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低頭人生——三宅一生設計師的故事

低頭人生——三宅一生設計師的故事

如果你的人生大雨將至,

就戴好帽子。

如果註定要漂泊遠方,

就在心上刻下故土的模樣。

如果要和心愛的人分離,

每想他一次,

就在手心寫一遍他的名字。

然後,你低下頭,

去做那件你註定要做的事。

生活總是會在出其不意的時間,向我們拋來一些形狀難看的詞語,比如戰爭,比如背叛,比如疾病,比如死亡。人們被這些氣勢洶洶的詞語擊倒,即使僥倖從中脫逃,往往也背負著一份恐懼過活。

正因此,我們往往會對一些人心生敬畏。仔細想想,倒不是這些人比我們天資高出了許多,經歷幸運了多少,擁有多麼高的地位或是萬千財富,而是在被迫應對生活遞交的不幸題目前,那個明明看起來和我們差不多的普通人,卻能迸發巨大能量,努力地繼續向前走著,比如露西·里Lucie Rie。

露西·里(Lucie Rie,1902—1995)是20世紀的傑出陶藝家。她出身於維也納的醫學之家,20歲時對陶瓷一見鍾情;歷經兩次世界大戰烽煙,因猶太人的身份流離失所、親朋離散,最終以陶瓷立足他鄉,贏得世界讚譽,並三獲英國女王授勛。在長達六十年的創作生涯中,她數次轉變風格,所制陶瓷器皿造型簡約,工藝繁複,剛柔並濟,融會了現代建築的風骨與東方陶瓷的神韻。

而是在被迫應對生活遞交的不幸題目前,那個明明看起來和我們差不多的普通人,卻能迸發巨大能量,努力地繼續向前走著,比如露西·里Lucie Rie。

用手賦予它靈魂,待它來訴說。

沒有煽情,沒有理論,

只有屬於它們的美麗靜謐。

所有的一起都無需被附加太多,

那些陶碗們如此,生活也如此。

——

Lucie Rie

她取得了什麼樣的成就我們按下不表,她在藝術界的地位我們也暫且不提,只她這個人,就足夠動人。她告訴我們:

縱使世事流轉,情不可料,也可以找到一生所愛。這份愛對應的,是一人也好,是一個始終無法放棄的愛好也罷,沉浸其中,便能擁有一個對抗這易碎世界的避難所。

尋找露西·里

露西·里出生於1902年的維也納。父親本雅明·貢珀茨是維也納最好的耳鼻喉科醫生,母親來自維也納西北部艾森施塔特的沃爾夫家族,沃爾夫家族在當地與贊助海頓的埃斯特哈齊家族齊名。可以看出,露西來自一個相當富有的家庭,而且是一個猶太家庭。她的舅舅收藏了大量工藝品、古董,露西·里可能從他的收藏中最早接觸到陶瓷。

左:露西的父親與外祖母;右:兒時的露西與母親

這是1926年畢業不久,她製作的一隻陶罐,器形非常的簡單,表面用了她自己調製的泡泡釉,在釉料中加入氧化硅之後,燒制時會產生這樣的熔岩效果,這隻碗和她正在拉制的罐子,基本都是沒有任何多餘的裝飾的。露西·里從一開始就走上了一條現代設計和現代陶瓷的道路。這個罐子是一百年前的東西了,但在現在看來也是非常的現代。

露西·里畢業之後便嫁給了漢斯·里。但是他們的婚姻並不幸福:漢斯·里很喜歡晚上下班之後和朋友們出去打牌、喝酒,進行一些社交活動,露西·里更多是自己在家裡面進行陶藝創作。

露西·里和漢斯·里

1938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這一年德國和奧地利合併了,反猶太情緒在維也納變得越來越強。不管是露西·里的家族,還是漢斯·里的家族,都迫切地感覺到需要離開歐洲大陸,去尋找一個更安全的地方。這時候有兩個選擇,去倫敦,或者從倫敦去美國。所以1938年時,露西·里和漢斯·里以難民的身份抵達了倫敦。

伯納德·利奇

倫敦對於露西·里來說是她陶瓷創作的一個巨大的轉折點。這時的倫敦有一位叫伯納德·利奇的陶藝家,他是英國貴族出身,生於香港,在東亞有非常豐富的經歷。他的陶藝是在日本學習的,並且追隨的是日本最傳統的民藝風格。

左:利奇的作品;右:露西·里與伯納德·利奇

作為一個貴族,伯納德·利奇有很好的人脈和社交能力,他本身也非常擅長把實踐加以理論化並傳播,他寫了一本書叫做《陶藝家手冊》(The Potter"s book),在英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伯納德·利奇幾乎靠自己一個人的能力,把手工陶瓷從一個簡單的、原始的、廉價的生產方式,轉變成了一種高級的、藝術化的、個人的、具有精神性的創作,為英國創造了一個非常好的陶藝傳統。

同時,在19世紀末的時候,英國發生過工藝美術運動,當生產大規模工業化之後,反而有一些人站出來說我們希望更傳統、更手工化的製作過程。所以1938年當露西·里來到倫敦的時候,英國已經有了一個相對好的手工業的土壤。

「你自己走吧,我已經找到工作室了」

阿爾比恩馬廄

露西·里是一個非常獨立的女性。她在漢斯·里完全不知道的情況下,自己找到了一個叫阿爾比恩馬廄的地方,把它改造成了工作室,決定要在英國繼續創作。而漢斯·里則計劃著如何從倫敦繼續前往美國,他覺得美國是一個更安全的地方。有一天露西·里跟漢斯說,你自己走吧,我已經找到工作室了。於是漢斯·里隻身去了波士頓,把自己所有的積蓄都留給了露西·里,兩年之後他們正式離婚。 露西·里開始一個人在英國進行創作,但是這個時候二戰已經爆發了。

二戰對露西·里的創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有兩個原因,一是戰爭期間的空襲以及物資的匱乏,本身就不利於陶瓷的創作;二是英國政府有一個後防的生產要求,就是在戰爭期間,不可以生產對抗戰事業沒有用的東西,而手工陶瓷器皿,簡直就是最沒用的東西。所以二戰期間,露西·里幾乎就停止了創作。她白天在光學器械工廠從事一些生產工作,晚上回家才可以進行陶藝創作。

因為露西·里在英國並不像在維也納、在歐洲大陸那樣小有名氣,她的器皿也並不屬於英國當時像伯納德·利奇那樣的主流風格,所以她不能靠製作器皿維生。於是她給高級定製服裝做了很多扣子,手捏或者用模具做來做。這些扣子後來基本上都成了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的藏品,而三宅一生後來在自己的設計中也使用過這些扣子。

露西·里戰時製作的紐扣

三宅一生服裝中使用的露西·里紐扣

只有陶瓷給了她安身的地方

二戰之後露西·里得以恢復正常創作,這時候她遇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人,漢斯·考柏。他和露西·里有非常相似的背景,是來自德國的猶太難民,並且可能因為出身不如露西·里,他經歷了更多的苦難。漢斯·考柏加入露西·里的工作室的時候,對陶瓷一無所知,完全是一個打工的學徒,但是他本身對陶瓷、對藝術,有非常強烈而敏感的直覺。他很快在露西·里的教導下學會了陶瓷的基本工藝,並衍生出了自己的風格。他的所有作品,幾乎都是以雕塑的形式呈現的,沒有任何實用性,在他的創作成熟之後,也很少再製作器物。

漢斯· 考柏拉坯,露西· 里上釉完成的陶碗

漢斯·考柏和露西·里很快成了共同創作的夥伴,而露西其實更多的把漢斯當成了自己的一個導師。她曾經在一個紀錄片里提到說,她的每一件東西出窯後,都要經過漢斯·考柏的評判,如果他覺得這個東西是可以的,她才把這件東西公之於眾。露西·里其實是非常崇拜她的這位學徒的。兩個人一個以做器皿為主,一個以做雕塑為主,在同一間工作室進行了長達十三年的共同創作,並且經常以器皿和雕塑這兩種平行的作品一起舉辦展覽。

露西·里與漢斯·考柏在工作室

露西·里和漢斯·考柏 1960年

後來漢斯·考柏作為一名獨立陶藝家,搬到了其他的地方,有了自己的工作室, 露西·里就繼續在自己的工作室中創作。經過長年的努力,露西·里逐漸在英國獲得了盛譽。她70歲的時候,英國的藝術協會為她舉辦了一個大型的回顧展,這個時候整個陳列已經是一個藝術品的狀態了,但是可以說這時她其實才剛剛找到了自己的風格。我們現在看到的很多她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都是在70歲之後創作的。

露西·里晚年的作品

這就是為什麼她是一個大器晚成的陶藝家。她早年的人生經歷對她的陶瓷創作,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也可能是延緩,但是她不停地創作了一生,在她歲數很大的時候,還會每天拉坯。她使用的是歐洲大陸式的拉坯機,要用腳不停地蹬底下的飛輪,同時用手去拉坯,現在的拉坯機多是電動的。70歲以後,她才把拉坯機改成了電動的,可能因為體力上確實不行了。

這是她晚年創作時的一張照片。露西·里的一生都是跟陶瓷在一起的,1922年她第一次進入工藝美術學院的時候可能還沒想到要學習陶藝,只是想接觸一個更寬泛的藝術教育。但當她第一次接觸拉坯機的時候,她就完全迷上了陶瓷這件事情。直到1990年她88歲的時候,因為突發中風停止創作。

在68年的時間裡,她幾乎只要在工作就是這樣:坐在一個小小的角落裡,在她的拉坯機前。她一生中所有重要的人,不管是伯納德·利奇,不管是漢斯·考柏,以及她所有其他的朋友,都是因為做陶瓷而結緣的,但是這些人都很不幸地先她而離去,當她最後一個人還在創作的時候,就是這樣的一個狀態。她的一生經歷過戰爭,經歷過逃難,經歷過婚姻的破裂,後來一直是獨身一個人,經歷過所有的朋友、親人的離散之後,只有陶瓷一件事情給了她一個安身的地方。

有人問我把自己歸為當代陶藝家還是傳統型,我不知道,我也不在乎。藝術是永生的,不管新或舊。藝術理論對我來說沒有意義,我有的只是對美的追求,這就是我的哲學。我也不會努力去做唯一或者創新,如果你硬要讓我定義什麼的話,我覺得自己不夠聰明,這就讓我不停地前進來繼續我的作品。——Lucie Rie

大阪工藝展

大阪工藝展秉承著「繼承傳統與技術,應對新時代的創作」的理念,得到非物質文化遺產持有者以及日本知名工藝製作家和新人的大力支持。

活動時間

2018年2月17日至2月21日

活動地點

大阪市住之江區南港北2-1-10

活動費用

免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外慧聯 的精彩文章:

TAG:中外慧聯 |