重

有些人管用,有些人就不管用

缺乏理論的指引

有時可能會南轅北轍

《內經》云:「形寒寒飲則傷肺」

「秋傷於濕,冬生咳嗽」

這兩句就是原則,

「喝梨水」就是知識,

「形寒」的時候,任何涼濕的東西更會傷肺

身體水濕已甚時,自然不可妄加

《內經》的理論總是能指導實踐,

發揮最大效用

學醫者

如果過早的貪求於實用知識的積累和應用

而忽視了醫道的構建

即有急功近利之嫌

老師常問我們

什麼才算中醫入門?

他的答案是

只有體悟身心一如,才算中醫入門

入門不難

難在查己

《黃帝內經》並沒有告訴我們太多治病的方葯

重要的是告訴給我們如何

愛人、知人

愛身、知己

古往今來的中醫大家

經歷越多

臨床時間越長

越是對《內經》推崇備至

守「道」用「術」

經以致用

《黃帝內經》

是充滿先人智慧的書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不同的人

不同的經歷

不同的人生階段

對《內經》的理解體會亦有不同

然察之於心

驗之於生活

落實到臨床

是每位《內經》解讀者所共同追求的

李中正老師

《黃帝內經》專業出身

從學醫開始就一直在學用《內經》

二十多年一直不間斷的學習體悟

自覺每讀一次,都有新的收穫

並努力將《內經》理論切實應用於臨床

《內經》難嗎?

不難

《內經》最貼近「人」

不光講病

講診治

還在講

德氣流博以成形

天人相應以攝生

賊風虛邪

八風吹動

從身形到形志

從情性到夢境都有涉及

天地之際,呼吸之間

何為生,如何活

衣食住行

生老病痛

我們如何面對

走進《內經》

再不要「日用而不知」

《內經》之為「經」

大道至簡

古聖先賢留下的智慧

理應讓每個人都盡知

讓我們和李中正老師一起

靜下心來

品味《內經》

追隨先賢

體察心身

知行合一

課程講師

李中正

山東中醫藥大學中醫基礎理論博士,中國中醫科學院博士後,參與國家973科研專項研究一項,完成《黃帝內經》「氣」的理論研究與中醫學「氣」的理論研究兩項科研論文。

出站後一直從事臨床診療及帶教工作。治病重視天人相應的疾病觀,心氣身一體的身體觀,重陽根、護中氣的治療理念。主攻方向為兒、婦科疑難雜症。尤在小兒腦病,癲癇、嬰兒痙攣症方面研究較多。臨床研習經方用藥,以望診、手診、脈診相結合為主要臨床診療依據。重視丸散膏丹的應用,嬰幼兒重外洗泡腳治療手段。主治婦科病及兒科驚風、腦病、五遲五軟、腺樣體肥大、濕疹等各種疑難病。

為幫助大家把《黃帝內經》

真正應用到生活中

落實到臨床上

李中正老師結合自己學用《內經》的體悟

與當歸中醫合作開設

走進《黃帝內經》」課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醫學堂 的精彩文章:

TAG:心醫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